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5252
本书案例是作者经过3年精心编制,独创的一套实用并有特色的质量体系文件。采取“以顾客为导向的过程方法”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让质量管理工作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乌龟图”描述形成质量手册,直观方便、一目了然。采用“流程图”方式编写体系文件,工作流程清晰、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要求简明扼要、文件表达直观、通俗易懂、执行方法一目了然。
2016 年12
月30 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GB/T
19001-2016IDT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于2017 年7 月1 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与以往任何版本的标准结构、内容、理念完全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这对体系文件编写(创建)人员提出了考验,需要编写(创建)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足够的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标准理解及应用能力。体系文件编写(创建)人员该从何处下手?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咨询公司的咨询师、认证公司的审核员面临的都是全新课题。
本人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工作17 年,有为370 多家各种类型企业认证咨询的经验,经历ISO 9001:1994 版、ISO
9001:2000 版、ISO 9001:2008 版的变化。结合ISO 9001:2015 版,本人经过3 年时间精心编制,独创了一套实用并有特色的质量体系文件(书中的第2 篇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第3 篇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文件)。采取“以顾客为导向的过程方法”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让质量管理工作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乌龟图”描述形成质量手册,直观方便、一目了然;采用“流程图”方式编写体系文件,工作流程清晰、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要求简明扼要、文件表达直观、通俗易懂、执行方法一目了然。这套质量体系文件历时一年多,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实践运行,接受多家知名认证公司审核,均一次性顺利通过并取得证书。
本书总共3 篇,从实战角度只讲重点,不对标准条款进行理论分析,妄加评论。本人通过实际行动提供可行案例,指引读者参考本书,切合实际自行建立ISO9001:2015 版质量管理体系,目的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通过各方审核、取得认证证书。
第1 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指引。本章详细介绍了新版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何编写(创建),回顾了ISO 9001 四个历史版本三十年来的应用情况,解释了新版标准对质量管理成文信息的要求,再深入讲解新版标准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提出采取过程方法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详细地描述了质量体系文件编写流程。
第2 篇,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简称质量手册)。本章利用“乌龟图”进行描述形成质量手册,直接把标准条款放在“乌龟图”中间,再从“输入、输出、用何资源、由谁来做、如何去做、绩效指标”六个方面进行描述,体现出标准要求、输入输出要求、资源要求、所需建立的支持文件要求、运行所需证据(如记录表单)要求、质量目标/ 绩效考核要求等一体化的成文信息系统,直观方便、阐述内容全面,让体系文件编写人员更容易上手。
第3 篇,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文件。本篇采取“流程图”
方式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文件,并通过图表方式体现。“流程图”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文件,能让参与企业管理的员工真正理解,文件实施时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流程图”把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工作方法,按从左到右的结构排列,分别为“过程流程”
“内容描述” “采用表单”,工作流程清晰、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要求简明扼要、文件表达直观、通俗易懂、执行方法一目了然。
本书适用于以下读者对象:质量管理专业类教材读者、质量管理专业人员、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经理、部门主管、品质经理、品管组长、质量管理咨询师及其他质量管理相关人士。
赵成杰
2017 年5 月28 日
采取“顾客为导向的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利用“乌龟图”进行描述形成质量手册
采用“流程图”方式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文件
1.1 以前版本文件结构
回顾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1987 版、1994 版、2000 版、2008 版四个历史版本,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文件要求基本没有变化,接触过质量管理体系的人,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金字塔结构”应该有很深的印象,如图1-1-1 所示。
1.2 金字塔结构文件的特点
1. 文件自成系统,结构层次清晰,文件之间关系明确。
2. 企业初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编制,套用方便。
3. 国内外企业之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平台一致,接口方便。
4. 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有了固定结构,免除了了解企业文件结构的时间,审核工作效率高。
5. 虽然不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但却是一套使用范围广、普及型的标准。
6. 直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间接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1.3 近三十年标准应用情况
1. 中国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西方的ISO 9001 标准在中国“水土不服”。
2. 不同行业的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一套自有的管理运行模式,而ISO 9001 标准虽然改版多次,还是解决不了普遍的适用性问题。
3. 标准要求指派“管理者代表”,并确定了职责。从表面上看是有专人负责,但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件事有专人去做,其他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就不大了,以免越职夺权之嫌疑。何况“管理者代表”大多是兼职的,只是在认证需要时,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上,事后重新回到主职岗位,实际成了由兼职“管理者代表”带领的“ISO 9001 认证运动”,造成了“两层皮”现象。ISO 9001标准很难真正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4. 有些中小企业为认证而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平时没有运行,审核前加派人手补充资料,反而成了负担。
5.ISO 9001 标准要求建立的体系文件结构基本固定,企业做认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必须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这两种类型文件,留给企业编制文件的自由空间不大。
6. 标准对书面的文件化要求高,而大多数企业员工文件化意识不强,习惯于按以前规矩做事,听从领导指示或见机行事。企业员工大多一边做事,一边看情况是否需要调整,而标准要求形成文件再执行,也就是说前者“边做边想”,后者“想好再做”,导致体系运行成了高层管理人员的事,不能真正地做到全员参与。
7. 标准对书面的记录要求高,而大多企业员工习惯于做事,不愿意手写,导致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记录平时不填写,或断断续续填写,后记录、数据、信息不全,无法做统计分析,或分析不准确。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