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76482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合理适度利用文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物行政执法是文物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文物保护与推动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重要法治保障。
《中国文物行政执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文物行政执法展开了分析:在理论层面,梳理归纳了文物行政执法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我国文物行政执法的概念、法律体系、体制机制、执法要素和程序等问题;在实践层面,从执法实践与办案的角度展现了文物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了执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寻了影响执法效果的关键环节和制度因素。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中国文物行政执法的未来做出了展望,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中国文物行政执法的理论、实践与对策》:
(二)文物与行政的关系
行政,《汉语大词典》对其定义有二:一是“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二是“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行政做了以下释义:“从广义上讲,行政就是对生活进行管理。”②“行政被看作:,处理信息的事情;第二,保持控制的问题。控制在这里并不表示受支配之意,而是指被控制者知道什么应该发生,什么正在发生,而且有办法在二者之间有一定差距时,使后者与前者保持一致。”③“行政的基本含义与‘去伺候’是一样的:是指协助、服务或作为某人的管家的活动。”狭义的行政是指文官制。④行政与政治的区分源自美国的文官体制改革,“在美国,改革者希望通过限制政党分赃制来避免当总统职位转移给不同党派时大部分文职人员可能失去工作,并在对公共事业中有关招募和提高必要的劳动技能和技巧、经验和连续性等方面获得更多的保证。”⑤
早从法律学科的视角对“行政”进行界定的释义来自德国的福斯多夫:行政是“在法律范围内,依法进行的面向未来的连续性的社会形成活动”⑥。这种学术上的界定主要源自三权分立,认为国家权力可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扣除前两者便是行政的范畴了。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行政通常指国家整个政务管理,是指管理整个国家事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行政开始仅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管理。①但这种观点并非没有争议,有观点认为随着行政权逐渐扩大的趋势,行政已经与立法、司法有一定交叠,扣除说已不能全面界定行政。②
依据行政的定义,文物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国家开展文物管理的活动。现行《文物保护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文博界元老谢辰生认为:“文物保护和管理是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国家通过法律、行政、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国家各部门、各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制止和防止人为与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和损害,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③
谢辰生认为文物行政应包括六方面内容。,文物普查、复查和确定文物保护单位是文物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摸清了文物的分布和保存状况,并进行鉴定、评估确定价值,行政部门才能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文物保护的目标,制定长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
第二,配合各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是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有着特殊的文物国情,悠久的文化和延续数千年的厚葬传统,使得地下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除了目前已知的地下埋藏区外,还有大量地下遗存尚未发现。因此考古和建设工程必须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行政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有所作为。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