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6236
章 绪 论
节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选题相关研究成果及评价
一、资料汇编
二、学术专著
三、期刊论文
四、硕博论文
五、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
六、美国的相关研究成果
七、基本评价
第四节 研究范围和主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一手资料分析法
二、二手资料分析法
三、统计资料分析法
第六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激荡的政治社会变革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1861—1949年)
节 传统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政治社会变革
一、传统农耕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发展
三、中国近现代激荡的政治社会变革
第二节 生态环境整体特征
一、各类自然灾害频发
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下
三、人为破坏严重
第三节 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分析
一、近代工业发展的严重破坏
二、外国列强的疯狂掠夺
三、战争灾难的频繁发生
第四节 政治乱局下的自发环保之路
一、加强林业资源保护
二、改进垦荒种植技术
三、设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四、制定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第五节 激荡的政治社会变革下的生态环境之影响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年间大规模的政治社会变革对
生态环境的破坏(1949—1978年)
节 深刻的变革与薄弱的基础
一、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二、薄弱的社会发展基础
三、“意识形态狂热”的时代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年间生态环境的全面破坏
一、草原植被的破坏
二、森林生态的毁灭
三、湿地面积锐减
四、水污染现象严重
五、大气质量日益恶化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艰难起步
一、晚认识、快起步的环保思想
二、初期的环保政策与措施
三、认识不统一、效果不明显
第四节 “政治理想”变革下的生态环境灾难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政治社会变革与
生态环境的危机(—现今)
节 中国政治社会前所未有的新变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变革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制度的日渐完善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五、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
第二节 中国的“四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迅猛发展的工业化
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
三、日趋繁荣的市场化
四、更加开放的全球化
第三节 生态环境“破”“建”并存的时代
一、生态环境破坏的非理性因素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理性因素
第四节 “四化”建设中的坎坷环保之路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变革与生态环境演化的理论思考
节 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同步构建
第二节 中国式公地悲剧之殇
一、中国式公地悲剧的含义
二、中国式公地悲剧的成因
三、破解中国式公地悲剧之道
第三节 中国环境治理中的囚徒困境
一、中国式囚徒困境的产生
二、中国式囚徒困境的根源
三、囚徒困境下的环境危机
四、超越中国式囚徒困境之术
第四节 中国政府间环境问题上的博弈
一、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
二、政府介入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三、中国政府间环境问题上的博弈
四、规避中国政府间环境问题博弈之思
参考文献
后 记
王鸿生
十多年前在宝鸡讲课时住在渭河之滨,当时河中无水,有取沙石的工地,两岸正在进行无序建设。面对这条古老的河流实在难有沧桑之感,似乎历史已经不再。但抽空参观了陕西岐山周公庙的遗址,则有相反的感受:周边的农田已被耕耘了三千多年,今人看到的这片土地实在是太厚重了!这种矛盾的感受让人困扰,也给人启迪:面对今天的生态环境,我们也许不敢高吟“青山依旧在”;但对养育吾民的土地而言,虽然也免不了沧海桑田,但负载了一种恒久不变的东西。
在时间的坐标上,周朝以来中国在悠悠三千多年中经历了十多次改朝换代,而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们,从来都是从政治权力所及的范围来看“一统河山”。其中有人也会关心子民的幸福,但未必对这片山河土地的尊严有温暖的关照。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缺乏保护山林、土地和草原的意识,但细而察之,这些超越时空的美德,主要建立在对自然的畏惧和生存直觉的基础上。人们经常引用的《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也有明显的实用目的,它是王道政治的一种理想,而不完全是为了土地的丰饶和山林的美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历史,秦始皇以来历代皇朝的周期性崩溃与土地资源有限条件下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有关。在科技水平和土地资源相对不变的条件下,人口的增加稀释人均生存资源,生存资源的紧缺又加剧了社会冲突,后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在人口数量锐减的基础上开始又一次循环。这使中国古代社会始终未能摆脱的“治乱循环”的困境。明清时期中国从海外引入了高产农作物,使社会人口的基数有所增加,但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个矛盾在辛亥革命中没有解决,在民国时期又没有解决,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留下了社会政治空间。简而言之,从古至今,中国这片山河土地与发生其上的重大社会政治变革之间,有着无法摆脱的密切关系。但这一点却常常被一般的社会历史研究者所忽视。
从中国历代政治精英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来看,在古代无非是政权,因为有了政权就有了支配社会财富和生存资源的优势。但近现代以来,由于工业化的进展和现代化的趋势,在经历过革命之后的执政党眼里,生产力和GDP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执政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经济增长不但代表了全社会的一种追求,而且还会为执政者本身提供一种合法性。但在一个国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之后,社会政治精英的关注点就会转向发展质量,其中首要的就是人民的幸福,如此就必然要展现对人民生活的这片山河土地的关心和爱护。现代社会政治精英的关注点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主要不是因为理论水平的提高,而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切身感受:我们过去努力取得的经济成就都是以不可挽回的生态损失为代价的。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是一种勇敢的探索,它穿透了社会政治与生态环境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体现了一种深邃的学术眼光。作者关注了晚清、民国时期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在追求独立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默默承载一切的祖国大地河山的命运。纵观历史,鸦片战争至今不到二百年,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比过去两千年更为深远。与此同时,这片山河土地的容颜风貌也是大改,以至于今夕有别。作为一个曾经落后的民族,中国人一向重视自己的近现代史,尤其是相关的政治和社会史,因为它能触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但作为一个自信的民族,也更应从生态文明的层面检视一下,中国人在奔向富强的这段道路上,自己的生存环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其实也就是让人们带上新的问题再一次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十多年前在宝鸡讲课时住在渭河之滨,当时河中无水,有取沙石的工地,两岸正在进行无序建设。面对这条古老的河流实在难有沧桑之感,似乎历史已经不再。但抽空参观了陕西岐山周公庙的遗址,则有相反的感受:周边的农田已被耕耘了三千多年,今人看到的这片土地实在是太厚重了!这种矛盾的感受让人困扰,也给人启迪:面对今天的生态环境,我们也许不敢高吟“青山依旧在”;但对养育吾民的土地而言,虽然也免不了沧海桑田,但负载了一种恒久不变的东西。
在时间的坐标上,周朝以来中国在悠悠三千多年中经历了十多次改朝换代,而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们,从来都是从政治权力所及的范围来看“一统河山”。其中有人也会关心子民的幸福,但未必对这片山河土地的尊严有温暖的关照。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缺乏保护山林、土地和草原的意识,但细而察之,这些超越时空的美德,主要建立在对自然的畏惧和生存直觉的基础上。人们经常引用的《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也有明显的实用目的,它是王道政治的一种理想,而不完全是为了土地的丰饶和山林的美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历史,秦始皇以来历代皇朝的周期性崩溃与土地资源有限条件下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有关。在科技水平和土地资源相对不变的条件下,人口的增加稀释人均生存资源,生存资源的紧缺又加剧了社会冲突,后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在人口数量锐减的基础上开始又一次循环。这使中国古代社会始终未能摆脱的“治乱循环”的困境。明清时期中国从海外引入了高产农作物,使社会人口的基数有所增加,但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个矛盾在辛亥革命中没有解决,在民国时期又没有解决,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留下了社会政治空间。简而言之,从古至今,中国这片山河土地与发生其上的重大社会政治变革之间,有着无法摆脱的密切关系。但这一点却常常被一般的社会历史研究者所忽视。
从中国历代政治精英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来看,在古代无非是政权,因为有了政权就有了支配社会财富和生存资源的优势。但近现代以来,由于工业化的进展和现代化的趋势,在经历过革命之后的执政党眼里,生产力和GDP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执政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经济增长不但代表了全社会的一种追求,而且还会为执政者本身提供一种合法性。但在一个国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之后,社会政治精英的关注点就会转向发展质量,其中首要的就是人民的幸福,如此就必然要展现对人民生活的这片山河土地的关心和爱护。现代社会政治精英的关注点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主要不是因为理论水平的提高,而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切身感受:我们过去努力取得的经济成就都是以不可挽回的生态损失为代价的。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是一种勇敢的探索,它穿透了社会政治与生态环境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体现了一种深邃的学术眼光。作者关注了晚清、民国时期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在追求独立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默默承载一切的祖国大地河山的命运。纵观历史,鸦片战争至今不到二百年,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比过去两千年更为深远。与此同时,这片山河土地的容颜风貌也是大改,以至于今夕有别。作为一个曾经落后的民族,中国人一向重视自己的近现代史,尤其是相关的政治和社会史,因为它能触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但作为一个自信的民族,也更应从生态文明的层面检视一下,中国人在奔向富强的这段道路上,自己的生存环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其实也就是让人们带上新的问题再一次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