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946535
本书实用性强,资料丰富,并配有光盘,可方便教师教学并方便学生学习。
本书取材于机械工程类本科专业师生的教学实践,从完成16个典型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典型夹具设计的需要出发,从实用的角度提供了课程设计的题目、条件、内容、设计方法、设计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概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序设计、夹具设计、课程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课程设计案例。配套出版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CAI课件》,以大量的三维位图和动画来展示16个题目的设计范例,提供参考性工艺方案,收录了课程设计所需的一些源素材和标准查询、来源网站。
项目1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任务1 机器的组成及特征
任务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步骤
任务3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学习本课程的任务
任务4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2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
任务1 平面机构的组成
任务2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任务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3 平面连杆机构
任务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任务2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任务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任务4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任务5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4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任务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任务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任务3 凸轮轮廓的设计
任务4 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5 间歇运动机构
任务1 棘轮机构
任务2 槽轮机构
任务3 其他间歇运动机构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6 挠性件传动
任务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任务2 V带及V带轮
任务3 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
任务4 V带传动的设计
任务5 同步带传动简介
任务6 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
任务7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任务8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任务9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任务10 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7 齿轮传动
任务1 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基本要求
任务2 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及传动比
任务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任务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任务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及根切现象
任务6 变位齿轮传动
任务7 齿轮传动的精度
任务8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常用材料
任务9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任务10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任务1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任务12 直齿锥齿轮传动
任务13 齿轮的结构设计和齿轮传动的润滑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8 蜗杆传动
任务1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任务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任务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任务4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任务5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9 轮系
任务1 轮系及其分类
任务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任务3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任务4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
任务5 轮系的应用
任务6 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装置简介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10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任务1 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
任务2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任务3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预紧和防松
任务4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任务5 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任务6 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任务7 螺旋传动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11 轴及轴毂连接
任务1 轴的基础知识
任务2 轴的结构设计
任务3 轴的强度计算
任务4 轴的刚度校核
任务5 轴毂连接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12 轴承
任务1 滑动轴承
任务2 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任务3 滑动轴承的润滑
任务4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
任务5 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及特点
任务6 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
任务7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任务8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13 联轴器和离合器
任务1 联轴器
任务2 离合器
任务3 联轴器、离合器的选择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14 弹簧
任务1 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
任务2 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
任务3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项目15 机械的调速与平衡
任务1 机器速度的波动与调节
任务2 回转件的静平衡
任务3 回转件的动平衡
小结
能力检测
习题
附录A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与轴承载荷
参考文献
本书自2008年出版以来,受到各高等工科院校的青睐,以定位准确、实用性好、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采用了立体化出版形式等优点赢得赞誉。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一批成熟的工艺技术标准陆续问世,导致本书的一些理论、工艺标准和数据相对陈旧,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也逐渐转入工程应用型和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时期,读者对本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此,对本书进行了再版修订。此次修订保持版的编写原则不变。,定位于工程应用,本书主要面向一般本科,理论上不过深,以够用为度,强化工程应用。第二,突出实用性,侧重介绍课程设计做什么和怎么做。第三,针对性强,本书既是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教科书,又是课程设计学生的指导书。第四,可操作性好,编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师生双方的角度上考虑,把成熟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写进来,编写时注意在常用和实用的范围内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使用本书时,按老师的思路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立体化编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成果主要是图样,许多内容无法用纸质教材来承载,故单独开发了配套的MCAI课件,MCAI课件主要以大量的三维位图和动画来模拟展示设计范例。第二版修订增加了新度和兼容性,更注重引导性。具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编。,所涉及的理论、工艺标准和数据全面更新到现行的国家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第二,考虑到一些高等院校未独立设置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导致毛坯设计无从下手的实际情况,增补了毛坯设计的内容和毛坯设计资料。第三,考虑到一些高等院校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完成本书设定的目标,增加了课程设计案例一章,让设计时间有限的读者基本可以模仿案例完成课程设计。第四,对课程设计中学生较为模糊,难以把握的一些内容(如图样审查、方案对比分析、工序图和工序计算等),增加了针对性较强的实例分析,实例全部结合设计题目,便于学生边学边用。第五,在内容的取舍方面进行了反复推敲,本书作为一本课程设计教材,毕竟不是手册,无法面面俱到,因此编写时注意在引导上下工夫,一些比较冗长的设计资料,教材并没有引用进来,而是给出了参考资料的索引,目的是引导读者领略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课程设计可能用到的国家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有三百多个,只是进行了重点摘引,为了弥补资料不全的缺憾,在附录中给出了编者引用过的标准和读者可能参考的标准索引,在MCAI课件中给出了这些标准的查询和来源网站。本书由昆明理工大学柯建宏担任主编,南昌大学饶锡新、东华大学王庆霞、沈阳理工大学王凡担任副主编,红河学院郭德伟、南山学院孟翠玉担任参编。全书由柯建宏执笔完成修订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宾鸿赞教授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昆明理工大学刘泓滨教授、何晓聪教授、张宇教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深表感谢。使用本书的一些同行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改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部分素材引自昆明理工大学的教学管理规范和学生的设计结果,有的保留了原始信息,特在此对这些单位及素材的原创作者表示感谢。本书在修订过程中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