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11032
《我和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1928)》记录了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舒新城先生在1893—1925年间的教育生涯,这是一部舒新城深思学术与人生的精神自传,更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专属民国教育史。《我和教育》初版于1945年11月,尘封七十多年后,广东人民出版社重新向世人展现了这份珍稀的民国教育史料。著名学者杨天石、葛剑雄、雷颐、谢泳联袂推荐!
编
学生生活
章
幼年时代
一
刘家渡
二
幼年生活
第二章
私塾生活
一
故乡私塾
二
入学的天
三
私塾课程
四
胡氏家馆
五
龙王江
六
回龙阁
七
八股文和应制诗
八
商业经验
九
张氏学塾
第三章
书院生活
一
鄜梁书院
二
书院的规制
第四章
县立高等小学
一
“洋学堂”
二
开学的一天
三
生活一般
四
万寿与国丧
五
课外种种
六
小学教员检定
七
初去长沙
八
革命
九
结婚
第五章
常德、长沙、武昌三校
一
常德第二师范
二
长沙游学预备科
三
武昌文华中学
第六章
岳麓高等师范
一
借文凭
二
经济状况
三
岳麓书院
四
高等师范
五
留学热
六
游山玩水
七
华尔伟先生
八
退学风潮
九
筹安会
十
杨怀中先生
十一
几本书
十二
《朱子教条》
十三
依恋
第二编
教师生活
第三编
教育著述生活
几件礼物
写完以后
附录:我所知道的舒新城
教育关系民族和民族的未来,认真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史,搞好教育改革,舒新城先生的回忆录是不可不读之书。
——杨天石(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教授、博导)
《我和教育》引导我们回溯现代教育的源头,也使我们明白,现代教育的百年历程其实只走了一步。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舒新城是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史家,坐能言,起能行,阅历丰富。他这一段经历,是传统与现代之交时刻教育变革的反映,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代关系的反映。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舒新城先生的回忆把读者带回到了过去的时代,那时教育的物质条件虽然贫困,但教育的精神却丰富多彩,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私塾是中国历史上传衍下来的东西,是中国社会经济制度下面的产物。它的价值如何?它在教育上的效用如何?都留待后来去讲。这里只述我个人私塾生活的经验。
甲午之战而后,在京师以及交通的地方都有人提倡举办新式的学校;但是以我故乡的闭塞,当然受不着这种潮流的影响;就是与国家存亡攸关的甲午之战的一件大事,我们乡下的老百姓,到现在还是不曾明白知道。他们当时乃至现在的希望是在“圣明天子”的治下过太平日子,使他们的子弟有余力读书识字,乃至于得一官半职以“扬名声显父母”:那就是幸福无量。所以乡村农人在职业上虽不一定需要读书识字,而对于“士为四民之首”的传说,却有一种先天的认识。故无论何种小地方,只要有几个孩子,有几家能供给一个先生生活费的人家,便得共同醵金,集成一个学塾,延请一位先生来教读。
我的故乡,一共不过二三十户人家,而且都是纯粹的农人。那时能认得字写得信的不过几人,但他们对于子弟的读书问题仍很重视。他们重视的原因很复杂:有的希望子弟能读几本《百家姓》《包举杂字》之类,便遇有账目可以看看写写;有的希望子弟能读几本《千家诗》《幼学琼林》《酬世锦囊》之类,便成人之后可作乡绅;有的希望子弟能读毕四书五经开笔做文章,可以应试得青一衿而跻入士林。总之他们情愿把胼手胝足由血汗得来的金钱供给子弟去读书,在他们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哲学上都是有根据的,而他们的目的也往往可以达到。所以未改行新教育制度以前,国家不曾有强迫教育的命令,地方不曾有强迫教育的办法,然而咕哔之声,是“十室之邑”的地方都可以到处听得见的。——我乡那时有两个蒙馆,就是实例。
我乡刘姓户口较多,家资也较富。他们虽然立不起宗祠,但有一家自耕农,除了住屋外,还有藏稻的仓楼。刘家的蒙馆,就常设在那仓楼上。另外一个蒙馆,则是属于杂姓的。我们杂姓的居民都是佃农,每日三餐——湖南通常每日吃三顿干饭,与江南之以早点代早餐及四川以下午晚点代晚餐的习俗不同,故每日三餐是我故乡的成语——都虞不给,当然无余屋可以开私塾。好在当地人民对于菩萨是极崇信的,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求神拜佛的费用绝不会节省。所以我乡的末尾有两所庵堂;一所在金山的山麓,俗名阁子庵堂;一所在我祖居的后面,名舒家庵堂。两庵相去约一里许,但前者地面大,房屋宽,香火也很兴盛,后者因为是一族——实际是一家——所独有的,故只有三间小屋,除去供神像及备住持住居以外,再无余地。故杂姓的蒙馆,总是以阁子庵堂为塾址的。
二 入学的天
天入学的情形,我现在不很记得清楚。只记得阁子庵和我家平行,同在刘家渡下截的末尾。但因一在东面的溆水之滨,一在西面的金山之麓,所以相去还有一里余路程。而这一里余的道路,又得经过几道水沟、两户人家。让四岁多的孩子单独在水旁行走,固然不是家长们所放心,而道旁那两家的狗又是有名的凶恶,无论什么人走过,它们都狺狺然向之追逐,我更无法独行。所以自日上学至中秋节,都是由祖父接送。
我乡有句俗话叫做“男服学堂女服嫁”,意思是说:不论怎样顽皮的男孩或女孩,只要送到学塾或嫁到婆家去,便会服服帖帖的;同时也表示学塾与婆家是两个很有权威的地方,而为男孩子与女孩所畏惧。可是我当幼时,非常愿进学塾,而不愿常在家中。这由于家庭没有小朋友做伴,第二母亲把我当作“小大人”管教过严。所以当祖父送我进学塾去的时候,我绝不感畏惧。我现在还能记得清楚的是过了上元节——正月十五——之后,母亲就替我预备新衣服、新鞋袜、新帽子,说要送我去读书;我因父亲不时于工作之余,翻阅些小说杂字之类,而从旁认得几个字,遂以为读书并不是难事,而有新衣服穿到反视为一种快事。所以母亲夜间替我忙针黹时,我总是陪着她,催她从速制好。当上学的那一天,母亲清早便把新衣服给我穿,并且预备一些酒菜备祖父送我到学塾去时带去。早饭后,她一面忙着预备香烛献祖先,一面忙着请祖父和父亲引导我向祖先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之后,并由父亲指导我向祖父、祖母、叔父、叔母、姑母、长工——长工虽系雇工,但在生活上则每视为家庭之一员,此为我乡通例——母亲一一行叩首礼,母亲复嘱向父亲行叩首礼,然后由祖父领着我出大门。当临行时,所有的长者,都向我说吉利话,祝我“步步高升”,母亲并燃鞭炮相送。那时我并不知他们的用意所在,不过我有一种很强的印象,就是“读书人到底与人不同”。所以我那天特别欢喜,在路上一面跳跃,一面和祖父说个不停。
我到阁子庵的时候,那山门外的杨柳、山门里的古柏、佛堂的神像、两廊的尼姑,都好像和我很有渊源,而觉得亲热。走进左旁的客堂中,见着上面的壁上贴着一张长方红纸,中间写着一行黑字,底下摆着一张桌子,设有香案,燃着香烛。我觉得和我方才在家中所经过的情形相仿佛。不过旁边还有一张桌子,摆着些书籍和笔墨,桌旁又坐着不认识的穿长衣的大人,此外并有几张放着食盒的方桌,和家中的情形有些不同而已。祖父跨进门内,就向那“大人”招呼,把所带的食盒放在桌上而引着我首向那红纸行三跪九叩首礼,次向“大人”行叩首礼而命我称他作先生,次命我向坐在先生旁边的大人和孩子作揖,我都一一遵命。而礼毕之后,先生便称赞我很好,并命我坐在他很近的一条凳上,而询我的年龄和在家里做什么事等等。坐了很久,别的家长陆续带来的孩子们有了十几个,然后由先生戴着没有顶子的红帽子——顶子要考试入泮的人才能戴,我那先生不曾进学——穿着马褂,换过香烛,在前面引导我们一班孩子们再向那红纸写黑字的长条——孔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之后,命我们向家长行叩首礼,家长们又命我们向先生行一跪三叩首礼,再由先生命我们就坐,他也就坐,并在桌上取一本书向我们宣读——《论语》章——我们大家都屏息静听。没有多久的时间,他先把书放下,起立向送我们的家长作揖,他们还他一揖之外,同时命我们向他作揖。然后由先生命我们出外游戏,他们则把各人所带的酒菜拿出来围坐在一起陪着先生饮酒吃菜。
这一群孩子彼此有相识的,有不相识的,但都有一二个伴侣。只有我平日既不和邻儿往来,而且年龄又小,当然是孤单单的。可是我在当时并不感寂寞;当初虽然不曾参加他们的活动,但看着他们那样在园林中跑来跑去反很感兴味,所以终于因为一个十余岁的大孩子的一邀,而跟着他们跑了。
没有多久,祖父和其余的家长,都提着他们带来的食盒出来,各把自己的孩子寻着带回去吃午饭。当临走时,我们一群孩子仍各向孔子牌位及先生一揖而别。在归程上,祖父告我先生姓刘,并问我“学塾好吗?”我则以为那里有那样多的同伴,和那么宽的地方让我们玩,比孤寂寂地在家里好得多。不过一天要叩那么多的头实在是一件烦杂的事情。祖父回家后,在午餐席上把我在学塾的种种行动和先生称赞我的话和问我的情形,一一详告祖母,大家都很欢喜,母亲尤其高兴,特别煮一个鸡蛋给我吃。并且告我,以后只要书读得好,每天都可吃一个鸡蛋,父亲则告我以后只要上学去和散学回家时向祖父、祖母和母亲作一个揖,到学堂向先师和先生作一个揖就行了,不必天天要叩那么多的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