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35556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介绍了玉屏风散的源流、方名、方义、历代医家论述及现代剂型等内容;中篇临床研究介绍了玉屏风颗粒在内、儿、妇、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调体应用等内容;下篇实验研究介绍了玉屏风颗粒的药理研究进展及临床RCT试验方案。全书参阅了大量古代、现代文献,从理论到临床,再到实验,对玉屏风颗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融入中医体质学、临床科研设计等实用内容,立论有据,内容丰富,贴近临床,适于广大中医、中药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 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章 概论
节 源流考
一、《世医得效方》说
二、《丹溪心法》说
三、《究原方》说
四、《仁存方》说
第二节 方名解
一、玉屏风解
二、散剂解
第三节 方义与药物主治
一、方义
二、药物主治
第二章 历代医家论述
一、方名论
二、病机功效论
三、药物配伍论
四、临证验案
五、其他论述
第三章 玉屏风散的现代剂型
一、玉屏风颗粒
二、玉屏风口服液
三、玉屏风胶囊
四、玉屏风袋泡茶
中篇临床研究
第四章 内科疾病
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咳嗽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六、肺炎
七、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肾病综合征
四、慢性肾衰竭
五、过敏性紫癜肾炎
六、糖尿病肾病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腹泻
二、溃疡性结肠炎
三、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高血压
二、病毒性心肌炎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
过敏性紫癜
第六节 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
……
章 概论
节 源流考
一、《世医得效方》说
二、《丹溪心法》说
三、《究原方》说
四、《仁存方》说
第二节 方名解
一、玉屏风解
二、散剂解
第三节 方义与药物主治
一、方义
二、药物主治
第二章 历代医家论述
一、方名论
二、病机功效论
三、药物配伍论
四、临证验案
五、其他论述
第三章 玉屏风散的现代剂型
一、玉屏风颗粒
二、玉屏风口服液
三、玉屏风胶囊
四、玉屏风袋泡茶
中篇临床研究
第四章 内科疾病
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咳嗽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六、肺炎
七、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肾病综合征
四、慢性肾衰竭
五、过敏性紫癜肾炎
六、糖尿病肾病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腹泻
二、溃疡性结肠炎
三、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高血压
二、病毒性心肌炎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
过敏性紫癜
第六节 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
……
下篇 实验研究
在线试读
《玉屏风颗粒临床应用研究》:
《友渔斋医话·药笼短剧一卷》:(白术)天生野产,不论何处,皆能扶土生津,挽回造化。近时不可得矣,即有亦只如钮大,欲求津如玉液,味似琼浆,难矣哉!土人以此细者种之数载,然后出售,已为难得,得一枚重钱数者,价亦不贱。铺中所卖,所谓于术,即苍术种,亦为高品;更有大如拳者,出台州,谓之粪术,种而浇肥,故易大耳。或饭饧久蒸,调理常病,亦可用。更有小者味薄炒用,惟能燥湿;更有小而甜者为甜冬术,宜人淡补剂中。予治肺虚咳嗽,每用白术,因其补土生金,前人用异功散治肺疾,亦由此也。玉屏风用之,亦取其补土生金,以固皮毛。
《友渔斋医话·药笼短剧一卷》:(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胜湿之要药,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搜肝泻肺,太阳头痛。若咳嗽不因风寒,泄泻不因寒湿,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并在禁例。合黄芪、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名玉屏风散。予治哮喘愈后,必用玉屏合异功,加杏仁、苏子为丸,令服,多致不发。
《本草从新·草部·山草类·防风》:防风辛甘,微温。升浮为阳,搜肝泻肺,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主上部见血,(用之为使,亦能治崩。)上焦风邪,头痛目眩,脊痛项强,周身尽痛,太阳经证。(膀胱。徐之才日:得葱白,能行周身。)又行脾胃二经,为祛风胜湿之要药。(凡风药皆能胜湿。东垣日: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散目赤疮疡。若血虚痉急,头痛不因风寒,(内伤。)泄泻不因寒湿,火升作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并禁用。(同黄芪、白芍又能实表止汗;合黄芪、白术名玉屏风散,固表圣药。黄芪得防风而功益大,乃相畏而更相使也。)青州黄润者良。上部用身,下部用梢。畏萆薢,恶干姜、白蔹、芫花。杀附子毒。
《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医方集解》:玉屏风散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阳也者,卫外而为固也,阳虚不能卫外,故津液不固而易泄,且畏风也。此与伤风自汗不同,彼责之邪实,此责之表虚,故补散各异)。黄芪(炙,四两)、防风(一两)、白术(炒,二两),为末,每服三钱。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日玉屏风(李东垣日:黄芪得防风,其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准绳》日:卒中偏枯之证,未有不因真气不周而病者,故黄芪为必用之君药,防风为必用之臣药。黄芪助真气者也,防风载黄芪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亦有治风之功焉。许胤宗治王太后中风口噤,煎二药熏之而愈,况服之乎)。前药等分煎,名黄芪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甚,加桂枝。又用川芎、苍术、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寒者。恶寒甚,加麻黄。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方脉自汗盗汗合参》: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日玉屏风。黄芪得防风而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卒中偏枯之症,未有不因真气不周而病者,故黄芪为必用之君药,防风为必用之臣药。黄芪助真气者也,防风载黄芪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且有治风之功焉。许胤宗治王太后中风口噤,煎二药熏之而愈,况服之乎?
……
《友渔斋医话·药笼短剧一卷》:(白术)天生野产,不论何处,皆能扶土生津,挽回造化。近时不可得矣,即有亦只如钮大,欲求津如玉液,味似琼浆,难矣哉!土人以此细者种之数载,然后出售,已为难得,得一枚重钱数者,价亦不贱。铺中所卖,所谓于术,即苍术种,亦为高品;更有大如拳者,出台州,谓之粪术,种而浇肥,故易大耳。或饭饧久蒸,调理常病,亦可用。更有小者味薄炒用,惟能燥湿;更有小而甜者为甜冬术,宜人淡补剂中。予治肺虚咳嗽,每用白术,因其补土生金,前人用异功散治肺疾,亦由此也。玉屏风用之,亦取其补土生金,以固皮毛。
《友渔斋医话·药笼短剧一卷》:(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胜湿之要药,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搜肝泻肺,太阳头痛。若咳嗽不因风寒,泄泻不因寒湿,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并在禁例。合黄芪、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名玉屏风散。予治哮喘愈后,必用玉屏合异功,加杏仁、苏子为丸,令服,多致不发。
《本草从新·草部·山草类·防风》:防风辛甘,微温。升浮为阳,搜肝泻肺,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主上部见血,(用之为使,亦能治崩。)上焦风邪,头痛目眩,脊痛项强,周身尽痛,太阳经证。(膀胱。徐之才日:得葱白,能行周身。)又行脾胃二经,为祛风胜湿之要药。(凡风药皆能胜湿。东垣日: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散目赤疮疡。若血虚痉急,头痛不因风寒,(内伤。)泄泻不因寒湿,火升作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并禁用。(同黄芪、白芍又能实表止汗;合黄芪、白术名玉屏风散,固表圣药。黄芪得防风而功益大,乃相畏而更相使也。)青州黄润者良。上部用身,下部用梢。畏萆薢,恶干姜、白蔹、芫花。杀附子毒。
《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医方集解》:玉屏风散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阳也者,卫外而为固也,阳虚不能卫外,故津液不固而易泄,且畏风也。此与伤风自汗不同,彼责之邪实,此责之表虚,故补散各异)。黄芪(炙,四两)、防风(一两)、白术(炒,二两),为末,每服三钱。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日玉屏风(李东垣日:黄芪得防风,其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准绳》日:卒中偏枯之证,未有不因真气不周而病者,故黄芪为必用之君药,防风为必用之臣药。黄芪助真气者也,防风载黄芪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亦有治风之功焉。许胤宗治王太后中风口噤,煎二药熏之而愈,况服之乎)。前药等分煎,名黄芪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甚,加桂枝。又用川芎、苍术、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寒者。恶寒甚,加麻黄。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方脉自汗盗汗合参》: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日玉屏风。黄芪得防风而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卒中偏枯之症,未有不因真气不周而病者,故黄芪为必用之君药,防风为必用之臣药。黄芪助真气者也,防风载黄芪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且有治风之功焉。许胤宗治王太后中风口噤,煎二药熏之而愈,况服之乎?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