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08120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自2003年开始研究与实践差异教学,从策略到模式,从模式到学科变式,在专家指导下,趟出了一条具有示范价值和普遍借鉴意义的差异教学探索之路。
本书全面介绍了扬州育才实验学校为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差异教学理念引导下,积极探索差异教学模式及其学科变式的思考与实践过程。全书重点介绍了该小学独创的 “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四环节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背景、过程,相应的学校保障系统及丰富灵活的学科变式等内容。
前言 差异教学:让教师的核心素养落地
章 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节 国内外小学教育的发展及改革
第二节 扬州市小学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我校教育的现状及实施差异教学的迫切性
第二章 差异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
节 萌发期:聚焦“内需”
第二节 尝试期:聚焦“差异”
第三节 反思期:聚焦“目标”
第四节 确立期:聚焦“儿童”
第三章 差异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
节 差异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 差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差异教学模式的环节要素
第四节 差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差异教学与自主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第四章 实施差异教学模式的保障系统
节 全方位校园保障系统
第二节 教师能力提升系统
第三节 校本教学资源支持系统
第五章 差异教学模式的操作结构
节 预学查异
第二节 初学适异
第三节 研学导异
第四节 拓学展异
第六章 差异教学模式的学科变式
节 语文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二节 数学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三节 英语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四节 音乐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五节 体育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六节 美术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七节 科学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八节 信息技术差异教学学科变式
第七章 差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节 学生的成长
第二节 教师的发展
第三节 学校的变化
后记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对差异教学模式与学科变式的研究与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我们更要学习他们的初心——研究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任何一项成功的教改实验都要经过数年或数十年不懈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厚积才能薄发。总结提炼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不容易的,扬州育才实验学校总结的小学差异教学模式还需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我相信,在校长的带领下,他们一定会深入研究下去,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华国栋
差异教学:让教师的核心素养落地
——写在《模式与变式:一所学校的差异教学探索之旅》付梓之际
教育的成功在于教师,教师的成功在于核心素养。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提出三个:动力——人的内部动力;品质——反思的品质;专业——儿童研究与学生研究。这里的“”,是一种价值排序,把诸多价值要素排序起来,它是前提性的、必须排在位的东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其首要任务是引领和促进教师的核心素养形成。然而,面对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教师年轻且流动性大,拿什么来留住教师且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唯有借助课题研究,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让教师的核心素养落地,才能形成教育生产力,实现“为师生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愿景。
差异教学——教师成长美的遇见
当年轻老师满怀热情地走上三尺讲台,一厢情愿地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时,他们发现,现实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一个班集体中,总有一些孩子离经叛道,让他们束手无策,甚至产生职业恐惧或职业倦怠。究其原因,由于学生个性特征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基础教育长期实际形成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整班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强调统一要求、齐步走,难以适应学生差异,难以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会学习,也就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更不能使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国栋研究员在《差异教学论》一书中把差异教学界定为: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2007年开始,我校参与了华国栋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学科课程中差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顺利结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差异教学理念在我校深入人心,从照顾差异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运用、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老师们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差异教学实施策略。然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对我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年轻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建构一种稳定的差异教学模式,为常态的教学中提供一种支撑和助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将无形的差异教学理念转化为有形的教师教学行动,让已经形成的差异教学策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功能,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十二五”期间,“适合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就应时而生了。通过理论研讨与课堂观察,我们逐步形成了适合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差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尊重小学生个体之间、个体内部的差异,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导有效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的环节流程,并形成了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诊断—尝试—研讨—提升。
差异教学策略和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化解了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的难点。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逐渐认可学生之间和学生个体内差异的存在,并把这种差异作为教学资源,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做到心中有“人”,先学后教。当教学问题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解决,自己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知,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时,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了,而这种职业幸福感就是其工作的内在动力。至此,教师的核心素养——动力已经具备。差异教学成为了教师成长美的遇见。
模式与变式——催生教师的反思品质
适合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差异教学模式,是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以儿童自主发展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四个模块充分体现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四个模块中的前两个字主要侧重于学生,指的是按照学生认知顺序时间安排教学流程。“预学”是指强调大面积地照顾差异,不是消极地接受差异;“初学”是强调自主学习,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不高,有的甚至还不太会学,所以只能叫“初学”;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不能仅停留在个人自主学习的水平,还应通过同伴合作、老师指导,从而进入到“研学”;后在“研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学”,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限度的自主发展。四个模块中的后两个字则偏重于教师,“查异”即教师查找学生问题所在,明确差异在何处,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到心中有数。“适异”强调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适异”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要适应并且促进其发展。“导异”便是在“适异”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的提升和优化,这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升华。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学习,老师的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展示,也即形成“展异”,终促进了学生限度的发展,而此发展就全班来说必为差异性的发展,体现在知识的丰富、加深、拓展以及创造性的应用上。
这样的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限度地满足着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又展开了深层次的反思:这样的模式与策略是否适合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同学科中不同内容的教学?于是,在尊重课程资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基础上,老师们在教科室的组织引领下依据我校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变革,初步建构了体现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或不同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模式的变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和完善各变式。模式的变革和运用主要涉及小学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如语文学科派生出小学语文阅读课差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习作指导课差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习作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派生出小学数学概念课差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计算课差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差异教学模式;英语学科派生出小学英语对话课差异教学模式、小学英语project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活动课差异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差异教学模式;音乐学科形成小学音乐器乐课差异教学模式;体育学科形成小学体育运动技能课差异教学模式;美术学科形成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差异教学模式;科学学科形成小学科学探究课差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学科形成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差异教学模式等。
从模式创生到变式演化,老师们在专家引领下经历了探索、反思、改进的实践过程。不同的变式都依据总模式的四个环节,并对总模式加以内化和深化,这些变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了在教学中有效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灵活地运用环节下的各个操作策略,老师们养成了边教学边反思的习惯,在实践中又不拘泥于一招一式。如此一来,模式与变式便催生了教师的反思品质。
教学与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角色转变
教师要谨防“专业主义”,不应该把自己的专业仅仅局限在所任教的学科里,以学科为专业会窄化自己的视野,一叶障目,看不见教育的远方。因此,教师要跳出所谓“专业”,以教育的对象——儿童为研究专业,从儿童生命成长的纬度去考量,以儿童研究为专业是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当“十二五”课题“适合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将结题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老师们从初研究如何上课,逐步转变为研究如何优化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其研究重心由物化的课转向儿童的生命成长。走在差异教学研究之路上,每一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研究的痕迹:丰富的课例、深刻的反思、典型的个案、视角独特的文章,等等。在华国栋研究员的指导下,我们组织老师们着手撰写了本书——《模式与变式:一所小学的差异教学探索之旅》。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为“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差异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差异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实施差异教学模式的保障系统”、“差异教学模式的操作结构”、“差异教学模式的学科变式”以及“差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本书的撰写,老师们共同回顾学校十年来的研究历程,全面梳理差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将差异教学研究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提炼教学主张,传播研究思想,丰富差异教学理论。
如果说教学是一种技能,那么研究则是一种智慧。老师们从教学走向研究,从学科研究走向儿童的教育研究,体现的是自身专业素养向核心素养的升级。差异教学研究改变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策略与模式,更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研究和实践差异教学模式与变式的道路上,我们不断积攒着前行的动力,保持清醒的反思,执念于自身专业角色的转变。我们坚信,只有面向儿童的研究才能让教师的核心素养落地,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