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836257
好大的一片江湖!本书是作者对江湖诗派、市民文学的精辟研究,是作者对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富新意的研究成果。
本书所研究的是八百年前生活在烟水江南的一群中下层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永嘉四灵以及稍后的江湖诗派,这些诗人皆为幕僚、庶民甚至商人、贩夫走卒等,但却是他们撑起了南宋中后期诗国的一片天宇。“江湖”其一指江湖诗派,其二相对于“庙堂”、“朝廷”而言。本书内容包括江湖游士的出现,永嘉四灵的崛起,由书商陈起的生气联络而随之出现的江湖诗派,江湖诗作的惊俗之处以及江湖入元后的殆尽,其中还涉及了永嘉四灵、江西诗派,*后附有南宋平民诗人参考资料和大事年表等。
赵敏俐序
楔子
章 艰难时世
第二章 江湖游士
第三章 永嘉四灵
第四章 书商陈起
第五章 因革通变
第六章 江湖之俗
第七章 江湖入元
附录一 略论姜夔词
附录二 疆场?田野?书斋
附录三 南宋平民诗人参考资料
附录四 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序
赵敏俐
中国诗歌发展到南宋中后期,出现了号称“永嘉四灵”的文学群体,稍后而起的是“江湖诗派”。这批诗人,与此前活跃在诗坛上的陆、范、尤、杨所谓“中兴四大家”的诗风不同,更与北宋欧、苏等士大夫诗人的社会地位迥异,后人对他们的整体评价不高,系统研究也远远不够。然而,从四灵之初起到江湖诗派之终结,这批诗人活跃于南宋中后期有一百多年时间;参与其中之人数,据考证仅江湖诗派就有一百三十八人,是有宋一代人数多的一个诗派,加上此前的四灵及十数追随者应该有一百五六十之众。仅此两点,就值得今日的文学史家们给予足够的关注了。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就是陈书良先生对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富新意的研究成果。作者将此书命名为“江湖”,副标题为“南宋‘体制外’平民诗人研究”,仅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眼光独特与命意不凡。原来,书良先生敏锐地发现了这批诗人的一大特征,与自屈原以来的陶谢、李杜、苏黄等历代被人们所称道的著名诗人不同,他们都是一些够不上士大夫品级的幕僚、庶民,甚至是商人、贩夫、走卒之徒,是地地道道的平民诗人,或者说是宋代官僚制度下的“体制外”诗人。然而,正是这批诗人,“撑起了南宋中后期诗国的一片天宇”,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诗歌流派。这样一个异类的群体,难道不会引起读者的好奇探秘之心吗?作者以“江湖”作为书名,本身就颇有些隐喻色彩。按作者所言,这里的江湖,一是指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这批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平民诗人;二是指相对于“庙堂”和“朝廷”而言的荒远之地。这足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在那片烟雨迷茫的江湖之上,荒寒野岭的茅屋之中,有一大批出身寒微、衣衫破败、穷困潦倒、漂泊流浪的农夫、郎中,甚至是走卒、贩客,他们正在用一支支彩笔,饱蘸着天地的苍凉,将内心里不尽的歌笑吟哭,书写成一幅幅别具风采的风俗画卷,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这批诗人,没有进入宋代的官僚体制之内。体制内的诗人,自然体会不到体制外诗人的处境,也很难体会到他们的心态。对于研究者而言,如果只研究体制内的诗人,则遗漏了文学史上这一重要的文学群体;如果只用体制内诗人的标准来评判体制外的诗人,自然也言而无当。书良先生此书,紧紧地抓住“体制外”这一点而展开,切入点一变,则全书之面目立刻生新。作者首先以史家之眼光,分析这批体制外诗人的生存条件,偏安于一隅的南宋政治,士风的败坏,重商之风的兴盛,游士干谒的辛酸,等等,都是这批诗人得以产生的原因。书良先生认为,甚至连“四灵”之得名,也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下的诗人自我炒作与自我组团,首先是得力于当时两浙商风的强劲,然后才受益于永嘉派巨子叶适的揄扬。“江湖”诗派之得名,不仅由于书商陈起首刻《江湖集》,更由于他和他的儿子“巧为射利”,一而再、再而三地刊刻了二十多种不同版本的《江湖集》、《江湖小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等等。而刊刻这些诗集之所以能够赢利,除了陈起善于进行商业宣传、营销得法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自然是这些诗集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有一大批喜欢和欣赏江湖诗人作品的群体。这说明,在南宋中后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审美风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江湖诗派“尘俗”特色得以形成的原因,也是受到当时社会欢迎之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讲,“尘俗”不仅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充分理由,而且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江湖诗人的‘尘俗’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耳目一新,逼人仔细品味俗文化的滋味,让人在那底层世界,得到另一种美的享受。”作者就是这样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层层剥笋般地剖析了四灵与江湖诗派,从而让读者对这批诗人有了一个新的评价和认知。
书良先生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论从史出,言必有据,颇有乾嘉之风。他沉潜于此项研究多年,挖掘和梳理了很多不易得见的材料,从而显示了此书在学术上的厚重。全书语言精炼、文笔优雅而又不乏深度。每章以诗偈作结,明显受到了陈寅恪《柳如是传》之影响。其诗偈用集句形式,又可见其读书之广,诗学修养之深。
我与书良先生多年前结识于中国屈原学会,声气相投,可谓一见如故。后一起参加某些高校的研究生学位答辩,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前年还敦请他进京录制吟诵,让大家得以领略长沙“读书腔”吟诵诗文的独特韵味。书良先生出身江南读书世家,其外祖父刘永湘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即为湖南大学知名教授,伯外祖刘永济先生更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表兄陈贻焮先生也为古代文学研究界所推重。书良先生幼侍永湘公读书,长成承家学,天性勤奋,卓然成家。每读其书,如亲聆锦心绣口之论,亲沐儒雅君子之风。一月之前,书良先生将书稿掷下,嘱予作序,敢不承命。一来略述我先睹之幸,二来向书良先生此书之出版表示祝贺。
2013年3月20日于北京常青园寓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