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89170
类学校进行慕课教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阅读。
目录
慕名而来 课不容缓——慕课建设与教学实践
MOOC建设篇
一、前期准备 /2
1. 心态决定成败 /2
2. 选定慕课建设对象 /3
3. 课程资源 /5
4. 课程团队组建 /5
5. 建课利器选择 /8
二、设计理念 /10
1. ARCS动机设计模型 /10
2. 慕课主题创意 /11
三、项目申报 /17
1. 项目建设现状 /17
2. 项目建设内容 /17
3. 项目经费预算表 /17
4. 申请注意事项 /18
四、规划设计的六个方面 /18
1. 主题风格设计 /18
2. 语言风格设计 /19
3. 知识点与技能点规划 /21
4. 视频制作规划 /21
5. 交互设计 /22
6. 进程规划 /24
五、慕课课程搭建 /24
1. 创建课程 /25
2. 课程首页设计与编辑 /28
3. 目录创建与编辑 /31
4. 内容页面美工设计 /32
5. 文本编辑与资源上传 /32
6. 课后测验 /34
六、慕课视频开发 /39
1. 趣味性创意引导 /39
2. 配音脚本设计 /41
3. 动画微课制作 /45
4. 案例慕课视频录屏制作 /46
SPOC教学篇
一、教学理念 /48
1. 经验之塔理论 /48
2. 二维框架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50
3. 相关教学法 /51
4. 团队学习以育促教 /53
二、课前与课外准备 /55
1. 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准备 /55
2. 提前介绍慕课 /56
3. 开心的慕课开场白 /57
4. 引导自治型学习团队形成 /58
三、学习进程管理 /62
1. 名册导入 /63
2. 分组 /63
3. PBL教学组织 /67
4. 知识点整体完成情况 /69
5. 学生名册管理 /70
6. 课程报名与开设管理 /70
7. 学习数据统计 /71
8. 成绩管理 /76
四、非翻转混合教学实践 /79
1. 课程情况 /80
2. 学情分析 /80
3. 创意教学引发主动学习 /80
4. C语言的重要性 /83
5. 教学设计 /83
6. 教学情况 /87
五、翻转课堂实践 /94
1. 翻转先从学生学习状态开始 /94
2. 课程情况 /96
3. 提前开放课程 /97
4. 任务书发放 /98
5. 知识传递 /99
6. 在线互动 /101
7. 即时补充视频 /103
8. 知识内化——理论课 /104
9. 知识内化——实践课 /104
10. 教学效果 /106
六、智能手机教学 /108
1. “堵”或“疏” /109
2. 学习通 /110
七、慕课学习征文比赛 /114
1. 准备工作 /114
2. “成长2015”颁奖晚会 /115
3. 征文节选 /116
4. 出乎意料的新一期征文比赛 /122
八、课程结业 /123
1. 结语 /123
2. 课程结业证书发放 /123
3. SPOC教学总结 /124
九、SPOC教学调查与分析 /125
1. 教学调查问卷设计 /125
2. 基本情况分析 /126
3. 交叉分析 /130
十、不想翻转的老师不是好慕师 /133
1. 教练型的教师 /133
2. 慕师是“教师4.0” /134
3. 慕师的“育”与“教” /135
4. 慕师的特质 /136
5. 慕师的使命 /137
结语 /140
附录
一、《C#程序设计》大案例结构与课时分配(建议) /142
二、慕课学习征文通知 /144
三、C#课程慕课学习调查问卷 /145
参考文献 /150
慕课是“舶来品”,它起源于北美,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MOOC所对应的中文翻译,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宏观上它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中观上是一个平台,一个提供课程开发、发布、学习与教学管理的平台;微观上慕课也可以专指慕课平台上的一门课程。本书中主要代表其微观含义,即慕课平台上的某一门具体课程。
慕课从北美传播到全球,其目标就是让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从好的大学、好的教师中低成本学到好的课程。它主要有两种模式,即c-MOOCs和x-MOOCs。前者是基于联结主义,它没有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学习者面对的是非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他们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这种形式非常适合探究式自主学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课程引导者,其任务是协助大规模在线学生能有效探索主题知识。x-MOOCs是基于认知-行为主义的教学法范畴,老师扮演的角色是课程主导设计者,由老师录制视频、提供教材内容。
这两种形式的慕课都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因为开放课程给所有人注册,吸引大量来自多元人口地理背景的参与者,但正是因为课程完全在线进行,很依赖学生的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学习方式对于大部分学习者和课程来说仍缺乏集体探究和协作学习,尤其对于自学性较弱的学生缺乏督促,学生自学中遇到希望尽快解决的问题很难像师生面对面那样讨论清楚,较难实现深层次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很高的中缀率。另外,这两种慕课都是以权威名校或权威教师为主,一般学校很难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将之引入课堂教学,普通教师也无法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早提出和使用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这个概念,即小规模限制性(私有性,即非完全公开性)在线课程,简单说就是针对在校学生由自己学校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开发的在线课程,同时它又具备跨校运行的功能。由于成本低廉,教学效果很突出,中缀率较小,近一两年在全球得到迅猛发展。
从本质上说,SPOC与MOOC属于同一类,但SPOC更注重校本化,MOOC是SPOC的基础。正如edX总裁、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纳特·阿加瓦尔(Anant Agarwal)所言,SPOC是MOOC的一个分支,可将其理解为“SPOC=Classroom MOOC”。对于目前普通高校的慕课建设与教学更大程度上是指利用MOOC资源或平台进行的SPOC教学。本书中所指的慕课教学,也正是专指这种SPOC教学。它弥补了MOOC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是MOOC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SPOC一方面借助慕课本身的开放性仍可给不同学校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激发教学活力;另一方面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效自主学习,实现知识传递和内化,培养应用型、研究型、批判型和创新型人才。
在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可看作慕课的前身,先前大规模的精品课程建设为当下慕课建设与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慕课之所以终取代各自为政的精品课程,我认为在于其内因和外因。内因即自身的优势。比如,1. 完善的后台数据统计和成绩管理;2. 全方位交互设计,将任务发布、讨论、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功能集成于一体;3. 它的大规模与开放性使跨校择课、学分互认成为可能。外因,即慕课的发展顺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1. 网络迅猛发展(如云、大数据、网速提升)为基于视频的慕课的规模化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2. 网络环境成长起来的90后新生代进入大学,成为慕课学习的主力军,为慕课的发展提供了用户基础;3. 相关教学理论应用成熟。如精熟教学法、微课制作与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等广为传颂等,为慕课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所以慕课的发展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慕课本身虽是舶来词,但无论如何,其影响一点不亚于“引力波”的发现,它不仅震动了教育界,也将深刻影响人类未来。慕课是一场输不起的革命。它也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快速迎接的挑战,因此,推动慕课学习将不再只是校内某个分部门的责任,而会成为学校整体发展、刻不容缓的战略之一。
我通过两年多的慕课建设和教学经验,体验到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得到很大改善,也深切感受到慕课教育潮流必将势不可挡。我在对两年来慕课建设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针对慕课学习的自主性提出了趣味的主题创意设计;针对如何保障SPOC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和顺畅运行,提出了以“自治型学习团队”为核心的以“育”促“教”的模式;针对平台数据分析,引入了学习团队“心电图”的概念来反映班级学习状态;针对新科技的发展与“工业4.0”的到来,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练型“教师4.0”即“慕师”的概念,并提倡用智能手机教学改变“堵”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教学。希望这些观点能为慕课教学可能集中爆发的系列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两年的慕课建设与教学得到超星团队的大力支持,在此,向超星团队特别是长沙团队和于露明先生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周兴生和史君坡两位挚友中肯的建议、感谢同事们一如既往的鼓励。也衷心感恩妻子与女儿的关心、感恩初中语文老师周桂兰的关怀。
本书属湖南省“2016年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果之一。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著作中难免出错,敬请同仁雅正!
著者
于梅溪湖畔
2016年3月20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