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36212
陈有西,一位有良知、有胆识的法律学者在一系列争议性事件中,他以理性的声音、娴熟的诉辩技巧和建设性的态度,推动着事件的良性发展,体现着中国律师的良知与操守。
一、宪法行政法篇
1.统治意志还是社会契约?
——中国行政立法法理基础的再探讨
2.我国行政法院设置及相关问题探讨
3.关于行政处罚立法的几个问题
4.中国行政诉讼的启动
5.对行政诉讼困境的宏观思考
6.以新的视野构建中国行政法学体系
——《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一书评介
7.法治本体论
8.要关注宏观上的执法不严问题
9.关于依法治省的几个基本问题
10.论市场经济环境下执法工作观念更新
11.走向法治
——近年来中国法院改革运作状态
12.《法官法》第十七条商榷
——质疑《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律师回避制度
13.法院机构优化设置问题探讨
——以高级人民法院为研究视角
14.“议员”四题
——读《美国宪法》随感
15.论人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16.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为
17.论公路“三乱”现象的法律控制
18.诉权、行政权、司法权
——对一宗特殊反诉案的实证分析
19.计划经济转型时期的司法裁量
——一宗烟草物价行政大案的启示
20.合理性优先,还是合法性优先?
——对一宗工商罚没行政案件判决的剖析
21.逗号,还是分号?
——兼谈国务院部委的法律规范解释权
22.四十年前没收的宝玉该归谁
——论私有财产权保护和历史旧案的司法审查
23.论行政诉讼中的法律规范冲突及其冲突规范
二、刑法篇
24.影响中国治安的三大宏观因素
——改革开放环境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25.论黑社会犯罪的存在基础及防治策略
26.组织卖淫罪死刑存废之我见
——对汪红英案改判的几点法律思考
27.论经济合同违约与经济诈骗犯罪的界限
28.国际信用证欺诈研究
29.论刑事证人保护
30.娱乐的激情与法律的理性
——关于足坛反黑的若干法律界定
31.税制刑法与中国税制的重构
32.法官裁量与中国刑罚体系的完善
33.新《刑法》实施后要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
34.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
——北京大学高级法官班座谈研讨“错案追究制”侧记
……
三、经济法及其他篇
后记 变革时代的法律秩序
1.统治意志还是社会契约?
——中国行政立法法理基础的再探讨
【提要】法的本源应该是统治阶级意志,还是应该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这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立法和司法的观念和具体运作,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人民意志在代议活动中,会产生衰减和变异。作为统治阶级的人民,和作为被管理和统治的人民,其立场和意志不可能完全重合。我国作为人民主权的国家,立法应该力图真实全面地体现人民意志。
【主题词】法理学法的本源立法意志行政立法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我国法学基础理论上早有定论的权威观点。这一理论滥觞于《共产党宣言》,由列宁和斯大林的国家和法的理论进行发展,后是由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如维辛斯基等人集大成。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法学理论受前苏联的直接影响,国家和法的理论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法学家20世纪30年代的观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突破和改变。在我国近年来的立法活动尤其是行政立法中,参与面窄、立法的官方意志明显、行政立法偏私现象是存在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进行新的探讨。根据我国的“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国在立法观念上要走出“统治意志论”围城,以发展的观点,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和首创精神,使我国的立法和司法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切合实际地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志,以适应当前大举立法、依法治国的需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