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6708052
2015年8月
2015年9月
2015年10月
2015年11月
2015年12月
2016年1月
后记
序言
纯粹的人纯粹的事
我与仲老相识,纯属偶然机缘。仲老来自遥远的北方大都市,长期生活在皇城根儿下,而我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湘西大山深处的凡夫俗子。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衡量都相隔甚远,若从学识水平和精神修为来考量,更是难以望其项背。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我与仲老在“养在深闺”中的湘西原始次生林——小溪——的怀抱中相遇了。这是上苍恩赐予我的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也是上苍恩赐给小溪小学百余师生及小溪乡八千子民的福祉,更是上苍描抹在小溪自然保护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惜缘!惜福!
说这份“缘”与“福”来得偶然,也并非偶然,其实个中包含着众多必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果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没有仲老上帝般仁慈的情怀,如果没有仲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心态,如果没有仲老作为“驴友”说走就走的率性与坚毅,如果我们都没有对别人的怜悯与关怀……太多太多的“如果”似乎都昭示着“偶然”,可是众多的“如果”都已不复存在,而客观存在都导向“必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仲老和小溪注定彼此不辜负而交相辉映。
仲老是一位爱心人士。偶然发现小溪美丽腹地奇缺教师,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撇下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断游历祖国河川的宏伟计划,一头扎进小溪深处,义务当起了小学教师,任教一至六年级体育课和三年级科学课。他品赏着这里的蓝天白云,呼吸着这里的纯净空气,感悟着这里的古朴风情,深思着穷乡僻壤里子民的现状与未来,享受着这与世隔绝的三尺讲台上的欢乐。他已完全融人到这世外桃源里了,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忧伤着他们的忧伤。
而我的根在小溪。小溪是贫困县——永顺县下辖的一个乡,被本地人称作“永顺的西藏”,总面积2万多公顷。这里有世界少有、中国独有的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这里还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但这里崇山峻岭、千沟万壑,交通极为闭塞。在广袤的森林海洋里,零星散落着几户农家,问或偶见一两栋土家木楼昭示着这里的原始古朴。落后与贫穷成了她的代名词。可以说,伴我成长的就是贫穷、饥饿。我深谙贫穷的痛苦,理解乡民的难处,也倍感教育对脱贫是多么重要,力挺教育就是为乡民飞出大山插上翅膀。正逢党中央“惠民春风”劲吹,“精准扶贫”之光普照,作为一名回乡工作的国家公务员,我立马抓住“教育扶贫”这一着力点开展工作。就这样,我与仲老——教育界两个外行——在小溪小学相遇了。
仲老把他的心与小溪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并把在小溪的每一天生活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呈现出来。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小溪,关注小溪的发展,关心小溪孩子的成长。他成了对外介绍小溪落后面貌的一扇窗。
日记记录了仲老决定在小溪小学当老师的起因,以及从教以后的所闻、所见、所为、所悟。中间有仲老与百余学生倾情交往,日渐笃厚的情谊;有仲老深人到杉木坪、雨阳村等十几个村庄翻山越岭家访的足迹;还有仲老为给学生授课答疑,在灯下笔耕备课,在互联网寻查资料的情景;有仲老向《儿童心理学》《论语》等谦虚求教的画面;更有仲老在无数个周末一个人在寂静的小学陋室深思小溪教育、中国教育以及小溪人们的未来的身影。仲老的出现是小溪学生的幸运!是小溪的幸运!更是当今时代的幸运!
当今社会充斥着喧嚣与浮躁、颓废与庸俗,灯红酒绿、金钱美色成了许多人的人生鹄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信仰崩塌,情感荒漠,一切都在被异化。人生向何处去?社会往何处走?诸多问题已成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丰子恺作诗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感恩,生活处处可感恩。”仲老虽年逾花甲,可时刻笑对人生,笑对世界;常怀怜悯之心,感恩之心。在他眼底一切都是那么阳光美好,一切都充满生机活力,一切都值得关爱和珍惜。他就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现代版。他视小溪百余学生为己出,狠钻《儿童心理学》,摸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方法,校正田杰、李韩、李永高等同学的成长轨迹,滋养着一个又一个留守孩子和空巢老人寂寞的心灵,点燃了一盏又一盏希望之灯。正是基于爱和责任,仲老仅用半年光阴实现了一个“教育外行”向“教育专家”的华丽蜕变。他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他感恩社会,感恩国家。自己除了深入山区亲历亲为,还以深情的呐喊呼吁外界朋友关注落后地区孩子的处境来回报社会,以告诉孩子们“没有祖国,我们什么都不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势必受人欺负……为人民效劳,为祖国尽忠,是一个学生的康庄大道”来感恩国家。他并非想标新立异,哗众邀宠。仲老对国与家、国家与个人、个人与时代的辩证法悟得通透。他是_个传播正能量的布道者,他就是当今时代精神的坐标。
仲老自称包括“义教”在内的举动为“救赎之旅”。一者为己“救赎”,二者为时代“救赎”。更多的是后者。他说过,放弃含饴弄孙,无非是拓展生命的厚度。……人活着,如果都为自己,就太没意思了。其实,他是在启迪世人怎样成为一个更纯粹的人。他在拯救我们!他又是一个心甘情愿为他人带来光明的普罗米修斯。
义教日记文笔清新典雅。掀开扉页,自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沁人肺腑。这不仅得益于造化的鬼斧神工,更得益于仲老的独具匠心和生花妙笔。仲老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修为相当了得,骚人墨客,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时不时现诸笔端。他一次次借小溪原始次生林这一媒介与千余年前的诗仙、圣哲对话。一草一木,高天流云,鸟飞鱼跃都能触动他的心弦,而更富诗情画意。“我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溪水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诸多的古典词句,信手拈来,天衣无缝,有如神来之笔,为读者提供一顿顿“精神盛宴”。日记文学性强,文化味浓。 我与仲老虽相识,但一直不敢说“相知”,也不敢奢望成为“忘年交”。细细品读这本义教日记后,更为不敢了,内心只能屡屡发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叹。在义教日记即将付梓成书之际,仲老郑重请我为之作序,我很为忐忑,生怕拙笨之笔有辱仲老美名义举。但盛情难却,更基于义教日记弘扬着爱与乐,歌颂着美与真,彰显着学与思,追求着崇高与纯粹,我还是斗胆连缀些文字,尽管知道难以把住日记深邃内涵之万一,唯表对思想先行者满满的钦佩和感激,对这份“缘”和“福”的珍惜而已,也就不在乎贻笑大方了。
且为序。
后记
正在电脑前写后记,手机突然响起,是湘西的手机号码。“仲老师,我是田杰,你好吗?云峰垭的雪可厚了。”田杰的电话,一下子就让我的眼睛模糊了。回京已经半个多月了,小溪的孩子们、老师们,还有小溪的山山水水,就没有离开过脑海。老伴说我“人在北京,魂留小溪”;朋友们也说我张嘴就是小溪,魂不守舍;驴友问我,回家了吗?怎么每天的微博和微信还是小溪?他们说我把魂丢在小溪了。
作为“独行侠”,我五年下来,国内基本走遍,国外也走了三四十个国家,可算“老驴”一头。还没有什么世间美景能使我魂牵梦绕,多也就是流连忘返而已。
是小溪让我把魂丢在了那儿,再准确地说,是小溪的孩子们才具有如此魔力!
我在这所可爱的山村小学生活了四个多月。在小溪义教受到的关怀,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拙嘴笨舌,只能用几句浅陋之词,略表感恩之心。
我要感谢小溪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拓展生命宽度的舞台,在夕阳中燃起如火的生命,在义教实践中享受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幸福时光;不仅要感谢孩子们在课堂上接纳了我,更要感谢孩子们与我的那种无拘无束、无话不谈的心灵的融合;感谢孩子们给我机会,将所学所感所悟与他们分享,在帮助他们塑造灵魂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灵魂重塑,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感谢孩子们给我的一封封来信,一个个电话和一条条短信,一朵朵充满想象的纸花,一个个带着体温的八月瓜、野生猕猴桃、黄腊包;感谢孩子们在陡峭的羊肠山路替我背行囊,一起爬大山、过溪流。在这里,我焕发了第二个青春。
可爱的孩子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天真烂漫,记住你们给予我的温暖与情怀。从你们一双双晶莹无邪的眸子里、一张张纯朴善良的笑脸上,我一次次感受到人间真情。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的生命充满了诗情画意,且不断增值。我的胸中春光无限,像无垠的大海,像辽阔的草原。
我要感谢小溪管理局和乡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感激是发自内心的,就因为这些父母官发自内心地关心小溪的教育。亲眼所见他们脚踏实地为教育铺路搭桥,对老师们和学生们关心备至。从他们为学校募捐,到克服困难为孩子们筹措参加县运动会的款项;从每月对老师们的生活补贴,到老师人人住上两室一厅的新居;从对学校师生健康和安全的关心,到教学环境改善所需硬件设施的落实。我必须为他们点赞!也为师生们有幸遇到这样重视教育的领导感到高兴!
四个多月来,全体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不会忘记。李艳校长经常嘘寒问暖,时不时送来洗漱用品,蚊香、手纸等生活用品;没等天凉,又送来棉被、棉拖鞋,送来电暖炉,送来烤火架和棉罩;怕我缺乏营养,又送来小溪特产野蜂蜜,送来苹果、橘子和栗子。更令人感动的是,每次吃饭都要给我多加几块肉。入冬怕我冷,又把我的房间搬到楼上。每当节假日,我又成了各位老师家里的常客。这家做好吃的找我去吃,那家杀鸡宰鹅也要拽我去。四个多月来,“百家饭”可没少吃。特别是那几个没有男朋友的美女老师,好几次亮手艺请我到家里吃饭,感动得我不知说啥好。
感谢小溪管理局和乡政府领导的关怀,朱思理局长不止一次告诉学校一定要关心我的生活,“不要再吃泉水泡饭”。感谢永顺县教育局的领导,向琳局长不仅关心我的支教工作,还亲自把关,将我的支教日记在教育局的微信平台上选载。
还要感谢那些学生家长。无论是家访或是走在路上、坐到船上,只要见到我,无不热情招呼,视同亲人,即便路过家门也会拉我进屋坐下吃饭。在小溪,杀鸡待客是礼遇,我已经享受几次。
还要对“茉莉花开”爱心社的黄天伦理事长和所有成员,说一声“谢谢!”。没有你们的指引、支持与鼓励,也没有我人生中这次色彩缤纷的义教之旅。谢谢你们各种方式的鼓励,尤其你们在爱心活动中,那种善心、爱心、恒心,始终成为我义教前行的精神动力。
还有我的那么多驴友、微信好友、新浪微博的粉丝,大家每天都在读我的日记,关心我的义教工作,鞭策我前行。他们从世界各地发来祝福小溪孩子的文章,鼓励着我和孩子们共同进步。朋友们,只要还走得动,我的旅行与支教就会继续,这会成为我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感谢小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朱思理局长,永顺县教育局的向琳局长,为本书写序。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友,杂文家、《求是》杂志原文教部主任(编审)李下先生百忙中为我作序,给我很大鼓励。还要谢湖南大学出版社和本书的责任编辑蒋紫云女士,感谢他们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我爱好摄影,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所以给学校和孩子们留下了许多水平不高却很美好的记忆。在集结成书时,就想到在每篇日记中插入几幅照片,让读者看到当时的情景,从不同的视角体现湘西这块神秘土地上的别样之美!
正待收笔,又收到我的好朋友,已经移民美国的Jane的微信语音,她想和丈夫Michael利用互联网,义务为小溪的孩子们开展远程音乐教学。她和丈夫都是我的日记的忠实读者。有一天夜里,她11点还没有看到我的日记,便打来越洋电话,问我出了什么问题。我告诉她马上就要结尾了,她才放心。这不,看我说远程教学可能存在设备和技术问题,她就马上联系了自己的学生,一所吉林的师范学院的副院长,商量可否将应届毕业的体、音、美专业学生,安排几个到小溪去实习。这样,既缓解了小溪体音美的师资问题,又可以使毕业生在小溪得到锻炼与提高。 小溪和孩子们都是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宝”,多么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通过我的日记,对神秘的小溪和淳朴可爱的孩子们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打起背包,坐上小木船,来到原始风情浓郁的土家族村寨,把爱与温暖送给美丽的小溪和可爱的孩子们。
“潮平两岸阔,风正_帆悬。”我的魂儿就像一棵树,已经在小溪扎了根须,不断地从土壤里汲取着营养。树上爬满了藤蔓,那是我的学生们。我当然会常常回去照看这棵树。小溪,你等着我!
文摘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晴
到了小溪才知道,28日我才能去学校报到。正好可以在小溪玩几天。
去年11月,到芙蓉镇旅行时,听说有个需要坐三个小时的船才能到达的小溪,山清水秀,涧水幽蓝。于是便来到小溪。那天晚上就住在陈老板的客栈。巧了,长沙的七八个人正为支教结束的朋友接风,见我独行就喊我上桌了。推杯换盏间,了解了小溪的闭塞贫困和师资不足。当即决定,明年来义教。
这次来小溪,见到陈老板就打听他女儿的情况。这孩子有出息。在广州努力工作扩大战果,就为了不远的将来,回到家乡办一所古筝学校,为家乡专门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说实话,来小溪义教,也有这个故事的因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小溪,师资缺乏。近年来有点条件的家庭,就把孩子送到交通便捷、发展迅猛的周边乡镇小学读书,以致现在的小溪完小(全乡的小学生)六个年级不过一百个学生,且还在“流失”。师资也堪忧,尤其缺乏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老师。
“爸爸,别逼我!”一个女孩子的呐喊在我心头反复回荡。“和谐号”动车以20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洒满阳光的浙闽大地,我的心却回到了湘西……
每次听刘和刚演唱《父亲》,都会被他扒心扒肺的演唱感动得恨自己眼窝浅。这次在湘西大山深处,一个以小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仅有30几户、200多口人的土家族村寨小溪村,让我魂牵梦绕。陈老板断断续续讲述了为女儿举债求学的故事,我那份感动,一点都不亚于听刘和刚演唱《父亲》。
那次到小溪的第二天,长沙的几位驴友一大早就坐船走了,全村就剩下我这一位外来人。客栈老板喊我和他家人一起围着火塘吃了晚饭,并断断续续讲述了女儿刻苦求学,终于走出大山的故事。
陈老板是50多岁的土家族汉子,眉眼间看得出年轻时的英俊帅气,只是经年辛劳已经在脸上雕刻出多于常人的皱纹。老板的女儿叫陈杨,已经在江西大学毕业两年多,现在广州工作之余,家教古筝,目前月收入接近两万。说到这,陈老板语气中透露出骄傲之情。在这个贫困的小溪村,不知过去多少代了,陈杨是位大学生,就现在这月收入,在以种田采果为主的小溪村,简直就是奇迹!不过,说起女儿惊心动魄的求学经历,还真让人欷歔感叹!
陈老板是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临时工,头脑比其他村民灵光点,开了家小客栈。女儿小学毕业进县城读中学时,课余时间选学了古筝。刚开始一家人勒紧裤带还能应付女儿古筝的学费,到高中时就不行了,难以支付每周两次四节课、每个课时二百元的学费。陈老板的家庭客栈也只有夏季有几个游客来住,住宿费不高,收入微薄。为了让女儿走出大山,他咬牙举债,维持着女儿的学费。
陈老板一边给火塘添柴,一边低声说,那些日子怕女儿打手机,手机一响心就慌,女儿的电话就一个内容,交学费。
终于熬到了女儿高中毕业。由于刻苦努力,女儿的古筝专业考试成绩湖南省,但由于对高考成绩的担心,陈老板和女儿商定报考东北一所二本大学。那所大学为了绑定“好苗”儿,预先收取陈老板4万元保证金,并规定,录取后不报到则没收保证金。陈老板二话没说,一星期借来4万元,交给了学校。
发榜了,女儿以低于“一本”3分的成绩被东北的那所二本大学录取。陈老板松了一口气,女儿也算光宗耀祖了。让陈老板做一万个梦都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二天,女儿正式跟父亲请求:离一本就差3分,、不去东北那所大学报到了。复读一年,坚决考上一本。什么?考上的大学不念了!复读?女儿的想法差点没把陈老板气疯。不去大学报到,4万元保证金就没有啦!那是爸爸一个星期才借到的啊!再说,若复读一年,爸爸到哪里找学费呢?坚决不行,必须报到!陈老板一字一顿地说。父女的脾气一样,比村里倔的水牛还要犟。
惊人的一幕出现在父女的后一次谈判上。为了说服女儿,陈老板搬来了女儿的叔叔、舅舅等一众至亲。就在众人至情至理众口一词的时候,女儿竞突然拿出一瓶农药,嘶喊着:“爸爸,别逼我!”父女四目对决,没有语言。父亲,目光里透着不可动摇的坚定;女儿,眼中饱含泪水,紧握着农药的手,缓缓靠近嘴唇……
“爸爸听你的!”陈老板声嘶力竭,泪如泉涌。女儿扔下农药扑进爸爸的怀抱。这不是电视剧中的一幕,是陈家父女的亲历。
火塘正旺,火光折射在陈老板眼角的泪滴上,他说不出话了。我的胸膛也起伏着,眼睛也湿润了。“4万元重要,还是我女儿重要?我哭了,大家都哭了。”陈老板轻轻地自言自语。
接下来的一年,陈老板更难了,女儿也更加刻苦拼命地学习。再一次高考如期而至,女儿的古筝成绩仍然湖南省名。她填报的志愿,是江西大学音乐系。“等待发榜的日子里,我和女儿都到了极限,一旦失败,女儿就完了,我也完了,已经借债20万啦!”陈老板摸着心口窝说出这番话。陈老板俨然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全家行将集体崩溃的后时刻。P3-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