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44516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著作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高速道路车速特征调查与分析
2.1高速道路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
2.2不同线形条件下的车速特征
2.3不同交通条件下的车速特征
2.4不良天气条件下的车速特征
第3章 高速道路车速限制方法与基准值计算
3.1 高速道路车速限制的基本思想
3.2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3.3基本路段车速限制基准值计算
3.4高速道路匝道出口处主线车速限制
第4章 高速道路车速限制基准值的修正
4.1 车速限制基准值修正系数
4.2 道路线形条件影响的修正
4.3 交通条件影响的修正
4.4 路面条件影响的修正
第5章 高速道路车速限制与限速实施方法
5.1车速限制方法的提出
5.2基于安全性的约束条件
5.3车速限制值的确定
5.4车速限制实施方法
第6章 高速道路不良天气条件下的车速限制
6.1不良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
6.2不良天气条件下相关车速限制标准
6.3不良天气条件下车速限制标准建议
第7章 高速公路驾驶人昼夜识别距离特征
7.1 驾驶人识别距离试验方案
7.2驾驶人昼夜识别距离对比
7.3驾驶人昼夜识别距离变化规律
7.4驾驶人昼夜识别距离模型
第8章 高速公路驾驶人昼夜感知速度特征
8.1 驾驶人感知速度试验方案
8.2驾驶人昼夜感知速度分析
8.3驾驶人昼夜感知速度变化规律
8.4驾驶人昼夜感知速度模型
第9章 夜间环境下高速公路车速限制
9.1理论模型构建
9.2基于感知速度的夜间修正限速值
9.3基于行车连续性的夜间限速设置
参考文献
前 言
超速行驶现象在道路尤其是高速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交通运行过程中极为普遍,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根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机构统计,全美年均道路死亡事故中近1/3与超速行驶有关;我国每年因机动车违章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均在3万起以上,占全年交通事故总数的8%以上,因超速行驶死亡的人数高达9000余人,占全年事故死亡人数的11%以上,是导致致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都有车速限制,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限速不超过120 km/h,而交通管理部门在确定车速限制值时,多以设计速度作为依据。显然,由于道路线形、路面条件和交通情况等的不同,以上规定与做法并不合理。即使是在同一条道路上,不同路段的线形指标不同,其限速值也应不同。此外,昼夜不同的光照环境会使驾驶人的视认特征及驾驶行为等产生一定的差异。高速公路由于没有照明设施,夜间人体视觉机能下降,驾驶人的有效视距较白天大大下降,而我国对于高速公路夜间限速却执行与白天相同的标准,显然并不合适。
目前对于限速的合理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急需理论支撑。鉴于上述背景,本书拟从高速道路车速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研究高速道路车速限制的理论模型与实施方法及夜间环境下高速公路车速限制值的确定方法,为提高高速道路运营的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及决策管理的科学性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本著作受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基于多目标动态优化的高速公路车速限制取值方法研究”(新教师基金课题,200802131013)、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等级公路车速限制合理取值及实施措施研究”(2009158)、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驾驶员特性的高速公路夜间车速限制研究”(2012196)资助,全书分为九章,依次为绪论、高速道路车速特征调查与分析、高速道路车速限制方法与基准值计算、高速道路车速限制基准值的修正、高速道路车速限制与限速实施方法、高速道路不良天气条件下的车速限制、高速公路驾驶人昼夜识别距离特征、高速公路驾驶人昼夜感知速度特征、夜间环境下高速公路车速限制。本著作分工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程国柱第1、2、3、4、7、8、9章,长春工程学院徐亮第5、6章,全书由程国柱、徐亮负责统稿,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韩娟参与了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薛长龙为高速公路驾驶人识别距离与感知速度特征试验提供了帮助,知识产权出版社刘爽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著作参考了有关标准、规范和论著,在此谨向有关编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