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902904丛书名: 采桑文丛
从篇名中,我们读到的是当代文坛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汪曾祺、戴厚英、顾城、王西彦、林海音、钱锺书、贾植芳、许杰、柯灵……以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书信笺注而兼写人,如《汪曾祺的信底温情》《戴厚英书简》;二是写人为主,如《走过“三生三世”的聂华苓》《够朋友的陆文夫》。无论写文坛交游,还是写书信往还,皆多有传神之笔。
“来到香港,文字成了我谋生的工具。编辑之余,应朋友之邀,写点小文章,居然成了作家。这个“作家”与我自小认定的作家相去甚远。因没别的可以自炫,既然帽子抛了过来,也就戴了,反正有益无害。
“若要我诚心地说,我只是个热心的读者,诚恳的文学欣赏者,一个文学边沿的过客。”(古剑)
汪曾祺的信底温情
戴厚英书简
顾城书简
怀想追诗者蔡其矫
走过“三生三世”的聂华苓
痖弦的信
才子邵燕祥
五十年前书虫沙叶新的信
够朋友的陆文夫
渐行渐远的背影
——王西彦书简
怀念林海音和她的书简
“怪人”何怀硕
钱锺书先生的细节
故纸留真影
——贾植芳书简
送别纪弦笑上天国
探亲
——许杰书简五通
柯灵有关黄裳的两封信
春蚕到死丝方尽
——记方宽烈
忆记也斯
散文家张秀亚与《良友》
一
有人说汪曾祺的小说是“散文化的小说”,亦有人说是“诗化的小说”。在美国的一次讲演中,他希望有人说是“画意小说”。的确,他的小说重于气氛营造,着意于意境提炼,不在意戏剧性起伏和人物的描绘,留下空白,供人想象。我觉得他是不多见的小说像抒情诗似的抒情小说家。
文字上认识他,大约是1982年或1983年。在中环三联书店,买到他刚出版的《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这是我次读到他的小说,迷上他的语言和情调,从此喜欢上了。因我喜欢他小说的抒情味,白描而多姿,素朴而见风华,文字简洁或如他说的干净、淡而有味——淡而有味是个很高的境界。其中一篇触动了我,或是感同身受吧,读得眼都湿了。禁不住写信告诉上海的同学沙叶新,也许是这个原因。1985年中国作家代表团首次访港,沙叶新即拉着他介绍给我,三人躲入客房畅谈,我们才真正认识,从此定交,成为可谈心的朋友。那次谈话我录了音,回来要整理,才发觉冷气机声盖过谈话声而无法听清,只好作罢。记得他说他是儒家而非道家,谈了他的小说观和语言观,没能整理出来,可惜了。但他时有机锋和幽默、连说带演的神情,至今还留在照片中和我的记忆里。
这次访港作家中,接触多的也是汪曾祺。讲演,海洋公园,文学营都去了。还有一天施叔青拉了几个人到美国会所喝下午茶,她与沙叶新、张辛欣聊,我与汪先生谈。始知他善丹青、刻图章,写旧体诗,书法也有功底。后来有人称他为当代20世纪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才子、士大夫,还出版过一本《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他有多方面的才能,小说、散文、诗、书、画、京剧剧作,都留下突出成绩。他关于文学语言的“揉面说”,语言即内容、气氛即人物的说法,见解新颖独到,很有启示价值。在当代作家中,他对文学语言的贡献非常大。
回北京后,他即寄赠一册《晚饭花集》和一张画。此画甚有趣味:梅枝上伏一松鼠,瞪大眼睛专注下望。题:“八五年十一月二日晚炖蹄髈未熟作此寄奉古剑兄一笑。汪曾祺六十四岁”。那只松鼠瞪大眼望的不正是未入画面的蹄髈吗?意在画外,令人莞尔。
后来我读到清代张问陶的梅花诗,虽带酸气,却合我当时心境。也不客气写信给他,还建议他以笺纸形式,点上三两笔,再书梅花诗。他寄来的却是条幅,梅枝纵横,梅红满纸,再于右边录梅花诗:
香雪蒙蒙月影团,抱琴深夜向谁弹。闲中立品无人觉,淡处逢时自古难。
到死还能留气韵,有情何忍笑酸寒。天生不合寻常格,莫与春花一例看。
装裱一过,挂于书房,常相对,亦自得。
信一
古剑兄:
几次来信均收到,照片亦收到。嘱书张问陶诗写得,寄上。我小时候刻过图章,久已生疏,腕弱不能执刀,且刻刀亦无一把,因此刻闲章之命不能应承。然如偶有机缘重新操刀,或当为兄一“奏”。但恐难于黄河清耳。北京前日已飘小雪,香港想当仍燠热。曾寄施叔青书二册并一斗方画水仙,便中问问她收到没有。
即候
文安!
汪曾祺顿首十一月廿二二
1987年7月15日,台湾宣布解除戒严。台湾出版界闻风而动,纷纷抢占“滩头阵地”,引进大陆小说。新地、远景先后动起来了,都找人牵线搭桥。郭枫是诗人,前曾编创过文艺刊物,后办补习社赚了钱,此时创办了新地出版社,编委阵容强大:李欧梵、陈若曦、非马、李魁贤、许达然、尉天骢、郑清文、叶笛、郭枫。不记得是谁介绍我们认识的,我也被他拉去当联络人。
我就向我所认识的小说家——汪曾祺、陆文夫、高晓声、祖慰、陈村等人发去函件,要他们初选,再由我选定。还要他们寄来经“公证”的委托书,我再去香港律师楼办成正式档,邮挂给台湾出版社。那些编委在汪曾祺访美期间也动起来,施叔青也为“远景”拉稿,大有“抢生意”的情势。有的更未得授权之前“先斩后奏”,出版了《棋王树王孩子王》《灵与肉》。1987年汪曾祺应聂华苓邀请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从他的信也多少可看出一点“混战”和热闹。
信二
古剑兄:
11/10信收到了。
《寂寞和温暖》目录我看了,可以。你要“做”的就是这一本还是另外一本?如是《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大部分和这一本重复了,会引起纠纷。我看还是做这一本算了。
许达然给我的合约和你收到的差不多。我在芝加哥遇到许达然,已告诉他小说选在台出版事已委托古剑,你在合约上加的内容很好,我无补充。
《晚饭花集》已授权给施叔青。
发在《大公报》的散文只有十篇,不够出一本书。我不想继续给他们写了,因为稿费太低。我明年将编一本散文集,书出,可授权给你。但大陆印刷周期太长,得等一年才能出书。我有一本《晚翠文谈》年内或明年初可出版,也可授权给你。书出后,即寄给你,你可选择一部分,编一本。
郭枫延至下月才到爱荷华,此时我将到纽约、波士顿一带去,大概见不着。我和古华都留了信给他,告诉他如带了我们的书及稿酬来,可交给谭嘉。如果他带了版税来,你的“劳务费”(这是大陆名词)怎么交给你?如果郭枫经过香港,把钱(全部版税及编辑费)交给你,那就省事一些。我在美国不缺钱。
我前次过香港的签证已经失去时效,要在这里通过英国领事馆另办。我想问题不大。
《八方》稿费先存在你那里,大公报还有我的很少一点稿费,得便可向他们要来,一并存在你处。
我大概12月16日到香港。准备在香港待四五天。
香港金价如何?我可能要给孩子买几条项链。
此候著安!
汪曾祺10月28日(1987)
…………
信六
古剑兄:
前函奉悉。你想办作家书画展,热心可佩。但我劝你不要揽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麻烦事。一、你估计能征集到多少件字画?水平如何?二、用什么名义办这次展览?总得有什么机构出面,用“古剑”个人名义恐怕不行。有什么机构愿承担此事?三、卖字画,得事先约好买主,你能找到有钱而好风雅的大老板么?四、很难标价,订(定)高了,没能(有)买家,订(定)低了失了作家的身份。五、得垫出一笔钱。内地作家倘寄字画,一般不会裱好,如在香港裱,相当贵。场租、服务员,也都得付钱,你能垫得起么?我很怕你会为此事搞得焦头烂额。
当然,你如下决心办,我会支持你,择较好的字画寄来。
我近况尚可。三星期前得了一次急性胆囊炎,现已无症状,唯体力尚未恢复耳。偶尔写一点散文和短小说,无足观。痖弦约稿,俟有稍可读者,当寄去。
即候文安!
汪曾祺5月14日(1990)
麻烦他的事还有。展览不能做了,但心念未断。1992年冬,南华早报收购华侨日报后,新老总要我去兼编一个文艺周刊。我取名“文廊”,想请字好的名作家写刊头,每期换一个,不但是展现名家的才艺,还有新鲜感。又去麻烦他了,他不嫌烦,写来了,还细加交代。后来因收到的字,水平参差不齐,后谁的也没用。让他们白忙了。
信七
古剑兄:
信悉。
我的字画没有卖过钱(以后是否卖钱,再说),从未定过润格。香港作家如愿要我的字画,可通过你来索取,但要你认为索字画者不俗。
《文廊》字写好。可以不用署名,我怕万一要署名,乃署了一个。不用,即可裁去。你要我介绍名作家写刊头,我简直想不出。端木蕻良字写得不错。李準字是“唬人”的,但还可以。邵燕祥字颇清秀。上海的王小鹰能画画,字不知写得如何。贾平凹字尚可。贵州的何士光的字似还像字。王蒙的字不像个字,但请他写,他会欣然命笔。我觉得此事颇难。一是作家字写得好的很少。二是作家中谁知道刘名是何许人也?凭刘名之名,想约内地作家为之题刊头,恐难。欲通过你约,亦难,因为你认识的内地作家能写字者亦不甚多。我看只有一法,高稿酬。重赏之下,或有勇夫。此事你可商之沙叶新,问他有办法没有。
即候著安!
曾祺顿首11月5日(1992)五
在十多年间,我两次去北京探访过他。大约是1991年10月,随香港作家访问团访问北京、西安等五城市。正好那时报社老板送了瓶很好的XO,我知道他喜欢喝酒,送他合适,就带到北京上蒲黄榆去送给他。他却说“受之有愧”(近汪朝告诉我那瓶酒还在,我知道了很伤感)。
六年后再见面,他已失去访港时的神采奕奕。我起身告别时,他却说:“稍等,我给你画张画。”因赶着归队,我脱口而出:“你已送过我了。”转身就走。他没说什么,送我下楼,到大马路上招出租车。上了出租车,望着他挥动的手,我才觉得很对不起他的美意。
1992年岁暮,他寄来一幅白描水仙图。水仙画得很见功力,以焦墨线条勾勒,生气勃发,不下于名家手笔。1993年他儿媳来港,又托她带两本新著和一幅字。字写的是令他感慨的一首七绝,也是他的心境:
近事模糊远事真
双眸犹幸未全昏
衰年变法谈何易
唱罢莲花又一春
旧作一首,写奉古剑一笑。
一九九三年十月汪曾祺
无论是字是画,从线条的流畅有力看来,他身体尚健。
1995年应新华社香港分社和中国作协之邀,又有机会赴京,行程排得很紧,“官式”的活动一场又一场,我还能捺住性子守纪律。有天下午会后是自由活动,我已打了电话约定去看望他,却突然冒出一官太太要请客,我不管那么多,坐上出租车跑了。不知司机是故意还是路不熟,兜来兜去才找到蒲黄榆路,下车问了很多路人也不知道我要找的门牌号。
好不容易到六点多钟才上了楼,眼前见到的他,脸色暗沉,精神委顿,大出我意外,身体跟上次来所见又有变化。往日的活力不见了,说话也很少。倒是他太太在一旁说了不少,才知道她也是福建人,在西南联大念书时,曾到香港养病,还跟我说了几句广府话。
过了一会儿,他说:“晚饭还没有吃吧?”我想撒谎,又说不出口,正进退两难,他又说:“饺子是现成的,随意点。”即起身下厨,还做了干丝并炒了碟云南的干巴菌,拿出一瓶女儿红。终于尝到他的厨艺。那时他肝已不好,正服着上海某研究所用蚂蚁制成的药,所以汪太太不让他多喝。这次见面,他送我一本散文集,还拿出两篇小说新稿让我带走。
信八
古剑兄:
前函敬悉,寄来1880元稿费已收到。你交给舒非的稿费,舒非来信云亦收到。事忙,迟复为歉。
我身体尚好,只是年纪大了,精神不如以前,腿脚也不够灵便。现在去开会、赴宴,上下楼梯总会有人来扶我,其实我尚未龙钟如此!
这两年我写散文较多,据有人统计,去年我出版散文达十九万字。去年第四季度忽然连续写了十一个短篇。七十四岁的人还能不断地写,大概还能再活几年。
有合适的稿子,当奉寄。
即候著安!
汪曾祺6月2日(199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