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71006976118
内容简介
《三联·爱乐(2014年第10期·总第177期)》主要内容包括: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的首演、复刻18世纪——纪念指挥家、竖笛演奏家弗朗斯·布吕根、托斯卡纳落日余晖——由途经卢卡而引发的普契尼联想、再续《波希米亚人》前缘——普契尼的歌剧《燕子》、一部纯女声的歌剧——听普契尼的《修女安杰莉卡》、双重意义上的“外套——普契尼的歌剧《外套》等。
目 录
纪念册
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的首演
逝者
复刻18世纪
——纪念指挥家,竖笛演奏家弗朗斯布吕根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70昔契尼
托斯卡纳落日余晖
——由途经卢卡而引发的普契尼联想
再续《波希米亚人》前缘
——普契尼的歌剧《燕子》
一部纯女声的歌剧
——听普契尼的《修女安杰莉卡》
双重意义上的“外套”
——普契尼的歌剧《外套》
购片、听片与收藏
琴弦上的亚平宁
——米兰双雄麦纳迪、雅尼格罗唱片记
谈谈博列特与他的唱片 (中篇)
专题
音乐在先,语言其次
——里卡多穆蒂自传{四)
我眼中的这些作曲名家
——德国与荷兰的17和18世纪音乐(八)
普契尼 西进 加利福尼亚
——如何欣赏《西部女郎》
专访
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加夫里洛夫访谈录
话题
发现拉莫
——为法国巴洛克作曲家拉莫去世250周年而作(下)
早期音乐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四)
尼古拉贡贝尔
现代音乐
瓦雷兹:一位解放音响的先锋作曲家
乐史空间
在校生活的后阶段
——布鲁诺瓦尔特自传《主题与变奏》6
富特文格勒谈布鲁克纳
——]939年在布鲁克纳协会音乐节上的演讲
作曲家档案
波希米亚早期作曲家巡礼(之三)
——扬泽林卡(中)
“俄国的巴赫”
——作曲家塔涅耶夫(下)
演奏家档案
散记历史上的女钢琴家(十九)
——哈斯姬尔,又一位克拉拉6
歌唱家档案
绝不顾影自怜
——德国女中音歌唱家布里吉特法斯宾德侧记
资料库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二辑1815年的舒伯特沙龙晚会(五)
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的首演
逝者
复刻18世纪
——纪念指挥家,竖笛演奏家弗朗斯布吕根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70昔契尼
托斯卡纳落日余晖
——由途经卢卡而引发的普契尼联想
再续《波希米亚人》前缘
——普契尼的歌剧《燕子》
一部纯女声的歌剧
——听普契尼的《修女安杰莉卡》
双重意义上的“外套”
——普契尼的歌剧《外套》
购片、听片与收藏
琴弦上的亚平宁
——米兰双雄麦纳迪、雅尼格罗唱片记
谈谈博列特与他的唱片 (中篇)
专题
音乐在先,语言其次
——里卡多穆蒂自传{四)
我眼中的这些作曲名家
——德国与荷兰的17和18世纪音乐(八)
普契尼 西进 加利福尼亚
——如何欣赏《西部女郎》
专访
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加夫里洛夫访谈录
话题
发现拉莫
——为法国巴洛克作曲家拉莫去世250周年而作(下)
早期音乐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四)
尼古拉贡贝尔
现代音乐
瓦雷兹:一位解放音响的先锋作曲家
乐史空间
在校生活的后阶段
——布鲁诺瓦尔特自传《主题与变奏》6
富特文格勒谈布鲁克纳
——]939年在布鲁克纳协会音乐节上的演讲
作曲家档案
波希米亚早期作曲家巡礼(之三)
——扬泽林卡(中)
“俄国的巴赫”
——作曲家塔涅耶夫(下)
演奏家档案
散记历史上的女钢琴家(十九)
——哈斯姬尔,又一位克拉拉6
歌唱家档案
绝不顾影自怜
——德国女中音歌唱家布里吉特法斯宾德侧记
资料库
Hyperion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
第二十二辑1815年的舒伯特沙龙晚会(五)
在线试读
钢琴三重奏这种体裁在室内乐中的地位是仅次于弦乐四重奏的,但又与弦乐四重奏很不一样。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件乐器各自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彼此之间虽然有互为依托的关系,但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这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三重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作曲家将三件乐器的独立性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则用另外两件乐器衬托一件主要的乐器。塔涅耶夫的情况属于前者。
塔涅耶夫显然不打算将自己的钢琴三重奏写成沙龙风味的“烛光下友人亲密交谈”。他这部D大调钢琴三重奏是一部严肃、艰深的室内乐作品,从它的篇幅和长度上就能看出来——四个乐章,而且每个乐章都不短。与古典主义时期短小优美的经典三乐章式的三重奏不同,塔涅耶夫写出了交响乐般结构、气势和深度的钢琴三重奏。
作曲家在首乐章就给出自己的答案:一个宏大的、思辨的、奏鸣曲式的乐章,从钢琴斩钉截铁的引子与两件弦乐器接着奏出的变奏开始,就延伸出一个绵长的对话式重奏,钢琴则一直在保持高度独立性的同时与弦乐呼应。塔涅耶夫在此处似乎收起了自己所有的情绪,单纯地将他的数学对位理念施展出来,这个乐章的格调显得冷静、客观、克制,处处体现出理性的美,任何勃拉姆斯的爱好者都对此不会感到陌生。与传统的三重奏中间乐章截然不同,塔涅耶夫写了一个主题短小而变奏丰富的谐谑曲第二乐章,层峦叠嶂式的璀璨变奏终回归到我们熟悉的谐谑曲主题。在这一乐章中,他那高超的作曲技巧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每件乐器都围绕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又遥相呼应,似乎每一个音符都是深思熟虑,又本该如此。
第三乐章是一曲优美的、富于歌唱性的行板,小提琴与大提琴进行了一场亲密无间的畅谈,但并非儿女情长,而是高度思辨的真知灼见。钢琴在这里成了一个旁观者,时而安静地将自己的见解娓娓道来。第四乐章则是一个总结性的、奏鸣曲式的终乐章,
小提琴开门见山、鲜明活泼地奏出了从慢乐章延伸而来的主题,之后的呈示融合了乐章和第三乐章的一些小的主题,有些听起来或许不那么明显——在结尾时,三个乐器都终水落石出地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齐奏出乐章开篇的主题,做了一个完美的首尾呼应。
D大调钢琴三重奏是塔涅耶夫创作成熟期重要的室内乐作品之一,历来也多有名家参与录音,例如奥伊斯特拉赫、奥柏林、克努谢维斯基(Knushevitsky)的三重奏组合以及钢琴家尤金娜、普列特涅夫等。这部作品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塔涅耶夫是多么重视作曲的内在逻辑——他注重内在逻辑甚于注重作曲形式。
(2)E大调钢琴四重奏(作品20号),创作于1906年。乐评家Robert
Max在《室内乐杂志》发表文章时称这部作品是“历好的钢琴四重奏之一”。钢琴四重奏由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一件组成,被认为是不容易拿捏的室内乐体裁,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使四件乐器失去平衡,导致头重脚轻,或鸡同鸭讲,属于室内乐中的异类。因此,在许多大作曲家庞大的作品库中也难觅钢琴四重奏的身影。塔涅耶夫高明地避免了这一系列问题,谱写了一部成功的、和谐的钢琴四重奏。如今这部作品在俄罗斯的上演频率和其他著名的钢琴四重奏一样高。
乐章明亮的快板,由一个孔武有力、精气十足的起始出发,作曲家很有新意地紧接着写出一个又一个主题,排列成行却又有着各自独立发展的线条,后整齐划一地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和弦上结束。第二乐章是一支极为优美流畅的柔板,证明了塔涅耶夫也具有高超的旋律技巧,而在乐章中间插入了一个情绪激烈的片段,与前后部分的似水柔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乐章是一支思维缜密的快板,普列特涅夫称之为“对位法的范例之一”,随处可见精妙的对位与赋格,在一段不断攀升的紧凑变奏之后,全曲中止在一个渐行渐远的弱音上。
……
塔涅耶夫显然不打算将自己的钢琴三重奏写成沙龙风味的“烛光下友人亲密交谈”。他这部D大调钢琴三重奏是一部严肃、艰深的室内乐作品,从它的篇幅和长度上就能看出来——四个乐章,而且每个乐章都不短。与古典主义时期短小优美的经典三乐章式的三重奏不同,塔涅耶夫写出了交响乐般结构、气势和深度的钢琴三重奏。
作曲家在首乐章就给出自己的答案:一个宏大的、思辨的、奏鸣曲式的乐章,从钢琴斩钉截铁的引子与两件弦乐器接着奏出的变奏开始,就延伸出一个绵长的对话式重奏,钢琴则一直在保持高度独立性的同时与弦乐呼应。塔涅耶夫在此处似乎收起了自己所有的情绪,单纯地将他的数学对位理念施展出来,这个乐章的格调显得冷静、客观、克制,处处体现出理性的美,任何勃拉姆斯的爱好者都对此不会感到陌生。与传统的三重奏中间乐章截然不同,塔涅耶夫写了一个主题短小而变奏丰富的谐谑曲第二乐章,层峦叠嶂式的璀璨变奏终回归到我们熟悉的谐谑曲主题。在这一乐章中,他那高超的作曲技巧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每件乐器都围绕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又遥相呼应,似乎每一个音符都是深思熟虑,又本该如此。
第三乐章是一曲优美的、富于歌唱性的行板,小提琴与大提琴进行了一场亲密无间的畅谈,但并非儿女情长,而是高度思辨的真知灼见。钢琴在这里成了一个旁观者,时而安静地将自己的见解娓娓道来。第四乐章则是一个总结性的、奏鸣曲式的终乐章,
小提琴开门见山、鲜明活泼地奏出了从慢乐章延伸而来的主题,之后的呈示融合了乐章和第三乐章的一些小的主题,有些听起来或许不那么明显——在结尾时,三个乐器都终水落石出地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齐奏出乐章开篇的主题,做了一个完美的首尾呼应。
D大调钢琴三重奏是塔涅耶夫创作成熟期重要的室内乐作品之一,历来也多有名家参与录音,例如奥伊斯特拉赫、奥柏林、克努谢维斯基(Knushevitsky)的三重奏组合以及钢琴家尤金娜、普列特涅夫等。这部作品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塔涅耶夫是多么重视作曲的内在逻辑——他注重内在逻辑甚于注重作曲形式。
(2)E大调钢琴四重奏(作品20号),创作于1906年。乐评家Robert
Max在《室内乐杂志》发表文章时称这部作品是“历好的钢琴四重奏之一”。钢琴四重奏由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一件组成,被认为是不容易拿捏的室内乐体裁,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使四件乐器失去平衡,导致头重脚轻,或鸡同鸭讲,属于室内乐中的异类。因此,在许多大作曲家庞大的作品库中也难觅钢琴四重奏的身影。塔涅耶夫高明地避免了这一系列问题,谱写了一部成功的、和谐的钢琴四重奏。如今这部作品在俄罗斯的上演频率和其他著名的钢琴四重奏一样高。
乐章明亮的快板,由一个孔武有力、精气十足的起始出发,作曲家很有新意地紧接着写出一个又一个主题,排列成行却又有着各自独立发展的线条,后整齐划一地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和弦上结束。第二乐章是一支极为优美流畅的柔板,证明了塔涅耶夫也具有高超的旋律技巧,而在乐章中间插入了一个情绪激烈的片段,与前后部分的似水柔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乐章是一支思维缜密的快板,普列特涅夫称之为“对位法的范例之一”,随处可见精妙的对位与赋格,在一段不断攀升的紧凑变奏之后,全曲中止在一个渐行渐远的弱音上。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