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11087
编辑推荐
耶路撒冷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原巴勒斯坦 城市。
《耶城琐记》这本小书是严耀中 一种较为轻松的“史外随笔”,是他在耶路撒冷的所见所闻所感的集结。
《耶城琐记》这本小书是严耀中 一种较为轻松的“史外随笔”,是他在耶路撒冷的所见所闻所感的集结。
前 言
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以色列是我很早就知道它存在的一个国度,而且知道这是一个犹太人之国。其实对于犹太人我知道得更早,我从小住在上海延安路上的四明屯15,弄堂的对面是著名的“哈同花园”。我幼年时花园已经残破,小孩可以溜进去捉迷藏、放风筝、抓蟋蟀,对我们来说俨然是一个免费的儿童乐园。花园主人哈同和建造“和平饭店(沙逊大厦)”的沙逊都曾是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犹太大亨。哈同的发家故事和他中国籍夫人罗迦陵的恋爱史,是夏天弄堂里纳凉的大人们的谈资,坐在一旁的我也几乎耳熟能详。记住以色列这个国名则是通过报纸,读中学的时候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都关心国内外政治,几乎从初一开始,我天天到学校报栏去看一阵子。由于大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中东问题就是报纸国际版上的一个热点,而以色列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报纸看得多了,印象自然深刻。我在猜谜之类的智力活动中始终表现得很笨拙,好多年前一位朋友让我以“赤橙黄绿青蓝紫”打一国名,我脱口而出就是“以色列”。在我记忆里,这是我成功的一次猜谜,而且牢记至今。但即使如此,就我而言以色列还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意外的是前年我获得了一个机会,来到耶路撒冷工作一段时光,由此这个被称为“圣地”的城市满足了我不少好奇与探索的念头,也产生了记录自己见闻和感受的冲动,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文字。
2013年9月我作为以色列国家高级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开始工作,为期十个月。该研究院类似中国科学院或中国社会科学院,但只有行政班子,没有专职研究人员,每年成立两三个小组,各自进行十个月一期的专题研究,以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研究院里每年成立的专题组分属不同的学科,2013—2014年度的课题组分属于数学、考古和宗教学。课题组由以色列学者牵头,成员则来自世界各地,申请课题大约要提前一年半,中间有评选审核等一系列手续。我们的课题组由希伯来大学的Yael Bentor教授和特拉维夫大学的Meir Shahar教授领头,专题名称为“藏传和汉传密教研究”。因为我在十多年之前写过一本《汉传密教》,所以承蒙。Meir Shahar教授的邀请,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员。我们的课题组共有八位学者,来自中国的除了我以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的吕建福教授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李翎研究员。意利(Ilia)博士和林佩莹博士也经常参加课题的讨论。
我在高级研究院里进行工作,紧张有序,得益良多,自不待言。但工作之外还有生活,一种在异国社会文化中的生活,使我深有感触。二十年之前,我曾经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做过总共一年半的访问学者,也有相当的生活体验,但一来当时加拿大的华人社会和华裔学者圈子都已经很大,交往的朋友学者大多数是华人,看书则多在多伦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里,即使是买东西也基本上是在“唐人街”。而在耶路撒冷根本没有这类场所,所以在耶城工作和生活,情况则截然不同,陌生的事物要用心对待,印象就反而鲜明深刻。二来,当时所谓“访问学者”的自由度很大,除了在多伦多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时为秦家懿教授做过一些辅助工作外,看书和参加课程讨论等完全是放任自主的,在缺乏学术计划性的同时,也没有操心去留意周围,主动体验异域的生活,更没有记下来什么。在去加拿大之前,由于我有几个好朋友,如舒世勤、许谷等早就在那边工作,通过他们来信和回国时的口述,使我对那边情况多有了解,到加拿大以后反而觉得不甚新鲜。以色列对我来说则完全不一样,虽然我平时天天看报,也一直关心中东局势,对犹太教和犹太社会却所知甚少,因此一来到耶路撒冷就充满了新鲜感,不由得时时记下所见所闻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想法。
在离开上海到以色列之前,就有朋友建议我到那里之后有空写一些有关耶路撒冷的故事,因为该城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神秘又陌生的地方。到了耶城以后,果然觉得有东西可写,加上在从事专业工作之余总得换一下脑子,随时把所见所闻笔录下来也是一种休息的方式。记得四十多年前攀登泰山时,其半山腰有一段平路,称之为“快活三里”,走在其间那种轻松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写“琐记”,也似乎用不着去寻找材料和苦苦思索,就像溜达在“快活三里”的路上一样,笔头随着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景象和思绪自由地纵横行走,不觉得有什么负担。
不过写这些“琐记”,当然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轻松,因为很多朋友没有机会到以色列来看看,更不可能有段长时期的生活,所以把这将近一年来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写下来,至少回国后可以省得一个个去唠唠叨叨地汇报。而且因为是作为一种经历和感受的记录,虽标明日期以权作一种方便,标志着我在耶路撒冷生活和工作的一个进程,但不是天天都写的日记,也不求连贯成文,仅仅在于对当时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想做个记录,当然要有内容才行。这也许是我从事史学所养成的一个习惯吧。
既然是要按照史学的理念来写这篇琐记,客观地录下真实的见闻和感受当然是要义。不过“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不一定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因此我在耶路撒冷的那段经历里所得到的种种讯息,可能与其实际状况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然而我的那些即时感想却是完全真实的。在写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已经觉得有一个的遗憾,就是和耶路撒冷的普通民众没有充分的接触,我还是局限在象牙塔中的学者小圈子里,关键是我不懂希伯来语。而在耶城的犹太居民中,希伯来语是通行的语言,我无法与他们交谈。在耶城我也就只有学者的朋友,没有其他阶层的朋友,因此我在耶路撒冷的观察和体会就有相当的局限性。关于这一点,在我把本书草稿给几位朋友看的时候就已经作了说明,想者也会谅解我这不得已的苦衷。另外,虽然耶路撒冷的古迹与风景都值得称道,但本书之目的并非在于对此进行全面介绍,只是想把那些触动了我思想和感情的东西,写出来争取得到大家的共鸣。
当我开始整理这篇旧稿时,在耶路撒冷工作和生活的种种情景随着一行行的文字,又在我眼前不断浮现出来,但烟云过眼,一切都已经是记忆了。通过文字和照片把这些记忆定格下来,也是我把拙稿付印的动机之一。
虞云国教授在看了书稿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夏维明教授特地为本书作了序。书中的一些照片系李翎研究员所拍,姚潇鸫先生和吕文珺小姐则为本书提供了一些电脑方面的技术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作者于
2015年5月5日
2013年9月我作为以色列国家高级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开始工作,为期十个月。该研究院类似中国科学院或中国社会科学院,但只有行政班子,没有专职研究人员,每年成立两三个小组,各自进行十个月一期的专题研究,以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研究院里每年成立的专题组分属不同的学科,2013—2014年度的课题组分属于数学、考古和宗教学。课题组由以色列学者牵头,成员则来自世界各地,申请课题大约要提前一年半,中间有评选审核等一系列手续。我们的课题组由希伯来大学的Yael Bentor教授和特拉维夫大学的Meir Shahar教授领头,专题名称为“藏传和汉传密教研究”。因为我在十多年之前写过一本《汉传密教》,所以承蒙。Meir Shahar教授的邀请,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员。我们的课题组共有八位学者,来自中国的除了我以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的吕建福教授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李翎研究员。意利(Ilia)博士和林佩莹博士也经常参加课题的讨论。
我在高级研究院里进行工作,紧张有序,得益良多,自不待言。但工作之外还有生活,一种在异国社会文化中的生活,使我深有感触。二十年之前,我曾经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做过总共一年半的访问学者,也有相当的生活体验,但一来当时加拿大的华人社会和华裔学者圈子都已经很大,交往的朋友学者大多数是华人,看书则多在多伦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里,即使是买东西也基本上是在“唐人街”。而在耶路撒冷根本没有这类场所,所以在耶城工作和生活,情况则截然不同,陌生的事物要用心对待,印象就反而鲜明深刻。二来,当时所谓“访问学者”的自由度很大,除了在多伦多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时为秦家懿教授做过一些辅助工作外,看书和参加课程讨论等完全是放任自主的,在缺乏学术计划性的同时,也没有操心去留意周围,主动体验异域的生活,更没有记下来什么。在去加拿大之前,由于我有几个好朋友,如舒世勤、许谷等早就在那边工作,通过他们来信和回国时的口述,使我对那边情况多有了解,到加拿大以后反而觉得不甚新鲜。以色列对我来说则完全不一样,虽然我平时天天看报,也一直关心中东局势,对犹太教和犹太社会却所知甚少,因此一来到耶路撒冷就充满了新鲜感,不由得时时记下所见所闻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想法。
在离开上海到以色列之前,就有朋友建议我到那里之后有空写一些有关耶路撒冷的故事,因为该城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神秘又陌生的地方。到了耶城以后,果然觉得有东西可写,加上在从事专业工作之余总得换一下脑子,随时把所见所闻笔录下来也是一种休息的方式。记得四十多年前攀登泰山时,其半山腰有一段平路,称之为“快活三里”,走在其间那种轻松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写“琐记”,也似乎用不着去寻找材料和苦苦思索,就像溜达在“快活三里”的路上一样,笔头随着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景象和思绪自由地纵横行走,不觉得有什么负担。
不过写这些“琐记”,当然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轻松,因为很多朋友没有机会到以色列来看看,更不可能有段长时期的生活,所以把这将近一年来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写下来,至少回国后可以省得一个个去唠唠叨叨地汇报。而且因为是作为一种经历和感受的记录,虽标明日期以权作一种方便,标志着我在耶路撒冷生活和工作的一个进程,但不是天天都写的日记,也不求连贯成文,仅仅在于对当时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想做个记录,当然要有内容才行。这也许是我从事史学所养成的一个习惯吧。
既然是要按照史学的理念来写这篇琐记,客观地录下真实的见闻和感受当然是要义。不过“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不一定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因此我在耶路撒冷的那段经历里所得到的种种讯息,可能与其实际状况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然而我的那些即时感想却是完全真实的。在写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已经觉得有一个的遗憾,就是和耶路撒冷的普通民众没有充分的接触,我还是局限在象牙塔中的学者小圈子里,关键是我不懂希伯来语。而在耶城的犹太居民中,希伯来语是通行的语言,我无法与他们交谈。在耶城我也就只有学者的朋友,没有其他阶层的朋友,因此我在耶路撒冷的观察和体会就有相当的局限性。关于这一点,在我把本书草稿给几位朋友看的时候就已经作了说明,想者也会谅解我这不得已的苦衷。另外,虽然耶路撒冷的古迹与风景都值得称道,但本书之目的并非在于对此进行全面介绍,只是想把那些触动了我思想和感情的东西,写出来争取得到大家的共鸣。
当我开始整理这篇旧稿时,在耶路撒冷工作和生活的种种情景随着一行行的文字,又在我眼前不断浮现出来,但烟云过眼,一切都已经是记忆了。通过文字和照片把这些记忆定格下来,也是我把拙稿付印的动机之一。
虞云国教授在看了书稿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夏维明教授特地为本书作了序。书中的一些照片系李翎研究员所拍,姚潇鸫先生和吕文珺小姐则为本书提供了一些电脑方面的技术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作者于
2015年5月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