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253279丛书名: 高校社科文库
俄亚,深藏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的古寨,住着一群几乎与世隔绝了400年的纳西族。他们的话语中古词古语不断,书写东巴经的象形文字尚存古意,那里简直就是一块语言文字的活化石。
作者几度进入俄亚,经过近半年的田野调查,考察村中的宗教文化现状,搜集和初步整理了东巴经书;采集了一千多个东巴文,利用汉字的结构理论分析其构形系统;较全面地描写了俄亚的纳西语系统。并以丽江地区的材料为对象,比较两地在文字和语言方面的发展特征。
《高校社科文库·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后附的几个调查报告包括语音、词汇、文字和东巴经书,可供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目录引论/
节纳西语言文字学研究简述/
第二节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缘起、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俄亚的社会历史/
第四节俄亚大村的古老习俗和宗教现况/
章俄亚纳西语语言系统/
节语音系统/
一、俄亚大村的语音系统/
二、俄亚与丽江语音的比较/
第二节词汇/
一、词汇的分类/
二、现代汉语借词/
第三节语法(词类)/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四、数词/
五、量词/
六、代词/
七、副词/
八、连词/
九、助词/
十、叹词/
第二章文字(上) 汉古文字、东巴文构形理论综述及发展/
节“六书”及其后世学者的改良/
一、“六书”和“四体二用”/
二、“三书”说/
三、“新六书”、“新四书”/
第二节汉字结构理论的新思想及评价/
一、李圃“字素”理论/
二、“汉字构形学”/
第三节汉字结构理论的逻辑框架/
一、造字和表词/
二、汉字结构理论的动态与静态研究/
三、构建科学的汉字结构理论的框架/
第四节东巴象形文字结构的研究现状/
一、李霖灿论形字/
二、方国瑜的十书说/
三、王元鹿的“六书”/
四、喻遂生的“六书”/
五、郑飞洲的“字素研究”/
第三章文字(中) 构形系统/
节造字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构件/
二、形素/
三、表形/
四、表义/
五、示音/
第二节造字法/
一、单形/
二、合形/
三、形义/
四、形音/
五、义音/
第三节构字/
一、结构模式/
二、结构功能/
三、结构层次/
第四章文字(下) 俄亚东巴经用字情况/
节经书举例——《崇搬图》/
第二节 用字情况/
一、假借/
二、字词关系/
第五章文字比较/
节俄亚、文字谱所收东巴文比较/
第二节俄亚汝卡东巴文比较/
附录/
附录1:俄亚声韵配合表/
附录2:俄亚词汇调查表/
附录3:大村生根老人的语音调查报告/
附录4:俄亚托地村纳西东巴文单字和字组总表/
附录5:英达次里东巴经书编目及整理/
附录6:俄亚、《文字谱》同义字表/
附录7:释“英达的信”/
附录8:田野调查图片/
参考文献/后记/
前 言我们乃是凭借自己的过去来界定自己。或许我们可以——若有良好的理由——花很大的力气,试着逃开它,或是逃开它所包含的那个不好的部分,然而只有在我们把某种东西加到它里面,使它变得更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它。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温德尔?拜瑞(Wendell Berry) 20世纪是从一个星期二开始的。 ——美国作家伊恩?费雷泽(Ian
Frazier) 我站在弗吉尼亚州雪伦多亚谷(Shenandoah
Valley)一座破败失修的农庄后面。这座农庄的院子里长满茂盛的野草。一座巨大的灰色谷仓若隐若现地矗立在远方。有个东西吸引了我的目光,鸡舍附近有个东西急促地动了一下。有一条蛇倒挂在椽木上,正在来回地摆荡。它把它的身体往前伸,攀上一扇没有玻璃的旧窗。在木条窗格之间,这条大蛇把身体胀大了一倍,它把头放在鼓凸的身体上,吸收这一天后的几丝阳光。我像被催眠了一样,轻手轻脚地沿着花园小径走去,想看得更清楚一点。许多黑影如“地精”
般在植物之间匍匐。这条蛇面无表情地看着我,舌头无声地吞吐。它真的是一只巨大的生物,有我的上臂那么粗,可能有一点八米长。它的身体是棕黑色——虽然在渐暗的天色之中,很难看出它的颜色——上面还有模糊的菱形纹路。我身后传来“嘎吱”一声,我迅速转过身去,看到鲁德摇摇摆摆地走过来。“把—拔。”他用他那刺耳的声音说,伸开双臂要我抱他。一瞬间,我突然惊觉,他幼嫩的脚刚刚走过茂盛的草丛。我赶紧一把将他抱起来,快步走回主屋。不久以后,在我们回到古代的旅程中,我们将会面对许许多多的危险,包括用力挥动斧头、结果竟砍到小腿上;用木柴炉烤肉,以及被我们那匹运载东西的马儿踢到——三周后,我们就要经历这些事。然而,在诸多危险当中,让我感到忧虑的事,就是遭到蛇吻。雪伦多亚谷常见的毒蛇有两种——响尾蛇和铜斑蛇。这两种蛇都属于颊窝毒蛇
,对于三岁以下的儿童来说,它们的毒液都足以致命。我儿子上星期才满两岁。在我们想办法做出种种安排,以便按照预定计划出发之际,疑虑的思绪也深深困扰着我。夜里我无法入眠,被眼前浮现的一幅景象所折磨,那就是鲁德摇摇晃晃地踩过一堆腐烂的篱笆桩子,而这堆篱笆桩子底下盘着一条巨蛇——那闪电般迅速的攻击,那纯真无知的孩子的尖叫。鲁德会说的词汇很有限,我们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是因为被蛇咬了而惨叫。然后,当那条腿肿起来,开始发黑,我们那个地方距离小镇很远,没有电话,而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会——可能是我,希瑟会留在家里——抱着孩子狂奔到靠近我们的一栋房子敲门求助。我祈祷房子里有人;如果没有,我只有再度狂奔,去敲另一栋房子的门。我走进厨房,尽管鲁德用尖叫和拳打脚踢表示抗议,我还是把他放到儿童椅上,为他系上安全带,以免他爬下来。这天稍早,希瑟曾说我让她觉得快窒息了,她必须暂时脱离我们这种疯狂的准备工作,不然她一定会发疯的。她一言不发,满怀怒气,把旅行车开得飞快去上瑜伽课,把我留在这里,让这许多尚未完成的事情继续烦扰我,让我着急慌乱——安装火炉的管线,建造一栋户外厕所,把青豆和玉米的种子撒到土里,好让我们这一年能撑过去——还要应付鲁德。真该死,他究竟为了什么尖叫个不停呢?我回到鸡舍前,各种东西的影子拉得更长了。那条蛇已经走了。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第二天早上,我叫鲁德和希瑟留在野餐桌旁边,将一把锄头攫在手中,自己大步走到鸡舍前。走到距离这片高高的草丛还有三步远的地方,我停下来,一动也不动。有一条跟上次那条模样不同、体型也比较小的蛇,正在阳光下曝晒它的鳞片。
“这里有一条蛇。”我说,我的眼光集中在这条蛇身上。从蛇头的颜色和形状来看,我确信它既不是响尾蛇,也不是铜斑蛇,然而这个事实一点也不能让我的手停止颤抖。“我要试试看,看能不能抓到它。”
“为什么要抓它?”希瑟问。
“这样就可以把它送走,不让它靠近鸡舍。蛇会吃蛋。”几星期后,我们的小鸡会住进鸡舍,加上我们的住处距离超市很远,我们不能允许鸡群中出现这样一个窃贼。我估量这条蛇的体型大小,试着回想,过去我有没有抓过活生生的蛇?我依稀忆起,某次学校远足时,看过一条身上有着浓淡相间条纹的袜带蛇,还有,我手上沾了一种永远也洗不掉的恶臭。好吧,我想。扣住头,抓住脖子,就像马林?帕金斯
经常做的动作。但是当我扬起锄头时,这条蛇突然向后一跃,唰唰地把身体盘起来,尾巴不停颤动,脑袋从锄头尖甩动着移开。我像喜剧里的小丑一般,踮着脚四处弹跳,完全没法占到一点优势。
“弄死它不就好了?”希瑟不屑地说。不可以杀死没有毒的蛇,我想。但是我觉得自己很急躁,觉得此刻我的处境很尴尬,我的无能令自己感到困窘。怒火涌上心头。我把锄头举到头顶,用力砸下去,砰的一声,砸在这个盘卷的身体上。然后我又砍了一次,这条蛇看起来很困惑,它发出“咝咝”的声音,嘴巴张大了,身体流出血来。砍下去!砍下去!不久,它的头仅有一丝血肉与身体相连,它的身体躺在那里,被切成好几段。我的手臂在发抖,因为发出重击而感觉刺痛。狂怒的情绪如蒸汽般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当下涌出的羞惭之心。
在往后的几周,我们彻底投入各种日常生活的劳务中,斗嘴、发火,来回奔走于那条通往小镇的单车道的乡村道路——同时,蛇的威胁仍然萦回不去。我发现有一条蛇的蜕皮挂在二楼鲁德房间窗外的一根粗枝上,宛如一枚巨大的保险套,另一条蜕皮从后院屋顶落地的排水管口伸出来。我发出“嘘嘘”的声音,把谷仓里和房子四周草丛里的蛇驱赶到别的地方去。有一条褐色纹路的小蛇蜿蜒着横越我家的车道,它看起来可能是铜斑蛇。我听到一声尖叫,赶紧冲出去,希瑟的手指着一条肥大的锦蛇,它正在后门的阶梯上作日光浴。“它们不来烦我们会死吗?”她说,她差一点就踩到它。当我晓得,到了冬天,蛇会悄悄进入房子里取暖的时候,我立刻在房子里四处查看,把T恤裁成细条,将木头地板的孔洞塞紧。有一天,过去看管这片农场的老人家提出一项警告。“几年前我在谷仓后面宰了一条响尾蛇。”他说,“当口渴的时候,千万要小心!等到那个时候,它们就要从山上下来找水喝了。”
他一个对俄亚纳西族的语言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作了科学考察和归纳,使我们确切了解到俄亚现今语言的基本情况。他个系统地收集整理了俄亚东巴经中使用的文字,使我们确切了解到俄亚纳西东巴文的基本情况。他个对丽江纳西语和俄亚纳西语作了比较研究,使我们知道,这两地纳西人分居四百多年之后,他们的语言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个对丽江东巴文和俄亚东巴文作了比较研究,使我们知道二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静生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缘起、意义
俄亚纳西族民族乡,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它处于滇川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木里5县的交界处,真正是“鸡鸣两省五县”。四周被重重的高山阻隔,金沙江和多条支流无量河、龙达河、东义河这几条支流还有其他的名称:龙达河又名苏达河,是东义河(又名冲天河)的支流,东义河在俄碧村附近汇入无量河,无量河在抓子附近流入金沙江。无量河当地人又叫水洛河,古书上写作“鼠罗河”,其上游有个叫索洛的地方,它们之间或许有语音上的联系。这条河在纳西经典中又读?
u33?i21(束吉),?i21在纳西语是水、河的意思,?
u33?i21就是“束河”的意思。一说无量、水洛、冲天分别是同一条河三段的名字。和即仁《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及其方言调查》所附“纳西族迁徙路线及语言文字分布图”中,误把东义河标识成无量河。无量河是纳西族迁徙途中的一条重要河流,李霖灿考证纳西象形文字就产生在无量河的下游某地。等穿行在深谷之中,其中,龙达河两岸分布着几个重要的纳西族村寨,大村就在北岸的河谷缓坡上。俄亚乡辖六个行政村除了乡政府所在地大村外,还有鲁司、苏达、立碧、俄碧、卡瓦等,其中苏达和卡瓦居住的均是纳西族的另一个支系——汝卡。,28个村民小组,大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以纳西、藏、汉三个民族人数居多,纳西占总人口的59%,大村现有198户,人口1470人。
这个选题是老师在我刚入校时一起商定的。“俄亚,是我研究东巴文以来,一直萦绕于心,梦寐以求的地方。”这是老师《俄亚纪行》喻遂生:《俄亚纪行》,《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第二辑)》,巴蜀书社2008年。一文的开首语。2006年年初,他带上三个研究生首次去俄亚调查,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已被那里丰富的材料所吸引,于是白地和俄亚被老师列为重点研究的两个地点,选择俄亚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既是幸运,也有压力。具体来说,选题是出于这四条理由:
1?那里保存了较古老完整的纳西文化
俄亚纳西族是400多年前由丽江木土司派驻的戍边队伍发展而来,由于与外界交通极为不便,至今很多村民一辈子没有出去过,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仪式和风俗。尽管老的经书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破坏,仍有一家东巴偷偷保存了部分经书,宗教活动恢复之后,其他东巴借来互相传抄,一些老东巴还凭借记忆,重新写出了不少被烧掉的经书。经过对俄亚大村第五组东巴瓜扎英达次里家所藏经书的统计,共有200本整,其中有些是把多本经书抄在一本书中的,这样算来,大村目前的经书数量在240本左右,其他东巴家的数量也在这个范围之内,据英达次里本人讲,别人家有的他都借来抄过了,而有的经书只有自己这儿有。当然里面含有东巴常有的自夸的成分,但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2?俄亚的语言文字富有特色
大村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尽管与东部方言区更近,但从多方面看,大村的语言属于西部方言,然而,由于离开西部方言区已有400多年,中间联系很少,因此保留了部分丽江地区已经消失的成分,也发展形成了具有俄亚地域特色的语言现象,并广泛体现在俄亚的语言诸要素和文字之中。这种方言之间共时性的比较,对于历史层次不甚清晰的纳西语而言,是研究语言文字发展,乃至拟测纳西古语的重要手段。因此,俄亚的这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材料,将它比成语言的“活化石”,一点也不为过。
3?抢救东巴文化,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尽管与外界接触困难,但随着电视的普及,部分公路的开通,这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传承了几百年的祭天仪式,原是大村的一大亮点,经多方努力想恢复,终因多种原因而失败,将来恢复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原因是会做仪式的老东巴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就是年事已高不能做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四五十岁的中年东巴极少,大量的三十岁左右的东巴又接不上班。我曾问过已去世的机才高土东巴34岁的儿子那布,你父亲留下的200多本经书自己会念多少,他的回答是不到一半,而他在大村还算是大家认为功力不错的东巴。那布尚且如此,其他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因为经济的原因,东巴还是全职的农民,多年的学习已经耗费了他们家庭和个人的大量精力,再让他们为一个看不到任何实际效益的仪式而放弃更多,本来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除了大村常用的仪式之外,很多仪式被一再简化以致后失传,当然,经书也就跟着离开社会的舞台。因此,尽快抢救出这些宝贵的经典,显得格外紧迫。同时,也希望借助我们的研究,引起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共同保护这一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4?也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
前人已经关注过俄亚,但多苦于路途艰难而未能遂愿。美籍探险家、学者约瑟夫?洛克游历我国西南地区长达27年,三次进入木里县城,却与俄亚失之交臂。据说洛克有过进入俄亚的计划,并曾派出助手探路,由于助手在翻越雪山时摔断了腿,被迫放弃了俄亚之行。宋兆麟先生是较早来这里调查研究的学者,但他们一行四人,在归途中过雪山时有三人受创负伤:一个骨折,一个脑震荡,一个腰扭伤。美国学者孟彻理和纳西学者鲍江也长期在这里调查,完成了各自的博士论文。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俄亚的研究还以人类学范畴为重,发表的语言类学术论文相当少见,系统描写并研究俄亚语言文字的论文还没有。鉴于以上所举研究之重要意义,本选题显得更有必要。
二、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
本文重要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选择俄亚托地村作为调查点,是因为东巴英达次里的缘故。在大村要找到一个既功力高,又能用汉语表达的东巴实际上不易,因为英达次里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东巴,所以当我起初为这件事向当地人咨询建议时,所有人不约而同都给出同一个答案。英达次里今年42岁,属猴,因为读完了小学附设初中班,所以汉语交流基本无碍,他与丽江和白地的东巴学者有着联系,加之聪敏过人,是大家公认“厉害”和有前途的东巴。他住在托地村,这个村有七户人家,属大村的第五组,在距离大村约半小时路程的山腰上。当然这是对本地人来说,外地人要多出一倍以上的时间才能走完这段路。这里原是村民的庄房大村历史上常受到周边强势藏族的袭扰,集中居住在龙达河边背靠悬崖的缓坡上,因耕地离家较远,所以各家在外都另建有房屋,供堆放粮食农具和农忙时居住,叫做“庄房”。,二十多年前,因大村人口增加,这些人就分家出来,搬到庄房来住了,但与大村的联系相当密切,语言和文字与大村无异。
关于纳西语言文字的研究,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李霖灿、方国瑜两位大家自不待言,后来的成果,比如和即仁、姜竹仪的《纳西语简志》、王元鹿和喻遂生师的多部研究著作,郑飞洲、甘露等的硕博论文,都是我研究和写作要参考和借鉴的。
为了完成这篇论文,需要比较充分的田野调查作为支撑,因此,我从入校就开始准备。首先跟喻老师在白地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田野调查,主要是在杨亦花的帮助下,熟悉纳西族的环境,学习记音的方法。接着又一起前往俄亚进行了两周的调查,这是我们首次进到俄亚,主要是熟悉大村及周边的情况,并请机才高土东巴一起翻译了一部经书。2009年暑假参加完在昆明举行的第16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大会后,在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第二次进入俄亚,这次主要是记录整理那里的音系情况。在前两次的基础上,2010年寒假我第三次前往俄亚,以大村五组托地村的英达次里东巴为对象,历时一个半月,对大村语言和文字以及东巴经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并记录了成人礼、婚礼、新年等多个仪式和庆典,这些宝贵的音像资料将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作为本文的背景融汇在论文之中。
2?文字、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研究相结合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的研究离不开语言诸要素。东巴文是较为原始的文字,但是却是仍在使用的文字,记录的是生动活泼的语言,它尤其与当地的语音、语义有着密切关系。
3?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运用计算语言学定量统计的方法,对语言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4?共时研究为主
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俄亚纳西族的语言文字面貌,在材料允许下,用历时的方法辅助研究。
5?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相关方法
国内外对汉藏语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尤其在语音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和科学的方法,此外,汉古文字学、比较文字学的理论指导,可以为我们研究俄亚纳西语言文字而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