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727848
1、毒胶囊事件再次尴尬了谁?
2、色素之害,不仅是苏丹红?
3、PM2.5监测意味着什么?
4、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差异引发的争论?
5、当心空气中的“隐形杀手”?
6、猪尸漂江很危险….
一、一部全景透视当今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污染严峻现实的纪实力作,它涉及问题关乎全社会每个人切身利益。
二、简洁流畅的文字如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把附着在社会机体的毒疮一个个切开放毒,并提供宝贵的疗伤良药。
三、掩卷沉思的同时,你一定欣喜地庆幸,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了这么多规避有害食品和可怕污染的好办法。
四、呼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具有当代环保理念的环保卫士!携手共建高质量的现代生活。
《生存:立体污染下的生死之忧》是一本以客观事实和翔实数据透视当今我们所面临的食品安全、水及空气污染严峻局面的纪实性书稿。作者没有停留在摆事实讲道理上,而是力求透过某些司空见惯的表层现象,挖掘食品安全、水及空气污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宝贵建议与思考。本书稿所涉及到社会问题,有些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需要剥丝抽茧才能发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现象无疑都是触目惊心,危如累卵。此外,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如何避免有毒食品和污染伤害的具体方法。
本书彩印,首次公开百余幅珍贵照片,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像雾霾天如何生活、如何鉴别有害色素、地沟油及食品毒包装等,力求对读者有效地规避各种伤害提供极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致读者
您购买的是健康,赢得的是生命—读《生存》有感》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寇士奇
仁者慈悲—读邵传贤的《生存》
著名青年评论家:张杭
想起了国歌—读《生存》感怀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兼作家:高为
要想活得好就得重新学习生存—评《生存:立体污染下的生死之忧》
《八小时之外》杂志编辑兼作家:尹志刚
{章}食品篇
到底是什么在损害我们的健康
重典惩治:民心所向,大事所趋
中国食品安全为何如此纠结
毒胶囊事件再次尴尬了谁
甲醛为什么祸害白菜
环境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
从镉米之忧,看中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同题链接:发达国家如何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
汞毒之害猛于虎
同题链接:重金属侵害与预防
我们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同题链接:欧美国家如何监管食品添加剂
色素之害,不仅是苏丹红
浑然不知的伤害——增塑剂污染
供港食品安全启示录
转基因食品的由来与问题
转基因玉米真的致癌吗
同题链接:慎重引进转基因主粮是明智之举
小心鉴别食品毒包装
别信忽悠,果蔬农残还靠洗
好油怎么吃,坏油如何防
同题链接:教你几招鉴别地沟油
远离癌魔的明智首先——健康饮食
别让我们的嘴吃掉自己
同题链接:不见都吃,但必须了解的健康食物
他山之石——中国通谈中国食品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以重典促自律
{第二章}饮水篇
长江污染,受害的不仅是江鱼
我们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饮
同题链接:发达国家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
自来水质量达标,究竟谁说了算
同题链接:科学饮水举要
猪尸漂江很危险
断送未来的幽灵——地下水污染
淡水鱼问题出在哪
任何污染都可能循环回我们自身
从京城焦渴,看水资源告急
水!蕴含诸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同题链接:如何鉴别桶装水是否规范合格
向大海索要淡水的办法
{第三章}空气篇
PM2.5监测意味着什么
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差异引发的争论
应该让民众的感受与空气监测质量相符
想想自己对“温室效应”做了什么
温室恶魔海洋逞凶
为什么说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任重道远
同题链接:低碳经济既是发展方向,也是环保根本
当心空气中的“隐形杀手”
温室效应,可否埋进深海
究竟谁是天气灾难频发的幕后推手
地球冰期危险,还是温室效应可怕
{第四章}关于自然环保的那些人和事
健康奇人对健康食物的神奇探索
除去利益与健康,我们更应关注自然与环境
萨穆司岛的能源奇迹
“环保是我的理想,但我不敢去追求”
以地球的名义呼吁
遏制癌魔,良知比良药更重要
灯火辉煌,奢华背后的伤害
人类污染的足迹已现太空
让城市在彷徨中衰亡,还是涅槃中重生
化石能源的盛宴尾声将近
温室效应,可否埋进深海
“小冰河期”真的要来吗
人类消失后,海洋得繁荣
行动起来,保卫地球
地球真的面临多事之秋了吗
吃得明白,才能活得健康。环境美好,才能活得愉快。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污染,什么东西干净呢?建议你看看这本书。而且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大家都来保护环境。
——中国著名科学家、探险家、作家位梦华先生的推荐语
降半旗吧,女士们,先生们:为我们,为我们昔日的鲁莽与短视。
唯利益驱动的车轮,从所有人身上压过,带走我们的血肉和寿命。我们活着,但毒素遍身;我们祈福求财,但危险四伏。
我们可能无须为后人担忧了,对资源、环境劫掠式的攫取与破坏,我们后代命中注定是难以生存的。
值此《生存》出版发行之际,请看立体污染下的生死之忧,触摸一下仁者的苦心。
——著名作家张建术先生
我们散布出去的污染还会循环回我们的自身,污浊的空气需要我们肺部净化;污染的土地为我们结出有毒的食物;污水循环回来的速度就更快啦。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人类自己种下的还要归人类自己
——作者
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处于难以破解的混沌纠结中,像荒野迷途的人,虽然在内心安慰自己不要绝望,但又不得不在迷惘中跌跌撞撞……
回首凝望来时路,由“三鹿”引发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使全国人民深切感受到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从毒大米、毒猪肉、毒牙膏、毒胶囊……发展到今天的毒生姜、毒白菜、假羊肉和塑化剂白酒,难怪人们惊呼,眼下已不是有什么不能吃,而是有什么还可以吃。
政府整治的决心和力度以及所收到的成效都非常之大,但遗憾的是着眼点仍未脱离救火抢险的范畴,关照面尚不能涵盖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
孰不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必须上升到新的高度来认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畜禽饲料的激素滥用、色素和防腐剂的模糊超标等等,都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食品安全危机,等闲视之,无异于养虎成患——
总不能因为出了一个郑筱萸和几个腐败分子就把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权力机构的权限轻易降格拆分了吧?实践证明,将权力交给一家可能管理不太好的机构,也比交给数家也管也不管的机构要好得多,至少我们可以免听那些天书一样的各种推诿借口。况且这也符合国际惯例与做法。
我们不妨学习美国,赋予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独立执法权,对国家的食品与药品的安全负全责。不要再像现在这样,吹鼻儿的不管捏眼儿;捏眼儿的不管沾嘴儿,邀功请赏时削尖脑袋,落实责任时却择得干干净净。
开始,人们以为发现甲醛白菜的是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他们可能在一系列难逃其咎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疏漏之后的反思忏悔中,洗心革面,奋起直追。其实不然,此次食品安全监管者撇清责任的理由其实一样充分:甲醛根本不在蔬菜检测项目之列,他们不负任何责任。
就像三聚氰胺与牛奶没有连带关系,同样不在检测范围之内,监管者不负有监管责任一样。
看来指望专业监管机构真正负起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难度很大,希望渺茫。
发现并大胆揭露甲醛白菜的既不是对食品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各级监管部门,也不是果蔬批发市场,而是甲醛白菜的出产地——山东的媒体记者。
监管机制存在诸多的疏漏疲软,无疑是中国目前食品安全状况难以好转的主要症结之一。实事求是地讲,“监管”一词用在中国食品安全管理者身上,已经不够准确,有些手握实权的监管者与不法之徒沆瀣一气,使我们的食品安全现状乱象纷繁,犹如一头浑身是刺横行无阻的豪猪,连狮子猎豹拿它也毫无办法。
既然人具有两面性,那一个国家也一样。我们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会懵懂愚钝地迷失在一个怪圈内不能脱身。其实,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只是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纲,纲不举,目难张。比如要想有效打击贩毒和拐卖人口这两个社会毒瘤,重罚严惩买方市场是关键,特别是后者。与其在那里组织一次次规模不等的打拐行动,不如坐下制定对买方一样具有震慑力的严苛法规。姚明拒绝鱼翅的广告语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买方只是轻描淡写地口头教育,拐卖儿童的违法犯罪便不可能被消灭。为了消灭卖淫嫖娼的社会丑陋现象,我们一波又一波的扫黄行动还少吗,但为何收效甚微呢?还不是因为存在一个巨大却看不见的需求群体吗。
食品安全良性循环的前提是理顺管理机制,一旦政出多门就必然陷入“九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十几个机构管不好一碗奶”的尴尬境地。
港府严格仿效美国政府将国家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只交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一家统管的做法,并赋予该机构独立执法的权力。香港的这个机构是香港卫生局,它的权限甚至超过了食品与药品管理的范畴,它与大陆对口协作的部门超过二十个。
2011年7月,有两件事令人对长江水质问题感到忧虑:一件是武汉市民再一次感觉自来水的有明显的异味,于是纷纷前往超市抢购瓶装水,不到两天各大超市的瓶装水相继售罄;第二件是自进入4月以来,已有17条江豚无故死亡。解剖显示它们的胃里空空如也,也没有遭受外伤的痕迹,专家初步判断,可能是将江水中有害成分增加使然。武汉市民金先生说,长江的污染明摆着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守着长江却为喝水而发愁。我们宁肯降低收入换来过去的一江清水…………
金先生的话让我们想起,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消息称,在长江的四段水域内的野生鱼体中检测出环境激素。令人费解的是,在一阵哗然惊愕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没有追问,没有后续调查,更没有应有的应对之策。可能是“狼来啦”喊得太多了,让管理机构觉得污染之狼虽凶,但终究还没到立刻吃人的程度,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但事情一定不会那么简单。
都说北京自来水质量不错,的确北京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对自来水进行炭过滤的城市,每过滤10万方水就要多付出几万元的代价。可以说北京的自来水在中国算是好的。但是北京自来水质量还不能满足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池的水质标准。为此北京奥组委特别在“水立方”游泳馆中建设了水处理设备,以北京自来水作为水源,再经过“水立方”游泳馆中的水处理设备的三道程序的处理,才达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池的水质标准。无需例举那些冗长专业的数字,只凭这一事实,完全可以说明当今世界对水与人健康关联性的重视,以及我们自来水质量的瑕疵。
饮用水新国标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执行,全国能够达标的城市的具体数量,仍旧扑朔迷离。虽然有几个二线城市宣布自己的自来水已经由原来的35项检测指标顺利过渡到新国标的106项检测,但绝大多数城市仍持观望姿态,不确定也不否定,为自己充分预留回旋空间。
事情的确有点复杂,说不达标吧,那不是往自己脸上抹黑,自己否定自己吗?连生活须臾不可离的饮用水都不行,谁还看得起咱呐;勉强说达标吧,万一国家财政将来有这方面的资金倾斜,可就甭想再指望了……
日前有媒体披露说,我国自来水合格率乐观的估计仅有50%,没有一座城市的自来水能够直接饮用。假如所有的城市都说自己的自来水已经圆满达标,我们是否应该打上N次的问号呢——
要面子,爱虚荣的心理已经成为我们不怎么好的文化,一直深入骨髓地毒害着我们,耽误着我们。一些并不富裕的地方政府不惜花费巨资到处宣传自己,即使没有自吹自擂的资本,也毫不影响他们竭力打造地方形象,不计回报地推销自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你让政府的下属部门——保护局根本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胆量进行环境监督监管。
中国的环保部门可能是中国窝囊的机构,有成绩却不能“贪天之功”;一旦发生环境责任事故,却要挺身而出去顶雷,从不考虑可能为此断送自己的前程。平时干起工作来,又苦于没有一点权力,什么头头脑脑,谁都能够打个招呼就终止他们的调查执法,而且不要什么太大的理由。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能天真地指望我们的整体空气质量能因PM2.5监测而有很快好转呢。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争论了那么长时间的MP2.5监测话题了,有哪位专业人士清楚明了地告诉公众:我们的执行标准是75微克/立方米,美国执行的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