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72060
1.本书为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的精品翻译丛书“文学馆”之一种。由傅雷翻译奖获得者,著名翻译家郭宏安翻译。本书精选加缪代表性的小说和随笔作品,它们充分显示了加缪那种融合阳光与阴影、哲思与诗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加缪以他的富含思想的文学作品启发和鼓舞着20世纪的人们。瑞典皇家科学院中肯地指出,这些作品“以睿智的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的良知问题”。
3. 莫里亚克称加缪为“*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导师”;萨特说他是“人格、行动和作品的令人钦佩的结合”;福克纳将他比喻为“一颗不倦地探索和思考的灵魂”;《纽约时报》评论称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健全和朴素的人道主义面貌的文学大师”。
加缪以他的富含思想的文学作品启发和鼓舞着20世纪的人们。瑞典皇家科学院中肯地指出,这些作品“以睿智的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的良知问题”。莫里亚克称他为“最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导师”;萨特说他是“人格、行动和作品的令人钦佩的结合”;福克纳将他比喻为“一颗不倦地探索和思考的灵魂”;《纽约时报》评论称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健全和朴素的人道主义面貌的文学大师”。
本书精选加缪代表性的小说和随笔作品。它们充分显示了加缪那种融合阳光与阴影、哲思与诗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代译序: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
堕落
不贞的妻子
沉默的人们
约拿或工作中的艺术家
生长的石头
《反与正》序
是与否之间
生之爱
反与正
蒂巴萨的婚礼
杰拉米的风
孤独
巴旦杏树
普罗米修斯在地狱
海伦的放逐
重返蒂巴萨
西绪福斯神话
瑞典演说:1957年12月10日
1957年12月14日
代译序:阿尔贝·加缪
郭宏安
阿尔贝·加缪去世已经五十年了,然而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依然活在法国人的心中。他是否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我不敢说,但是,我们中国人有必要全面地了解、全面地认识他的作品及他这个人。这里所谓“活”,是说普通的法国人一直喜欢加缪这个人,阅读他的作品,而在法国知识界,加缪却一直受到质疑,甚至嘲讽和攻击,他被轻蔑地称为“正义者加缪”。直到1978年,有人(让·达尼埃尔)指出,在法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向加缪回归”的现象,加缪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的转折。法国亚眠大学教授雅克丽娜·莱维–瓦朗齐在1999年10月号的《欧罗巴》杂志上说:“他的年轻的读者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敏锐地感觉到一种没有谎言、没有幻觉的人道主义,感觉到他的苛求的良心和他对绝对的教条及狂热的理论的拒绝;他们感谢他不顾一切地坚持幸福的追求,不顾一切地为人的某种纯洁、为一个团结的世界辩护;由此感谢他帮助他们生活下去。”这番话对于经历过20世纪的人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流行存在主义,这是一种“实质上不能加以系统的说明”(约瑟夫·祁雅理:《二十世纪法国思潮》)的哲学,它之所以流行,不过是因为萨特的几句话,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话语,例如“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注定是自由的”、“他人是地狱”、“人之初是虚无”、“自由选择”、“人生是荒诞的”等等。所以,要谈加缪,首要的问题是确定加缪是不是存在主义者,他若不是,他是哪一种哲学的信奉者。
加缪说过:“不,我不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和我总是惊奇地看到我们的名字被连在一起。我们甚至想有朝一日发个小小的启事,具名者声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但并不担保相互间没有受到影响。这是笑谈。我们各自写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出版的。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们是确认分歧。萨特是存在主义者,而我出版的唯一的论文,《西绪福斯神话》,却是反对所谓存在主义哲学的。”
此话是加缪在1945年11月15日说的。众所周知,正是从一九四五年开始,存在主义风靡法国,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这种思潮在知识分子中间蔚为时尚。
长期以来,尽管加缪自己多次否认,萨特也未曾首肯,他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存在主义者。直到1951年,他发表了《反抗的人》(L’Homme révolté),与萨特展开了一场为时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之决裂,这才使法国的一些批评家如梦方醒,看出了他们之间由来已久的分歧,加缪的哲学于是被承认为“荒诞哲学”(关于荒诞的哲学),一顶存在主义者的帽子也被摘去了。但是,在英、美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中,甚至在法国,加缪继续被一些人视为存在主义者,或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右翼代表人物,例如,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就说:“加缪代表着成为存在主义的哲学运动,他通过否认一切个人的意义,只在其中见出了荒诞,来概括人在宇宙中处境的特征。”
阿尔贝·加缪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作家,主要的根据是他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局外人》(L‘ Etranger,1942)和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1942)。关于这个中篇小说(最初作者称《局外人》为“故事”,译成中文仅五万字,在法国却被认为是一部长篇小说,因为法国人不以长短论小说),加缪曾经说过,他在其中要表现的是“面对荒诞的赤裸裸的人”,而哲学随笔的副题则是《论荒诞》。早在1938年,萨特发表了《恶心》(La Nausée),把恶心当作认识到世界的荒诞性的一种觉醒的表现。《恶心》在前,《局外人》在后,都是轰动一时的作品,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们连在一起,拈出了“荒诞”二字作为它们共同的主题,加缪也就被归入萨特的存在主义一派中去了。实际上,荒诞这个概念只是一个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的人很多,而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却是不尽相同的。远的不说,马尔罗(André Malraux,1901–1976)、萨特、加缪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却未见有人把马尔罗和萨特连在一起,当然,这里并不排除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说到联系,加缪距离马尔罗恐怕要比距离萨特还要近一些。确认加缪与萨特从同一点出发伊始即分道扬镳这一点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正是由于没有看到这一点,有的批评家才把后来出版的《鼠疫》(La Peste,1947)看作是对《局外人》的否定,作为加缪思想出现转折的证明,而实际上,这两部小说是一脉相承的,是加缪的思想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发展,并没有超出他关于荒诞的理论的范围。同样的道理,加缪后来发表的《反抗的人》,也并不是对《鼠疫》的反动,是什么真实面目的“大暴露”,而是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这三部对加缪的创作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它们之间只有阶段的不同,并没有方向上的差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