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38850
察、分析其参训的全过程。这不仅便于在时间维度上把握残疾人运动员参训的全貌,诊
断不同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而且可以深入、具体地观察制约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社会因
素,从而更为准确、有针对性地把握残疾人体育参与和社会的互动机制,为我国残疾人
体育的相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1 国内学者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1
1.1.1 残疾人生活保障2
1.1.2 残疾人就业保障3
1.1.3 残疾人教育保障5
1.1.4 残疾人康复保障6
1.1.5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存在的问题7
1.1.6 残疾人社会保障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
1.2 国内外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8
1.2.1 国内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8
1.2.2 国外学者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研究16
2 研究设计与方法18
2.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18
2.1.1 研究对象18
2.1.2 调查对象18
2.2 研究方法19
2.2.1 文献资料法19
2.2.2 访谈法19
2.2.3 调查问卷法20
2.2.4 观察法22
2.2.5 个案分析法22
2.2.6 数理统计法22
2.3 研究的创新点22
2.4 研究思路与框架23
2.4.1 研究框架23
2.4.2 研究思路23
3 分析与讨论25
3.1 残疾人体育及其历史沿革25
3.1.1 残疾人体育相关概念的辨析25
3.1.2 中国残疾人体育历史沿革28
3.2 参训前残疾人运动员参训途径与动机34
3.2.1 残疾人运动员参训途径34
3.2.2 残疾人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动机分析43
3.2.3 小结68
3.3 参训中残疾人运动员生存状况及其制约因素69
3.3.1 残疾人体育个体功能对残疾人运动员身心状况的改善69
3.3.2 残疾人运动员生存状况74
3.3.3 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参赛保障状况93
3.3.4 参训中制约残疾人运动员发展的因素113
3.3.5 小结119
3.4 退役后残疾人运动员的生存状况及其制约因素分析119
3.4.1 残疾人运动员关于退役的态度及其原因探析120
3.4.2 参训前期望实现情况124
3.4.3 运动生涯对残疾人运动员就业影响126
3.4.4 小结135
4 结论与建议136
4.1 结论136
4.2 建议137
参考文献139
附录1 运动员调查问卷145
附录2 教练员调查问卷161
附录3 运动员访谈提纲166
体育是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身体活动,是以人为本
的社会文化,因此独具魅力。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在健康促进、人际交往、社
会沟通、振奋民族精神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各个方面发展迅速,取得了有目共
睹的成就。20世纪后半期以来,当代体育的一大进展就是与残疾人的结合,催
生了残疾人体育。残疾人体育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特有的组织形式、适宜的
身体活动,不仅给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这一弱势群体注入生命的活力,而
且改善了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对他们的认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残疾人体育的多种社会功能日益彰显。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这是一个不容
忽视的庞大群体。如何利用体育手段,帮助这一弱势群体实现“自尊、自信、
自强、自立”,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从而提
高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融入社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今
天我国体育不容回避的一个时代要求,也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体育研究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果与日俱
增,残疾人运动员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残疾人
运动员参训过程进行纵向分析的研究尚未见到。残疾人运动员经历了由普通残
疾人转换为残疾人运动员,又回归为普通残疾人的全过程。他们参与体育的程
度之深,时间之长,角色变换之多,使之成为残疾人参与体育的典型群体,承
载着大量的宝贵信息。他们的参训过程不仅集中体现出我国残疾人在参与体育
的不同阶段的真实状态,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影响其体育参与的社会因素。按照
残疾人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逻辑顺序(参训前、参训中及退役后),观察并
分析其参训的全过程,不仅可使我们在时间维度上把握残疾人运动员参训的全
貌,诊断不同阶段存在的典型问题,而且可以深入、具体地观察到制约残疾人
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从而更为准确、有针对性地把握残疾人体育参与和社会
的互动机制,为我国残疾人体育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为此,本研究以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为逻辑线索,探讨其参
训前、参训中及退役后三个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
深化对我国残疾人体育的认识,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的支撑。
通过查阅和分析可知,现有的关于残疾人体育的文献,关于残疾人体育现
状的研究占到了绝大多数。虽然本研究也有一部分篇幅是关于残疾人体育或残
奥运动在我国发展现状的一般性研究,但是本研究创新性地从残疾人运动员这
一特殊的群体入手,按照残疾人运动员参与体育的时间逻辑顺序(参训前、参
训中及退役后),观察、分析其体育参与的全过程,把握残疾人参与体育的全
貌。在了解其在各阶段一般生存状况等的基础上,各阶段间展开纵向比较以及
关于某一指标的横向比较,透过现象看本质,着重诊断不同阶段存在的典型问
题,并深入、具体地观察制约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从而可以更为准
确、有针对性地把握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状况,为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决策提
供有价值的依据。
2.4 研究思路与框架
2.4.1 研究框架
本研究以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参训前、参训
中以及退役后三个阶段(见图2.1)。参训前,主要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动
机和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参训中,则主要针对其身心变化、社会保障变化以及
训练、参赛保障展开分析;在退役后这一阶段,主要分析研究残疾人运动员对
于退役所持的态度、导致他们退役的原因、初动机实现情况以及退役后安置
状况。无论是哪一阶段,本研究都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该现状的
因素,后尝试提出建议性措施。
图2.1 研究框架与问题的提出
2.4.2 研究思路
科学而严密的逻辑思路是任何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本研究通
过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吸取已有文献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并应用理论联系实
际的哲学指导思想,构建了如下逻辑思路。
首先,理清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中国残疾人体育我国特殊国情下
的发展演变,以便清晰了解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中国残疾人体育
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本研究着重了解中国残奥运动的发展,进而引
出主角——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包括多名残奥健儿)的出场,因为他们在中国
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特殊
群体。
其次,在了解了中国残疾人体育和残奥运动的基本情况之后,本研究步入
正题,着重就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进行深入的社会学分析。经过充分
的调查和访谈,本研究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保障学、教育学等学科
的理论,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分成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参训前、参
训中、退役后三个阶段,从不同的视角对他们的参训过程进行剖析。其中,残
疾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无障碍环境
等)是贯穿残疾人体育参与过程的关键,并对此进行纵向(各参与阶段)比较
(了解残疾人体育给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状况等各方面带来的变化)和横向比
较(与健全人运动员和国外残疾人运动员的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展开研究,以求更全面了解残疾人运
动员的体育参与状况。
后,在全面了解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小见大,透
过现象看本质,将研究进一步升华,提高至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层面,甚至
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层面,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进而推进残疾
人体育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本研究努力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思想,按照“分析现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撰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