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512624
编辑推荐
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于2005年,是一个由中欧学者发起的兼顾思想性和实践性的沟通平台,主要通过长期讨论、成员互访等方式,致力于加深中欧理解,是中欧之间展开深层接触的一种尝试,旨在促进中欧广泛而持续的对话和理解,以携手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内容简介
全球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无疑是今年国际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2014年12月初,中欧社会论坛联手中国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在法国巴黎及其他六个欧洲城市举行了以“应对气候变化﹒反思发展模式﹒共建公民伦理”为主题的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此次会议通过别开生面的组织形式为中欧双方公民社会讨论全球应对气候这一世界主题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平台。双方从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讨论出发也提出了超出气候问题范围的具有前瞻意义的话题。
媒体评论
中国和欧洲需要共同携手,共创这种模式,共同推进这种结构性的转型,来发挥我们各自在各方面的领导地位,来面对未来……在政府层面、经济层面、管理层面、社会层面,大家来共同推进模式的转型。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中欧互补,我们才能寻求共识。
——王 毅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走得更快、更远。要考虑到我们向大气排放的气体,还有我们对城市、乡村四处的污染:水资源的污染、土地的污染、生态多样性的减少等等所有加快环境恶化的因素,再加上地球资源的极其有限。我们都知道,我们越是观望不前,我们转型的代价就越大。
——卡尔法肯贝格((Karl Falkenberg) / 欧盟环境总司司长
——王 毅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走得更快、更远。要考虑到我们向大气排放的气体,还有我们对城市、乡村四处的污染:水资源的污染、土地的污染、生态多样性的减少等等所有加快环境恶化的因素,再加上地球资源的极其有限。我们都知道,我们越是观望不前,我们转型的代价就越大。
——卡尔法肯贝格((Karl Falkenberg) / 欧盟环境总司司长
在线试读
中欧民间气候对话与明日世界的轮廓(代序)
全球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无疑是今年国际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至今,面对全球气候失调,灾害天气频发的事实和全球科学家发出的越来越严峻的气候灾变警告,今年年底在巴黎举办的缔约国第二十一次峰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因应这一局势并为今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贡献力量,2014年12月初,中欧社会论坛联手中国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在法国巴黎及其他六个欧洲城市举行了以“应对气候变化反思发展模式共建公民伦理”为主题的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此次会议通过别开生面的组织形式为中欧双方公民社会讨论全球应对气候这一世界主题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平台。双方从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讨论出发,提出了超出气候问题范围的具有前瞻意义的话题。
此次会议通过大会、圆桌讨论会和12个主题讨论组、组织实地考察等不同形式,为来自中欧社会各界包括NGO、企业、研究中心、地方政府和媒体的三百多位参会者提供了充分的对话和交流空间。中欧双方共同起草的应对气候变化《共识文本》历经一年的广泛讨论后,在此次会议上获得了进一步充实,为《共识文本》后提交给今年12月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参加人数来说,此次活动远非中欧社会论坛规模的活动。2005年在南沙举行的首届论坛就有400多人与会,那次论坛的主题是欧洲联合。200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二届论坛和2010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论坛都分别有近800人参加。但是,第四届论坛却有着独特的构想和意义。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的一个特别之处表现在集体动员、持续的活力以及广泛的参与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与全球行动和国际气候变化议程紧密互动的,是与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相结合的。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2014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组织工作围绕两个主轴进行:,为成功举行此次大会,在中欧民间展开一系列动员行动;第二,联合媒体,组织系列访谈、报道,策划在线展览、公众调查等活动以期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呼吁国际社会推进全球气候协议的签署。中欧民间社会气候变化《共识文本》的撰写是此次大会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公众意识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将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的强大支柱。这一系列活动使得整个活动获得了大量的传播受众。仅从中国角度看,于2014年8月份启动的《共识文本》网络大讨论中,该《共识文本》获得近100万的访问量。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讨论,在一个月内便得到12万的点击。通过媒体推动,“2014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百度上的搜索量达到近200万。可以说,这是一次跨越欧亚大陆持续整两年以人类整体命运为主题的一次大型的社会与社会间的立体对话的成功尝试。
从整体看,笔者以为此次对话活动传递出三大重要信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人类面对共同挑战而携起手来提供了契机。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之一、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名誉主席皮埃尔卡蓝默(Pierre Calame)在此次会议开场时表示:“这一论坛是一个双重的乌托邦:一是旨在通过聚集双方社会各阶层人士来探讨涉及双方社会共同利益的各种主题的乌托邦;二是希望通过中欧社会相互对话的新模式来探索构建世界共同体的乌托邦。”的确,组织横跨两个社会的对话,不乏乌托邦的色彩。但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乌托邦转变为现实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观中欧嘉宾的演讲,差异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共识: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和环境的威胁已经刻不容缓;一致认为为应对这一威胁全人类必须提出共同的解决方案;一致认为必须动员全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同时,双方也一致认同必须反思人类发展模式。这一反思应该既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治理方式、组织方式,也包括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这次会议的要义虽然是动员民间每一个个体以自觉的行为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去,为联合国大会达成共识提供助力,但同时公民社会的动员也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达成协议。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提出了更高、更远、更根本的追求。
通过反思气候变化反思人类行为,探讨人类自身的时代定位即属于此类更高的追求。这也是此次论坛传达出的第二个信息。从讨论的整体情况看,中欧社会民间的声音对环保的要求较政府更为急迫,希望世界各国能够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确保本世纪地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这不仅由于社会个体对于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感受更为深切,也由于民间组织较少受到体制束缚和民族利益羁绊。双方与会代表一方面呼唤人类告别过去,终止旧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一方面呼吁各国政府痛下决心,尽速走向生态转型之路。欧盟议会议员科琳勒帕吉(Corinne Lepage)提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形势也许与西方世界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相似,或许更为重要,在地球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纪元,也就是如今人们所称之为的人类世。”人类世描述的是我们如今生活的地质时代,但是,从人类本身命运角度出发,人类很可能处于世界转变的一个历史关口,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个转折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需要人类去把握去促成。随转折而来的可能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地球未来演变的方向取决于我们的集体智慧。换句话说,这一次,全人类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必须面对这个特殊转折时代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陈彦
2015年4月
全球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暖,无疑是今年国际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至今,面对全球气候失调,灾害天气频发的事实和全球科学家发出的越来越严峻的气候灾变警告,今年年底在巴黎举办的缔约国第二十一次峰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因应这一局势并为今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贡献力量,2014年12月初,中欧社会论坛联手中国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在法国巴黎及其他六个欧洲城市举行了以“应对气候变化反思发展模式共建公民伦理”为主题的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此次会议通过别开生面的组织形式为中欧双方公民社会讨论全球应对气候这一世界主题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平台。双方从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讨论出发,提出了超出气候问题范围的具有前瞻意义的话题。
此次会议通过大会、圆桌讨论会和12个主题讨论组、组织实地考察等不同形式,为来自中欧社会各界包括NGO、企业、研究中心、地方政府和媒体的三百多位参会者提供了充分的对话和交流空间。中欧双方共同起草的应对气候变化《共识文本》历经一年的广泛讨论后,在此次会议上获得了进一步充实,为《共识文本》后提交给今年12月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参加人数来说,此次活动远非中欧社会论坛规模的活动。2005年在南沙举行的首届论坛就有400多人与会,那次论坛的主题是欧洲联合。200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二届论坛和2010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论坛都分别有近800人参加。但是,第四届论坛却有着独特的构想和意义。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的一个特别之处表现在集体动员、持续的活力以及广泛的参与过程。这一过程又是与全球行动和国际气候变化议程紧密互动的,是与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相结合的。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2014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组织工作围绕两个主轴进行:,为成功举行此次大会,在中欧民间展开一系列动员行动;第二,联合媒体,组织系列访谈、报道,策划在线展览、公众调查等活动以期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呼吁国际社会推进全球气候协议的签署。中欧民间社会气候变化《共识文本》的撰写是此次大会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公众意识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将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的强大支柱。这一系列活动使得整个活动获得了大量的传播受众。仅从中国角度看,于2014年8月份启动的《共识文本》网络大讨论中,该《共识文本》获得近100万的访问量。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讨论,在一个月内便得到12万的点击。通过媒体推动,“2014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百度上的搜索量达到近200万。可以说,这是一次跨越欧亚大陆持续整两年以人类整体命运为主题的一次大型的社会与社会间的立体对话的成功尝试。
从整体看,笔者以为此次对话活动传递出三大重要信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人类面对共同挑战而携起手来提供了契机。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之一、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名誉主席皮埃尔卡蓝默(Pierre Calame)在此次会议开场时表示:“这一论坛是一个双重的乌托邦:一是旨在通过聚集双方社会各阶层人士来探讨涉及双方社会共同利益的各种主题的乌托邦;二是希望通过中欧社会相互对话的新模式来探索构建世界共同体的乌托邦。”的确,组织横跨两个社会的对话,不乏乌托邦的色彩。但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乌托邦转变为现实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通观中欧嘉宾的演讲,差异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共识: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和环境的威胁已经刻不容缓;一致认为为应对这一威胁全人类必须提出共同的解决方案;一致认为必须动员全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同时,双方也一致认同必须反思人类发展模式。这一反思应该既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治理方式、组织方式,也包括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这次会议的要义虽然是动员民间每一个个体以自觉的行为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去,为联合国大会达成共识提供助力,但同时公民社会的动员也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达成协议。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提出了更高、更远、更根本的追求。
通过反思气候变化反思人类行为,探讨人类自身的时代定位即属于此类更高的追求。这也是此次论坛传达出的第二个信息。从讨论的整体情况看,中欧社会民间的声音对环保的要求较政府更为急迫,希望世界各国能够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确保本世纪地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这不仅由于社会个体对于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感受更为深切,也由于民间组织较少受到体制束缚和民族利益羁绊。双方与会代表一方面呼唤人类告别过去,终止旧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一方面呼吁各国政府痛下决心,尽速走向生态转型之路。欧盟议会议员科琳勒帕吉(Corinne Lepage)提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形势也许与西方世界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相似,或许更为重要,在地球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纪元,也就是如今人们所称之为的人类世。”人类世描述的是我们如今生活的地质时代,但是,从人类本身命运角度出发,人类很可能处于世界转变的一个历史关口,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个转折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需要人类去把握去促成。随转折而来的可能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地球未来演变的方向取决于我们的集体智慧。换句话说,这一次,全人类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必须面对这个特殊转折时代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陈彦
2015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