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709938丛书名: 国际汉学
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史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
《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
《国际汉学.第15至20辑包括:汉学一家言、汉学家专页、汉学家访谈录、入华传教士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宗教思想研究、中国基督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等。
从知识上梳理中国文化外传之轨迹、人物和著作,构建各国的汉学史,理清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发展,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
《国际汉学·第十五辑》
特别关注 任继愈、汤一介、乐黛云在“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汉学一家言
北外的新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作为汉学研究的西方中国游记
传教士与欧美汉学
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
通往基督教文学的桥梁:丁韪良对中国语言、文学的介绍和研究
汉学文献研究
福建师大图书馆馆藏英文中国基督教史珍善本书目提要(一)
抗战期间(1937-1945)中国后方的学术研究
欧美汉学史研究
18世纪俄罗斯汉学概说
米列斯库与中罗文学关系
德国汉学的滥觞及其在19、20世纪之交的发展
汉学家访谈录 中国情铸五十秋——汉学家高利克访谈录
中国文化在世界
欧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托马斯·卡莱尔对儒家政治的采撷与利用
中意文化年
卫匡国的《中国文法》
意大利汉学:从1945年至今
17世纪耶稣会士著作中的地名在中国的传播
汉学家专页
高本汉和他的汉学名著《中国音韵学研究》
内山知也的隋唐小说研究
书评与书介
论赛珍珠的英译《水浒传》
深邃谨严精当新颖——读钱林森的《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译《(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西方对话》感言
形式的张力——读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爿
汉学机构介绍与动态
德国汉学协会介绍
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在旧金山召开
附录 《国际汉学》第十五辑英文目录
编后记
《国际汉学·第十六辑》
……
《国际汉学·第十七辑》
……
《国际汉学·第十八辑》
……
《国际汉学·第十九辑》
特别关注 任继愈、汤一介、乐黛云在“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汉学一家言
北外的新使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作为汉学研究的西方中国游记
传教士与欧美汉学
德国视野里的“基督福音”与“中国心灵”——从花之安到卫礼贤
通往基督教文学的桥梁:丁韪良对中国语言、文学的介绍和研究
汉学文献研究
福建师大图书馆馆藏英文中国基督教史珍善本书目提要(一)
抗战期间(1937-1945)中国后方的学术研究
欧美汉学史研究
18世纪俄罗斯汉学概说
米列斯库与中罗文学关系
德国汉学的滥觞及其在19、20世纪之交的发展
汉学家访谈录 中国情铸五十秋——汉学家高利克访谈录
中国文化在世界
欧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托马斯·卡莱尔对儒家政治的采撷与利用
中意文化年
卫匡国的《中国文法》
意大利汉学:从1945年至今
17世纪耶稣会士著作中的地名在中国的传播
汉学家专页
高本汉和他的汉学名著《中国音韵学研究》
内山知也的隋唐小说研究
书评与书介
论赛珍珠的英译《水浒传》
深邃谨严精当新颖——读钱林森的《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译《(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西方对话》感言
形式的张力——读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爿
汉学机构介绍与动态
德国汉学协会介绍
美国亚洲学会年会在旧金山召开
附录 《国际汉学》第十五辑英文目录
编后记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
汉学一家言我对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再思考
汉学家访谈录研穷省细微精神入画图
——汉学家康达维访谈录
何碧玉教授访谈录
野村浩一访谈录
汉学史研究 巴黎外方传教士笔下的“察龙王国”
——以相关信件为例
19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澳门的葡籍汉学家——江沙维神父
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普实克的潜在力量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易经》在西方的次介绍和翻译
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
试析卫礼贤对《易经》的解读
两个世界之间的文化桥梁
——卫礼贤和迪德里希斯出版社
中国哲学、宗教著作的匈牙利语翻译
论道
殷铎泽西译《中庸》小议
历久弥新:《论语》在日本
中外文化交流法显《佛国记》与中外文明交流
——标志中国与印度陆、海两通的千古巨碑
让“朝圣精神”永远照耀中印关系
——纪念谭云山入印80周年
东方文明的气质与中印研究的灵魂·
文献与 书 目 康熙朝欧洲天文学的回归
卡罗·瓦兰齐亚尼收藏的汉学研究的词典及图书
1867年以前中籍西译要目
书评与 书介《1579一1724年耶稣会士中国传教团的东方之旅》简评
味-淡-味
——试论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淡之赞》中的
中国诗歌思想
鸦片、帝国与近代历史
《远西奇器图说录》的当代国际化研究
机构与动态中美对峙时期中国研究机构的兴建
延续传统加固心桥
——俄罗斯圣彼得堡2008年“远东文学研究”
国际学术讨论会散记
后记
后记
2010年5月21日是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伟人的敬意,世界各地的学术界都在开会:4月的台湾辅仁大学会议、5月的巴黎会议与维也纳会议、iO月的旧金山会议、年底的意大利的会议等等利玛窦的文化价值在哪里呢.,就在于他开启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尽管当时的西方世界并未认识到利玛窦的价值,并在东亚以外的地区仍在做着一些极其糟糕的事。但今天西方的知识界大体认耐了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道理为了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我们将在《国际汉学》第21辑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以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
汉学文献研究始终是本刊的重点,因为,学术之推进,学术之发展和深入,首先是对其学科文献的基本梳理。《国际汉学》从创刊以来,每辑都有极为重要的汉学基本文献的翻译文章,本期也是如此。梅谦立的《(易经>在西方的次介绍和翻译》,余三乐所翻译的南怀仁的《康熙朝欧洲天文学的回归》、年轻学者箩莹的《殷铎泽西译小议》都是首次在中文学术界刊出,文献和研究价值极高。
北京外国大学的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依托北外拥有全国多外语的优势,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展开研究,因而《国际汉学》每辑也都能发表一些只能在本刊看到的重要的非通用语种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如本辑李梅老师所翻译的捷克汉学家奥特日赫施瓦尔尼的《普实克的潜在力量》、丁超老师所翻译的罗马尼亚汉学家鲁齐安布拉加的《论道》、匈牙利汉学家郝清新、绍莱特的《中国哲学、宗教著作的匈牙利语翻译》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本辑的两篇汉学家访谈也很有特点,一篇是对当代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采访,一篇是对法国当代汉学家何壁玉的采访,两位汉学家都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前者研究汉赋,后者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两篇采访互为呼应,使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大体概况。
从知识论上梳理中国文化外传之轨迹、人物和著作,构建各国的汉学史,这是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心对域外汉学把握的一个重要维度,本刊从选辑开始每辑将开辟一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专栏,这既是我所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一个学术成果发表的园地,也是我们一贯的学术追求。
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从建立起就将域外汉学的研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重建看做一体两面的工作,我们不仅仅将域外汉学作为一个亟待开拓研究的领域、一个亟待完善的知识体系去研究和把握。同时,我们也将其作为理清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发展,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工作是与当代的国学研究在学术理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的,是和当下中国学术界对国学的兴趣,中国文化的重建密切相关的。
5月我参加了两岸清华大学所举办的“杜希德与20世纪汉学典范的大转移”学术座淡会,会上汤一介先生.李学勤先生、乐黛云先生、陈来先生、张国刚先生都谈到了这一点,认为国际汉学是今天我们国学重新恢复的重要参照系,因为近代以来国学之兴起是与西方汉学进人中国学术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甚至认为近代之国学是“汉学之国学”,意在说明近代中国学术之发展是与域外汉学互动之结果,近代以来国学的恢复和发展已经不可能只在本土知识的构架中发展和重构。
基于对汉学和国学这样的认识,5月底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德国波鸿大学联合召开了“欧美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诠释:以罗哲海为中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研院的李明辉先生、清华国学院的陈来先生、华东师大杨国荣先生、国际儒联的单纯先生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们试图通过对德国汉学家罗哲海的《轴心时期的儒家理论》一书的讨论,将对域外汉学的研究与当下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连为一体,在世界思想和历史的范围内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地位,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普世性价值。
回想起来,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召开这样的汉学与国学互动的国际学术会议了,1999年在我们出版了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的《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家》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国际儒联、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大象出版社联合召开了“二程哲学国际研讨会”,当时张岱年先生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北京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前往二程兄弟的故里河南参观访问。十余年后我们再次召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价值的研讨会,这表明了我们的一贯的学术追求:在知识的考究中升华思想,在思想的追求中依据知识。
《国际汉学》到本辑已出版了20辑,一个没有正式刊号的学术辑刊走过了15年的历程,有了20辑的积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像《国际汉学》这样的民间学术辑不少,但能像《国际汉学》这样坚持到今天的为数极少。《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在《国际汉学》第十辑出版时,当时担任主编的任继愈先生亲自为《国际汉学》第十辑志庆写下了“广交天下学友,共促文教繁荣”的题词。在本刊二十辑志庆之际,《国际汉学》的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汤一介先生又为我们题词:“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选题词是学术前辈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为之奋斗之目标。
张西平
三、“中国心灵”的浮出水面:卫礼贤的“专业汉学”之路
从1885年加入同善会,到1899年在青岛驾鹤西去,花之安为同善会服务了14年。但他的主要成绩是在上海取得的。1898年,同善会趁德国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之机,开辟中国北方传教区。并派花之安北上青岛,意在开辟新的传教点,可惜花之安次年即重病身亡。1899年,又一位来自远方的青年踏上了东方的土地先,这就是同善会的新任传教士,年仅26岁的卫礼贤。作为花之安的继任者,卫礼贤不但承继了作为基督文明传播者的使命,同样也选择了成为中国心灵探索者的宿命。此时的传教士,不仅没有汤若望他们那代人的好运:能够接近上层(不仅是政治层面,也是文化层面),往来结交者都是文人学士决定了他们必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甚至也没有花之安这代人的开拓之功,他们所面临的是另一种机遇与困境,甚至连他们自己的同胞也不理解他们:
许多在华的洋人只要不直接和他们有关系的都认为,这些传教士只是搞破坏,也只有对骗子来讲,他们才有吸引力,他们仅仅是将教徒们的原有文化传统进行掠夺,并没有赋予他们新的信仰,因此所有的基督徒都是些粗鲁无用的家伙,传教士的工作也是虚假的仁爱。
“虚假的仁爱”,卫礼贤知道这样的指责意味着什么。与花之安那代传教士凭借帝国的势力,可以将“基督幅音”四处传播不同,卫礼贤这代人面临的,是普遍的基督信仰危机问题,这既有传教士自身的“咎由自取”处,也与时代变迁与发展密切相关。近代中国从被动地“打开国门”,到主动地“走向世界”,其时已是20世纪初期了,中国正经历着自己的暴力革命以造共和、文化创新以求新民族的时代。
有论者谓:“就一个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现象而言,明显的事实是:西方人来中国,是当老师;中国人去西方,是当学生。一百年来,这个格局基本上没有改变。原因是西人来教的,中国人去学的,不是西学,而是普遍之学;西学至今被视为普遍之学。”卫礼贤在中国,就是来当教师来了。他这样回忆与北京大学的关系:
在景山的附近,有一座官办大学,我在那里兼做教师.在同我的中国学生
一起时,大家经常在课间讨论一些有趣的话题,每当回忆起这些心中都充满了快乐。同时.这些学生大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学习钻研。这所大学的外表并不十分独特,仅仅是暗红色的砖体建筑。在这所大学25年的历程中,已经成为 中国公众生活的精神动力,没有任何别的大学能有相似的能力。这种力量使它自身感到生活在一种自由环境当中,而这种自由精神在社会和政治改革以及重塑中国人精神方面意义重大.但给教授们提的待遇却很微薄。由于财政困难,教师的工资经常拖欠,他们不得不在业余时间写作创收。讲座则充满了崇高的理想色彩,因而依然富有吸引力,每个学生都感到来这里学习是一种荣誉。
确实,北大在彼时的中国,仍是一个标准性的象征。作为传教士,卫礼贤1899年来华,直到1924年应法兰克福大学之聘,出任其荣誉讲座教授兼汉学系主任的职位,在中国居留达25年之久。故中国为其第二故乡,当无疑问。卫礼贤曾于1924年在北大做过一系列的学术报告,内容是关于老子、孔子和康德伦理学的比较。其思路则在于借此机会向听众介绍一点真正深刻的西方哲学,“因为这年从美国引进来的怀疑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实在令人可怕”。这一思路既与现代中国的背景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德国乃至欧洲在“一战”后所面临的思想危机。梁启超当年对西方是何等的推崇,但“一战”后游欧,归来作《欧游心影录》,复又回归国粹,确实是颇为深刻地看到了西方文明中的某些劣根性所在;但遗憾的是过犹不及,梁氏对西方文明的优点则未免有些“略而不论”了,这当然也不是清醒的态度。同样,作为“身在此山中”的卫礼贤,对西方文明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自我意识,他之拒实用主义,而论康德与老、孔,与其时杜威在华所受到的空前欢迎恐怕不无关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