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04051
.美国凯迪克大奖、纽伯瑞大奖作品“青蛙和蟾蜍”系列作者的经典之作。
.“*懂得儿童智慧的作家”艾诺.洛贝尔的又一洞悉童心之作。
.手足相处的逗趣日常,为你展现多宝家庭的烦恼与欢乐。
.打打闹闹也是生活情趣,会成为珍贵的童年回忆。
.天然的、未经雕饰却闪闪发光的儿童思维。
.令人捧腹的幻想,反映的是孩子的真实心声。
.所有曾向想象力寻求过保护和力量的人,都会从中找到共鸣。
《我要收拾安东尼》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小男孩幻想自己长到六岁后,战胜哥哥、“欺负”哥哥的一幕幕令人捧腹的画面。安东尼是“我”的哥哥,但他总是不带“我”玩,总是欺负“我”。在“我”的幻想里,等“我”到了六岁,就会变得处处都比安东尼强,事事都比安东尼做得好。自述的口吻、幽默的语言、充满童趣的幻想画面,充分展现了多宝家庭的烦恼与欢乐,也让人感受到手足之间打打闹闹却又不离不弃的血脉亲情。
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总有说不尽的小矛盾,看似夸张逗趣的自述,体现的是孩子的真实心声,让人读后不禁莞尔一笑。我们都明白,等到长大以后,小时候的所有故事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名家说文
童年的秘密
蔡冬青/儿童文学硕士
“我要收拾安东尼”——一看到封面上的图画和这个书名,一个自信、调皮、古灵精怪、点子多多的坏坏小男孩形象立刻出现在我眼前。我似乎看到了他那正在蓬勃生长、欣欣向荣的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他那没有被破坏的、孩子气的行为逻辑。
“让孩子在孩子的年纪就像个孩子。”这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一句话,事实上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一提到教育,焦虑感就普遍蔓延的当下,如何维护一个孩子做自己的权利,还真是摆在每个父母面前的一个难解的课题。
这本图画书的主角——安东尼的弟弟,用一连串完美的充满想象力的自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天然的、未经雕饰却闪闪发光的儿童思维。
是的,一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的天开始,就不得不因为要被社会化而渐渐放弃一些源于生命之初的特质。这是必然的,没有必要哀叹和惋惜。然而,也正因其“渐行渐远并一去不返”的必然,才使这些特质显得弥足珍贵。在这些特质里面,以自我为中心是为突出的一种。就像这个故事的一开始,哥哥安东尼会自己读书了,可他一本书都不肯读给弟弟听;安东尼跟朋友下跳棋,却从不让弟弟碰,还因为弟弟的打扰而扬言要揍他……这其实是两个没有完全“去自我中心”的孩子的心灵碰撞。
故事里的弟弟没有进行自我介绍,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有多大。但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年龄信息——等他长到六岁(在他的认知判断里,到了这个年纪,就会比现在的安东尼厉害),他要收拾安东尼。也就是说,安东尼和弟弟应该还处于学前儿童的“认知和言语自我中心”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看待事情完全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的。他们没有被完全教化,也还没能完全领悟社会的规则,建立道德感,不能产生移情,并协调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然而,这样的一段时光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在这个成长时期,如果能够得到成人建立在充分理解之上的包容,孩子就会慢慢建立起稳定的自我认知,构建起自身和世界的良好关系。
另外,儿童对时间的认知,也跟成人完全不一样。越小的孩子,越难以把握时间的线性关系,他们不是基于逻辑而仅仅是基于知觉来理解时间。然而,很多很多童真和童趣,也恰好是因为这样的“混沌”而产生的,不是吗?譬如弟弟的“等我到了六岁……安东尼将会像这样那样地被收拾”这个贯穿全书的有趣想法。当我们的小读者沉浸于书中,弟弟这一个又一个对“不再长大的安东尼”的恶作剧想象,并哈哈大笑的同时,会不会生发出“知音”之感?自己对家里或者邻居那个大哥哥假想了一千次的情节在书里发生了,原来每个孩子都这样想过!把这一切活灵活现地画进书里,多么带劲呀!
当然,榜样崇拜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极为重要。他们通过模仿榜样,把知觉到的思维、感情、行为等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中,从而改造经验而获得成长。我们不难猜想到,现实中的弟弟肯定无论如何也跳不了安东尼那么高,而且在游戏中也总是出局;现实中的安东尼,肯定总是嘲笑弟弟爱吃糖豆、喝根汁汽水,而且还得意扬扬地对着弟弟削铅笔……原来,那个弱小的安东尼就是现实中的“我”,而那个想象出来的“我”,其实是安东尼在“我”心中的形象。让这本书读起来尤为温情和暖心的是,整本书虽然从头到尾都是弟弟对哥哥的控诉,却又处处透着弟弟对哥哥的崇拜和喜欢。而我们也相信,那个嘴上说弟弟“你真讨厌”的调皮哥哥,正如妈妈说的那样,潜意识里也是爱着弟弟的。他只是想在弟弟面前呈现出一个棒的自己——他用特殊的方式表达和传递爱,嘴上不说却让人看了心里就会明白。
事实上,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的存在——幼儿园混龄编班,可能更有利于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或许,每个小哥哥都希望在小屁孩们面前表现得更像一个英雄;而每个小弟弟也都乐意跟随哥哥这一榜样,更加努力地去探索怎样才能成为哥哥心目中的英雄吧。
我曾读到过一位妈妈的一段话:“妹妹刚出生时,姐姐咬她、打她,觉得她抢走了全世界;如今,姐姐疼她、爱她,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她,为了她可以与全世界为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深深为之触动并充满感恩。那种不需要刻意经营就天然存在的血脉亲情,是属于每个拥有它的人独一无二的珍宝。
想象一下,如果来个安东尼版本的“怎样收拾小弟弟”,相信也一样精彩绝伦。一定会有个让安东尼有时候有点儿嫌弃又看不上,有时候又无比怜惜、疼爱,想要保护和亲吻的小弟弟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也许讲述视角不一样,但浓浓的手足之情一定会贯穿始终。
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个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彩蛋”——“我”的幻想,既令人捧腹,又让读者从中窥见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些成人不以为意,却在孩子心中跳跃、在书本之中闪烁的
小心思,也就是童年的秘密。
以上种种,共同成就了这样一本图画书——它天然带着童年这块画布上的底色,想要不五彩斑斓都很难。
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个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彩蛋”——“我”的幻想,既令人捧腹,又让读者从中窥见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些成人不以为意,却在孩子心中跳跃、在书本之中闪烁的小心思,也就是童年的秘密。
——蔡冬青(儿童文学硕士)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如果我们对他们多一些信心,就会发现,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积极心理学习得者,尽管有那么多搞不定的状况和无法掌控的局面,他们仍然会躲在暗影里偷偷地笑、静静地成长。
——吴海霞(儿童阅读推广人、老约翰绘本馆阅读指导总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