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74972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序晓雪
小说
空谷兰张长
骑鱼的女人景宜
时间问题(外一题)李康学
自来水管畅流混泥浆那家伦
太阳和月亮丁光洪
也是一片云杨腾霄
蓝色村庄赵敏
羊泪张焰铎
公人李洪文
小小说五题彭怀仁
送粮杨苏
小镇上的槐子杨义龙
丫丫又凡
枫树湾的人情世故钟锐
无形阶层况璃
偷猎者杨保中
三月桃花四月柳张淼
贷款离婚刘永松
遥远的绕山河北雁
散文
玉白菜赵橹
爱的流泉尹明举
天池之春(外一篇)施立卓
窗外的菩提(外一篇) 赵立新
滇西乡村的灯火高万鑫
“绕三灵”歌会杨亮才
铜山人杨跃祥
辞老母于病中(外一篇)杨荣昌
守住绿窗(外一篇)张小平
走向诗海张明曾
梨花春色(外一篇)杨映华
看山的人杨加方
归去来兮张时胜
来不及王峥嵘
溜索边的记忆张建梅
山地散板 李雪萍
守望黑潓江杨盈川
去翠湖走走那家佐
狂欢苍洱间赵守值
琴弦上的西湖左家琦
千年古树万年根罗世保
飞越科罗拉多大峡谷 那剑卿
潞江坝:心灵书 李达伟
洱海之村张乃光
飞来我家的“百灵鸟”菡芳
千年前的国际大通道杨周伟
我的村庄李丽琴
祥云的小街李树华
淘金人的后一梦杨莉
赏荷五味彭愫英
父亲杨晓洁
在聂耳的故乡杨梅
诗歌
大黑天神晓雪
洱海吟(外一首)苏金鸿
思念(外一首)李灿南
七律六首张子斋
感事欧小牧
苍洱风情(外七首)张文勋
一种精神(组诗)空空
蓝色流年(组诗)刘庆云
风总是在风中消失(组诗)赵卫峰
山,在云南袁冬苇
高原水手(外二首)朵美
夕阳下,给母亲剪脚指甲和四水
七律二首赵椿
生命之菊何永飞
从苍山之巅看洱海(外一首)魏向阳
《云南秘境》题画组诗栗原小荻
被砌成墙的石头(外二首)李冬春
八十抒怀(外二首) 张文渤
咳嗽的年龄(组诗)赵沐昆
父亲赵勤
长篇小说存目
后记
序
晓雪
在祖国西南边疆,有一个被称为“东方瑞士”的地方。
它的西边,苍山十九峰,气势磅礴,雄伟高峻,山顶终年积雪,山腰云横玉带。
它的东边,洱海二百里,碧绿晶莹,波光闪闪,白帆鼓满春风,渔歌随风荡漾。
苍山倒映在洱海里,洱海更加清澈透明。洱海映照着苍山雪,苍山更加巍峨神奇。
唐代诗人杨奇鲲吟咏:“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青。”明代诗人李元阳写道:“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诗人感到,在瑰丽的朝阳照耀下,冰清玉洁的苍山像瑶台一样迷人。这里,“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这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大理的所在地。白族人民就世世代代诗意地栖居在这人间仙境般的苍山洱海之间和它的周围。
洱海金梭岛等地出土的石刀、陶鼎、铜剑、铜斧,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洱海区域繁衍生息,4000年前这里的沃野上就翻腾着稻浪千顷。
公元前109年(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叶榆郡。在唐宋两代先后建立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人民和彝、回等民族一起,在这里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公元980年,大理古城和宋都开封同时被列为世界十三大城市之一。
风雨不动,直指蓝天,永远屹立的三塔,显示着白族人的风骨和志气。沉洪雄浑,幽远清澈,千年回响的崇圣寺的钟声,述说着“妙香古国”的悠久历史。
曾经拥有36寺72庵108所庙宇的鸡足山,“金殿空中香雾迷,十里松风吹不断”,是香火兴旺的著名佛教圣地。万山丛中茶马古道上的“千年白族村”,依山建有文庙、武庙、观音殿、玉皇阁。崇拜神话和现实中的英雄,信仰本主的白族人民,也兼容儒道佛,接受三教合一的文化。
特有的地理环境、绮丽的山水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勤劳智慧、诚实善良的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尊师重教、讲究礼仪、胸襟开阔、善于学习的民族特点和优良传统;既热爱家乡,以造福桑梓为荣,又鼓励外出闯荡,志在四方;既立足于本乡本土,保持自己民族的传统,又努力向汉族、其他兄弟民族和外国人民学习,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由于白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白族人民历来重视首先向汉族学习,凡有条件的,从小启蒙就学汉语、识汉字,通过读汉文的经典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因此,白族不光有极其丰富、代代相传的民间口头文学(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笑话、曲子词等等),而且早在汉代就有用汉字著书立说的学者,向司马相如学经的张叔,著有《赋心》四卷的盛览等文化名人,《全唐诗》收入了杨奇鲲、段义忠、董成三位白族诗人的诗。宋、元、明、清几代也曾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白族诗人和学者。辛亥革命前后到上世纪30、40年代,赵藩、赵式铭、杨杰、张耀曾、周钟岳、李燮羲、徐嘉瑞、马子华、罗铁鹰、欧小牧、马曜、杨明等白族诗人、作家和学者,曾先后活跃在我国文坛和学术界,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白族文学也像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学一样,进入了全面发展繁荣的新时代。现在的白族作家,不是屈指可数的两三个、七八个,也不是十多二十个,而是成百上千,从中国作协到省、州、市、县作协的白族会员,已形成一支数量可观、朝气勃勃、不断成长壮大、老中青三代并肩前进的文学队伍。他们不光写新诗、旧体诗词、散文、杂文,也写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也写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也写电影、电视文学,也搞文学艺术评论和文学史的写作研究。他们中有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影视文学作家和教授,也有诗歌、散文、小说皆优或创作与评论“双枪并举”,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多面手”。这部白族卷因限于篇幅,只选了72位作者改革开放以来创作发表的短诗、组诗(包括200行以内的小长诗)、散文和短篇小说,所有长篇作品(包括在全国获奖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影视文学作品)和文学艺术评论均没有选,而且每位诗人、作家只选一种体裁的作品。即使诗歌、小说、散文都写得好的作家,也只能选某一种体裁的一件作品。
“五四”运动以后,自由体新诗应运而生,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旧体诗词一度被排斥到边缘地带。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包括《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等都不写、不讲旧体诗词,各种“五四”以来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诗文选本,包括《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等等,都不选旧体诗词。个别选本选了诗词,这是不公正、很遗憾的。近百年来的新诗固然成绩很大,但旧体诗词创作的成绩也不能低估。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写旧体诗词的队伍迅速壮大,旧体诗词的创作出现了蓬蓬勃勃的繁荣景象,其中也不乏佳作名篇。现在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已达两万多人,比中国作协会员还多得多。2012年9月28日至2013年3月28日开展的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参与活动的总人数达到2160.023万人,短信覆盖的总人数达4361.7万人,累积短信参与总量达1.29亿人次。也就是说,在大赛期间全国平均每天有12万人在参与这项原创旧体诗词的创作传播活动。拿我们大理白族地区来说,光是剑川县景风诗社的白族社员,从1987年到2007年的20年间,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的诗词作品就有近10000首。许多退下来的老同志,“诗思勃发传余热,笔势纵横涌巨澜。古调喜翻新境界,佳音不厌百回弹”。事实证明,旧体诗词即中华传统古典诗词这一体裁形式,至今仍然充满生机,仍然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仍然能够表达新时代的生活内容、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适应各民族广大读者的新的需要。新诗和旧体诗应当并驾齐驱,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而白族是自古就有阅读、背诵、喜爱和写作中华诗词的优良传统的,改革开放以来白族地区的诗词创作也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所以这一卷的诗歌部分,我们特意选了张子斋(1913—1989)、欧小牧(1913—2003)、张文渤(1922—)、张文勋(1926—),赵椿(1938—)等五位白族老诗人的诗词作品。
参与编这部书,我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白族文学创作,作了一番简单的回顾和比较,我感到:
,改革开放以来,白族作家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地增加,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老、中、青三代作家都普遍增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们满腔热情、充满自信和自豪地歌颂自己美丽的故乡和伟大的祖国,歌颂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和英雄人物(包括神话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也以科学的态度和冷静的眼光,观察自己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沸腾生活中因巨大的社会变革而引起的种种矛盾冲突和深刻变化,反思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审视自己民族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看到了自己民族的优秀和不足,从而在有些作品中把对真、善、美的歌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论是歌颂或批判,不论是写历史题材、神话传说或反映现实生活,他们都努力在不同形式的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气质、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
第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光辉照耀下,白族作家也同全国其他民族的作家一样,思想解放了,眼界开阔了,认识深化了,在创作上不断突破禁区,拓宽题材领域,开始走向思想和幻想、内容和形式的广阔天地,走上了按文艺的特点和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广泛地、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和反映生活的广阔道路。《白族卷》中入选的作家的生于1913年,小的1987年才出生,年龄相差70多岁。但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都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和开明的智慧在抒写和歌唱自己的民族、亲爱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他们的艺术生命深深扎根在苍山洱海之间,深深扎根在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土壤和文化传统之中,但他们都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们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中,都闪耀着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光彩。从总体上来说,白族的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把民族传统的深入开掘和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把民族化和现代化结合起来。
第三,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学传统的同时,新时期白族作家也很注意学习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世界各国文学的好的传统和新的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从而在语言、体裁、风格、手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从这个选本也可以看出,有些白族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正自觉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在创作中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审美意识进行探索,努力开辟自己新的艺术天地,创造与别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新的艺术世界。这是可喜的现象,应当肯定、鼓励和支持。
第四,从总体上来看,新时期白族文学的发展还不那么尽如人意,比起有些走在前面的兄弟民族来,我们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我们文学队伍的整体水平,都还有很大的差距。真正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鸿篇巨制,真正无愧于我们亲爱的祖国、伟大的时代、也无愧于自己民族的经典作品,我们还没有写出来。伟大时代在召唤,祖国人民在期待,苍山洱海也在盼望着。让我们百倍奋发努力,长期坚持不懈,不断攀登高峰,写得更多更好!
2014年5月19日于昆明
空谷兰
张长
贺松是一个爱尼族寨子,坐落在距平坝很远的高山上。站在寨子后面的一棵大麻栗树下,可以清楚地看见坝子里绿竹掩映的傣族寨子和白墙青瓦的国营农场的住房。贺松寨的人每逢街子天街子天:云南农村集市的日子。总要到坝子里赶街,因此这几天坝子里农场有少数人闹事的消息就陆陆续续地传到寨子里来了。先听说他们要闹着回城市,贴出大字报,上街游行。今天赶街的人又带回消息,说他们看见农场里有的人躺在大街上了,车子都过不去,街也赶不成,说不答应他们回去就不起来。
当我听到老乡们带回山寨的这些消息,总感到不是滋味;即使他们有些实际问题没解决,也不能闹事呀!萍萍则不然,她每次听到总要兴高采烈地再三打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几次约我下坝子到光明农场找她的同学了解一下“斗争的结果如何”我都不愿意去。今天一早,我正要敲钟准备给孩子们上课,她突然从后面把我手中的钟杵抽掉。
“阿杰,去吧。”她央求着,“陪我去一趟。”
我摇摇头:“我们一走,谁给孩子们上课?”
“还有兰芮在嘛。三个班都叫她照管一下。”
“正因为有兰芮在……”我刚要说,让一个民办教师坚守岗位,而国家教师却擅离职守,这像话吗?不料萍萍不等我说完就叫开了:
“‘正因为有兰芮在’?好,我佩服你的坦率。”她薄薄的小嘴紧紧一抿,露出一丝刻毒的冷笑,“放心,我不会打扰你们的。”一扭头,大步走了。一根钟杵被她扔出老远。
真是胡说八道!她的心理状态简直叫人不可理解。我追上去:“萍萍!萍萍!”
她不理我,径自下山了。我看着她远去的身影逐渐地消失在一片茂密的麻栗树林中。
山风送来操场上爱尼族孩子的笑语和银饰的丁当声。我猛然想起该上课了,遍找那钟杵却不见。这时,身后一个清脆的声音问道:
“居老师,要不要敲钟?”
我回头一看,正是兰芮。她手里正握着那根我要找的钟杵。显然她目睹了这一幕,但那犹如森林中两汪明净的水塘似的眼睛,丝毫没有揶揄的味道,仍是那样纯真和信赖,黑黑的眼睛直瞅着我,等我回答。
“怎能不呢,”我平静下来,“敲!”
她脸上露出我熟悉的那对酒窝儿,甜蜜地笑了。我次感到她的笑和萍萍不一样。萍萍的笑,仿佛大的深意,让人捉摸不透;而兰芮的笑是那样容易理解,让你觉得,她笑,无非就是引她高兴的那件事本身。现在她在笑,我知道是因为孩子们今天不至于因老师的出走而停课了,因此她高兴。要知道,有些学生每天都是翻山越岭来上课的啊,怎能让他们毫无所获的又翻山越岭回去!
“东东!东东!”兰芮把挂在栗树上的半截断犁头敲响了。钟声惊起了树上的一对鸟儿,欢叫着向远处飞去。
我看看表,已经耽误了十五分钟,决定先代萍萍上她那个班的课,我教的班先让孩子们做作业……
萍萍一直到我把晚饭弄好时才回来。我本来批评她不该说那些阴阳怪气的话,看她满脸高兴,也就作罢,只顾着张罗吃饭。
她坐下,来不及擦汗就掏出一大把上海益民糖果厂出的大块巧克力扔到桌上。“给!”她含情脉脉地瞥了我一眼,“人家都舍不得吃的。”
“哪儿来的巧克力?”我只随口问问,把烧好的野菜汤放在桌上,说,“今天没什么菜,随便吃点。”顺手给她盛了饭。
萍萍看看野菜汤就皱起眉头:“莫非要在这儿吃一辈子野菜?”她自个儿剥了一大块巧克力扔到饭碗里,当菜吃起来。
饭后,她难得主动洗了碗,点上灯,还给我倒了杯茶,这才坐到我对面柔声地说:
“阿杰,咱们回上海结婚吧!”
我略感惊诧,问她:“什么时候?”
“现在,这个星期以内。”她热烈地说,“光明农场有的人决心一闹到底!顾敏茹把她妈妈刚寄来的巧克力都散发光了。‘要吃巧克力,回上海去!’她叫我们也在请愿书上签名,把地方上的知青也串联起来,下星期就走——让走也得走,不让走也得走!”
“我们已经分配了工作,不能像他们那样闹了。”我真诚地说,“你要是愿意,我们放寒假再请假回去。”
“然后再回来!”她接住话茬说,脸上又露出那种奇怪的笑容,“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离不开这鬼地方?”
“我有点可怜那些孩子。我们走了,他们会像爱尼人说的没娘的小鸡一样,学校的草房会慢慢烂掉,操场上将长满青草,孩子们只好一个个回家;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家里就要叫他们挣工分,结婚,往后怕就很难再读书了。”我认真地说,“我总觉得我现在承担了责任,走了对不起孩子们。他们多爱我们,多希望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我们走了,他们一定很伤心的。”
“你就不想和我在一起?”她噘起小嘴,看样子又伤心,又生气。
我感到委屈,站起来走近她:“萍萍……”
她猛地用双臂围住我的脖子,轻轻地在我耳边说:“阿杰,我离不开你!和我回上海去吧,啊?”
“你要同意留在我身边,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不需要了。”我捧住她的脸,说,“我也离不开你,可也离不开爱尼山,离不开孩子们。”
她像突然抱住我那样又突然把我松开:“我知道你离不开的是什么。请不要虚情假意吧!”她又阴阳怪气地竖起一个食指,“你听啊……”
我侧耳一听,远远的山野里传来一阵木棍碰击的声音和呜呜的牛角声、芦笛声,在静静的夜里是那么遥远而又清晰。我知道这是狩猎的爱尼汉子猎获了野猪的信号。打到麂子,他们是悄悄进寨子的;只有打到野猪、野熊时,他们才会敲打着木棍,吹响牛角和芦笛,欢乐地走回寨子。萍萍叫我听这声音是恶意的,我等着她的下文。果然,她又开口了:
“居民杰,我可是要坚决回上海的,你要是不跟我走……”她停下来,剥了一块巧克力,用小嘴慢慢地吮着,接下去说,“那……你就在爱尼山吃你的野猪肉吧!”
我觉得受了侮辱,气得浑身发抖,大喝一声:“你滚!”把她一掌推到屋角里便冲出门去。
回到对门的宿舍,我脸也没洗,灯也没点,就躺到床上。爱尼山的夜静极了,只听得山风呼呼地掠过树梢,很远的像是对面那架高山上传来了小麂子“罕——罕”的叫声。我把手枕在脑后,默默地想,萍萍怎么能这样自私呢?这算是激将法吗?她明知我爱她,可为了回上海,不惜残酷地蹂躏我的心。小说里常描写一种圣洁的爱,据说为了这种爱,情侣们可以为了对方做出的牺牲。依我看,这种爱情怕只有书本上才有。眼下的姑娘,特别是有那么一些所谓“唯物”主义的姑娘,非常讲究实际。我承认,萍萍和我有一定的感情,但现在已经证明,比起她的实际利益,我是第二位的。第二位?……想到这里,一种男性的自尊使我一下子觉得清高起来。真的,我和她同是上海闹市区长大的,不知为什么,近几年我越来越讨厌一些上海姑娘表现出的那种优越感。她们家里未必都阔绰,出来一个个都要花枝招展,努力把自己打扮得像时装模特儿,要是听到旁边有个外省口音或衣着朴素点,一律不屑地叫人家“阿乡”。萍萍在爱尼山已经几年,仍旧保持那种小市民习气,很使我讨厌。就在这大山上,她也要用一缸子开水,把裤线烫得笔挺。前不久探亲回来,竟然还做了一条喇叭裤,买了一双半高跟皮鞋,还烫了发。我想,这大山上你抖给谁看呢?穷开心!我呢,这几年艰苦的边疆生活使我养成了另一种生活习惯,我真的变成一个凡事喜欢实实在在简朴而安静的“阿乡”了,土得就像莽莽苍苍的爱尼山本身。我也不明白感情变化何以如此之快?并且常常为“土”和“洋”、“时髦”和“阿乡”这些小事与萍萍争吵。她嘴利,我常说不过她,经常被她逗得恼羞成怒。碰上这种时候,她总有另一套逗人的办法,会陡然用手臂围住你的脖子,热烈地给你一个吻:“阿乡!你是阿乡,但是是我的阿乡,我的!”遇到这种时候,我的气也就烟消云散了。可今天,我不能容忍。“你就在爱尼山吃你的野猪肉。”我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它带点儿女性的嫉妒,但更多的是轻蔑,是的,轻蔑!我不想再想下去,想睡,可怎么也睡不着。失眠时的思想要比白天清晰和集中一百倍,加之静夜里不远的什么地方传来一阵呜呜的爱尼人的竖笛声,把我的思绪带入了往事:一个爱尼姑娘的脸蛋,渐渐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她,就是兰芮。
那是1975年,我和萍萍结束了几年的“再教育”,被分配到贺松小学。当我们愉快地从平坝来到这高山上,刚进寨子,迎候我们的文书就拉过兰芮介绍给我们。她腼腆地站在面前,带着一阵说不出的香味儿。我一看,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倒插在她饰满银饰的帽子底下。随着她的走动,在鬓边兀自颤动着。
她双手握住我和萍萍的手,用还不太流利的汉话说:“爱尼喜欢你们来,真喜欢!”说完,抢过萍萍的挎包什么的领我们走向学校。她走在前面,那花香便一直顺风飘来,我忍不住随口问了一句:
“那是什么花?”
“伊散玉瑟花。”她高兴地把花摘下来给我,“你喜欢?”接着对我嫣然一笑。我看见她脸上有一对挺好看的酒窝儿。
我闻了闻那花朵,有着一股子我从来没闻过的山野的清香。我又递给萍萍,她却高傲得像个贵妇人似的不屑一顾。这使我很尴尬,只好把花就那样一直拿在手里。
到学校坐下来,文书又给我们介绍说,兰芮也是民师,在我们来之前,是她一个人办起了这所学校,领着学生上山伐木,自己割茅草盖房子。她把从民族干校毕业的哥哥那儿学到的几个汉字,全都教给学生了。近常因为自己再没有东西可教急得直哭。她一个人带六七十个学生,工作得很努力,也很吃力。
我和萍萍很快接过两个高年级的班。我们工作得很顺利。听说有汉族教师来,学生增加了很多。工作中,我觉得兰芮相当聪明,教她的东西一学就会。她很快学会了看州的报纸,学会了简谱。她也教我们爱尼话,几乎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民族顾问了。每当我和老乡们讲爱尼话发音不准确时,她听到就要开心地大笑。萍萍见到这种场合就要皱眉头,她认为兰芮很粗野。
兰芮从不缺课,每天放学之后,像其他爱尼妇女一样,还要做很多事:背水、喂猪、找柴火……尽管如此,她从来不影响教学工作,甚至还有时间晚上和青年们开展一下文娱活动。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一轮明月,从山顶升起。这里没有污染,空气是那样透明,月光照到的地方一片银白,月光照不到的地方一片漆黑。强烈的黑白反差,使贺松寨子就像一幅剪纸那么漂亮。在竹影参差的小广场上,一群爱尼姑娘搂着肩膀,在唱一支古老的情歌。随着歌声的节奏,她们轻轻摇晃着身子,那么舒畅,仿佛都沉醉在自己的歌声中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已能勉强听出歌中的意思。
先是一个姑娘领唱(我听出是兰芮那柔和的声音)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