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70927
本书作者秉承新闻记者的职责,做到“客观呈现、本真表达、理性揭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扇深度洞悉社会现实的“窗口”。
本书是一本全方位了解江苏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珍贵读物,也是一份有关江苏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方方面面的独特记忆。
“时间如川,信息如流,应时察势,川流观澜。”本书系作者经过一年的编辑和整理,从其二十多年来见诸报端的1600余篇、260多万字的各类新闻稿件中撷取的几十篇不同新闻题材作品的合集,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作品视野宏阔,热点发掘独到,切入角度新锐,行文恣肆畅达,由此勾勒出江苏四十年来的前行轨迹,汇聚成一部感知岁月温度的“江苏记忆”。
应时察势 思行不怠
典型篇
雷锋车,文明的旗帜
一座历史名城的世纪章回
龙腾虎跃重写新南京
解放思想,“昆山之路”的永恒动力
张家港,走在时代的节拍上
苏北上来了
深刻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
苏通大桥,震撼世界的跨越
热点篇
新的机遇正注视着我们
我们会玩物丧志吗?
热流中的冷思考
丰收之后防滑坡
让历史警示未来
我们面对着什么样的买方市场?
创新:世纪之交的呼唤
靠什么确保10%
农民增收:突破口在哪里
聚焦“走出去”
副厅公选冲击波
我们需要营造什么样的创业环境
冲破思想上的“长江天堑”
苏南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提升
聚焦干部辞职经商现象
生态城市:苏南城际间新一轮“品牌”竞争
沿江开发,全球视野中的战略谋划
留住千年姑苏的“城市记忆”
重大历史任务与长远战略布局
从“引进全球”走向“引领世界”
走向“创新红利期”的江苏选择
无锡为万物互联烙上“太湖印记”
共赴“太湖之约” 引领物联时代
大案篇
世纪警钟
攻克腐败堡垒
一串贪官是怎样挖出来的
人物篇
站立着的灵魂
守护根基
让正义的天平永衡
携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人生中的闪亮数字
大爱无痕
现场篇
除夕,他与600 只丹顶鹤相伴
情有独钟看升旗
英烈回家乡
应时察势 思行不怠
一
行走人生,是记者特有的一种生存状态。
二十多年来,怀着新闻人的情怀与担当,我行走在江苏大地上,边走边看,边记边思,在一个个特定的时空与场景中,以直击者的视角,记录下江苏发展历程中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由此也汇聚成一部感知岁月温度的“江苏记忆”。
临近退休的人生节点,自然有了一份回望来路的心境。老子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有时唯有理性地“观复”,方能真正体察到历史与现实循环往复中的内在规律。静心“观复”这些往日的作品,自有一种别样的感悟:纵览大局,尤需登高俯察;洞明世事,尚待岁月砥砺。
时间如川,信息如流,应时察势,思行不怠。新闻生产是一条涌动不息的河流,它总是吸引人们把目光投向未知的前方,关注正在或者将要发生的一切。我深知,应时察势是记者的天职,是主流媒体必须肩负的使命,然而又何尝不是新闻人为之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一般的表象观察,到融入理性的明察,再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洞察,新闻人永远都在路上。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新闻的本质从特定意义上说,就是引导人们察势、明势、驭势的认知过程。
理性回望,倍感世事之难料,察势之不易。当年许多报道的“流瀑效应”已成过往,但在历经岁月洗涤之后,我坚信,其中仍有着一份独特的历史厚重。
二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检索自己二十多年来见诸报端的1600余篇、260
多万字的各类新闻稿件,犹如穿越一段时光的“隧道”。
漫长的记者生涯,让我有幸经历了很多事,也面对了很多人:其中有寻常百姓、企业家、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各类典型人物,也有基层干部、市县领导、省委书记、国家领导人,直至总理和两任
党的总书记。就其报道的题材而言,有特写、消息、通讯、综述、侧记、评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电影纪录片解说词、网络评论、网络专题等;就其报道的内容而言,既有社会热点、各类典型、节庆纪念、视察调研、年终综述,也有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案件和重大事件……
往事历历,时事如海。集子里撷取的几十篇文稿,仅仅是我新闻岁月中的一部分“节点”,抑或是那些曾经令人瞩目的几朵“微澜”。其中有许多现场的亲历亲闻,也有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所思所忧,既有下接“地气”之勤,也有上达“天线”之望。当我用时间之“经”与时事之“纬”,重新“编串”这些文稿时,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场景,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令人感慨的是,这其中有的早已今非昔比,有的已是人事皆非,还有的则犹如划过天际的彗星,倏然之间就隐没在历史记忆的深处……
荀子言“尽小者大,积微成著”。这些报道当年只是一个个“孤立”的任务与场景,如今“聚合”起来则发现,这些新闻“碎片”客观上大致勾勒出江苏改革开放以来的前行轨迹,从中人们能够聆
听到那个年代开拓进取的铿锵足音,感受到那个特定时空中社会进步的认知流变。
三
对新闻价值次序的评判,人们常常会因其观察视角与维度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认知与解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以为,“新”有新的吸引力,“重”有重的关注度。从特定的角度看,“新”的时效是短暂的,而“重”的价值则是持久的;“新”是新闻的价值定位,“重”则是历史的价值指向。作为新闻人,既要追“新”,更要求“重”,随着时间流逝,它将成为人们认知历史的重要参照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对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案件、重大典型的参
与报道,不只是新闻人自我能力的显现,更是衡量其作品所拥有
的标杆高度。
历经多年实践,尤为难忘的是那些亲历亲闻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案件报道。本书收录了许多“见证式”通讯:曾经惊动中央高层的无锡邓斌大案和沈阳马向东窝案;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的重大调整;江苏率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苏通大桥的历史性跨越;苏北上来了这一历史性拐点的理性呈现;等等。这些重大的事件、案件、决策、工程的采访报道,不只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深度洞悉社会现实的“窗口”,更是提升自己重大题材采访和驾驭能力的一次次艰辛砥砺。
《世纪警钟—— 无锡32 亿元非法集资大案查处纪实》这篇两万多字的全景式报道,是一段“湮没”二十多年之久的重大历史“定格”。
1995 年,江苏省查办一起北京兴隆实业总公司下属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特大非法集资案,其涉案人员层次之高、涉案金额之巨、查案力度之大、牵涉面之广,实为建国以来罕见。对该案的宣
传报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查办案件之初,经由江苏省委书记办公会决定,由《新华日报》特派两位记者前期进入采访,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另一位则是时任《新华日报》秘书长姚晓东。
这是一段令我刻骨铭心的独特经历。这起非法集资案涉及全国12 个省市,引发的案中案多达85 件,被追究纪律责任的党员干部80 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27 人;因严重经济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党员干部99 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9 人。他们当中有时任无锡市副市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协副主席以及周北方、王宝森等,后,直至涉及陈希同。
时光荏苒,时移世易。当年中纪委常委、果断决绝的一线指挥刘丽英早已退休多年,江苏省负责查办此案的总指挥曹克明书记也已去世,而时任省纪委常委、协助指挥的黄树贤早在多年前就已荣升到中央担任要职。办案期间,江苏省纪委副书记季奎顺和无锡市检察院首席检察官先后殉职,许多奋战在办案线的年轻人,如今早已成长为全省纪检战线的中坚。此次收录此篇通讯,意在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再现江苏反腐史上的一段辉煌历程,也以此缅怀那些一往无前的反腐先驱们。
《攻克反腐堡垒》是由我牵头报道的又一篇震动全国的反腐斗争纪实。此案有两点背景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当年沈阳查处副市长马向东等腐败窝案,历经十七个月未能突破,其中还有几位“反腐者”反腐未成却被腐败者拉拢下水,令中纪委领导震怒不已;二是中纪委为切断各种地方势力和人际“关系”干扰办案,首次推出“异地办案”这一重大举措,江苏省纪委攻克了这一系列“腐败堡垒”,并为全国首开异地办案的重大实践,如今早已成为党中央严厉反腐的常规手段。
岁月流逝,镜鉴犹在。相比之下,今天我们目睹的腐败层级之高,腐败官员所涉金额之巨,则屡屡使人“刷屏”,无不令人瞠目。不只如此,过去那种局部的“窝案式”腐败,现已演变成种种“利益集团式”腐败,学者们称之为“权贵经济”,这其中的贪腐“虹吸”领域之广,社会累积沉疴之重,塌方式官员惩治之艰,自是不言而喻。
这些昭示我们,二十多年前就在深刻反思的社会“痛点”与体制机制上的“堵点”,如今依然突出。近年来,党中央以其雷霆般的气势,抓铁有痕的果决,掀起了打虎拍蝇的惩腐风暴,值得我们为之庆幸。
四
历经新闻职业岁月的磨炼,自己对洞明世事的预期倍感敬畏,对新闻力量的感知也日渐理性。在实践中时常自我告诫:必须坚守新闻的基本准则—— 客观呈现、本真表达、理性揭示。有人认为,这是记者起码的职业操守,其实这也是新闻人的职业遵循。
在一般性的人物典型与工作典型报道中,我们见到的大多是“格式化”多于“个性化”,“高大上”多于“自然美”,人为“盆景”多于天然“风景”,因而使得许多典型缺少感动人心的内在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权威媒体的公信力。而要真正做到客观呈现和“本真”表达并非易事,它需要记者能深入典型人物生活的情境之中,拥有开掘各类生活细节的能力;需要我们贴近和还原工作典型的现实“场景”,从中发现其独到的个性化表达视角。比如《雷锋车,文明的旗帜》,我们采用的是“体验式”采访。寒夜里记者与“雷锋车组”一起守候,与被服务者一起交谈,不回避质疑、
矛盾与困惑,层层推进,客观呈现,从多维视角中袒露这个群体的内心坚守与社会评价的外在冲突,传递出一个城市在市场经济生态下所拥有的温度与温情。《大爱无痕》《站立着的灵魂》也都是力求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去展示人物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悲欢交织的心灵轨迹。实践证明,典型能否打动人心,首要的是报道者先要“过心”,要对笔下的文字心怀敬畏。能否打动人感动人,并不在于我们所赋予的“标签”有多高大,不在于我们是否将其“净化”为纯粹的“标本”,而在于有没有站在应有的认知高度,真实地揭示出引领时代的价值认同。没有困惑和矛盾、没有痛苦和冲突、没有纠结与选择的人生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这些都是构成典型报道感动人心的内在要素。显而易见,典型报道一旦失去真实可信,也就失去了可亲、可敬和可学的传播价值,只能是自说自话与自娱自乐,这是提升新闻报道传播力不可逆的“内在大逻辑”。
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报道,总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形态。从今天的视角看,集子中所遴选的典型大多是以纸媒为主导语境采写的,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表达方式已经大相径庭。但是相比之
下自有其不可轻忽的“长处”,因为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能体会到当年的“从容”表达与采访的深入。在这些深入的背后,是多个侧面的深访、多维视点的聚焦和生动细节的挖掘,今天读来依然
鲜活。由此我们不难感悟:凡是能够穿越时空的典型无不显现出两个“高点”:一是人物操守和创新成果的制高点;一是报道者对价值认知站位的“智”高点。这是生产优质内容的客观要求,也是
提升媒介公信力的必然路径。
时间是一切生命的塑造者。对记者而言,唯有深入采访和本真表达,才能让典型传播得更为久远。
五
在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正在被迁移—— 许多人已经越来越多地注重“传播用户”的多少和“传播速度”的快慢,而常常忽视其思想力的引领。值得忧虑的是,一方面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生产,正在被新兴媒体呈现出来的商业化、娱乐化、情绪化、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所覆盖;另一方面,精致的“利己主义”之风,早已在现实的新闻生态圈里蔓延恣肆,弱化
成缺钙的“跟风病”和“献媚潮”,不少传统媒体常常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终只能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由此,也带来了新闻队伍整体思考力的缺失与新思想、新理念输出能力的弱化。毋庸置疑,新闻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一位思想家,但是应努力成为一名敢于直面现实的“思考者”。
时政记者常常有其独特的采访“资源”:因为其接触的对象多数是各级领导和具有重要决策能力的管理精英,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做,既有较高的新闻含金量,也有很强的社会关注度。重要的不是我们报与不报,而是怎么报、报什么。只有以敬畏百姓和遵循规律的态度,以敏锐的问题导向和建设性思维去报道,才能使其拥有内在的思考张力。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新闻人一旦失去真实表达的锐气,其新闻报道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价值。
多年来,自己有幸参与各类重要会议,如全国两会、省两会和全国党代会、省党代会,不同层级领导的座谈会、调研会、通报会、协调会等。其实这些“会议场”无不是新闻采集的“富矿”,其中的热议与痛点,也无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难点。实践中我总是力求带着问题去选题,带着思考去采访,带着难点去交流,带着思辨去表达,诸如《丰收之后防滑坡》《我们面对着什么样的买方市场?》《我们需要营造什么样的创业环境》《冲破思想上的“长江天堑”》《走向“创新红利期”的江苏选择》等,从这些选题中,不难看出报道的问题导向和价值指向,许多话题即使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就其报道方式而言,则力所能及地做到了几点:一是将触手可及的重要决策信息提升为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二是把人大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批评转化成对决策盲区的警示;三是从反思流行的社会认知误区中提炼出导向鲜明的新理念新观点。这些报道见报后不仅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今“重读”依然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情怀,能感知到那个特定时期
开放包容的舆论生态。
视野决定高度,格局决定布局。新闻的内在张力也源于记者的站位高度与观察大势的能力。好新闻的价值常常是见别人之未见、言他人之未言。而要先人一步,做到“见势利导”,则要善于跳出行业视点与地方视野的局限,能够在多向度中开掘题材的深度,提升理性思维的高度。《聚焦干部辞职经商现象》是我在十多前年通过盐城几位县、市长辞职现象,旗帜鲜明地传达出干部人生价值选择已经步入多元时代的客观趋势。报道发表后立即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批示要求中组部深入调查此事。如今面对越来越多的干部离职潮,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它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初的判断所拥有的前瞻性与客观性。《从“引进全球”走向“引领世界”》一文,则是力求以“地方视点 全国视野
全球坐标”,在宏阔的历史与现实维度中,审视江苏举行首届世界智能大会的战略意义,揭示江苏从“引进全球”走向“引领世界”的发展新趋势,给人以信心与启迪。
思考是新闻人应有的担当与“底色”。实践表明,唯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不畏艰辛的职业情怀和勇于砥砺的人生境界,才能给作品注入持久的生命力。
六
凯文·凯利说:“一切都正在生成,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一个越来越陌生的世界。”随着新兴媒介的勃兴,中国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产生深刻“裂变”,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都在重构之中,有的在衰败中没落,而有的则在顺应变局中新生。
流变永无止境。如今纸媒的衰落与移动网络媒介的兴起同样不可逆转,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化传播平台的边界日渐消融,受众和用户角色的多重化趋势不可阻挡,特别是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革命,每个人都在生生不息的“信息流”中生存,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社会资讯的采集方式与生产方式也在由专业化、职业化逐步走向社会化,智能终端的“算法”,催生了由“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深刻转变,过去是“千人一面”,现在是“千人千面”;过去是“大众媒体”小众传播,现在则是“自媒体”大数据传播;等等。总而言之,我们生活在一个泛传播化、泛媒介化、泛资讯化、泛数据化的“刷屏”时代。
在多元媒介共生分享的生态中,可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平台级传播渠道扩张和新技术应用的快速迭代,其细化分工的趋势日渐明显。在商业网络巨头占尽传播渠道优势、庞大的用户优势和新技术应用引领优势的冲击下,“纸媒已死”的危机与警讯不绝于耳。我以为,无论未来怎样变局,新兴媒体的聚合形态如何,深度报道依然还是主流新兴媒体不可替代的优质资源。传统纸媒从容“打磨”稿件的温情岁月,虽然现在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那一份辛勤耕耘的成果,却依然值得品味与珍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当下,已知的在淡然远去,未知的正扑面而来。我想,无论这个时代多么喧嚣,每个人都应该坚守一种信念,一份理性的思考;无论这个年月多么浮躁,身为记者都应该拥有一种定力,一份纯粹的本真。
我自激情,不忘初心;岁月流逝,努力无悔;人生直播,尽力无憾。
不揣浅陋,以此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