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080345
内容简介
奏议是我国古代社会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也是统治者掌握情况,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其加强统治的工具。奏议属于上行公文,是古代常见应用文体之一。
目 录
绪论
章 奏议文体的涵义、源流、特点和功能
节 奏议的涵义、名称、文体归类、特点和功能
一、奏议的涵义与名称
二、奏议的文体归类
三、奏议文体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先秦奏议探寻
一、奏议探源
二、先秦奏议追寻
第二章 汉代奏议概貌
节 汉代奏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写作、编纂、邮传与管理
一、汉代奏议的写作、编纂与流传
二、汉代奏议的管理、邮传与收藏
第三章 汉代奏议的议事范围与文化精神
节 汉代奏议的类别与议事范围
一、议政
二、荐举
三、谏诤与弹劾
四、上贡与颂贺
五、言灾异
六、谢恩与乞骸骨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
一、追求实用
二、体现“大汉气象”
三、忧患意识和参与精神
四、依经立义
五、天人感应与灾异谴告
六、“与其危君,宁危身”的讽谏文化心态
第三节 汉代奏议的民族精神
一、立大志干大事的事功精神
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富于牺牲的理性批判精神
第四章 汉代奏议的文学价值与美学阐释
节 汉代奏议的文学价值
一、文学价值
二、文风的衍变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美学阐释
一、汉代奏议的个性特点与人格美
二、汉代奏议的典雅美
三、汉代奏议的尚情任气
四、汉代奏议灵活机智的进谏艺术与方法
五、汉代奏议的哲理与思辨色彩
六、汉代奏议的篇章 美与修辞特点
第五章 汉代奏议的文采探因及影响
节 汉代奏议的文采探因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影响与历史作用
一、汉代奏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二、汉代奏议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三、汉代奏议的借鉴意义
附录
附录一
汉代上书情况与所传奏议一览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附录二
奏议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附录三
奏议评论选
附录四
奏议研究资料选稽
后记
章 奏议文体的涵义、源流、特点和功能
节 奏议的涵义、名称、文体归类、特点和功能
一、奏议的涵义与名称
二、奏议的文体归类
三、奏议文体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先秦奏议探寻
一、奏议探源
二、先秦奏议追寻
第二章 汉代奏议概貌
节 汉代奏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写作、编纂、邮传与管理
一、汉代奏议的写作、编纂与流传
二、汉代奏议的管理、邮传与收藏
第三章 汉代奏议的议事范围与文化精神
节 汉代奏议的类别与议事范围
一、议政
二、荐举
三、谏诤与弹劾
四、上贡与颂贺
五、言灾异
六、谢恩与乞骸骨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
一、追求实用
二、体现“大汉气象”
三、忧患意识和参与精神
四、依经立义
五、天人感应与灾异谴告
六、“与其危君,宁危身”的讽谏文化心态
第三节 汉代奏议的民族精神
一、立大志干大事的事功精神
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富于牺牲的理性批判精神
第四章 汉代奏议的文学价值与美学阐释
节 汉代奏议的文学价值
一、文学价值
二、文风的衍变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美学阐释
一、汉代奏议的个性特点与人格美
二、汉代奏议的典雅美
三、汉代奏议的尚情任气
四、汉代奏议灵活机智的进谏艺术与方法
五、汉代奏议的哲理与思辨色彩
六、汉代奏议的篇章 美与修辞特点
第五章 汉代奏议的文采探因及影响
节 汉代奏议的文采探因
第二节 汉代奏议的影响与历史作用
一、汉代奏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二、汉代奏议的历史作用与地位
三、汉代奏议的借鉴意义
附录
附录一
汉代上书情况与所传奏议一览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附录二
奏议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附录三
奏议评论选
附录四
奏议研究资料选稽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奏议文体的涵义、源流、特点和功能
节 奏议的涵义、名称、文体归类、特点和功能
一、奏议的涵义与名称
奏议是我国古代社会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也是统治者掌握情况、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其加强统治的工具。在君主专制社会,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臣下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琐事,一般都要口头上或用书面形式请示,或反映问题、报告隋况,或陈述意见、请求批示,或提出建议、有所谏诤,等等。至于廷议或对策,虽然是按诏行事,就皇帝所出的题目或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也属于奏议的一种特殊形式。奏议属于上行公文,是古代常见的应用文体之一。
奏议具有异名同体现象,表现在:在不同朝代,其名称不一,形式有所变化,但其功能和实质变化不大。纵观中国历史,奏议的名称很多,如谏、进谏、谏言、谏诤,或奏言、上奏、奏说、奏对、奏谏、奏陈、奏疏、奏章、奏札、奏条、奏启、奏劾、奏本、奏状、奏折,或表、上表、让表、谢表、劝进表,或事书、上书、上陈、上疏,或弹章、驳议、便宜、封事、封驳、状、参,或议、疏、条陈、札子、手片、露布、对策、万言书等。由于奏议产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从春秋、战国以迄清末),所以,品种多,数量大。《文心雕龙·时序》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其客观情势、社会状况不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再加上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强弱不同、君王的脾性、爱好不同,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思维习惯、个性心理,进而在其时代的奏议等公文中表现出来。如周朝强大的时候,各诸侯国和周边少数民族要朝拜周天子,进献礼物,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当时上行的“事书”用得颇为频繁,十分兴盛;随着周天子势力的逐渐衰落,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诸侯王减少以至不再去朝见周天子,于是“事书”渐渐消亡,后被“上书”所代替。清朝为满族人建立的国家,开始时沿袭明制,大臣上奏,私事用奏本,公事用题本,有规范的格式,冗长繁复,处理不便。后来便创设了“奏折”这一奏议新品种,交由军机处系统处理,有直达御前、迅速保密、便于阅览等优点,所以在数十年的时间内,由小范围的使用得以普遍推广,原先的题奏本章反居退次要地位。之所以如此,这与清人人关前,满臣上奏直达御前的习惯(为防止满洲贵族把持内阁),有一定的关系。可见奏议异名同体现象的出现,有使用惯问题,更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关于汉代奏议的名称,东汉蔡邕《独断》说:
凡群臣上疏天子者有四名:一日章,二日奏,三日表,四日驳议。
汉代奏议散佚较多,仅从现今保存、流传的情况,已无法窥见其。全貌,但蔡邕是大学者,其《独断》记载的情况应当是可信的。今天看来,四品当中,“章”在西汉尚不多见,东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郎顗《言灾异章》、杨秉《劾奏侯参章》、《劾奏侯览具瑗章》、蔡邕《戍边上章》、《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章》、《让高阳乡侯章》、《谏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闲冗章》等。“奏”或“疏”用得多,名篇迭出,为常见。“表”流传下来的少,东汉仅见蔡邕《巴郡太守谢表》、《为陈留太守奏上孝子程末事表》、公孙瓒《表袁绍罪行疏》等寥寥几篇。魏晋时期,“表”才盛行一时。
汉代承秦,继续实行廷议制度,甚至可以封还诏书,所以有驳议一体,如西汉张苍《奏驳公孙臣汉应土德议》、萧望之《驳张敞人谷赎罪议》,东汉张敏《驳轻侮法》、施延《奏驳陈忠言屯役者得归葬送》、陈蕃《驳讨零陵桂阳山贼及州郡一切得举孝廉、茂才疏》、胡广《驳察举限年议》、李固《平定岭外之乱方略驳议》等。
除以上四品之外,尚有其它文种,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奏疏》说:
……又置八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以防宣泄,谓之封事。而朝臣补外,天子使人受所欲言,及有事下议者,并以书对。则汉之制,岂特四品而已哉?
今天看来,除封事、书对以外,汉代奏议尚有上书、上疏、上言、上
变事、书、议、谏议、对策、言疏、论疏、荐疏、讼疏、奏议、奏事、奏谏、奏
劾、劾疏、对(答)诏、奏论、便宜等品种。
关于汉代奏议各体的异同,前人多有辨析,如蔡邕《独断》说:
章者需头,称“稽首上书”,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亦需头。其京师官但言“稽首”,下言“稽首以闻”。其中者所请,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台,公卿校尉送谒者台也。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日“某官臣某甲上”。文多用编两行,文少以五行,诣尚书通者也。公卿校尉诸将不言姓,大夫以下有同姓官别者,言姓。章日报闻,公卿使谒者,将大夫以下至吏民,尚书左丞奏闻,报“可”。表文报“已奏如书”。‘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皂囊盛。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日驳议。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章》说:
汉定礼仪,乃有四品,其一日章,用以谢恩。及考后汉,论谏庆贺,间以称章,岂其流之寝广欤?自唐以后,此制遂亡。
《文体明辨序说·奏疏》说:
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七国之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日奏,以按劾;三日表,以陈情;四日议,以执异。然则当时奏章,或上灾异,则非专一谢恩。至于奏事亦称上疏,则非专一按劾也。又按劾之奏,别称弹事,尤可以征弹劾为奏之一端也。
根据上述文献,不难推知:奏议、奏疏、上书其实是一类文体的总称,有时也可指具体的奏议作品。章、表、疏、奏、封事等是汉代常用的奏议文种,其具体程序、运行方式、功能虽不大一样,但从文章作者(臣下)、受文对象(皇帝)、行文方向(上行)看,则是相同的,何况有不少奏议文种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同奏议文种其功能有交叉、互渗象。汉代奏议文种除“章”等在唐以后被其它文种所代替,或逐渐消亡外,绝大多数持续到清初,有些持续到清末民初,与封建君主政体共存亡。而且,只要有国家形式、上下级关系存在,它们会适应其管理方式的需要,换一种形式或面貌继续存在,显示出应用文体强大的生命力。
以上分析的是汉代章、表、疏、奏、封事等奏议文种的共同点。其主要不同,即在于适应不同的礼仪方式,或适应保密等特殊要求,各文种的写作方式、具体程序、运行(场合)方式和功能等不完全一样。
先说章。许慎《说文》说:“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章本义为一曲音乐的终结。音乐一曲为一章,后来有诗文的段落,花纹、文采,显露、显著,表彰,文体名等多种义项。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解释说:
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日章。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君臣或诸侯之间往来的书信,还有称作“章”的,如《管子·度地》有“……常令水官之吏,冬时行堤防,可治者,章而上之者。”在汉代,群臣上奏天子所使用的一种文体名称叫章。章在书写形式上,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书写时要留“需头”,即页只能写“稽首上书”,或“稽首上以闻”,其余为空白,留待天子批示用。正文开头要写“稽首上书,谢恩陈事”,结尾则须写赞颂皇帝的话。章主要用于臣僚在拜官、升迁或受皇帝赏赐等情况下,用书信的形式进行谢恩。也用来通报灾异、弹劾官员,其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徐师曾《文体明辨·章》说:
当时奏章,或上灾异,则非专一谢恩……及考后汉,论谏庆贺,间以称章。又可以上章告发。蔡邕《太尉乔公碑》说: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至于章体的写作要求,《文心雕龙·章表》说:
章式炳贲,志在典谟;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
次说表。《说文·衣部》说:“表,上衣也。”段玉裁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表有多种引申义,其中有“奏章的一种”,该义是从。作标记的木柱、加以标记、显扬、表彰、记载事物、分类排列、以便观览的材料等义项逐步引申出来的。《释名·释书契》说:
下言于上日表。
南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说:
表者,布臣子之心,致君父之前也。
《广雅·释诂四》说:
表,书也。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
按字书:“表者,标也,明也,标著事绪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
……
节 奏议的涵义、名称、文体归类、特点和功能
一、奏议的涵义与名称
奏议是我国古代社会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也是统治者掌握情况、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其加强统治的工具。在君主专制社会,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臣下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琐事,一般都要口头上或用书面形式请示,或反映问题、报告隋况,或陈述意见、请求批示,或提出建议、有所谏诤,等等。至于廷议或对策,虽然是按诏行事,就皇帝所出的题目或所提的问题进行回答,也属于奏议的一种特殊形式。奏议属于上行公文,是古代常见的应用文体之一。
奏议具有异名同体现象,表现在:在不同朝代,其名称不一,形式有所变化,但其功能和实质变化不大。纵观中国历史,奏议的名称很多,如谏、进谏、谏言、谏诤,或奏言、上奏、奏说、奏对、奏谏、奏陈、奏疏、奏章、奏札、奏条、奏启、奏劾、奏本、奏状、奏折,或表、上表、让表、谢表、劝进表,或事书、上书、上陈、上疏,或弹章、驳议、便宜、封事、封驳、状、参,或议、疏、条陈、札子、手片、露布、对策、万言书等。由于奏议产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从春秋、战国以迄清末),所以,品种多,数量大。《文心雕龙·时序》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其客观情势、社会状况不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再加上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强弱不同、君王的脾性、爱好不同,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思维习惯、个性心理,进而在其时代的奏议等公文中表现出来。如周朝强大的时候,各诸侯国和周边少数民族要朝拜周天子,进献礼物,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当时上行的“事书”用得颇为频繁,十分兴盛;随着周天子势力的逐渐衰落,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诸侯王减少以至不再去朝见周天子,于是“事书”渐渐消亡,后被“上书”所代替。清朝为满族人建立的国家,开始时沿袭明制,大臣上奏,私事用奏本,公事用题本,有规范的格式,冗长繁复,处理不便。后来便创设了“奏折”这一奏议新品种,交由军机处系统处理,有直达御前、迅速保密、便于阅览等优点,所以在数十年的时间内,由小范围的使用得以普遍推广,原先的题奏本章反居退次要地位。之所以如此,这与清人人关前,满臣上奏直达御前的习惯(为防止满洲贵族把持内阁),有一定的关系。可见奏议异名同体现象的出现,有使用惯问题,更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关于汉代奏议的名称,东汉蔡邕《独断》说:
凡群臣上疏天子者有四名:一日章,二日奏,三日表,四日驳议。
汉代奏议散佚较多,仅从现今保存、流传的情况,已无法窥见其。全貌,但蔡邕是大学者,其《独断》记载的情况应当是可信的。今天看来,四品当中,“章”在西汉尚不多见,东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郎顗《言灾异章》、杨秉《劾奏侯参章》、《劾奏侯览具瑗章》、蔡邕《戍边上章》、《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章》、《让高阳乡侯章》、《谏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闲冗章》等。“奏”或“疏”用得多,名篇迭出,为常见。“表”流传下来的少,东汉仅见蔡邕《巴郡太守谢表》、《为陈留太守奏上孝子程末事表》、公孙瓒《表袁绍罪行疏》等寥寥几篇。魏晋时期,“表”才盛行一时。
汉代承秦,继续实行廷议制度,甚至可以封还诏书,所以有驳议一体,如西汉张苍《奏驳公孙臣汉应土德议》、萧望之《驳张敞人谷赎罪议》,东汉张敏《驳轻侮法》、施延《奏驳陈忠言屯役者得归葬送》、陈蕃《驳讨零陵桂阳山贼及州郡一切得举孝廉、茂才疏》、胡广《驳察举限年议》、李固《平定岭外之乱方略驳议》等。
除以上四品之外,尚有其它文种,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奏疏》说:
……又置八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以防宣泄,谓之封事。而朝臣补外,天子使人受所欲言,及有事下议者,并以书对。则汉之制,岂特四品而已哉?
今天看来,除封事、书对以外,汉代奏议尚有上书、上疏、上言、上
变事、书、议、谏议、对策、言疏、论疏、荐疏、讼疏、奏议、奏事、奏谏、奏
劾、劾疏、对(答)诏、奏论、便宜等品种。
关于汉代奏议各体的异同,前人多有辨析,如蔡邕《独断》说:
章者需头,称“稽首上书”,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亦需头。其京师官但言“稽首”,下言“稽首以闻”。其中者所请,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台,公卿校尉送谒者台也。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日“某官臣某甲上”。文多用编两行,文少以五行,诣尚书通者也。公卿校尉诸将不言姓,大夫以下有同姓官别者,言姓。章日报闻,公卿使谒者,将大夫以下至吏民,尚书左丞奏闻,报“可”。表文报“已奏如书”。‘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皂囊盛。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日驳议。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章》说:
汉定礼仪,乃有四品,其一日章,用以谢恩。及考后汉,论谏庆贺,间以称章,岂其流之寝广欤?自唐以后,此制遂亡。
《文体明辨序说·奏疏》说:
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七国之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日奏,以按劾;三日表,以陈情;四日议,以执异。然则当时奏章,或上灾异,则非专一谢恩。至于奏事亦称上疏,则非专一按劾也。又按劾之奏,别称弹事,尤可以征弹劾为奏之一端也。
根据上述文献,不难推知:奏议、奏疏、上书其实是一类文体的总称,有时也可指具体的奏议作品。章、表、疏、奏、封事等是汉代常用的奏议文种,其具体程序、运行方式、功能虽不大一样,但从文章作者(臣下)、受文对象(皇帝)、行文方向(上行)看,则是相同的,何况有不少奏议文种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同奏议文种其功能有交叉、互渗象。汉代奏议文种除“章”等在唐以后被其它文种所代替,或逐渐消亡外,绝大多数持续到清初,有些持续到清末民初,与封建君主政体共存亡。而且,只要有国家形式、上下级关系存在,它们会适应其管理方式的需要,换一种形式或面貌继续存在,显示出应用文体强大的生命力。
以上分析的是汉代章、表、疏、奏、封事等奏议文种的共同点。其主要不同,即在于适应不同的礼仪方式,或适应保密等特殊要求,各文种的写作方式、具体程序、运行(场合)方式和功能等不完全一样。
先说章。许慎《说文》说:“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章本义为一曲音乐的终结。音乐一曲为一章,后来有诗文的段落,花纹、文采,显露、显著,表彰,文体名等多种义项。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解释说:
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日章。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君臣或诸侯之间往来的书信,还有称作“章”的,如《管子·度地》有“……常令水官之吏,冬时行堤防,可治者,章而上之者。”在汉代,群臣上奏天子所使用的一种文体名称叫章。章在书写形式上,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书写时要留“需头”,即页只能写“稽首上书”,或“稽首上以闻”,其余为空白,留待天子批示用。正文开头要写“稽首上书,谢恩陈事”,结尾则须写赞颂皇帝的话。章主要用于臣僚在拜官、升迁或受皇帝赏赐等情况下,用书信的形式进行谢恩。也用来通报灾异、弹劾官员,其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徐师曾《文体明辨·章》说:
当时奏章,或上灾异,则非专一谢恩……及考后汉,论谏庆贺,间以称章。又可以上章告发。蔡邕《太尉乔公碑》说: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至于章体的写作要求,《文心雕龙·章表》说:
章式炳贲,志在典谟;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
次说表。《说文·衣部》说:“表,上衣也。”段玉裁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表有多种引申义,其中有“奏章的一种”,该义是从。作标记的木柱、加以标记、显扬、表彰、记载事物、分类排列、以便观览的材料等义项逐步引申出来的。《释名·释书契》说:
下言于上日表。
南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说:
表者,布臣子之心,致君父之前也。
《广雅·释诂四》说:
表,书也。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
按字书:“表者,标也,明也,标著事绪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