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061659
内容简介
牟润孙先生1908年生于北京,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受业于陈垣先生、顾颉刚先生,并从柯劭忞先生受经学。早年曾任教于河南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台湾大学。1954年,应钱穆先生邀请赴港,就任新亚书院文史系主任、新亚研究所导师,兼图书馆馆长;文史系分立后,任历史系主任。1964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首任讲座教授,直至1973年退休。1988年11月逝世于香港。生前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牟润孙先生治学博贯经史,淹通掌故,勤于著述,为世所重。历年发表的论文,初结集为《注史斋丛稿》,于1959年8月由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共收论文十四篇,乃其五十岁之前的著述。1987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注史斋丛稿》增补本,补人其后二十多年间的论文十二篇。牟润孙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李学铭、佘汝丰先生等,依据先生遗愿,将牟先生生前选定的七十篇文章合编为《海遗杂著》,199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海遗杂著》所收文章内容广泛,包括史事考证、政事述论、思想阐发、人物回忆、往事追述、名物商讨,以至小说、戏曲评论之属。
牟润孙先生治学博贯经史,淹通掌故,勤于著述,为世所重。历年发表的论文,初结集为《注史斋丛稿》,于1959年8月由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共收论文十四篇,乃其五十岁之前的著述。1987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注史斋丛稿》增补本,补人其后二十多年间的论文十二篇。牟润孙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李学铭、佘汝丰先生等,依据先生遗愿,将牟先生生前选定的七十篇文章合编为《海遗杂著》,1990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海遗杂著》所收文章内容广泛,包括史事考证、政事述论、思想阐发、人物回忆、往事追述、名物商讨,以至小说、戏曲评论之属。
目 录
上册
经学
春秋时代母系遗俗《公羊》证义
宋人内婚
《春秋左传》辨疑
两宋《春秋》学之主流
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
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
释《论语》狂简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释义——孔子理想中的德化政治
说“格物致知”
史学
中国早期文字与古史研究
屈原的左徒官职与奴隶
屈原与苟况
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
吕雉夺权与母系遗俗
论西汉武帝在政治上的儒法兼采
霍光非儒家论
论刘秀的阳儒阴法
王充的反传统及其影响
论《汉书·五行志》
从班固《汉书》到苟悦《汉纪》
从东汉察举制度谈起
说选才议政——从汉唐政治制度想到的古为今用
说曹操的法治
崔浩及其政敌
论西晋王朝的崩溃
敦煌唐写姓氏录残卷考证
唐初南北学人论学之异趣及其影响
附录 唐太宗废立太子与南北文化之关系
从唐代初期的政治制度论中国文人政治之形成
《折可存墓志铭》考证兼论宋江之结局
下册
经学
春秋时代母系遗俗《公羊》证义
宋人内婚
《春秋左传》辨疑
两宋《春秋》学之主流
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
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
释《论语》狂简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释义——孔子理想中的德化政治
说“格物致知”
史学
中国早期文字与古史研究
屈原的左徒官职与奴隶
屈原与苟况
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
吕雉夺权与母系遗俗
论西汉武帝在政治上的儒法兼采
霍光非儒家论
论刘秀的阳儒阴法
王充的反传统及其影响
论《汉书·五行志》
从班固《汉书》到苟悦《汉纪》
从东汉察举制度谈起
说选才议政——从汉唐政治制度想到的古为今用
说曹操的法治
崔浩及其政敌
论西晋王朝的崩溃
敦煌唐写姓氏录残卷考证
唐初南北学人论学之异趣及其影响
附录 唐太宗废立太子与南北文化之关系
从唐代初期的政治制度论中国文人政治之形成
《折可存墓志铭》考证兼论宋江之结局
下册
在线试读
上册
经学
《春秋左传》辨疑
一 引言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汉书•艺文志》云:“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觳梁、邹、夹之《传》。……
经学
《春秋左传》辨疑
一 引言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汉书•艺文志》云:“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朝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觳梁、邹、夹之《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