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082598
编辑推荐
《二弩精舍印谱》,此谱按原色原大编印出版,下真迹一等,使广大印学研究者、篆刻爱好者能清晰精准地领略叔孺先生的治印手段,从而窥得堂奥,心手双畅地游走在他的印学世界里。
内容简介
《二弩精舍印谱》是1940年春由张鲁盦、叶潞渊、陈子受等人汇集其师赵叔孺数十年间所作的300方印编成册的,按原色原大编印出版,只下真迹一等,使广大印学研究者、篆刻爱好者能清晰精准地领略叔孺先生的治印手段,从而窥得堂奥,心手双畅地游走在他的印学世界里。赵叔孺的篆刻,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古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该书的出版对书法篆刻爱好者有较高的研究、临摹和借鉴价值。
前 言
《二弩精舍印谱》一函六册,王同愈题签,罗振玉署扉,褚德彝手书作序,张鲁盦手书为跋。是谱于一九四〇年春由张鲁盦、叶潞渊、陈子受、俞叔渊等人彙集其师赵叔孺数十年间为友人及自用所作的三百方印,倩王秀仁精拓,再由张鲁盦、叶潞渊校订,于一九四一年成谱。此谱外形尺寸为149mm×258mm,淡绿色的内框尺寸为106mm×158.5mm,书口正面上端『二弩精舍印谱』隶书六字。
赵时棡(1874 – 1945),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棡,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字行。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寓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精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篆刻宗法秦汉,早期参研浙皖,后旁涉宋元。以工见长,不滞不板,造诣极深,时人将其与吴昌硕誉为一时瑜亮。褚德彝曾云:『先生少习篆印,躬入篆室,由浙派入手,中年后专攻皖派。朱文得完白、悲盦之神髓,白文得鈢印之菁英,盖已镕浙皖为一冶矣,以刻印鸣当代』。
叔孺先生善学,转益多师,古人前贤之精要尽收囊中。对汉代的玉印、铸印、朱文印的继承、创作自明之汪关后又有弘扬,再显高度。其自用的『赵棡印信』,由汉印『赵凤印信』换一字而得;『赵棡之印』则是由汉印『赵槁之印』易一字而来;『秦淦私印』亦由汉印『秦胜私印』改得一字而成,这些皆是成功的换字创作之典范。观叔孺所作,印式多样,有仿古鈢、秦半通、汉印、封泥、瓦当、元押等;印文多种,有三代吉金文、汉金文、缪篆、元朱文、钱币镜铭文等。
叔孺先生善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曾嘱弟子陈巨来将《双虞壶斋印存》中的『叔得意印』,易其一字成『叔孺得意』一印。巨来刻成后落款云:『叔师属仿汉印,巨来刻成颇得意。』就这样,他从秦汉印的换字创作开始,又沉浸于明清、徽派诸家之作,重新改作,荡涤陈腐,汲取神髓。所作之印较之原作,更为清秀典雅,工稳整饬,刀法劲挺。这些改作之印初视似临作,实则为创作,即为创新基础上的仿刻。他在元朱文创作上造诣尤深,遂得其师嘉许。叔孺另一高足叶潞渊,循师足迹,篆刻初宗西泠诸子,尤究曼生,旋法秦汉,旁及皖派,融会贯通,冶于一炉,自立门户。其印特点为碎刀冲切,堂皇安详,寓变化于工整之中,藏奇崛于方寸之内。叔孺再一高足方介堪,其篆刻艺术,取法秦汉,借鉴明清,不囿于一家一派,或刚或柔,体裁多样,仪态万方。早岁治印亦法浙宗,又独肖吴让之,后兴味渐移于古玉印。上世纪三十年代以篆刻『晶玉印』、『鸟虫文』驰名上海滩。正是在叔孺如此言传身教下,其众多门弟子中,自成一家、出蓝树帜者不在个别。尤其陈、叶、方被印坛誉为『叔孺门下三把刀』。
纵观《二弩精舍印谱》,正如褚德彝所云:『知其能将汉、晋印工之所长,去其板滞,得其雅饬,古印面目灿然大备。视種榆、悲盦直欲后来居上,固不仅作浙派后劲也』。这也确立了赵叔孺在民国印坛上的历史地位。此次,重庆出版社将此谱按原色原大编印出版,下真跡一等,使广大印学研究者、篆刻爱好者能清晰精准地领略叔孺先生的治印手段,从而窥得堂奥,心手双畅地游走在他的印学世界里。
癸巳冬至
周建国於双持轩灯下
赵时棡(1874 – 1945),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棡,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字行。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寓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精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篆刻宗法秦汉,早期参研浙皖,后旁涉宋元。以工见长,不滞不板,造诣极深,时人将其与吴昌硕誉为一时瑜亮。褚德彝曾云:『先生少习篆印,躬入篆室,由浙派入手,中年后专攻皖派。朱文得完白、悲盦之神髓,白文得鈢印之菁英,盖已镕浙皖为一冶矣,以刻印鸣当代』。
叔孺先生善学,转益多师,古人前贤之精要尽收囊中。对汉代的玉印、铸印、朱文印的继承、创作自明之汪关后又有弘扬,再显高度。其自用的『赵棡印信』,由汉印『赵凤印信』换一字而得;『赵棡之印』则是由汉印『赵槁之印』易一字而来;『秦淦私印』亦由汉印『秦胜私印』改得一字而成,这些皆是成功的换字创作之典范。观叔孺所作,印式多样,有仿古鈢、秦半通、汉印、封泥、瓦当、元押等;印文多种,有三代吉金文、汉金文、缪篆、元朱文、钱币镜铭文等。
叔孺先生善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曾嘱弟子陈巨来将《双虞壶斋印存》中的『叔得意印』,易其一字成『叔孺得意』一印。巨来刻成后落款云:『叔师属仿汉印,巨来刻成颇得意。』就这样,他从秦汉印的换字创作开始,又沉浸于明清、徽派诸家之作,重新改作,荡涤陈腐,汲取神髓。所作之印较之原作,更为清秀典雅,工稳整饬,刀法劲挺。这些改作之印初视似临作,实则为创作,即为创新基础上的仿刻。他在元朱文创作上造诣尤深,遂得其师嘉许。叔孺另一高足叶潞渊,循师足迹,篆刻初宗西泠诸子,尤究曼生,旋法秦汉,旁及皖派,融会贯通,冶于一炉,自立门户。其印特点为碎刀冲切,堂皇安详,寓变化于工整之中,藏奇崛于方寸之内。叔孺再一高足方介堪,其篆刻艺术,取法秦汉,借鉴明清,不囿于一家一派,或刚或柔,体裁多样,仪态万方。早岁治印亦法浙宗,又独肖吴让之,后兴味渐移于古玉印。上世纪三十年代以篆刻『晶玉印』、『鸟虫文』驰名上海滩。正是在叔孺如此言传身教下,其众多门弟子中,自成一家、出蓝树帜者不在个别。尤其陈、叶、方被印坛誉为『叔孺门下三把刀』。
纵观《二弩精舍印谱》,正如褚德彝所云:『知其能将汉、晋印工之所长,去其板滞,得其雅饬,古印面目灿然大备。视種榆、悲盦直欲后来居上,固不仅作浙派后劲也』。这也确立了赵叔孺在民国印坛上的历史地位。此次,重庆出版社将此谱按原色原大编印出版,下真跡一等,使广大印学研究者、篆刻爱好者能清晰精准地领略叔孺先生的治印手段,从而窥得堂奥,心手双畅地游走在他的印学世界里。
癸巳冬至
周建国於双持轩灯下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