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946020
本书是作家费克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各种题材的中短篇小说近30篇。书中有对故乡的眷恋,有对军营生活的怀念,也有现实都市生活的影照。
接骨师
我们的唐畋
洁白的栀子花
枉凝眉
金鱼
玻璃鞋
敌人
八月叙事诗
遥远的枫桥
毒日头
纸片上的女孩
官道
美丽的远行
枪手与鲜花
惊梦
时光欢乐
飞向天堂的纸鹤
大风
血色斜阳
劫婚记
战争
五月的鲜花
老人
宝贝
那父老人
汉奸
风呜咽
白云苍狗
大风
九爷——一个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却笃信宗教的老人,这会儿,对着邋遢横卧在眼前的一片沼泽发愁了。碧绿的苔藓,浮于混浊的水面。没有一丝风,水面很静,甚至会让人觉得静得出奇,静得令人战栗。一条水蛇哗地跳跃一下,稍稍打破这平稳水面的平静。水洼里,斑点状的密密麻麻的蝌蚪在麇集,游移。癞蛤蟆蜷着腿,半蹲在枯萎的草丛,弓背,仰脖,朝天空吼个不停。
九爷环顾了一下周围,待惊恐的心绪镇静以后,便开始寻找来时通过沼泽的那条路了。
他记得,当初并未费多大心思,就很顺当地踏着那条路走到对岸来。
这兴许同自己急于到天王寺拜神求佛的思想有关。他这样想。随即,他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寻觅。
九爷边走,边动脑筋。但他只是在沼泽的沿岸绕来绕去。他抬头朝天望了望,发现日影西斜,才真的有些着急起来。
往常这个时间,九爷早已回到庄子,坐在那间小屋里,把上等的酥茶沏好在赭色的壶里,咂着嘴巴,眯缝起两眼,津津有味地品茶,赏景,自由自在地享受。
想到这里,一向心中装满神灵、虔敬仰慕神灵的九爷,竟破天荒地责怪起上帝来。过去的灵验,怎么这阵子不复现呢?
其实,九爷小时候很是忌讳鬼神的。
那时,年岁大的人为了求菩萨保佑人丁兴旺,富贵荣华,纷纷跑到庄外的天王寺,燃香磕拜,打躬作揖。然后,他们跪倒在佛像的脚下,真诚地叨念经辞,接着就述说起自己的大灾大难来:孩子的夭折,老人的不幸,家里闹鬼,田里荒芜……再接着,便求的菩萨,仁慈的菩萨开恩,拯救。对此,九爷觉得实在荒唐,又觉得好笑,就在一旁乐得拍手,雀跃起来。正闹得欢,突然,父亲一个耳光扇过来,他咧咧嘴,想哭,又被大人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只好摸着火辣辣的脸蛋,含泪,忍气吞声。
九爷竟觉得脸膛有些麻酥酥的,不自在起来。九爷认识到,也亏了那重重的一击,才使自己早早地成熟了。
这时,湖底咕咕冒出串串的水泡,把九爷从遥远的记忆中惊醒过来。
九爷在原地来回踅了几圈儿,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走到黄莺飞去的那片树林里,折断一棵拇指粗的杉树,又把枝杈、树梢拽掉。一根两米多长的杉木棍拿在手中,九爷折回头来挨近湖岸,选择了经过阳光激烈的暴晒,表面有些干燥的地带,用棍子杵了几下。很快,淤泥就要把木棍淹没。九爷唏嘘着,赶紧抽出。他又到其他地方试了试。九爷蹙起眉头。
蓦地,一个念头钻进九爷脑海,又一掠而过。九爷转忧为喜,跟着,脸色严肃起来。
土改时,九爷家一夜之间成了私通国民党的特务。原因是他的祖父在镇上任过两年的镇长。虽然给八路军送过情报,但也保不准没有给国民党传过密码,有人这样说。九爷的父亲为此而伤心,懊恼。第二天即将鸣锣擂鼓,召开大会批斗时,九爷悄悄溜出门去,一路小跑来到天王寺。远远听见东东的钟声,沉闷,却摄人心魄。
他大口喘着粗气,看到端庄静坐的佛像,扑腾跪在地上,哭丧着脸,说:
仁慈的神啊,请帮帮我的忙吧,我父亲的冤屈你该知道……下午,他们就要对他进行批斗呀,你不能看着不管呢……啊!庄户人的救星,开开恩吧……
九爷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特别奇妙的声响。抬头看时,只见菩萨的眼中滴下泪珠来。
九爷内心涌起快乐。菩萨不愧为慈悲心肠,专给穷人解苦难。他想,父亲这下该有救了。
九爷连磕几个响头,又是一路飞奔回家。正要踏进门槛时,就见西北方向隆隆地滚过满天的黑云。接着,雷声不绝于耳,铺天盖地,把九爷家的小屋震得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的。九爷父子搂在一块,以为雷公公板起面孔,要大发雷霆了。两人被耀眼的闪电一照,瑟缩个不住。待杏核大的雨点啪啪地砸下来时,父子俩才略略定了定神。这场大雨一连下了两天两夜。风停雨住后,这件事顿时在庄里哄传开去。谣言,猜疑,议论,遍布整个庄子的大街小巷。
事情也确乎有些蹊跷。恁大的雨,恁大的风,而九爷家这间小屋完好无恙。以致那些批斗会的组织者,也暗暗心惊了。原定铲除天王寺,破四旧,立新风的宏愿,也被雷公公震慑住了。
从此,九爷有道不出的愉悦。
说话间,九爷已到了结亲的年龄。庄里有不少好事者,争着为九爷筹办。九爷心中更是乐开了花,逢人就先哈哈大笑一番。
但几天以后,九爷似乎又不那么兴奋了。庄里的好事者也替九爷愁容满面。原因是,庄里那些女子都不愿做特务老婆。
这天中午,九爷早早放下碗筷,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来到天王寺。他把心中的不快倾诉给菩萨。
然而他把经辞复诵了数遍,看不到任何反应,菩萨依然一副慈善样子,似笑非笑地目视他。九爷不禁打了个寒噤。
九爷为至今还是个鳏夫而悲伤。
此刻,他向后退了两步,回过头去,一下跪倒在地上……
那天,九爷飞奔到天王寺时,恰值中午。按照礼俗,是不能搅扰的。他只好在庙里拐来绕去。走着走着,他的视线突然模糊起来。他隐隐约约地瞧见,菩萨一抛过去温和的姿态,变得面目狰狞;周围的几条大汉,有持剑的,有握钺的,还有举戈的,个个虎视眈眈,狰狞可怖……他抬脚准备离开时,又被盘在寺门上的一条红黑白相间花纹的大蛇吓蒙了。
九爷揉揉眼,定定神,再仔细一看,那花蛇又倏地变成一个身穿浅灰色布衣道袍、手摇龙扇的长者,他无须迈动脚步(所有神灵都这样,九爷认为),一下跃到众大汉面前,泰然自若,并不屑地眄了眼九爷。众汉子都恭而敬之地连忙作揖。于是,长者从衣袖里晃出核桃状、琥珀色的一个觥杯来,依次给每个汉子一嗅。众汉子又啧啧称赞。接下来,长者哗哗地把觥杯中的物质倒进一个道者的肚脐眼里,褐红色的液体又汩汩地从道者的下部流了出来。
圣水!九爷禁不住地叫了一声。
那圣水可真真的是神物哩!喝了圣水不就像神灵一样,万岁,万万岁了吗?九爷无数次地磕拜为的是什么?不就是那褐红色、汩汩而流的液体吗?!既然现在近在眼前,何不向长者求得哪怕点滴呢?意识到这些,九爷又连磕六个响头,口中又默默地叨唠了半天。待抬头看时,又感到大失所望了。
刚才的情景多么像一场梦。眼前的一切仍旧是原来的样子。
九爷疑心看错,又向前爬动几步,待摸着神像的脚踝时,才知道这是真真的现实。他眼珠一转,那花蛇也不存在了。泥塑神像依旧在缭绕弥漫的香气中,端庄静坐。
九爷瘫倒在地上,觉得天旋地转,晕眩过去。
醒来时,他发现日光正斜射进寺里,四周分外敞亮,燥热……
蒙眬中,九爷醒悟过来。
九爷格外愤懑。一股难以形容的悲哀袭上心头,他拈起杉木棍,想着那可怕的事情,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的轮廓,无限怅惘。
不知怎的,九爷这会儿想起了他心中的那条小河,童年那支熟悉的曲子,好似萦绕耳边:
家乡的小河呀清又长。
流去多少思虑和悲伤?
人生的岁月呀茫茫无边,
有多少个艰难和辛酸?
……
静静的小河呀不停地淌,
古朴的村庄是我的家乡。
绿色密林呀多么可爱,
激起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爷哼着哼着,眼角湿润,再也吟唱不下去了。
他用衣襟抹去泪水,昂了昂头,却见来时的那条路神仙般地铺展在面前。九爷一阵惊喜。他往对岸望时,太阳洒下的余晖,把小路染成可爱的彩虹。那片绿色的林区,枝叶披拂,鸟儿啁啾,雀儿叽喳,黄莺也发出动人的婉转的歌声。
九爷跃上“彩虹”,晃晃悠悠地走着,走着!
就在即将到达尽头时,九爷乏累的身躯往左一扭,栽到水坑里。灰不溜秋的稀泥粘满九爷的衣裤。他咬咬牙,竭尽全力拖出右腿,又借助坑沿的生机勃勃的小山毛榉树,终于爬了出来。
他刚要坐下喘息一会儿,忽听对岸传来嘶哑、凄凉、哀婉的鸣叫声。
九爷猛一回首,看到自天王寺方向冲过漆黑的乌云来。他呆愣一阵,四周已是暮霭笼罩,什么也看不见,他只听出呜呜的轰鸣声掠过耳际——继而,又辨出庄里有哭泣声。
啊!九爷大呼一声,发丝竖立,毛骨悚然。他看到大风闯到庄里,吹倒屋舍,旋走牲畜,放荡不羁……庄里,沙砾砖瓦遍地;天空,大风渐渐地现出鸟之形,正振翼而飞……
民害!九爷狂跳着,这简直是民害呀!他摔倒在地上。他翻动几下身子,两眼炯炯地凝视那个他曾经膜拜而今憎恨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九爷慢慢睁开眼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斜坡上。
他站起来。夜晚,秋风格外凉爽。他觉得有些冷。
沼泽地边,蛙声赛歌般此起彼伏,偶尔还有鸟儿交媾的喁语。
可是,可是——你听:天王寺的钟声仍旧在沉闷闷地回响。
当!当!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