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蜀中旧闻

蜀中旧闻

逸闻、掌故、趣事; 人物、事件、原因; 一部《蜀中旧闻》; 道尽不为人知的四川秘史。

作者:李浩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ISBN: 978753174067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中国现当代随笔 SKU:5d87b4e35f98494bcc1553d7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740674

编辑推荐

  逸闻、掌故、趣事;

  人物、事件、原因;

  一部《蜀中旧闻》;

  道尽不为人知的四川秘史。

 

内容简介

蜀人魏明伦有句云:“巴国出诗酒,布衣傲王侯!”这出诗又出酒的蜀地,自然就有了无限的浪漫与温馨,洒脱与豪迈。书剑快意恩仇,诗酒放歌江湖。一部《花间集》,尽揽清绝之词,写尽了蜀中妖娆之态,让富甲天下的四川盆地,占尽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风流。一杯剑南春,醉了唐朝,醉了宋朝,香飘古今。一曲蜀道难,壮了巴山,壮了蜀水,惊绝天下。《蜀中旧闻》,无意庙堂王道,也无意教化育人。独喜山野寻古访幽,坊间搜奇猎异,以飨读者诸君。

作者简介

李浩,四川遂宁人。曾在《收获》《十月》《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多篇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四川秘密》《乱世遂州》,中篇小说集《贼王》,短篇小说集《三月桃花天》《巴蜀奇人》,历史随笔集《蜀中旧闻》《闲话明清小品》《千古风流人物》,散文集《蜀骚》。多次获国家、省、市文学奖,数部作品在欧美出版发行。

目  录

蜀源探秘(一)  // 001

蜀源探秘(二)  // 019

秦灭六国先亡蜀  // 033

闲话“蜀”与四川  // 039

张献忠屠蜀事略  // 045

——兼说大西国宝藏     

真假李顺事略  // 061

翼王身前身后事  // 073

蜀地奇俗录  // 081

蜀犬吠日  // 089

拜保保  // 091

奇谚奇俗  // 095

卜卦旧闻录  // 097

蜀中娼门旧录  // 107

115  // 蜀中奇人录

121  // 堪舆旧闻二则

127  // 奇门遁甲二则

135  // 峨眉山奇案

141  // 椒子街?交子街?

147  // 闲话茶祖故里

151  // 梨园奇闻录

157  // 蜀中奇食录

163  // 四川袍哥探秘

209  // 杨府十二钗

219  // 棒老二秘闻

237  // 四川丐帮秘史

281  // 蜀中官场旧闻

287  // 冷开泰事略

313  // 李鸿勋事略

335  // 刘湘与刘从云

在线试读

 秦灭六国先亡蜀

  东晋蜀人常璩,着《华阳国志》言:“蜀之为国,肇于人皇。”

  “蜀”始于三皇?那可是远古神话年代啊!故而常璩之语,历为学者所不齿,讥为无稽之谈。

  然据专家科学鉴定,三星堆众多出土文物,将古蜀文明上推至六千年前(此文不表),常璩语诚可信也。

  蜀不论肇于人皇,还是远离中原的方外小国,终亡于秦,则有信史可凭。

  秦和蜀相邻,素为友邦。战国初期,国力也不相上下,属国与国的平等关系。

  秦惠公遣兵伐蜀时,蜀为“开明王朝”时期,已历经十二世。

  据《路史·余论》计算,此时开明立国“三百五十年”,已垂垂老矣。

  而西北之秦帝国,则如初升旭日,正朝气蓬勃。

  《史记·秦本纪》载,秦厉公二年,“蜀人来赂”。

  过去有人误解,认为“赂”是贿赂,其实谬矣。古人之“赂”,实为赠遗之意,就像今日国家之间相互馈赠礼物一样,并非朝贡和贿赂。

  蜀与秦国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始于公元前451年。

  起因乃边界之争。

  双方各持己见,为争夺“南郑”,不惜兵戎相向。

  南郑位于汉中盆地,踞米仓山北部,扼守汉江和嘉陵江上游。北进褒斜道,可入中原;南下金牛道或米仓道,可入巴蜀,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郑素为蜀国领地。秦人狼子野心,以为欲取天下,必先得巴蜀;欲得巴蜀,必首取南郑。

  《华阳国志》记载,开明二世时,蜀曾“攻秦至雍”。

  考古之“雍”地,在陈仓(今宝鸡)以北,早跨过了南郑地界。

  这个记载说明,开明二世时,蜀根本没把秦放在眼里。在两国征战初期,蜀明显占据上风,抢夺到了一定实地。

  到了秦穆公时,情况发生了逆转。

  公元前451年,秦突然举兵攻伐,一举占领南郑,为防止蜀人反扑,“左庶长城南郑”。

  秦制,国家设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左庶长、右庶长、驷车庶长。秦人尚左,除大庶长外,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驷车庶长再次之。春秋乃至战国初期,秦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担任。

  鉴于南郑地理之险,秦专门派驻“左庶长”,在此修筑城池,用着军事防略。

  蜀失战略要地,北部门户洞开,岂肯善罢甘休?开明王“始仇秦”,不惜举全国之力,耗时近十年,重新收复南郑。

  《史记》作者司马迁,述其事为“南郑反”,即南郑之地,又被蜀反过来占领了。过去专家以现代汉语理解,“南郑反”为南郑人反叛秦国,实在不应该犯此错误。

  两个回合下来,秦没占到丝毫便利,加之国内有乱,此后几十年间,未再与蜀发生正面冲突。

  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才腾出手来,再次攻占了南郑。

  司马迁记述这次战役,有目不暇接之叹,且多中原人士的优越感,不仅以秦人自居,而且秉笔不公。

  先记下“伐蜀,取南郑”,马上又记上“蜀取我南郑”。

  何也?

  盖因战局瞬息万变,双方各下一步快棋。秦刚刚攻占南郑,蜀马上又夺了回去。

  南郑得而复失,秦人十分不解。短短几个月内,南郑两易其手。秦挨此闷棍,似乎清醒了许多。

  蜀国都城成都,与南郑距离千里,且祟山峻岭相阻,何以能如此迅速,反攻得手呢?

  军需如何筹划?部队怎么结集?看来蜀非弱小,定然十分强大。

  有鉴于此,秦不再轻举妄动。把国家政治军事重心,转向了黄河以东。

  商鞅变法后,秦国力强盛起来,为吞并六国,继而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时之蜀呢?偏安一隅,自娱自乐。

  开明十二世,误判秦人不再南侵是慑于蜀国强大,便经常秀肌肉,大肆炫耀武力。他先率万众骑兵,狩猎于汉中,仪仗遮荫蔽日,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呼啸驰骋数日。

  他再军演于“褒”,甲光闪闪映日,竟还不知天高地厚,邀请秦惠王观摩。

  开明十二世傻帽如斯,欲以此威慑秦人,断了秦南下侵蜀的念头。

  秦惠公不惜屈尊,欣然前往“褒”,与蜀王相见甚欢。

  原因很简单,秦战略家司马错,早已规划了夺蜀之策。

  蜀虽地处西南,却富甲天下。若取巴蜀财富,尽得境内强弓劲卒,不仅可扩充秦国版图,更可壮大秦之国力。

  果如是,关中四川两大要地,秦尽可得矣。再以关中为前哨,四川为大后方,居高临下,形成席卷天下之势,何愁六国不灭?

  故秦惠公来了,微笑着拥抱蜀王。

  《蜀王本纪》作者扬雄,身为蜀人叙蜀先王事,语气颇多自豪。

  那意思很明白,即告诉天下人,蜀非方外小国,更非蛮夷之地,蜀举行军演,堂堂秦王都会来观摩。

  《史记》则不同,记载寥寥数笔,且语焉不详。

  在司马迁看来,秦惠公一代雄主,又为周室正统诸侯国君,怎会跑到“褒”地,去见一莞尔小国之王呢?

  殊不知秦惠公雄才大略,所以他愉快地来了,也做对了。

  看完蜀军表演,秦惠王满心欢喜,果真如外界所传,开明王昏庸无能。蜀军装备和战斗力,不过尔尔。

  灭蜀之计,已有了雏形。

  两国界分秦岭,虽边境相邻,然真要攻伐于蜀,谈何容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唐人面对蜀道,尚且如此感叹,何况千余年前之秦人乎!

  秦惠王得到密报,蜀开明十二世,贪财好色。

  他心中窃喜,特选了五个秦女,个个美貌如花,遣人先送入蜀地,让蜀王乐和乐和。继而又令工匠,巧做了五头石牛,将黄金置于牛尾下,传话开明十二世,言石牛能“屎金”,愿意馈赠给蜀。

  蜀王大喜,急令五位大力士,逢山劈山开路,遇水跨水搭桥,修筑通往秦国的大道,终费尽洪荒之力,把“金”牛运了回来。

  事为“五丁开山”,道名金牛道。

  关于五丁一说,史释恐谬矣,笔者实不敢苟同。

  三千多年前,社会尚处原始,以五丁之力,能开凿出“金牛道”?

  绝无可能!

  故五丁者,应如队伍之“伍”,是一种编制,而非五个人也。

  很多组“五丁”,始成“金牛道”。

  公元前316年,秋。

  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秦军沿金牛道,浩浩荡荡南下伐蜀。秦人骁勇凶残,很快兵抵葭萌关(今广元昭化)。

  开明十二世王,至死都不会明白,飞鸟难逾之高山天隘,为何在短时间内,被秦人连连攻克?彪悍善战之蜀勇,为何在秦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蜀王不仅昏庸,而且健忘。

  他忘了石牛屎金的笑话,也忘了狩猎汉中的自鸣得意,更忘了“褒”地秦惠王那个“熊抱”。

  葭萌关一役,蜀集全国之力,与秦军死战。

  结果不出所料,以蜀大败告终。

  开明十二世闻败,一路向南狂奔,慌乱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北),被秦军乱箭射杀。

  经历过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十二世的古蜀国,随之宣告灭亡。

  ……

抢先评论了 “蜀中旧闻”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龙应台“人生三书”全3册套装

EUR €83.97
评分 4.75 / 5
加入购物车

丰子恺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EUR €27.99
评分 4.33 / 5
加入购物车

林清玄散文精选.青少卷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中国文脉

EUR €2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