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180152
《胆小别看画》系列包括《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五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揭秘传世名画中隐藏的历史真相,画布背后的人心险恶让你细思恐极!全系列5卷,珍贵高清大图全彩印刷,逛博物馆、美术馆之有力神器!
—
?中野京子是谁?
——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幽默的语言风格不输小顾,深厚的艺术修养堪比蒋勋!艺术史学院派背景的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同时,中野京子还活跃日本多档艺术类电视节目中,向大众传递着历史和艺术的魅力。
—
?《胆小别看画》在讲什么?
——揭秘传世艺术品光鲜外表下的“黑历史”,教科书上不讲的血腥真相。作者中野京子极富魅力的语言文字,讲述传世名画背后的隐秘往事。这也是本系列作品名为《胆小别看画》的意趣所在。日本读者评论道:看过中野京子的《胆小别看画》系列后,才真正找到逛美术馆的乐趣!
—
?《胆小别看画》有多好看?
——每本书的每一篇都堪称一部精彩绝伦的短篇小说。阴谋、宫斗、死亡、无果之恋……传世名作的光鲜背后竟是一幕幕悲惨的现实与丑恶的人性,让你背后发凉,细思恐极!正如“罪恶”会散发出强烈魅力一样,恐怖也拥有令人难以抵抗的吸引力。只有感受过死亡般的恐怖,才能了解活着是多么可贵。请读者静静感受每一幅画的恐怖魅力。
—
?《胆小别看画》为什么值得拥有?
?精致的装帧工艺,高清名画图片,不但具收藏价值,还是你逛美术馆、艺术馆的利器!
《胆小别看画》是日本艺术史畅销作家中野京子的代表作品,包括《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五本,均上榜日本艺术类畅销书。
中野京子具有深厚的艺术史学院派背景,但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在本系列里,作者以西方名画中“恐怖”的一面为切入点,用精彩文字配合大量西方名画图片,带你畅游艺术史的世界,走进名画背后的历史秘境,被读者誉为逛美术馆、博物馆的有力指南。
《胆小别看画》系列的每本书、每一篇都堪称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说。
想要充分领略名画之美,除了欣赏与感受,更重要的就是去“解读”。日本学者中野京子,从传世名画中寻找蛛丝马迹,层层剥茧,以极富魅力的语言揭开每一幅名画作品背后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当你了解了画布背后的真相,察觉到人性之恶的存在时,便会由衷感到后背发凉,“细思恐极”。
——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书号:978-7-5086-5933-6;定价:42.00元)
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描绘了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乍一看与毫无骇人之处,然而画面的种种细节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蔑视职业女性、贪婪拜金的时代。再比如《格拉海姆家的孩子们》,也许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感叹原来从不饶人的霍加斯(Hogarth)在面对世俗的幸福时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画中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灿烂地微笑着,这幅家庭肖像画似乎就是幸福的代名词。但你知道这幅作品完成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吗?……
《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书号:978-7-5086-5934-3;定价:38.00元)
当你看到《简•格雷的处刑》时,也许会感概简•格雷是如此美丽优雅,却死于16岁如鲜花绽放般的年纪。你可曾知道她处于怎样的宫斗漩涡之中?要她上断头台的是“血腥玛丽”,但真正的幕后推手,却是她的亲生父亲和公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既没有抵抗,也没有恐惧,对周围人的悲泣充耳不闻,下定决心,从容就死。她那副姿态如同脆弱的白色花朵,凋零之前的美丽与芬芳冲击着观众的胸膛。如此充满朝气、楚楚动人的少女,转瞬之间将身首异处、肝脑涂地,永远地化作冰冷的尸体。只要一联想到这些,这幅残酷的绘画所流露出的美就令人不寒而栗。
《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书号:978-7-5086-6018-9;定价:42.00元)
《维纳斯的诞生》是佛罗伦萨画派巨匠波提切利的至高杰作,画中的维纳斯拥有成人的、曼妙的裸体,眼神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切。只要站在这幅画前面,甚至能感到舒适的微风和清甜的香气……然而画面中为什么会出现象征缥缈无常的银莲花?画面中的维纳斯为什么有着*的溜肩和凹陷的胸口?其实在维纳斯诞生的背后,是一个残忍而恐怖的故事。
《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书号:978-7-5086-6032-5;定价:42.00元)
德国画家温德尔哈尔特笔下的《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可谓倾国倾城,精致的面容,纤细的腰肢,不只在哈布斯堡王朝,伊丽莎白皇后在整个欧洲史上都称得上数一数二的美女。然而仔细审视,肖像画中的这位美人眼中却毫无笑意,饱含忧郁的视线游移不定,无处可落。华丽优雅的白色裙摆上,蛰伏着一片令人不安的暗影。与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看似浪漫的一见钟情式爱情,“大国王妃”的身份,与皇太后苏菲的婆媳之争,无法养育自己儿女的无奈,让她一段又一段异国他乡的旅行看起来像是一场悲壮的流浪……
《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书号:978-7-5086-7856-6;定价:42.00元)
《破裂的脊柱》让人将女主人公体内那根被无情剜出暴露在外的红黑色脊柱尽收眼底。但那真的是她的脊柱吗?再仔细看,你可以发现那其实并不是她的骨骼,而是一根精雕细琢具有古代风格的圆柱,这根圆柱贯穿了她的内脏……这还不算,她纤弱的身体被一件矫形衣紧紧捆绑着,脸上、身上和手腕上钉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钉子。这个女人的神情却是静穆的,美丽的眼睛中留下一颗颗泪滴,不是因为自怜,而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喷薄。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洛这触目惊人的自画像并不仅仅是把心灵问题肉体化,也不单单是展示孤独带来的痛苦或人生不如意而产生的抑郁,她只是“在画自身的现实”
……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
序 言
01 拉•图尔 《方块A的作弊者》
02 德加 《舞台上的舞女》
03 丁托列托 《受胎告知》
04 大卫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肖像》
05 布龙齐诺 《爱的寓意》
06 勃鲁盖尔 《绞刑架上的喜鹊》
07 赫诺普夫 《被遗忘的城市》
08 波提切利 《老实人纳斯塔基奥的故事》
09 霍加斯 《格拉海姆家的孩子们》
10 戈雅 《农神吞噬其子》
11 培根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习作》
12 真蒂莱斯基 《砍下何乐弗尼之头的友第德》
13 蒙克 《青春期》
14 德比郡的莱特 《气泵里的鸟实验》
15 霍尔拜因 《亨利八世像》
16 乔尔乔内 《老妇人的画像》
17 雷东 《独眼巨人》
18 柯雷乔 《诱拐伽倪墨得斯》
19 列宾 《伊凡雷帝杀子》
20 梵高 《自画像》
21 席里柯 《梅杜萨之筏》
22 格吕内瓦尔德 《伊森海姆祭坛画》
—–
《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
01 德拉罗什 《简•格雷的处刑》
02 米勒 《晚钟》
03 米兰达 《卡洛斯二世肖像》
04 委拉斯凯兹 《宫娥》
05 埃舍尔 《相对性》
06 热拉尔 《雷卡米耶夫人的肖像》
07 勃鲁盖尔 《伯利恒虐杀婴儿》
08 韦罗基奥 《耶稣受洗》
09 比亚兹莱 《莎乐美》
10 波提切利 《发现荷罗孚尼的遗体》
11 布莱克 《伟大的红龙和日光蔽体的女人》
12 无名画家 《加百列•德斯特勒与其妹》
13 鲁本斯 《帕里斯的裁判》
14 德拉波 《奥德修斯与塞壬女妖》
15 卡尔帕乔 《圣乔治屠龙》
16 伦勃朗 《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17 霍加斯 《在疯人院》
18 艾克 《阿诺芬尼夫妇像》
19 汉特 《少女夏洛特》
20 勃克林 《死岛》
21 米格伦 《以马忤斯的晚餐》
22 毕加索 《哭泣的女人》
阅读名画
参考文献
—–
《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
01 列宾 《索菲亚公主》
02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03 卡巴内尔 《维纳斯的诞生》
04 委拉斯凯兹 《腓力• 普洛斯佩罗王子肖像》
05 乔登斯 《豆王》
06 达• 芬奇 《圣母子与圣安娜》
07 米开朗琪罗 《圣家族》
08 塞冈蒂尼 《恶母》
09 雷尼(传) 《贝阿朵莉切• 桑西》
10鲁本斯 《美杜莎的头颅》
11 恩索尔 《被面具包围的自画像》
12 菲斯利 《噩梦》
13 德拉克洛瓦 《愤怒的美狄亚》
14 勃鲁盖尔(传) 《有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
15 雷德格瑞夫 《可怜的老师》
16 富盖 《圣母子(默伦双联祭画)》
17 勃克林 《半人马相争》
18 阿米格尼 《法里内利和朋友们》
19 贺加斯 《金酒小巷》
20 庚斯博罗 《安德鲁斯夫妇》
21 戈雅 《1808年5月3日的马德里》
22 席勒 《死神与少女》
解 说
参考文献
—–
《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
前言
命运之章——委拉斯开兹《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
迭戈•委拉斯开兹《腓力•普罗斯佩罗王子》
弗朗西斯科•普拉蒂纳《疯女胡安娜》
迭戈•委拉斯开兹《宫娥》
胡安•卡雷诺•德•米兰达《卡洛斯二世》
咒缚之章——温德尔哈尔特《伊丽莎白皇后》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德尔哈尔特《伊丽莎白皇后》
约瑟夫•斯蒂勒《抱着弗朗茨•约瑟夫的大公妃》
托马斯•劳伦斯《罗马王(莱希斯塔德公爵)》
米哈伊•蒙卡奇《身穿匈牙利军服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憎恶之章——达维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肖像》
雅克-路易-达维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肖像》
雅克-路易-达维特《马拉之死》
雅克-路易-达维特《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十八世纪宫廷服饰与玛丽•安托瓦内特》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她的孩子们》
疯狂之章——戈雅《农神吞噬其子》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农神吞噬其子》
彼得•保罗•鲁本斯《农神吞噬其子》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马德里
1808年5月3日》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命运之神们》
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丧失之章——勃克林《死之岛》
埃尔•格雷考《托利多风景》
费尔南德•赫诺普夫《废弃之城》
阿诺德•勃克林《死之岛》
愤怒之章——列宾《伊凡雷帝杀子》
伊利亚•列宾《伊凡雷帝杀子》
伊利亚•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伊利亚•列宾《索菲娅公主》
欧仁•德拉克罗瓦《愤怒的美狄亚》
凌辱之章——席勒《死亡与少女》
老彼得•勃鲁盖尔《死亡的胜利》
小汉斯•霍尔拜因《大使们》
汉斯•巴尔东《死亡与少女》
安东尼•维尔茨《美丽的罗西娜》
救赎之章——格吕内瓦尔德《伊森海姆祭坛画》
彼得•保罗•鲁本斯《耶稣上十字架》
迭戈•委拉斯开兹《耶稣受难》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伊森海姆祭坛画》
相关画家年表
后记
—–
《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
作品1 弗里达•卡洛《破裂的脊柱》
作品2 米勒《拾穗者》
作品3 弗拉戈纳尔《秋千》
作品4 巴尔德斯•莱亚尔《繁华成空》
作品5 《沉睡的恩迪弥翁》吉罗代
作品6 夏加尔《小提琴手》
作品7 布格罗《但丁与维吉尔》
作品8 多雷《犹大环/路西法》
作品9 弗里德里希《橡树林中的修道院》
作品10 德劳内《黑死病在罗马》
作品11 盖西《自画像》
作品12 提香《保罗三世和他的孙子们》
作品13 米莱斯《奥菲丽娅》
作品14 戴维《雷奥尼达在温泉关》
作品15 列宾《意外归来》
作品16 莫奈《临死的卡米尔》
作品17 马蒂诺《在老宅的尾声》
作品18 卡拉瓦乔《正被砍头的施洗者圣约翰》
作品19 布朗《请带上你的儿子,先生》
作品20 戈雅《沙丁鱼的葬礼》
序言(摘自《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
让我动笔探讨恐怖名画的契机之一是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
准确来说,是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笔下一幅关于安托瓦内特的速写。画中的那名女子被剪掉了长发,双手绑在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货车运往断头台,丝毫没有了当年那风华绝代的“洛可可女王”的影子。不过这幅画让人震惊的,并非荣枯盛衰造成的巨大落差,而是作画者冰冷而残忍的恶意。实际上大卫这名画家为了独善其身可以随意改变政治信条、背叛同伴,一辈子过着跪舔当权者的日子。此时此刻,对国王处刑投出赞成票的他无法掩饰自己对前王后的憎恶之情。以娴熟的技法巧妙绘制而成的安托瓦内特像,乍看之下酷似记者在新闻现场按下快门后记录下来的真实场景,因而一直被世人视为历史的真相,然而安托瓦内特在那个时候是否看起来真像画里一样,时至今日还有谁知道呢?也许在那些被大卫的恶意所影响的人看来,事实就是画中那样的吧。这前因后果细细想来,着实恐怖。
如果以这种逻辑去看绘画作品,迄今为止从未有人觉得可怕、恐怖的作品中——画面里当然没有任何让人觉得害怕的东西,画家本身也毫无此意——其实暗藏着不少令人战栗的秘密。
“只有小儿的眼睛才会害怕画中的魔鬼。”麦克白夫人如是说。其实比起故意营造恐怖气氛的作品,那种画面中根本没有骇人之物,或是虽存在着某些东西但不换个角度看不出来的画才真能叫人体会到恐惧为何物。
比如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 》[Degas,The Star( aka Dancer onStage)],这幅描绘了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的画并没有任何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地方,似乎与恐怖二字完全扯不上关系。然而这幅画中却暗含着我们这些现代人看不到的陷阱,一些东西明明白白就画在那里我们却看不出来。一旦等你察觉到它的存在,你对这幅画的看法也将发生巨大转变。再比如《格拉海姆家的孩子们》(Graham Children)。该怎么说呢?也许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感叹原来从不饶人的霍加斯(Hogarth)在面对世俗的幸福时也会露温柔的一面,画中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灿烂地微笑着,这幅家庭肖像画似乎就是幸福的代名词。不过你想知道这幅作品完成之后发生了什么吗?……
恐怖的根源是“死亡”。除了肉体的死亡,精神的死亡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常称之为“发疯”。可以说直接的恐怖大致都可以被这两种死亡所涵盖。侵袭我们脆弱肉身的“痛苦”、“暴戾”、“战争”、“自然”、“黑暗”、“野兽”与肉体的死亡息息相关,而动摇自身存在意义的“嫉妒”、“孤独”、“丧失”、“恶意”、“冤魂”、“恶魔”、“打破禁忌”(吃人肉等)则与疯狂紧密相连。在此之前出现的“未知”、“不安”也一样。另外“愚蠢”也会播下种子,日后会产生巨大的恐惧。正因为愚蠢,人类才会创造出不健全的社会制度,“偏见”、“贫困”、“歧视”由此而生,用一种缓慢的死亡形式将自己及他人逼入绝境。就像是某些“
罪恶”会散发出强烈魅力一样,恐怖也拥有令人难以抵抗的吸引力。人类想偷偷窥视恐怖之事、想要以恐怖为乐——人类的欲望就是如此无可救药。这并不是什么怪异心理,我们不是常说吗?只有感受过死亡般的恐怖,才能了解活着是多么可贵,虽然这具嘲讽意味,但想对恐怖一窥究竟的念头的确来自人类本身存在的矛盾性。而如妖冶似魅影的“恐怖名画”正包含了人世间各式各样的恐怖。
本书以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名画的恐怖面为切入点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当然也收录了真正以吓倒鉴赏者为目的的作品,如戈雅的《农神吞噬其子》(Goya,Saturn Devouring His Son)。不过我想传达给各位的,是当你发现迄今为止从未令你觉得可怕的作品背后其实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恐怖时产生的震惊和“长知识了!”的兴奋感。
接下来,敬请享受每一幅画所讲述的恐怖故事。
———
阅读名画 小池昌代(后记)(摘自《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
虽然我很喜欢绘画,但观赏的速度很快(真不好意思)。即便是去参观画展,也是像蟑螂一样先“刷刷刷”地转上一圈,如果有合意的作品,就再回过头来,慢慢地重新观赏。
和朋友一起参观的时候,肯定会走散,所以在开始时,我会建议大家分头观赏。不过,当我逆人流往回走时,就会和他或她不期而遇。这时,我就有些难为情。
“哎,又碰上啦!”
这也并不是双方不合拍,因为欣赏绘画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虽然双方都是在欣赏绘画,可是对绘画的理解却各不相同。这些理解(注定)会通过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所以就像没有梳洗打扮就被人看到一样,可能有些难堪。
对!就是素颜。当面对绘画的时候,人的心是坦诚的。在绘画面前,难道需要什么修饰吗?人带着坦诚的心去参观画展,这种经历表现在纸面上,就是中野京子的《胆小别看画》系列。
下面我将谈一谈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不过如果是自己不太喜欢的书,也很难谈出什么东西来。这一系列书籍我非常喜欢,总是全都放在手边。
当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好像总是遇到难题),拿起书,随便读一读,哪怕只是看看画,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想象力受到刺激,心情得以舒缓的愉悦。
我很喜欢中野京子的文笔。而在我书写这篇文章时,她的文笔节奏似乎都能转移到这里来。
作者文章的特征,毋宁说并不是由词汇构成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乍一看,这是逻辑清晰的知识性文章,当然事实也是这样,不过文章同时也意味深长,一步一步地冲击着人的内心。
纵然是知识,也不强加于人,而是提炼出来的智慧。之所以能够畅读如此复杂的内容,是因为她从不轻易给出恐怖的答案,而是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其文章节奏正如我们在画展上漫步,甚至能感觉到现场观众的脚步声。
“没有恐怖绘画,但作者的文章制造出了恐怖。”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书评,至今我仍旧这么认为。
阅读文章,我心中生出一个根本性的疑问。
用语言讲述绘画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前提是所讲述的绘画必须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井水,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作者的语言围绕着作品,但作品的神秘并没有因此损耗,而是通过她的语言,越发熠熠生辉。“哎!你也可以尝试用这种风格讲述绘画。”有人这样提议。读者在阅读她率直而热情的文章过程中开始了模仿。于是在这种风格下,绘画作品又一次得到重新研究和解读。在这些名画中,还蕴藏着太多的语言在等待发掘。作者的文章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
在本书中,我很感兴趣的,也是很受冲击的,是勃克林的《死岛》一章。因为有了这一章,《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于我就成了一本特殊的书。
我总觉得自己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幅画,可是又想不起来。阅读了文章之后,以前可能看到过该画的印象得以理清。
我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什么都没看到过。
我并没有一一记住本书作者对这幅画的解读。不论哪一章,都有大量的珍贵信息点缀其中,我们只是阅读过就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大量绘画知识。但是很遗憾,这些东西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遗失。
但是仍然有所残留。不是知识,不是语言,而是面对画作时的“眼神”。在阅读本书过程中,我从未对这种“ 眼神”的信赖产生过动摇。
因《海市》等作品而成名的作家福永武彦曾经创作过《死岛》的同名长篇小说。尽管勃克林的名字一次也没出现过,但福永仍旧深深受到了那幅画的影响。
“死岛”的日文发音和“广岛”有重合,现在我又联想到了“福岛”。
“死岛”指整个岛是墓地。像是冥河上的船夫卡隆,划着小船而来。他没有上岸,而是面对着小岛,只能看到他在不稳定的小船上的背影。光线照在他白色的衣装上,散发出神圣的光芒。这幅画本是应一位寡妇
的要求,为她制作的一幅“ 为丈夫服丧,寄托梦想的画”,但是现在我也非常想得到它。只要看一看这幅画,内心就会舒缓沉静。难道我内心有和死者谋面的愿望?是作品的整体构图逼近我们的内心。
然而,为什么描述作品的语言却具有故事风格呢?难道是因为作品已经体现在一块画布上,并展示给世界,所以文章就必须先描述梗概吗?
语言成为画作中的碎片,有惊恐,有喜悦,在我们的想象中组合成一幅画。画作中没有的东西,通过语言的斟酌,创造出空间,创造出地点,并让那里的人站在那里。这个过程和创作小说的过程完全一样。
讲述过程中,文字受到画中恶魔的怂恿,在描述画作的同时,实际上讲出了很多画作以外的东西。我们无意识地推动了某些特别的事物。
正如我们并不了解自身,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能从画作中汲取到什么。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面对画作。
“ 恐怖”这一关键词之所以贯穿了整个系列图书,大概是由于作者突出的直觉。
随着成长,人生经验增加,心里感到可怕的事情一个一个地消失,可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人类才可怕。越可怕就越有尝试的欲望,也就没有能够如此接近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了。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可怕的。
人生本没有未来。在眼前仅展开一次的现实构成了所有的一切。这难道不令人战栗吗?
当回忆恐怖这种情感,我的身体就变为幼儿。和双亲离别的恐怖,肉体疼痛的恐怖,失去什么东西的恐怖……
幼年时代,究竟有多少恐怖围绕在周围啊?对于世界有那么多战栗,我们把感知能力全都发挥了起来,我们就是显露出来的触角。
好吧!让我们再一次观赏绘画,再一次用孩提的目光,对这个世界颤抖吧。
———
解说 村上隆(日本艺术家)(摘自《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
我是在NHK( 日本放送协会)的《求知的快乐,探索这个世界》这个节目中次听说中野京子女士的。当时正好在播放一个名为“胆小别看画”的系列节目,我偶然看到,觉得十分有趣。
看完这一系列,我又去买了一本电视节目读本(《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NHK出版),读完后更是深陷其中了。
这之后,我可以说是坐卧不宁,终在网上购买了中野女士的全套著作来读。
虽然每一部都非常有趣,但钟爱的果然还是《胆小别看画》系列。这么说有很多理由,首先是中野女士选了很多我个人喜欢的画作,其次是,她会将以歌剧为代表的欧洲的浓厚文化巧妙地解构之后传达给读者。
因此,作品本身十分通俗易懂,之前对西洋绘画并没有太多了解的人也可以对其产生兴趣,从而沉浸其中。毕竟连我自己也借此重新学习了一遍,这也是我的收获。
但是,本系列出色的地方,还是以和其他美术书都不同的中野女士独特的视点写成的这一点吧。
一章章地读下去,就会发现她会围绕她熟悉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历史展开叙述。委拉斯凯兹的《腓力•普洛斯佩罗王子肖像》(本书收录)也是如此,在讲解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的同时,揭露了王子身处的情况以及时代背景,将绘画的“
恐怖”传达给各位读者。这之中有一条不动摇的纵轴始终贯彻整体,那就是“ 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时代相连的欧洲王朝的悲剧”。
正是在这种地方,我们能感受到她的创作原点。
以绘画为代表的各种艺术,它们都有着和资本主义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历史。
并且,中野女士会用恶作剧一般的视点去把握和书写王室构建家庭时的爱恨与嫉妒之心,她笔下的那个世界和我所熟悉的现代美术也有共通之处。
因为我们也是一样,在创作新的作品时,会时常考虑——要如何将爱恨和嫉妒心适度调整,来创作出新的作品,才能让客人喜欢并且购买画作。为此而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继续从事创作活动。
现在我更加深刻地感到,就算时代改变,艺术家的价值也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并且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会如此地被“ 胆小别看画”的世界所吸引,并且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书中介绍的绘画作品中,有对美的执念,对权力的执念,对世间所有事物的执念。王室们不知如何打发自己过度膨胀的物欲、性欲、守护血统这类的欲望,以及自身掌握的学识教养,于是将这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叫到自己的宫殿中,让他们画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画。
然而,当这些优秀的人们被幽禁在宫中之后,他们就只能画一些带着讽刺意味的画作。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每幅名画似乎同时也在诉说着艺术家自己的悲剧。
由于我自己也是从事艺术行业,所以无论如何都会从这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它们时刻地提醒我想起,不管是在哪个时代,艺术家这种生物都只能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充满讽刺的世界里活下去这一悲剧。
再者,说到这一著作和其他美术书完全不同的原因,其中之一就可以说是中岛女士对于历史内情的喜爱。在史学家之中,估计没有人能够像她一样如此将内情当作“
必须要提的事”来讲。
抛开误解的可能性来说的话,我认为史学家和美术史学家中,大部分人都只注重历史记录是否符合事实。于是,就很无聊。当然无聊是以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的。
咒缚之章——温德尔哈尔特《伊丽莎白皇后》(摘自《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
1865年,油画,维也纳家具博物馆,300×216cm
命运之颚
如果说有倾国倾城之美,那或许指的就是这幅画中的女子的身姿吧……见者都会禁不住如此称道,可以说是扑面而来的美之气息。
不仅仅是面容精致,纤细的肢体也堪比时尚模特。当真有如此美女吗?或许有人觉得,御用的宫廷画家往往是汲取这些重要主顾的神髓,然后画的比真人更赏心悦目一些。
然而这一次却并非如此。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照相机,画中女子的照片也大量留存了下来,证明了她的美貌完全无需画家来加工修饰。
伊丽莎白皇后。不仅仅是在哈布斯堡王朝,与历代不论哪国、哪个王朝的女性相比,都可以断言为数一数二的美女。
据说伊丽莎白的丈夫,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在弗朗兹•克萨韦尔•温德尔哈尔特完成这幅画时十分满意地评论道“这是幅将皇后原本的姿态记录下来的肖像画”。
从这幅作品回溯到13年前,哈布斯堡王朝的年轻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对伊丽莎白(爱称茜茜)一见钟情,陷入了热恋。两人的相遇是在约瑟夫的相亲现场,可相亲的对象并不是茜茜,而是她的姐姐海伦娜。当时的王公的相亲都是政治联姻,对包含双方亲属在内的皇宫情况都有事前调查,在选定对象的阶段基本可以说是婚约已经成立了。因此海伦娜也是接受着皇妃教育等待着迎接这一天,对弗朗茨•约瑟夫而言,相亲也不过是新娘的婚前确认仪式而已。
15岁的茜茜也在相亲宴席上实属偶然。一是凑凑人数,二是想借机让任性的女儿学学社交礼仪的父母心,再加上茜茜本人出于好玩心理的好奇心。谁能预料到命运之颚会在这里张开大口呢。弗朗茨•约瑟夫也是一样,他的视线穿过了海伦娜,牢牢地盯在了比自己小了7岁,对自己的美还毫无认识的少女身上,先是邀其共舞,接着便求婚了。这是多么急不可耐的爱情的力量啊。
然而,无意之间抢走了姐姐的婚约者的茜茜恐怕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原本对茜茜而言,结婚还早得很,与其说是恋爱,其实只是被人爱上了而已。
——伊丽莎白1837年出生于巴伐利亚公国,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次女。父亲马克西米里安公爵对政治漠不关心,不喜教条的宫廷生活,终生在南德意志美丽的大自然中过着骑马、狩猎、垂钓的玩乐人生。因其对子女采取放任主义的态度,长女海伦娜姑且还好,伊丽莎白则是完全无拘无束地天真烂漫地长大的。伊丽莎白每天漫步山林,骑马几个小时也不厌倦,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可以说伊丽莎白尤其像她的父亲,对女儿应有的学习、钢琴、礼仪规范等教养毫无兴趣,据说钢琴弹得尤其糟糕。
正因为少女伊丽莎白的玩心如此之重,从出嫁之事定下开始就分外地辛苦。匆匆地开始接受新娘教育。欧洲史、尤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兴发史,宗教学,宫廷中各种琐碎的繁文缛节,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课程等等等等。然而伊丽莎白本来就很讨厌学习,只有半年的临时抱佛脚也是勉为其难。双亲明知道伊丽莎白的准备还不充分,但除了送女儿出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故事仿佛似曾相识吧?没错,它与下一章中也会提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情况如出一辙。伊丽莎白也好,安托瓦内特也好,都是在恶作剧般的命运使然之下,负担起了原本属于别人的“超大国王妃”这一沉重的使命。如果她们能获得更适合自己的身份,成为一个小国的侯爵夫人或公爵夫人,即便不能留名于青史,或许至少能平平稳稳地安度一生啊……
据说因为填鸭式教育的压力,茜茜多次精神失常,以至于其母提出将婚期延后数月(当然被否决了)。茜茜曾叹息道:“他如果不是皇帝,而是裁缝就好了”,这句话大概是发自肺腑的吧。
——-
弗里达•卡罗卡洛
《破裂的脊柱》(摘自《胆小别看画5:意外归来》)
1944年 油画•画布
40*30.7cm
收藏于:墨西哥多洛雷斯奥尔梅多博物馆
仿佛被毛刷扫过一样的薄云下,是一抹透彻明亮的蓝色天空。远处那条横亘在天地之间的直线可是大海?
远方的海浪好像在向画外推挤着大地,地壳的裂纹由远至近愈来愈大,犹如是放大的女主人公上半身那道纵裂的伤口。再去瞧她体内那根被无情剜出暴露在外的红黑色脊柱,也确实是裂痕无数。
但那真的是她的脊柱吗?
貌似不是。细细看过之后我们就能发现那其实并不是她的骨骼,而是一根上细下粗具有远古风貌的圆柱体。而她正把的头像一件装饰品般安放在这个精雕细琢的圆柱体顶上。这根圆柱体贯穿她的内脏,带给她剧痛的同时又像一根主心骨般支撑着她的身体,防止她的倒下。可这根圆柱本身已经伤痕累累,又能支持到她何时呢?
另一个支撑她纤细脆弱身体的就是那件带金属扣的矫形衣了,她的胸部、腰部以及腹部都被绑缚着。就是这样一件带给人极大不适及痛苦的宛如拷问刑具的东西,一旦卸下她便无法站立,年轻的乳房更显出矫形衣的冷硬以及伤痕的惨烈。
好像这些痛楚仍显不足一样,她的上半身—-脸上、身上以及两个手腕上被钉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钉子,这些钉子执拗得遍布她的全身,虽然她的下半身被一块布遮掩着我们无法完全看见。这个形象不禁让人联想到在受难地的山丘上受磔型的耶稣,他就是这样被钉在十字架上,身上盖着一块麻布。在这幅画中也可见圆柱体和矫形衣所形成的十字,钉子和布,难道她也是一位殉道者吗?
散乱的发下是一张端正的脸庞,静穆的表情,两根相连的粗黑一字眉仿佛展翅的乌鸦随时会从额头上飞逝而去,丰润的唇上长着一层密密的汗毛。美丽的眼睛中流下一颗颗珍珠般的眼泪,但那些泪水并不是因为肉体的疼痛而引发的一般身体反应。她并不是因为怜悯自己而在哭泣,也不是为了乞讨他人的同情,这个女子在这样一种非人的苦痛中仍不失自尊,毅然忍受着命运加诸在身上的一切,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从画中喷薄而出。
这幅画就是有着这样一股扣人心弦的力量。
这是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卡洛的自画像。
弗里达在年仅四十七年的短暂生涯中留下了将近二百幅作品,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她的自画像。她在人生的后半期画了许多像这幅作品一样充满血腥气,可以说是她自画像的系列作品。有人曾经问她为什么那么爱画自己,她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一个人很孤单。”她在给别人的信中常不忘添一句“别忘记我啊”,虽然有些矫情感觉像做戏,但也足见当时的她一定是处在一种极大的孤独之中。
常有人嘲笑说自画像的批量创作就像写自传体小说一样,因为“女人有着一种强烈的自恋意识”,“一旦受伤马上呻吟”(不少女性艺术家的自我内心吐露,也的确让男性心生怯意)。可弗里达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自画像并不仅仅是把心灵问题肉体化,也不单单是孤独嫉妒带来的痛苦、创作上的奋战、因人生不如意而产生的抑郁—-这些因素在肉体上的反射。她的那句“我只是在画我自身的现实”并不是一句假话。
那根布满裂痕的像古代圆柱体般的脊柱,与其说是绘画的抽象表现手法,不如说确确实实是弗里达真实的肉体写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