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85359
总 序
文化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文化一旦产生,就必然交流,这种交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由于文化交流,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才能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才能形成今天世界上万紫千红的文化繁荣现象。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亦然,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中国与东盟许多国家地理相接,山水相连,不少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着跨居、通婚现象,这为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地理与人文基础。其次,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中国与东盟诸多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民族进行思想与文化对话,自然离不开翻译。翻译活动一般又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类。有史记载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口译活动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但严格意义上的笔译活动则出现在明代,至今已逾五百年的历史。
在过去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东盟国家大量地译介了中国的文化作品,其中不少已经融入到本国的文化中去。中国译介东盟国家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以文字为载体的相互译介活动,更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与东盟携手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他呼吁中国与东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新的“钻石十年”。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于是,把中华文化的经典译介至东盟国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还蕴含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所谓交流,自然包括“迎来送往”,《礼记》有言:“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与东盟国家一样,既翻译和引进外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把本国文化的精髓部分推介出去。作为中国人文思想的出版社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构想了“东方智慧丛书”,并付诸实践,不仅是中国翻译学界、人文学界的大事,更是中国与东盟进行良好沟通、增进相互了解的必然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作为翻译工作的主要承担方,都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东盟语言文字的翻译优势。三个单位的合作将能够擦出更多的火花,向东盟国家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认为,“文化交流是新的全球化现象”。 我们希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与时代趋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是为序。
刘志强
翻译后记
教学之外,一直想着能有机会利用外语为中老两国的文化交流做一点儿贡献。然而,这样的平台不是个人所能搭建的。长期以来,中国与老挝之间的交往,往往只限于旅游、商业等,文化领域的交流可谓少之又少。即便有,如中央和地方的文艺团体互访之类的,大体是出于促进两国的情谊考虑。我想,思想的碰撞,对对方文化精髓的汲取才是深层次的,而这须得从两国的历史文化中去挖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在老挝的传播面却很窄,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都未见译作。在老挝青少年的印象中,有关中国的文化形象似乎就是飞檐走壁的武侠电影,或风花雪月的爱情电视剧,而这些还是从邻国传播过来的。每每想起这些,我不禁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我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先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老挝去。将来,老挝的优秀文化成果也会被译介到中国来。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强力实施,孔子学院有幸在老挝落地生根,并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此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东方智慧丛书》,计划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向东南亚传播。承蒙广西民族大学陶红教授推荐,我有幸作为本书的译者,参与到这一系列经典的翻译当中,为中老文化交流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感到激动不已,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也为有其他译者的共同参与而感到欣慰和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颇有压力。为保证译稿的质量,特恳请老挝国立大学语言学学院老挝语系主任波里·巴帕潘教授给予指导,帮助校对,波里教授热情地同意了我的请求,并悉心给予了指导和帮助。让我深受感动的是,波里教授不但对用语进行了修正,对语序进行了调整,还对标点符号进行了修改,严谨细致的精神让人钦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这些经典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带着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再加上译者水平有限,能否将原文的本意和内涵精准转述,让另一个文化语境下的读者透彻理解,还请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2015 年10月
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