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17494
内容简介
工业兴则国富,工业强则国强。《新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与管理》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系统深入地考察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要求,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下一步我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进一步完善我国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与重点内容。《新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与管理》立足实践,着眼长远,视角宏观,思路清晰,内容新颖,材料翔实,可供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严重冲击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
第二节 历史经验的启示
(一)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二)美国:从殖民地国家到超级大国
(三)德国:数度崛起的经济强国
(四)日本:废墟中重建的经济大国
第三节 对我国工业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一)工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工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
(三)工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源泉
(四)工业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依托
第二章 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工业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奠基(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19782001年)
(三)融入全球(2001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成就
(一)总体规模快速扩大
(二)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四)多种经济成分及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五)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三节 我国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始终将工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
(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三)不断深化推进改革
(四)坚持对外开放
(五)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环境
第一节 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一)低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加剧
(三)全球治理机制将重新塑造
第二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挑战不断加剧
(一)我国发展的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凸显
(二)全球减排压力持续加大
第三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将重塑工业发展模式
(二)世界各国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三)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
(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要求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推动工业化基本实现
(二)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重点
第三节 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正确处理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的关系
(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统筹推进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第一节 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
(三)持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第二节 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
(二)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
(四)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五)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节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真正确立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
(三)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第四节 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发展
(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三)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
第五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还将持续较长时期
(二)加快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
(四)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六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一)推动完善促进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着力培育开放型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第六章 稳步推进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工业管理的国际比较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管理模式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管理模式
(三)国外工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历程
(一)1982年的改革
(二)1988年的改革
(三)1993年的改革
(四)1998年的改革
(五)2003年的改革
(六)2008年的改革
(七)2013年的改革
(八)对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工业管理改革
(一)大部门制改革的国际实践和启示
(二)我国工业大部门制管理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三)深化我国大部门制工业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
新中国工业大事记
后记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严重冲击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
第二节 历史经验的启示
(一)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二)美国:从殖民地国家到超级大国
(三)德国:数度崛起的经济强国
(四)日本:废墟中重建的经济大国
第三节 对我国工业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一)工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工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
(三)工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源泉
(四)工业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依托
第二章 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工业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奠基(19491978年)
(二)改革开放(19782001年)
(三)融入全球(2001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成就
(一)总体规模快速扩大
(二)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四)多种经济成分及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五)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三节 我国工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始终将工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
(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三)不断深化推进改革
(四)坚持对外开放
(五)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环境
第一节 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一)低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加剧
(三)全球治理机制将重新塑造
第二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挑战不断加剧
(一)我国发展的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凸显
(二)全球减排压力持续加大
第三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将重塑工业发展模式
(二)世界各国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三)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
(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要求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推动工业化基本实现
(二)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重点
第三节 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正确处理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的关系
(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统筹推进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第一节 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
(三)持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第二节 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
(二)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
(四)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五)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节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真正确立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
(三)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第四节 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发展
(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三)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
第五节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还将持续较长时期
(二)加快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
(四)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六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一)推动完善促进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着力培育开放型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第六章 稳步推进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工业管理的国际比较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管理模式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管理模式
(三)国外工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历程
(一)1982年的改革
(二)1988年的改革
(三)1993年的改革
(四)1998年的改革
(五)2003年的改革
(六)2008年的改革
(七)2013年的改革
(八)对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工业管理改革
(一)大部门制改革的国际实践和启示
(二)我国工业大部门制管理改革的成就与不足
(三)深化我国大部门制工业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
新中国工业大事记
后记
在线试读
梦想是理想的风帆,梦想是奋进的航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目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技术创新的承担者,是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工业兴则国富,工业强则国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工业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回首过去,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再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的发展为确立我国经济大国地位、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工业依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解决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一切重大和长远的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我国城镇化、民生福利、环境保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高度依赖于工业的强力支撑。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之时,需要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部分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形成一批引领发展的跨国大企业集团。预计到2050年,我国实现现代化之时,需要基本建成现代工业强国。在较长时期内,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
梦想承载理想期盼,圆梦需要付诸行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科技水平大幅提高,生产要素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综合优势明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但是,也要清醒看到,未来发展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低迷仍在持续,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双重挑战凸显,我国工业发展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我们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按照“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的部署要求,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实施工业强国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推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意味着到205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280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19.2万元。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在2010年16万亿元的基础上再增长6倍,而且需要在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上有一个大的飞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外需持续萎靡,投资增长放缓,我们必须立足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努力拓展工业化发展新空间。要更加注重面向城镇化特别是“人的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持续改善供给结构,引导企业及时有效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高度重视、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更加注重促进投资稳定增长,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扩大民间投资比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产业发展的载体。要坚持以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业为重点,积极推动、实施更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积极主动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工业自身整体素质偏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工业提供更多的现代生产手段、生产工具和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作为有力支撑。要紧紧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瞄准重点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要在提升存量上下功夫,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做优做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工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产业集中度。要在优化增量上下功夫,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强市场培育,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关键在于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建设工业强国,必须把自主创新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下大气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在先进制造、信息网络、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国防科技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大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营造求真务实、宽容失败、团结协同的创新氛围。
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正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制造企业增强市场控制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推进两化融合是适应信息化发展重大趋势的迫切要求,是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走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要坚持网络先行,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要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支持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要深化应用,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和全面覆盖,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支持面向制造的服务企业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要强化安全保障,大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法制建设,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能力建设,加快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同时工业还承担着为全社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装备产品的责任,其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生态文明进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更加注重统筹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加快新能源发展,强化全方位全过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更加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加大重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更加注重推进节能降耗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示范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产业发展新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健全促进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机制上最大限度地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充分激发企业和个人创业积极性;推动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完善全国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加快建立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要统筹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优化开放结构,创新开放模式,大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全面提高工业开放型经济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以战略性思维,冷静思考,准确判断,以实施正确的行动。《新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与管理》一书的出版很有意义。该书结合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运用丰富翔实的资料,深入分析了建设工业强国的环境变化、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不乏新颖独到的见解,也还有些观点尚待研究和完善。希望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就此深入研究,多方沟通,共同为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激发强劲的动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业绩,一步一步把工业强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
回首过去,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建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再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的发展为确立我国经济大国地位、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工业依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解决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一切重大和长远的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我国城镇化、民生福利、环境保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高度依赖于工业的强力支撑。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之时,需要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部分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行业形成一批引领发展的跨国大企业集团。预计到2050年,我国实现现代化之时,需要基本建成现代工业强国。在较长时期内,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
梦想承载理想期盼,圆梦需要付诸行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科技水平大幅提高,生产要素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综合优势明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但是,也要清醒看到,未来发展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低迷仍在持续,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双重挑战凸显,我国工业发展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我们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两个一百年目标”,按照“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的部署要求,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实施工业强国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推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意味着到205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280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19.2万元。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在2010年16万亿元的基础上再增长6倍,而且需要在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上有一个大的飞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外需持续萎靡,投资增长放缓,我们必须立足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努力拓展工业化发展新空间。要更加注重面向城镇化特别是“人的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持续改善供给结构,引导企业及时有效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高度重视、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更加注重促进投资稳定增长,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扩大民间投资比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产业发展的载体。要坚持以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业为重点,积极推动、实施更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积极主动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工业自身整体素质偏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工业提供更多的现代生产手段、生产工具和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作为有力支撑。要紧紧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瞄准重点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要在提升存量上下功夫,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做优做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工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产业集中度。要在优化增量上下功夫,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强市场培育,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关键在于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建设工业强国,必须把自主创新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下大气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在先进制造、信息网络、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国防科技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大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营造求真务实、宽容失败、团结协同的创新氛围。
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正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制造企业增强市场控制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推进两化融合是适应信息化发展重大趋势的迫切要求,是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走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要坚持网络先行,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要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支持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型显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要深化应用,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和全面覆盖,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支持面向制造的服务企业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要强化安全保障,大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法制建设,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能力建设,加快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同时工业还承担着为全社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装备产品的责任,其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生态文明进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更加注重统筹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加快新能源发展,强化全方位全过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更加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加大重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更加注重推进节能降耗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示范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产业发展新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健全促进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机制上最大限度地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充分激发企业和个人创业积极性;推动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完善全国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加快建立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要统筹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优化开放结构,创新开放模式,大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全面提高工业开放型经济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以战略性思维,冷静思考,准确判断,以实施正确的行动。《新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与管理》一书的出版很有意义。该书结合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运用丰富翔实的资料,深入分析了建设工业强国的环境变化、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不乏新颖独到的见解,也还有些观点尚待研究和完善。希望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就此深入研究,多方沟通,共同为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激发强劲的动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业绩,一步一步把工业强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