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844110
编辑推荐
多才多艺的钱君匋,他的散文流畅、清新、生动、感情真挚,当属他的另类精品。品读这些散文精品,我们既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收藏经验,又能够了解到这位收藏大师的传奇经历;既可以领略大师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思想,又可以了解他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好书是人类*好的朋友,相信读者们阅读此书,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内容简介
钱君匋多才多艺,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造诣。本书《钟声送尽流光》这部散文随笔集,是编者从他近百万字的作品中,精心挑选了三十来万字编辑而成的。这些作品既包括作者对艺术品收藏的独特的艺术感悟和经历的回忆,对前人艺术的总结评论,以及自己的艺术感悟,又包括不少怀人叙事的作品,如作者同鲁迅、夏丏尊、丰子恺等大家的交往,以及他们对作者的无私关爱和帮助……
目 录
辑 收藏记忆
我爱刻印
读印随想
赵之谦刻印辨伪
篆刻的古往今来
缶外小札
古铁篆刻遗珠
吴昌硕刻印偶得
《吴昌硕百印集》序言
《豫堂藏印甲集》序言
《豫堂藏印乙集》序言
学画、买画、失画、还画、献画
我和书法的因缘
篆刻家的自刻印
漫谈篆刻
书籍装帧生活五十年
书籍装帧
装帧琐谈
九十方知我无知
第二辑 随谈大家
赵之谦的艺术成就
渎赵之谦的《白莲》
齐白石的《蟋蟀扇》
齐白石及其《红莲鸣蝉》
白石二题
印章和绘画
色彩与音乐
略论吴昌硕成就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
我所知道的黄士陵
“于右任书法展”感怀
于右任和我及其书法
第三辑 回忆师友
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诞生八十周年纪念
想起鲁迅一件往事
忆郁达夫先生
追念夏丐尊先生
悼茅盾同志
弘一法师在我心中
从“加饭”到料酒
“卖花人去路还香”
访丰子恺于西湖
想起了曹辛之
陶元庆论
陶元庆和我
与陆俨少相处的时刻 ,
泪向杭州洒——记沙孟海
一方印认识了陈毅市长
第四辑 战地行脚
退出虹口
沪杭车中
转上前线去
折向要塞的江阴
轰炸中回故乡
在故乡
离家前后
夜发湖州
袁家汇的一周
泉水洋上的枪声
湖州在烽火中
苕溪急流上的恐怖
暂留晓墅
炮火扑到了天目山
浙皖丛山间的流亡群
鄣吴村一夜
向皖南行进
火焰中的广德
第五辑 钟声送尽流光
我的幼年艺术生活
成“家”必须读书
初期的开明书店
我在开明的七年
聊聊我的名字
钟声送尽流光
我的故乡
“孤岛”文艺钩沉
话说上海渔人码头
酒
新加坡纪行
丹青不知老将至
江南大字一一翠
我梦想艺术上的“突变”
瑞金宾馆的美食
桂林唱和
我爱刻印
读印随想
赵之谦刻印辨伪
篆刻的古往今来
缶外小札
古铁篆刻遗珠
吴昌硕刻印偶得
《吴昌硕百印集》序言
《豫堂藏印甲集》序言
《豫堂藏印乙集》序言
学画、买画、失画、还画、献画
我和书法的因缘
篆刻家的自刻印
漫谈篆刻
书籍装帧生活五十年
书籍装帧
装帧琐谈
九十方知我无知
第二辑 随谈大家
赵之谦的艺术成就
渎赵之谦的《白莲》
齐白石的《蟋蟀扇》
齐白石及其《红莲鸣蝉》
白石二题
印章和绘画
色彩与音乐
略论吴昌硕成就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
我所知道的黄士陵
“于右任书法展”感怀
于右任和我及其书法
第三辑 回忆师友
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诞生八十周年纪念
想起鲁迅一件往事
忆郁达夫先生
追念夏丐尊先生
悼茅盾同志
弘一法师在我心中
从“加饭”到料酒
“卖花人去路还香”
访丰子恺于西湖
想起了曹辛之
陶元庆论
陶元庆和我
与陆俨少相处的时刻 ,
泪向杭州洒——记沙孟海
一方印认识了陈毅市长
第四辑 战地行脚
退出虹口
沪杭车中
转上前线去
折向要塞的江阴
轰炸中回故乡
在故乡
离家前后
夜发湖州
袁家汇的一周
泉水洋上的枪声
湖州在烽火中
苕溪急流上的恐怖
暂留晓墅
炮火扑到了天目山
浙皖丛山间的流亡群
鄣吴村一夜
向皖南行进
火焰中的广德
第五辑 钟声送尽流光
我的幼年艺术生活
成“家”必须读书
初期的开明书店
我在开明的七年
聊聊我的名字
钟声送尽流光
我的故乡
“孤岛”文艺钩沉
话说上海渔人码头
酒
新加坡纪行
丹青不知老将至
江南大字一一翠
我梦想艺术上的“突变”
瑞金宾馆的美食
桂林唱和
前 言
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人,是我国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书籍装帧家、音乐美术教育家、收藏家、出版家,一生取得多方面成就,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丰富,是二十世纪公认的一代艺术大师。
钱君匋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他小学毕业就教一所小学,而且颇获好评,后来“开后门”进了上海的一所艺术学校,却因酷爱艺术,全部精力都花在书法、绘画、篆刻的学习上,耽误了文学修养的学习,以至于在毕业后受到老师丰子恺的批评。19岁的钱君匋从此发奋读书,将一部字典背了下来,后来走上教书的道路。大革命时期,年少气盛的钱君匀回乡闹革命斗劣绅,然而时势却让钱君甸进了开明书店。聪慧异常而又灵活的钱君匋在开明书店工作中,充分发挥他封面设计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出版规律。抗战开始后,逃难回上海的钱君匋白手起家,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毅力创办了万叶书店,出版了大量音乐作品和抗日书籍。新中国成立后,钱君甸继续在出版界服务。钱君句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发心收藏研习吴昌硕、赵之谦、黄牧甫、于右任等名家的作品真迹,潜心揣摩和认真研究,自己的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也在其中突飞猛进。然而当他的收藏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国内质高量丰时,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下午,晚年的钱君匀毅然决然将数千件无价之宝的文物裸捐给国家,宝藏在故里桐乡。他的传奇一生和高尚的境界造就了他作为二十世纪一代大师的地位。
作为一代艺术大师,钱君匋的散文创作也有很高造诣,他从青年时代写爱情诗起步,写出了一大批散文作品,包括他艺术品收藏有独特的艺术感悟和经历的回忆、对前人艺术的总结评论以及自己的艺术感悟,还有不少怀人叙事的作品。这些散文,都是钱君匋在工作之余有感而发,所以他的散文流畅、清新、生动、感情真挚,是艺术大师的另类精品。本书从钱君匋近百万字的作品中精选了三十万字,编辑成这部散文随笔集。从这些长长短短的散文随笔中,既可以从中学到收藏的许多经验,也可以了解钱君匋收藏的传奇经历;既可以领略钱君匋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思想,也可以了解钱君匀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相信对今天的读者会有诸多人生启迪。
钱君匋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他小学毕业就教一所小学,而且颇获好评,后来“开后门”进了上海的一所艺术学校,却因酷爱艺术,全部精力都花在书法、绘画、篆刻的学习上,耽误了文学修养的学习,以至于在毕业后受到老师丰子恺的批评。19岁的钱君匋从此发奋读书,将一部字典背了下来,后来走上教书的道路。大革命时期,年少气盛的钱君匀回乡闹革命斗劣绅,然而时势却让钱君甸进了开明书店。聪慧异常而又灵活的钱君匋在开明书店工作中,充分发挥他封面设计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出版规律。抗战开始后,逃难回上海的钱君匋白手起家,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毅力创办了万叶书店,出版了大量音乐作品和抗日书籍。新中国成立后,钱君甸继续在出版界服务。钱君句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发心收藏研习吴昌硕、赵之谦、黄牧甫、于右任等名家的作品真迹,潜心揣摩和认真研究,自己的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也在其中突飞猛进。然而当他的收藏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国内质高量丰时,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下午,晚年的钱君匀毅然决然将数千件无价之宝的文物裸捐给国家,宝藏在故里桐乡。他的传奇一生和高尚的境界造就了他作为二十世纪一代大师的地位。
作为一代艺术大师,钱君匋的散文创作也有很高造诣,他从青年时代写爱情诗起步,写出了一大批散文作品,包括他艺术品收藏有独特的艺术感悟和经历的回忆、对前人艺术的总结评论以及自己的艺术感悟,还有不少怀人叙事的作品。这些散文,都是钱君匋在工作之余有感而发,所以他的散文流畅、清新、生动、感情真挚,是艺术大师的另类精品。本书从钱君匋近百万字的作品中精选了三十万字,编辑成这部散文随笔集。从这些长长短短的散文随笔中,既可以从中学到收藏的许多经验,也可以了解钱君匋收藏的传奇经历;既可以领略钱君匋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思想,也可以了解钱君匀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相信对今天的读者会有诸多人生启迪。
在线试读
我爱刻印我开始学刻印,还不到二十岁。当时我老家屠甸,有两位长者,都是有名的书画家。一位是孙增禄,原名炳荣,号良伯,别署两陂,他的居室名小沧浪馆。祖籍浙江绍兴,自其祖蓝田始从绍兴迁屠甸。父秋圃。三代都是中医外科名手,病家四方求诊,纷至沓来,户限为穿。孙老兼善书画、篆刻、琴棋、诗文等。书学颜平原,晚略受郑板桥影响,人物、山水、花鸟、虫鱼,无不精妙,风格在梁楷、白阳、青藤、石涛之间。印宗浙派,有陈鸿寿风。所作都能自开面目,名驰东南一带。早年曾任上海同文书局缮写工作,其石印本书籍,不少出自他的手笔。晚岁依其甥为生,卒于濮院。
另外一位是徐容,原名钟兆熊。徐为母姓,名熊,后改容,字菊庵,亦作橘庵。居室名枰香仙馆,别署殳山外史。浙江桐乡人。善画人物仕女,并及花鸟虫鱼。师法改琦、费丹旭、恽寿平等人,风格清丽脱俗,自成一家。亦擅诗文。曾在上海卖画,声誉鼎盛。晚年侨居海宁硖石蒋氏别下斋,至殁。
这两位老先生和我的学习刻印有关,起着初的推动作用,所以我要把他们的平生比较详细地说一遍。他们都长我十多岁,因为我爱好书画,他们觉得稚子可教,所以欢喜和我做忘年的朋友。我在上海求学,一遇寒暑假回家,总是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看他们作画写字,听他们闲谈各种趣闻逸事。我心中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所受到的教益很多。
我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攻渎时,国画由吕凤子、汪仲山、沙辅卿几位老师担任,他们当然只教山水、人物、花鸟之类。刻印和书法不属于他们所教的范围,他们就不多事;也没有其他老师来教我。我学习刻印,前面已经说过是由孙徐二老的怂恿并授意下学吴昌硕开始的。当时吴昌硕的声誉名满海内外。我很崇拜他,就买了一部上海有正书局出版的《吴昌硕印谱》来学刻。因为不知道同时要学习书法,大约经过一年的努力,所获不多。其问吕凤子老师曾陪我去拜见过昌硕先生。吴昌老和蔼可亲,不以为我年幼而不屑接谈。我跟吕老师进了吴家的门,一上楼便见吴昌老正在聚精会神地挥毫作画,但见老笔纷披,画出一幅蓊郁的葫芦图。待到可以暂时停笔的时候,吴昌老才和我们对坐闲谈。吕老师把我介绍给吴昌老,说我在书画之外,还会刻印。趁吕老师介绍的当儿,我赶紧把所刻的习作拓本递上。吴昌老反复端详了好一阵,才很温和地对我说:“还嫩。”这是他的客气话,其实何止是“嫩”而已!接着他说,要多刻,要不厌其烦地刻。要多写,要每天不问断地长时间地写。要多看,看秦汉的以及明清各大家的印,看的时候要牢记他们的章法、刀法,要分析一个印的各个部分。刻印必须扩大眼界,勤于磨砺。他说得很多。还是吕老师说不要耽误吴老作画的时间,我们才匆匆辞归。经过这一次拜见,我才知道刻印不能单打一,一味闷刻是不成的。我所以刻不好,其原因就在不知道同时要练字读谱。但吴昌硕的印实在难学,他的神髓很难捉摸得到。我有一次和孙徐二老谈到这一点,他们也觉得我的印学吴昌硕没有学好。二老建议我改学赵之谦,试试究竟怎样,因为赵之谦的印,刻得比较工整,容易人手。我学了一阵子,也不见有多大进境。以前吴昌老对我说的话我虽记住了,并想在刻的时候应用进去,但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练习篆隶书,研究和比较名人的刻印,但是还不能照着去实践。
有一次,我猛然记起以前吴昌老说过的要学秦汉印这些话,觉得只在名家的印章中转圈子是不够的,名家的印章也都是从秦汉印中出来的,我不能舍本逐末,要在泰汉印中打几个滚,从那里取得开辟新路的源泉。于是,我专心致志地学秦汉玺印,果然,没有几年工夫,刻的印就不同以前了,似乎大有起色。于是,我除收集明清名家的印谱之外,更着意收集秦汉的印谱,用业余的点滴时间来啃嚼这些印谱,渐渐得心应手起来,兴致也越来越好。我就这样有时刻一阵,有时放一阵,一直过了八十岁,还不肯罢休。
我平常刻印,一般的印面都在一二公分自乘之间,较大的印面,从来没有染过指。到了壬午那一年,忽然兴来,竟刻了两方巨印。这两方巨印是为徐老刻的。他新得一青田石的石匣,空着没有什么雕琢,我就在石匣的盖和底上刻巨印,印面约为十公分自乘。
“徐容之印”是白文,另一方“菊庵”,是朱文,都受赵之谦的巨印“赵之谦印”“滂喜斋”“郑斋”的影响。其实他的这几方印也是从汉官印和汉碑额而来的。后来我刻“著书都为稻粮谋”等巨印,想搞自己的面目,事实上并不容易,仍然脱不了赵氏的影响。
我刻巨印的事一传开,求者日众,以后就变成家常便饭,不知刻了多少。记得吴湖帆先要我为他刻巨印,先后刻了三方。接着是刘海粟,也刻了五六方,还有潘天寿、朱屺瞻等人。他们认为我刻的巨印和刻小印一模一样,手腕有力,笔画自然,泼辣生动,气韵磅礴。但我自己总觉得还不够生辣,不够神完气足。
刻印必刻跋,这是每一方印所不可缺少的。一般我都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年月,至多再加个上款,字数不多。刻长跋和刻巨印一样,难度比较高。在壬午那一年,我在刻巨印的同时,也开始刻长跋。我看了赵之谦“餐经养年”的阳文长跋,有《始平公造像》的遗意,手就有点痒起来,便在“冷暖白知”一印的四周一试,刻的是阳文。现在看来,这四面《始平公》式的阳文长跋,不免稚嫩,但是我次所刻,颇有敝帚自珍的感情,合不得磨了它。我想,留作一种纪念,不是很好吗!后刻“钟声送尽流光”和“夜潮秋月相思”两方巨印,都是我自己的句子,是画格的隶书长跋。为了刻这样的长跋,我还写了两篇限定字数的散文,直到现在,我仍很喜爱这两方巨印。另外在巨印“广州三月作书贾”的四面,刻了篆书长跋。这方印先后刻过两方,现只存一方,另一方在“文革”中被抄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隐隐笙歌处处随”两方巨印,刻的是四面狂草长跋;人们认为这是我初期刻狂草长跋的代表作。以后刻的狂草,七十九岁刻的“一路滩声奔乱石”“青山下酒诗千行”两印的四面狂草,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狂草长跋,都比较泼辣精炼。今年我又重温旧梦,用《始平公造像》法在巨印“气象万千入画中”的四周和顶上刻了五面阳文长跋。由于目疾日岌,所刻颇觉棘手,不知刀着何所。在刻印刻跋之中,也曾刻过花卉,六十年代刻过“昙花”的印面,发表在当时的《文汇报》上。
这方印后来在“文革”中被抄去,不知去向。1974年顷,刻过朱屺瞻、王季眉画的“梅、兰、竹、菊”的四面画跋,在造像刻跋之外,另立一格。
我共刻了两万多方印,包括巨印在内,以及各种书体的长短跋,这只是一种磨砺,距离我所要达到的水平还远。年纪虽已到了人生的末梢,但只要我的双目还能看得见,在放大镜下还想求得寸进,我要刻出比较满意的作品来。我不能辜负我爱上了刻印的这一生。P3-6
另外一位是徐容,原名钟兆熊。徐为母姓,名熊,后改容,字菊庵,亦作橘庵。居室名枰香仙馆,别署殳山外史。浙江桐乡人。善画人物仕女,并及花鸟虫鱼。师法改琦、费丹旭、恽寿平等人,风格清丽脱俗,自成一家。亦擅诗文。曾在上海卖画,声誉鼎盛。晚年侨居海宁硖石蒋氏别下斋,至殁。
这两位老先生和我的学习刻印有关,起着初的推动作用,所以我要把他们的平生比较详细地说一遍。他们都长我十多岁,因为我爱好书画,他们觉得稚子可教,所以欢喜和我做忘年的朋友。我在上海求学,一遇寒暑假回家,总是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看他们作画写字,听他们闲谈各种趣闻逸事。我心中把他们作为老师看待。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所受到的教益很多。
我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攻渎时,国画由吕凤子、汪仲山、沙辅卿几位老师担任,他们当然只教山水、人物、花鸟之类。刻印和书法不属于他们所教的范围,他们就不多事;也没有其他老师来教我。我学习刻印,前面已经说过是由孙徐二老的怂恿并授意下学吴昌硕开始的。当时吴昌硕的声誉名满海内外。我很崇拜他,就买了一部上海有正书局出版的《吴昌硕印谱》来学刻。因为不知道同时要学习书法,大约经过一年的努力,所获不多。其问吕凤子老师曾陪我去拜见过昌硕先生。吴昌老和蔼可亲,不以为我年幼而不屑接谈。我跟吕老师进了吴家的门,一上楼便见吴昌老正在聚精会神地挥毫作画,但见老笔纷披,画出一幅蓊郁的葫芦图。待到可以暂时停笔的时候,吴昌老才和我们对坐闲谈。吕老师把我介绍给吴昌老,说我在书画之外,还会刻印。趁吕老师介绍的当儿,我赶紧把所刻的习作拓本递上。吴昌老反复端详了好一阵,才很温和地对我说:“还嫩。”这是他的客气话,其实何止是“嫩”而已!接着他说,要多刻,要不厌其烦地刻。要多写,要每天不问断地长时间地写。要多看,看秦汉的以及明清各大家的印,看的时候要牢记他们的章法、刀法,要分析一个印的各个部分。刻印必须扩大眼界,勤于磨砺。他说得很多。还是吕老师说不要耽误吴老作画的时间,我们才匆匆辞归。经过这一次拜见,我才知道刻印不能单打一,一味闷刻是不成的。我所以刻不好,其原因就在不知道同时要练字读谱。但吴昌硕的印实在难学,他的神髓很难捉摸得到。我有一次和孙徐二老谈到这一点,他们也觉得我的印学吴昌硕没有学好。二老建议我改学赵之谦,试试究竟怎样,因为赵之谦的印,刻得比较工整,容易人手。我学了一阵子,也不见有多大进境。以前吴昌老对我说的话我虽记住了,并想在刻的时候应用进去,但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练习篆隶书,研究和比较名人的刻印,但是还不能照着去实践。
有一次,我猛然记起以前吴昌老说过的要学秦汉印这些话,觉得只在名家的印章中转圈子是不够的,名家的印章也都是从秦汉印中出来的,我不能舍本逐末,要在泰汉印中打几个滚,从那里取得开辟新路的源泉。于是,我专心致志地学秦汉玺印,果然,没有几年工夫,刻的印就不同以前了,似乎大有起色。于是,我除收集明清名家的印谱之外,更着意收集秦汉的印谱,用业余的点滴时间来啃嚼这些印谱,渐渐得心应手起来,兴致也越来越好。我就这样有时刻一阵,有时放一阵,一直过了八十岁,还不肯罢休。
我平常刻印,一般的印面都在一二公分自乘之间,较大的印面,从来没有染过指。到了壬午那一年,忽然兴来,竟刻了两方巨印。这两方巨印是为徐老刻的。他新得一青田石的石匣,空着没有什么雕琢,我就在石匣的盖和底上刻巨印,印面约为十公分自乘。
“徐容之印”是白文,另一方“菊庵”,是朱文,都受赵之谦的巨印“赵之谦印”“滂喜斋”“郑斋”的影响。其实他的这几方印也是从汉官印和汉碑额而来的。后来我刻“著书都为稻粮谋”等巨印,想搞自己的面目,事实上并不容易,仍然脱不了赵氏的影响。
我刻巨印的事一传开,求者日众,以后就变成家常便饭,不知刻了多少。记得吴湖帆先要我为他刻巨印,先后刻了三方。接着是刘海粟,也刻了五六方,还有潘天寿、朱屺瞻等人。他们认为我刻的巨印和刻小印一模一样,手腕有力,笔画自然,泼辣生动,气韵磅礴。但我自己总觉得还不够生辣,不够神完气足。
刻印必刻跋,这是每一方印所不可缺少的。一般我都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年月,至多再加个上款,字数不多。刻长跋和刻巨印一样,难度比较高。在壬午那一年,我在刻巨印的同时,也开始刻长跋。我看了赵之谦“餐经养年”的阳文长跋,有《始平公造像》的遗意,手就有点痒起来,便在“冷暖白知”一印的四周一试,刻的是阳文。现在看来,这四面《始平公》式的阳文长跋,不免稚嫩,但是我次所刻,颇有敝帚自珍的感情,合不得磨了它。我想,留作一种纪念,不是很好吗!后刻“钟声送尽流光”和“夜潮秋月相思”两方巨印,都是我自己的句子,是画格的隶书长跋。为了刻这样的长跋,我还写了两篇限定字数的散文,直到现在,我仍很喜爱这两方巨印。另外在巨印“广州三月作书贾”的四面,刻了篆书长跋。这方印先后刻过两方,现只存一方,另一方在“文革”中被抄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隐隐笙歌处处随”两方巨印,刻的是四面狂草长跋;人们认为这是我初期刻狂草长跋的代表作。以后刻的狂草,七十九岁刻的“一路滩声奔乱石”“青山下酒诗千行”两印的四面狂草,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狂草长跋,都比较泼辣精炼。今年我又重温旧梦,用《始平公造像》法在巨印“气象万千入画中”的四周和顶上刻了五面阳文长跋。由于目疾日岌,所刻颇觉棘手,不知刀着何所。在刻印刻跋之中,也曾刻过花卉,六十年代刻过“昙花”的印面,发表在当时的《文汇报》上。
这方印后来在“文革”中被抄去,不知去向。1974年顷,刻过朱屺瞻、王季眉画的“梅、兰、竹、菊”的四面画跋,在造像刻跋之外,另立一格。
我共刻了两万多方印,包括巨印在内,以及各种书体的长短跋,这只是一种磨砺,距离我所要达到的水平还远。年纪虽已到了人生的末梢,但只要我的双目还能看得见,在放大镜下还想求得寸进,我要刻出比较满意的作品来。我不能辜负我爱上了刻印的这一生。P3-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