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743555
编辑推荐
大美西藏,神秘的圣地,很多人只是远远地看着、默默地想着,但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把西藏当作了第二故乡,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那个地方,走进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爱上了那里的一草一木。
内容简介
作者以电视台记者记者的敏锐感知和纪录片制作人的画面意识,将多年的藏地生活诉诸文字,把鲜为人知的大美西藏以纯粹、静美的纸上阅读方式展现,用镜头记录西藏时与之缔结的一段奇妙情缘。
目 录
章 宿命高原
宿命西藏
我的拉萨
再别科加
错 过
梦回雅砻
念奴娇
烛影摇红
临江仙
减字木兰花
西江月
望江南
青玉案
中吕?楼?感怀
谒金门
不存在的空间
一天,以年计
与印象有关
平常的日子12 不平常的日子
要是只剩一个冬天
请给我做一盒雪花
回望林芝
值得留恋的时光
温 暖
你的命里出现了西方的神
你的命里出现了西方的神(续)
那些,我不了解的
沉默的文字
失落的世界
旅 程
文 字
天 涯
幻 觉
四月的天空
那 一 天
欧曲山下
漫过的时光
拉萨的雨季
第二章 轮回与知觉
山南老杨的幸福生活
山南老杨的幸福生活(续)
山南老杨的幸福生活(再续)
羌塘阳光 39 怀念西藏
羌塘之夜
拉巴在石家庄的日子(之一)
拉巴在石家庄的日子(之二)
拉巴在石家庄的日子(之三)
踏夜而归
西区 19 号(之一)
西区 19 号(之二)
西区 19 号(之三)
生活在别处
我争取有文化
冬 至 夜
沉默中抵达内心
当命运失去巧合
拉巴在拉萨的日子(之一)
拉巴在拉萨的日子(之二)
轮 回
八千里路云和月
见证人的动物性特质
愿
一场看过的电影 70 一 本 书
十六年之后
十六年之后(续)
做一个真诚的人,从现在开始
谁记得那个时代
挺立着,像一棵树
我有一个梦想
原来天堂有条沟
脆弱的生命
清军墓的荒冢
夜宿绒布
绒布微醺
人间拉萨
天边有座绒布寺
距 离
凌晨,我剥开了结痂的伤
旧事,异乡,一个日子
之后的故事
无法复制的路
人生不只如初见
相请不如偶遇
有朋自远方来
一个并不能感觉的段落
电影故事
一个不再单纯的时代,一部追求单纯的电影
离开,或者守着受伤的城市
就在你走过的路上化身石桥
做枪,还是子弹? 101 怀旧的季节
幸福在哪里
就在十厘米的心外
一个听得见生命回响的地方
关于淡定
西藏是一种情绪
关于西藏
宽 恕
日 子
转神山的小姑娘
在神山下生活
普兰边贸市场的尼泊尔女孩
记 忆
遗 忘
日光城的云
去洛扎的路上
再过雅江
宣舞梦境
遗址中,你看到了我
神山生活
高原暮归
与托林寺为邻
断 章
雨 桂 林
海
旧 居
茶的传说
怀 念
约 定
游 戏
祈 祷
结 局
黄 昏
痕 迹
第三章 躲过拉萨的日光
此刻出发
一个人的拉萨
2006 年 10 月 29 日日记
2006 年 10 月后一天
羌塘巡山日
羌塘巡山第二日
羌塘巡山第三日
羌塘巡山第四日
羌塘巡山第五日
羌塘巡山第六日
羌塘巡山第七日
羌塘巡山第八日
羌塘巡山第九日
羌塘巡山第十日
再到科加 167
在科加(之一)
在科加(之二)
在科加(之三)
在路上(之一)
在路上(之二)
2007 年 5 月 11 日日记(之一)
2007 年 5 月 11 日日记(之二)
2008 年 3 月 22 日日记
献血记
2008 年 12 月 5 日日记
2009 年 1 月 26 日日记
元宵和鱼
2009 年 2 月 10 日日记
时来运转
2009 年 12 月 20 日日记
2010 年 1 月 13 日日记
2010 年 1 月 19 日日记
2010 年 2 月 12 日日记
2010 年元宵节纪事
2010 年 6 月 28 日日记
2010 年 10 月 16 日日记
2010 年 10 月 18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4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20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24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30 日日记
2010 年 12 月 12 日日记
2010 年 12 月 17 日日记
2010 年 12 月 24 日日记
2011 年 1 月 31 日日记
2011 年 2 月 8 日日记
2012 年 5 月 18 日日记
2013 年 2 月 8 日日记
2013 年 3 月 6 日日记
2013 年 5 月 6 日日记
2013 年 7 月 10 日日记
2013 年 7 月 15 日日记
第四章 高原,那一片海
雅砻河谷——吐蕃王朝的发源地(上)
雅砻河谷——吐蕃王朝的发源地(下)
远去的王国之盛世荣光
远去的王国之古格天梦
萨迦岁月
后 记
宿命西藏
我的拉萨
再别科加
错 过
梦回雅砻
念奴娇
烛影摇红
临江仙
减字木兰花
西江月
望江南
青玉案
中吕?楼?感怀
谒金门
不存在的空间
一天,以年计
与印象有关
平常的日子12 不平常的日子
要是只剩一个冬天
请给我做一盒雪花
回望林芝
值得留恋的时光
温 暖
你的命里出现了西方的神
你的命里出现了西方的神(续)
那些,我不了解的
沉默的文字
失落的世界
旅 程
文 字
天 涯
幻 觉
四月的天空
那 一 天
欧曲山下
漫过的时光
拉萨的雨季
第二章 轮回与知觉
山南老杨的幸福生活
山南老杨的幸福生活(续)
山南老杨的幸福生活(再续)
羌塘阳光 39 怀念西藏
羌塘之夜
拉巴在石家庄的日子(之一)
拉巴在石家庄的日子(之二)
拉巴在石家庄的日子(之三)
踏夜而归
西区 19 号(之一)
西区 19 号(之二)
西区 19 号(之三)
生活在别处
我争取有文化
冬 至 夜
沉默中抵达内心
当命运失去巧合
拉巴在拉萨的日子(之一)
拉巴在拉萨的日子(之二)
轮 回
八千里路云和月
见证人的动物性特质
愿
一场看过的电影 70 一 本 书
十六年之后
十六年之后(续)
做一个真诚的人,从现在开始
谁记得那个时代
挺立着,像一棵树
我有一个梦想
原来天堂有条沟
脆弱的生命
清军墓的荒冢
夜宿绒布
绒布微醺
人间拉萨
天边有座绒布寺
距 离
凌晨,我剥开了结痂的伤
旧事,异乡,一个日子
之后的故事
无法复制的路
人生不只如初见
相请不如偶遇
有朋自远方来
一个并不能感觉的段落
电影故事
一个不再单纯的时代,一部追求单纯的电影
离开,或者守着受伤的城市
就在你走过的路上化身石桥
做枪,还是子弹? 101 怀旧的季节
幸福在哪里
就在十厘米的心外
一个听得见生命回响的地方
关于淡定
西藏是一种情绪
关于西藏
宽 恕
日 子
转神山的小姑娘
在神山下生活
普兰边贸市场的尼泊尔女孩
记 忆
遗 忘
日光城的云
去洛扎的路上
再过雅江
宣舞梦境
遗址中,你看到了我
神山生活
高原暮归
与托林寺为邻
断 章
雨 桂 林
海
旧 居
茶的传说
怀 念
约 定
游 戏
祈 祷
结 局
黄 昏
痕 迹
第三章 躲过拉萨的日光
此刻出发
一个人的拉萨
2006 年 10 月 29 日日记
2006 年 10 月后一天
羌塘巡山日
羌塘巡山第二日
羌塘巡山第三日
羌塘巡山第四日
羌塘巡山第五日
羌塘巡山第六日
羌塘巡山第七日
羌塘巡山第八日
羌塘巡山第九日
羌塘巡山第十日
再到科加 167
在科加(之一)
在科加(之二)
在科加(之三)
在路上(之一)
在路上(之二)
2007 年 5 月 11 日日记(之一)
2007 年 5 月 11 日日记(之二)
2008 年 3 月 22 日日记
献血记
2008 年 12 月 5 日日记
2009 年 1 月 26 日日记
元宵和鱼
2009 年 2 月 10 日日记
时来运转
2009 年 12 月 20 日日记
2010 年 1 月 13 日日记
2010 年 1 月 19 日日记
2010 年 2 月 12 日日记
2010 年元宵节纪事
2010 年 6 月 28 日日记
2010 年 10 月 16 日日记
2010 年 10 月 18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4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20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24 日日记
2010 年 11 月 30 日日记
2010 年 12 月 12 日日记
2010 年 12 月 17 日日记
2010 年 12 月 24 日日记
2011 年 1 月 31 日日记
2011 年 2 月 8 日日记
2012 年 5 月 18 日日记
2013 年 2 月 8 日日记
2013 年 3 月 6 日日记
2013 年 5 月 6 日日记
2013 年 7 月 10 日日记
2013 年 7 月 15 日日记
第四章 高原,那一片海
雅砻河谷——吐蕃王朝的发源地(上)
雅砻河谷——吐蕃王朝的发源地(下)
远去的王国之盛世荣光
远去的王国之古格天梦
萨迦岁月
后 记
前 言
青春,永不止息……(序)
李南
背起行囊去远方,探求不可预知的旅途,远方有多远?没有人能回答出来。你要到什么地方,你会遇到什么人,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我不知道张洪松有没有读过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自它问世以来,以无与伦比的诱惑吸引着全世界无数年轻人上路——去远方。
我认识张洪松是我们一同在河北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当时他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寡言少语,少年老成。大部分电视人都被稍有些文化的人讥笑为“没文化”,也难怪,电视是快餐式的文化消费,看过后再也无人记起。这样一种消耗青春的职业,他可以做多久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西藏拍片,从此,他的生命和西藏发生了一种奇妙的关系,他再也无法舍下它,几年后,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拉萨。
这些年,张洪松把自己完全地融入了这片土地。他差不多走遍了整个藏族聚集区,和同事、朋友们风餐露宿,在牧区、在寺院、在消失的古遗址、在无人区拍摄了一部又一部纪录片;和牧民、活佛、朝圣者、老人、孩子交流;感知他们的生活与观念的养成;他被高原的紫外线射得皮肤黝黑;他写下了十几万字的随笔、电视片文本、日记、诗歌;十二年来,他了解到生生不息的藏民族的宗教、文化、习俗、地理、人伦……
他遇到的人,发生的故事,听见的和看到的,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他写了出来,构成了这本书,与其说是记录他在西藏度过的年年岁岁,不如说是他为自己年轻的选择提供了文字的实例。我以为,一个男人,必须经过天地和人事的历练,才可以成长、成熟起来。
有一次,我们在网上聊天,他把他的一些文字发给我,问我说,这些成行的东西算不算诗?我看后回答他,怎么不是诗呢,很好的诗啊。他听了特别高兴。
我在想,有的人写一辈子诗也不能算是诗人,而有的人一辈子不写诗,仍然是个诗人,因为他具有诗人的气质,具有诗人的胸襟,具有诗意的生活。
新诗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多元化的审美格局。谁又能有资格说,诗应该是什么样的,不该是什么样的?张洪松写诗,是到了西藏后,面对着壮美的风光、质朴的生活所发出的赞叹,是面对着自己的生活状态,是面对着周围的物与事,选择的的一种言说方式。
在西藏的这些年,张洪松无疑是忙碌的,他也是孤独的,有时也是迷惘的,我这样断定,是因为读了他的一些随笔和诗歌,他写下它们,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表达此时此地的心境。往往,在夜深人静时,他点上藏香,泡上浓茶,一根一根地抽烟,有时剪辑制作片子,有时熬夜看电影,有时就写下这些对生活、对友谊、对遇到的人、对生死的思考。
张洪松在一段文字中写道:“我说不清楚,我算不算一个有理想的人。如果有,我还真不知道我的理想是啥;如果说没有,我还驴一样的奔着一个方向走,那里没有南墙,因为都是路,离哪儿都远。”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洪松的心境——茫然中有一丝执着,他总是认为自己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梦在等着他。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又能实现多少呢?人,总是从年轻时开始向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但大多数人是囿于现实,只好边走边丢,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有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所以他焦炽,所以他固执。
让我吃惊的是,张洪松在西藏的这些年,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从一个“没文化”的电视人抵达了一个有文化的电视人。这绝不是谬赞之词。翻看他这些文字,再也不是我记忆中那个刚出校门的大男孩所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苍白的文字,而是他对一个人的生存际遇有了实实在在的思索,对亲人,他有一份内疚;对朋友,他有一份真诚;对纪录片,他有自己的感悟;对情感,他有一种期待;对生与死,他有一种淡定的理解;对西藏这片让他爱又让他恨的土地,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我不知道他汲取的文化资源从何而来,电影、读书、见识、思考、交谈、经历,也许是这所有的一切成就了他。
今天的张洪松,他向我们呈现的生命,有了能让人感觉到的温度,有了重量和厚度。
张洪松擅长拍纪录片,而纪录片是电视中难度,也能体现一个编导文化底蕴的活计,这些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纪录片中,对于他来说,纪录片就是他的创作,凝聚了他一切的心智和体力。
2007年,我有一个诗友叫鬼中叔,出了一本书,书名叫《今生怎能不去西藏》,听听,这名,起得多么牛,富有极大的煽动力,像是在对每一个有梦想、有好奇心的人发出的一份追寻梦想的邀请书。是啊,一个人,今生若没有去过这个神奇的地方,岂不是枉活一场?
在重度雾霾的城市待得太久了,我怕有一天神经变得麻木,没有激情,没有感觉了。我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去西藏看看,去感受一下他笔下那片湛蓝的天空,去呼吸一下干净的空气,去听听千里草原飘荡的牧歌,在一路行走的途中,问候一下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我想,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而是所有人对在路上的那种青春气息的一种追寻。
而张洪松呢,他把青春奉献给了这里,做为人生中的一段历练,他比我们活得更生动,也更真实。若干年后,当他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不会涌出“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的感慨呢?我想会的。
我是个没有去过西藏的人,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心里惟有惶恐,惟有羞赧。
是为序。
2014年2月2日 石家庄
李南
背起行囊去远方,探求不可预知的旅途,远方有多远?没有人能回答出来。你要到什么地方,你会遇到什么人,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我不知道张洪松有没有读过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自它问世以来,以无与伦比的诱惑吸引着全世界无数年轻人上路——去远方。
我认识张洪松是我们一同在河北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当时他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寡言少语,少年老成。大部分电视人都被稍有些文化的人讥笑为“没文化”,也难怪,电视是快餐式的文化消费,看过后再也无人记起。这样一种消耗青春的职业,他可以做多久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西藏拍片,从此,他的生命和西藏发生了一种奇妙的关系,他再也无法舍下它,几年后,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拉萨。
这些年,张洪松把自己完全地融入了这片土地。他差不多走遍了整个藏族聚集区,和同事、朋友们风餐露宿,在牧区、在寺院、在消失的古遗址、在无人区拍摄了一部又一部纪录片;和牧民、活佛、朝圣者、老人、孩子交流;感知他们的生活与观念的养成;他被高原的紫外线射得皮肤黝黑;他写下了十几万字的随笔、电视片文本、日记、诗歌;十二年来,他了解到生生不息的藏民族的宗教、文化、习俗、地理、人伦……
他遇到的人,发生的故事,听见的和看到的,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他写了出来,构成了这本书,与其说是记录他在西藏度过的年年岁岁,不如说是他为自己年轻的选择提供了文字的实例。我以为,一个男人,必须经过天地和人事的历练,才可以成长、成熟起来。
有一次,我们在网上聊天,他把他的一些文字发给我,问我说,这些成行的东西算不算诗?我看后回答他,怎么不是诗呢,很好的诗啊。他听了特别高兴。
我在想,有的人写一辈子诗也不能算是诗人,而有的人一辈子不写诗,仍然是个诗人,因为他具有诗人的气质,具有诗人的胸襟,具有诗意的生活。
新诗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多元化的审美格局。谁又能有资格说,诗应该是什么样的,不该是什么样的?张洪松写诗,是到了西藏后,面对着壮美的风光、质朴的生活所发出的赞叹,是面对着自己的生活状态,是面对着周围的物与事,选择的的一种言说方式。
在西藏的这些年,张洪松无疑是忙碌的,他也是孤独的,有时也是迷惘的,我这样断定,是因为读了他的一些随笔和诗歌,他写下它们,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表达此时此地的心境。往往,在夜深人静时,他点上藏香,泡上浓茶,一根一根地抽烟,有时剪辑制作片子,有时熬夜看电影,有时就写下这些对生活、对友谊、对遇到的人、对生死的思考。
张洪松在一段文字中写道:“我说不清楚,我算不算一个有理想的人。如果有,我还真不知道我的理想是啥;如果说没有,我还驴一样的奔着一个方向走,那里没有南墙,因为都是路,离哪儿都远。”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洪松的心境——茫然中有一丝执着,他总是认为自己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梦在等着他。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又能实现多少呢?人,总是从年轻时开始向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但大多数人是囿于现实,只好边走边丢,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有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所以他焦炽,所以他固执。
让我吃惊的是,张洪松在西藏的这些年,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从一个“没文化”的电视人抵达了一个有文化的电视人。这绝不是谬赞之词。翻看他这些文字,再也不是我记忆中那个刚出校门的大男孩所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苍白的文字,而是他对一个人的生存际遇有了实实在在的思索,对亲人,他有一份内疚;对朋友,他有一份真诚;对纪录片,他有自己的感悟;对情感,他有一种期待;对生与死,他有一种淡定的理解;对西藏这片让他爱又让他恨的土地,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我不知道他汲取的文化资源从何而来,电影、读书、见识、思考、交谈、经历,也许是这所有的一切成就了他。
今天的张洪松,他向我们呈现的生命,有了能让人感觉到的温度,有了重量和厚度。
张洪松擅长拍纪录片,而纪录片是电视中难度,也能体现一个编导文化底蕴的活计,这些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纪录片中,对于他来说,纪录片就是他的创作,凝聚了他一切的心智和体力。
2007年,我有一个诗友叫鬼中叔,出了一本书,书名叫《今生怎能不去西藏》,听听,这名,起得多么牛,富有极大的煽动力,像是在对每一个有梦想、有好奇心的人发出的一份追寻梦想的邀请书。是啊,一个人,今生若没有去过这个神奇的地方,岂不是枉活一场?
在重度雾霾的城市待得太久了,我怕有一天神经变得麻木,没有激情,没有感觉了。我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去西藏看看,去感受一下他笔下那片湛蓝的天空,去呼吸一下干净的空气,去听听千里草原飘荡的牧歌,在一路行走的途中,问候一下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我想,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而是所有人对在路上的那种青春气息的一种追寻。
而张洪松呢,他把青春奉献给了这里,做为人生中的一段历练,他比我们活得更生动,也更真实。若干年后,当他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不会涌出“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的感慨呢?我想会的。
我是个没有去过西藏的人,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心里惟有惶恐,惟有羞赧。
是为序。
2014年2月2日 石家庄
媒体评论
在重度雾霾的城市待得太久了,我怕有一天神经变得麻木,没有激情,没有感觉了。我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去西藏看看,去感受一下张洪松笔下那片湛蓝的天空,去呼吸一下干净的空气,去听听千里草原飘荡的牧歌,在一路行走的途中,问候一下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我想,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而是所有人对在路上的那种青春气息的一种追寻。
在线试读
宿命西藏
有一个地方在雪山之巅,有经幡摇曳,有沉寂的雪莲
有一种回望在太阳之城,有殿宇高踞,有膜拜的隆重
我想不出理由解释分别
我想我们也不可能错过
谁能逃离那六道轮回?
总想走得离天堂更近,能注目苍鹰在飞
是谁?
在我们之间吟诵佛号
漫不经心
却总能触碰我心头的罪!
要死,我也会死在被啄食之前
当朝拜的天路变幻为冰冷的铁
当虔诚的信徒依旧执着
帕廓街呀!我愿意在你的胸怀里流浪成蝶
如果能要,我就要你冰山上的魂,真挚凝重
如果能给,我就给你灯火中的戒,内敛激烈
那都是人脸上的光
日头还没落,却那么轻易地失去贞节
是夜,在金属刺透的雪域
在跪满人的老街
我将寂寞成佛
2006 年 10 月 15 日
我的拉萨
——穿过长长的诵经回廊,是一盆格桑花
此刻,阳光明媚
我不是旅者,我一直想告诉你
可依你的判断,我并无区别
我一直相信和这地方有故事,且试图寻找
当雅砻的英雄们把目光锁定在吉曲沃塘
我猜想我就是一只山羊负土而行
和现在的我一样善良
当红山的建筑毁了又作
我猜想我就是一种颜料尚未剥落
面壁苦思着俗世佛国
当帕廓的生意人开始对着朝拜者招手
我猜想我就是转经路上的一颗石子
努力不笑出声来
他们看着我在街上游荡
他们看着我在朝拜者的行囊前驻足
我没能看出什么
尽管有佛在指引着我
没有猎奇
我感受着手掌划动的真实
隔着石块
我瞧见他们额头的位置
听到心的呼吸
我走不进故事里
有灯光灼伤着我
在石头下面
我穿过长长的诵经回廊
再别科加
一路尘土中我走了,正如我挟尘土而来;
我怀念中又作等待,雪山上却没有云彩。
孔雀河畔的牦牛,是阳光下的主演;
尼泊尔人的鼻环,想必已越来越远。
屋顶上的经幡,猎猎地在空中招摇;
科加的经声里,我情愿做一声佛号!
那大殿里的尊者,不是活佛,
是六道轮回挂在人间,指引天堂道路曲折。
朝圣?燃一盏油灯,由手及心但望雪山更冷,
步量数度寒冬,在佛前全体而诵。
但我不会诵经,光影是别离的哈达;
风声也为我送行,沉默是清晨的科加。
一路尘土中我走了,正如我挟尘土而来;
我抖不落私心,科加应该还在。
错过
我可能错过了
今年的奠基,以及
完工时的典礼
就在我回忆科加的时候
那一份咖喱土豆,或者
那一杯酒
在金顶的铃声中
扶我再上二楼
我,还是原来的我
哪怕
我错过了今年的落桑
他答应我的唐卡,还有
你们今年的新房
但是如果,
我有幸住过那新床
那么您一定还会告诉我
再去时
不必的行囊
梦回雅砻
家不在河谷
却也遭那冷雨沐
自独处
与共途
引得秋风妒
绝尘北顾
雅砻多条路
史驻
谁书
冰水聚羊湖
望断哲古
归无处
藏王墓
金戈铁马消无
先贤已做古
酥油灯起问经书
光明直顶又几逐
惨淡归途
打住
尽是云卷云舒
2008年12月17日
念奴娇
仰天长啸,颤音老,空映昨天容貌。那木湖边,风叱岸,一身轮回渐早。碎石为牢,坚魂合脑,以体量天道。经书完好,三千还鞘屠刀。
唐藏千里姻桥,噶尔十上朝,骑兵如诏。日月山前,明镜翻、得见蕃地羊袄。小昭佛朝,妆容千石少,五行得道。香龛观庙,一弦清曲如巧。
2008年12月28日
烛影摇红
园外冬深,夜廊瑟瑟清光紧。星河飘渺黯消魂,情动生劳顿。画尽眉心底粉。镜妆颜、薄红老甚。几回书信,信心难言,言犹无信。半宿心神,已知困意春难引。天涯谁为旧词申,城外归乡隐。不止霜兴雪恨。春天沿、江南咏俊。冰含基损,媚态无尘,风光时近。
2009年1月1日
有一个地方在雪山之巅,有经幡摇曳,有沉寂的雪莲
有一种回望在太阳之城,有殿宇高踞,有膜拜的隆重
我想不出理由解释分别
我想我们也不可能错过
谁能逃离那六道轮回?
总想走得离天堂更近,能注目苍鹰在飞
是谁?
在我们之间吟诵佛号
漫不经心
却总能触碰我心头的罪!
要死,我也会死在被啄食之前
当朝拜的天路变幻为冰冷的铁
当虔诚的信徒依旧执着
帕廓街呀!我愿意在你的胸怀里流浪成蝶
如果能要,我就要你冰山上的魂,真挚凝重
如果能给,我就给你灯火中的戒,内敛激烈
那都是人脸上的光
日头还没落,却那么轻易地失去贞节
是夜,在金属刺透的雪域
在跪满人的老街
我将寂寞成佛
2006 年 10 月 15 日
我的拉萨
——穿过长长的诵经回廊,是一盆格桑花
此刻,阳光明媚
我不是旅者,我一直想告诉你
可依你的判断,我并无区别
我一直相信和这地方有故事,且试图寻找
当雅砻的英雄们把目光锁定在吉曲沃塘
我猜想我就是一只山羊负土而行
和现在的我一样善良
当红山的建筑毁了又作
我猜想我就是一种颜料尚未剥落
面壁苦思着俗世佛国
当帕廓的生意人开始对着朝拜者招手
我猜想我就是转经路上的一颗石子
努力不笑出声来
他们看着我在街上游荡
他们看着我在朝拜者的行囊前驻足
我没能看出什么
尽管有佛在指引着我
没有猎奇
我感受着手掌划动的真实
隔着石块
我瞧见他们额头的位置
听到心的呼吸
我走不进故事里
有灯光灼伤着我
在石头下面
我穿过长长的诵经回廊
再别科加
一路尘土中我走了,正如我挟尘土而来;
我怀念中又作等待,雪山上却没有云彩。
孔雀河畔的牦牛,是阳光下的主演;
尼泊尔人的鼻环,想必已越来越远。
屋顶上的经幡,猎猎地在空中招摇;
科加的经声里,我情愿做一声佛号!
那大殿里的尊者,不是活佛,
是六道轮回挂在人间,指引天堂道路曲折。
朝圣?燃一盏油灯,由手及心但望雪山更冷,
步量数度寒冬,在佛前全体而诵。
但我不会诵经,光影是别离的哈达;
风声也为我送行,沉默是清晨的科加。
一路尘土中我走了,正如我挟尘土而来;
我抖不落私心,科加应该还在。
错过
我可能错过了
今年的奠基,以及
完工时的典礼
就在我回忆科加的时候
那一份咖喱土豆,或者
那一杯酒
在金顶的铃声中
扶我再上二楼
我,还是原来的我
哪怕
我错过了今年的落桑
他答应我的唐卡,还有
你们今年的新房
但是如果,
我有幸住过那新床
那么您一定还会告诉我
再去时
不必的行囊
梦回雅砻
家不在河谷
却也遭那冷雨沐
自独处
与共途
引得秋风妒
绝尘北顾
雅砻多条路
史驻
谁书
冰水聚羊湖
望断哲古
归无处
藏王墓
金戈铁马消无
先贤已做古
酥油灯起问经书
光明直顶又几逐
惨淡归途
打住
尽是云卷云舒
2008年12月17日
念奴娇
仰天长啸,颤音老,空映昨天容貌。那木湖边,风叱岸,一身轮回渐早。碎石为牢,坚魂合脑,以体量天道。经书完好,三千还鞘屠刀。
唐藏千里姻桥,噶尔十上朝,骑兵如诏。日月山前,明镜翻、得见蕃地羊袄。小昭佛朝,妆容千石少,五行得道。香龛观庙,一弦清曲如巧。
2008年12月28日
烛影摇红
园外冬深,夜廊瑟瑟清光紧。星河飘渺黯消魂,情动生劳顿。画尽眉心底粉。镜妆颜、薄红老甚。几回书信,信心难言,言犹无信。半宿心神,已知困意春难引。天涯谁为旧词申,城外归乡隐。不止霜兴雪恨。春天沿、江南咏俊。冰含基损,媚态无尘,风光时近。
2009年1月1日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