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033796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适宜于作为大专院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和自学用书。
本书全部采用*颁布布的国家标准和有关的行业标准,共分9章,并编有《工程制图习题集》与之配套使用。
本书在编写中,考虑到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在保持过去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作了重组和增减,读者可按不同专业和学时数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灵活取舍和组合。
本书全部采用*颁布布的国家标准和有关的行业标准,共分9章,并编有《工程制图习题集》与之配套使用。
本书在编写中,考虑到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在保持过去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作了重组和增减,读者可按不同专业和学时数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灵活取舍和组合。
目 录
绪论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节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第三节 常用几何图形画法
第二章 投影与视图
节 投影基本知识
第二节 物体的三面视图
第三节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四节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五节 切割体与相贯体的三视图
第六节 草图绘制的一般方法
第七节 第三角投影法
第三章 轴测图
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测图的画法
第三节 斜二测图的画法
第四节 轴测草图的画法
第四章 组合体
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五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第五节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举例
第六章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
第三节 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 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五节 其他的技术要求
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节 螺纹
第二节 常用螺纹连接件及画法
第三节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及检测
第四节 齿轮
第五节 弹簧
第六节 键和销连接
第七节 键和花键结合的互换性及检测
第八节 滚动轴承
第九节 与滚动轴承相配零件的互换性
第八章 零件图
节 零件视图的选择
第二节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三节 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第四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第五节 读零件图
第六节 零件测绘
第九章 装配图
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的序号及明细表
第五节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第六节 装配体的测绘
第七节 读装配图
第八节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附录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节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第三节 常用几何图形画法
第二章 投影与视图
节 投影基本知识
第二节 物体的三面视图
第三节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四节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五节 切割体与相贯体的三视图
第六节 草图绘制的一般方法
第七节 第三角投影法
第三章 轴测图
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测图的画法
第三节 斜二测图的画法
第四节 轴测草图的画法
第四章 组合体
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五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第五节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举例
第六章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表面粗糙度
第三节 公差与配合
第四节 形状与位置公差
第五节 其他的技术要求
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节 螺纹
第二节 常用螺纹连接件及画法
第三节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及检测
第四节 齿轮
第五节 弹簧
第六节 键和销连接
第七节 键和花键结合的互换性及检测
第八节 滚动轴承
第九节 与滚动轴承相配零件的互换性
第八章 零件图
节 零件视图的选择
第二节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三节 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第四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第五节 读零件图
第六节 零件测绘
第九章 装配图
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的序号及明细表
第五节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第六节 装配体的测绘
第七节 读装配图
第八节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附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