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983908
编辑推荐
《雨落长街:谢仲清散文诗歌集》为作者谢仲清的个人散文诗歌集,书中多为作者对人生、社会、景物的感悟和世界各地旅游的游记。作者离休后,生活丰富而多彩,其中的游记,除知识性强以外,还展示了个人独特的审美视角。 阅读作者的纪实散文,诸如《我的房东》、《雨落长街》、《温暖的小院》、《清明祭》,以及《上蟒山》、《我珍藏的一封信》、《甲子寄情》、《风火轮上的日子》等篇章,不能不感佩他在人生道路上,把握人生之根本,健全生命之和谐,所散发的情感、道德、意志以至人性的光辉。
内容简介
《雨落长街:谢仲清散文诗歌集》是作者谢仲清 以平常人的心态 和非比寻常人的经历,浓缩成一篇篇哀而不 伤、乐而不淫、朴朴实实、不乏诗意的散文 故事。难能可贵的是,《雨落长街:谢仲清散文诗歌 集》作者不管身处何种境 地,从未失去对家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上天眷顾作者,使其苦尽甘来。离休 后,赶上了好时代,有条件,也有空闲,讲 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畅游大好河山、名胜 风光,兴之所至,则著文赋诗,直抒胸臆, 折射出作者宽厚、包容、爱人、爱己、爱生 活的积极心态。
目 录
散文
同学少年
冬夜
初识任仲夷
大姐的风云岁月
赵家守护神
草根诗人郑哲
母校
同窗剪影
我珍藏的一封信
我的房东
温暖的小院
雨落长街
养鸡
放牛
清明祭
时光穿越尚阳堡
我的事情我做主
儿子
做伴依兰
香山古道
雁南飞
平民北戴河
酒泉行
上蟒山
五龙背和虎山
你好,吴哥
刺猬之死
一畦蔬菜
捡粪
理发
风火轮上的日子
坝上草原自驾游
北欧十日
甲子寄情
《百卉飘香》序
《小沫集》序
诗歌 花溪诗笺
哕嗦几句
海棠花溪
水仙
牵牛
桃花
题藤萝画
二月兰
牡丹
蒲公英
甲申新春寄友
吴少琦和诗
学书
临池
萤火
风铃
夏日读书
喜接来鸿
寄小君
赠房明震先生
除夕打油
访友
读少琦先生新书
赠何钧先生条幅
女画家
流浪歌者
拾荒女
引车卖浆者
养蜂人
汶川祭
冰雪情——2008年早春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故事
鸟巢
水立方
谢谢中国
2008年秋季国际行走大会
悼彭延
母校朝圣
重访清河水库
为希筠同学八十而作
端阳
香山诗组
十月香山
题小照
雨落福海
雨中行车
雷阵雨
窗
社区之秋
福海初秋
野鸭
怀柔圣泉山
磨豆腐
雁栖湖
十五渡
滴水壶
辛栅子屯
晚照
春雪
瑞雪
赠保国
泊头清真寺题诗
古洞思
北戴河怀古
趵突泉
菏泽牡丹
梁山
读景欣老友《八十感赋》
赠郝志兴先生
和龚常青贺岁诗
太行山108国道
云冈石窟
悬空寺
马王堆探秘
张家界掠影
天门山
醉罗汉峰
长白山天池
岳阳楼
悉尼印象
三亚行
乡音
椰树
海
鹿园落日
南山不老松
天涯海角
大排档
访二刘
会老友
忆常青
井冈今昔
温汤古镇
后记
同学少年
冬夜
初识任仲夷
大姐的风云岁月
赵家守护神
草根诗人郑哲
母校
同窗剪影
我珍藏的一封信
我的房东
温暖的小院
雨落长街
养鸡
放牛
清明祭
时光穿越尚阳堡
我的事情我做主
儿子
做伴依兰
香山古道
雁南飞
平民北戴河
酒泉行
上蟒山
五龙背和虎山
你好,吴哥
刺猬之死
一畦蔬菜
捡粪
理发
风火轮上的日子
坝上草原自驾游
北欧十日
甲子寄情
《百卉飘香》序
《小沫集》序
诗歌 花溪诗笺
哕嗦几句
海棠花溪
水仙
牵牛
桃花
题藤萝画
二月兰
牡丹
蒲公英
甲申新春寄友
吴少琦和诗
学书
临池
萤火
风铃
夏日读书
喜接来鸿
寄小君
赠房明震先生
除夕打油
访友
读少琦先生新书
赠何钧先生条幅
女画家
流浪歌者
拾荒女
引车卖浆者
养蜂人
汶川祭
冰雪情——2008年早春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故事
鸟巢
水立方
谢谢中国
2008年秋季国际行走大会
悼彭延
母校朝圣
重访清河水库
为希筠同学八十而作
端阳
香山诗组
十月香山
题小照
雨落福海
雨中行车
雷阵雨
窗
社区之秋
福海初秋
野鸭
怀柔圣泉山
磨豆腐
雁栖湖
十五渡
滴水壶
辛栅子屯
晚照
春雪
瑞雪
赠保国
泊头清真寺题诗
古洞思
北戴河怀古
趵突泉
菏泽牡丹
梁山
读景欣老友《八十感赋》
赠郝志兴先生
和龚常青贺岁诗
太行山108国道
云冈石窟
悬空寺
马王堆探秘
张家界掠影
天门山
醉罗汉峰
长白山天池
岳阳楼
悉尼印象
三亚行
乡音
椰树
海
鹿园落日
南山不老松
天涯海角
大排档
访二刘
会老友
忆常青
井冈今昔
温汤古镇
后记
在线试读
初识任仲夷因为工作关系,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省部级大干部,其中,给我印象鲜活的一位,是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任仲夷。
那还是1979年,落实政策后,我重回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掀起,混沌初开,许多事物仍处在朦胧状态之中,广大老百姓,尤其作为一个新闻人,渴望得到政策、思想上的导引。就像俄罗斯民间故事中说的,一个族群在穿越原始森林时迷路,在徘徊迷茫之中,一个叫做丹柯的勇士,举起他热血沸腾的心,化作光芒四射的火炬,照亮道路,带领大家走出迷途,奔向新天地。在我心目中,任仲夷就是这样一位勇士。
1978年5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文章。它实际上是党在历史转折关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一份宣言。当时,从上到下对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没有完全认同,而任仲夷在文章发表后第三天,就撰文表态坚决支持,是全国各省市领导中的人,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超乎寻常。
在“文革”中,张志新是公开揭露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公开对个人崇拜以及“文革”提出异议的一位先知先觉的英雄人物,她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并被毛远新等一干人残忍处死。对这样一桩铁案,没有人敢于提出异议。早在1979年3月,任仲夷即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张志新是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好党员,是一个大冤案。在他主持下,以辽宁省委名义为她公开平反,并追认为烈士。之后,通过媒体,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号召全体党员向她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展。而在全国,像张志新这样的案件何止一起,但是都没有受到这样的对待。
1979年下半年,我曾听过任书记两次讲话。地点在辽宁省委小礼堂。他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相貌清癯,目光深邃而炯炯有神,随意穿一身浅灰色衣服,说起话来观点超前,论述深刻,风格平实,亲切、诙谐,针对性很强。
记得他讲到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形势时说,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受到邓小平同志的肯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势如燎原烈火,但认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保守势力还在吹冷风,说什么“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单干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解放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改革开放搞过头了”等等。他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农民的伟大创举,是破除“大锅饭”解放生产力的一把钥匙,不要怕人家说“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由穷变富是革命的目的。联产承包的改革才刚刚起步,我们要克服阻力,热情支持这一新生事物。在这个节骨眼上,《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深人农村,采写了题为《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报道,经任书记审看,给予旗帜鲜明的肯定,经《辽宁日报》发表后,很快被《人民日报》以《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标题在头版头条转载,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对改革开放起到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作用。
还记得当时在辽宁体育馆看过一场演出,是香港一位叫“小野猫”的歌星首次来沈演唱。她手拿话筒,边走边唱,载歌载舞,还走到观众中去握手、互动。过去国内歌手演唱,都是一板正地肃立在话筒前,不苟言笑,哪见过这样的表演?真是大开眼界,引起现场观众极大的轰动。之后,省内歌手也有人照此办理。现在看,这本来是一件学习创新的好事,但在那时却引起轩然大波。有些卫道者说,这是“资产阶级腐朽的台风”、“是资产阶级对文艺舞台的侵蚀”。就这一现象,任书记在讲话中提问道:“难道拿着话筒唱歌就是资产阶级,不拿话筒唱歌就是无产阶级吗?不能这样简单化地看问题,怎样唱那是人家的自由,我们共产党不要管得那么多。”他说的这些话,给我脑海中留下极深的烙印,至今言犹在耳。
1980年底,任仲夷同志调到广东省委当书记,我失去了聆听他报告的机会。但是源于内心的敬佩,对这位革命前辈依然格外关注。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试水的特区,是上下瞩目、广受臧否的是非之地。任仲夷到粤主政后,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实行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改革。比如,引进外资、有偿出让土地、改革投资体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实行物价改革、开放农贸市场等。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行之有效的全国性政策,可在那个年头,却是对社会主义传统理念的严重挑战,加之,社会上又出现了走私贩私活动,于是,各种指摘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说他“要把广州变成旧中国的租界”、“除了国旗是红色的以外,已经没有社会主义的味道了”、“不出三个月广州要垮台”等,为此,中央两次召他进京说明情况,还不得已写下平生份检讨。
可贵的是,任书记并没有知难而退,依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勇于承担责任。在广东省传达中央精神的领导干部会上,他义正词严地表态说:全省改革开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省委承担责任,由书记承担责任。下面干部,只要不违法乱纪,工作允许犯错误,对勇于开创的干部,还要给以鼓励。书记的表态,使全省各级干部感动不已,把可能冷却下去的改革开放形势,变得更加热气腾腾。
他既是一个勇者也是一个智者,一方面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一方面又要开拓创新,在复杂的形势下,他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排污不排外”、“变通不变相”、“越活越管,越管越活”等方针,用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立竿见影的成就,击退了诋毁改革的黑潮,保障了改革开放的阔步前进。使广东这个贫困省份,仅用五年时间,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979年广东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23位,五年后跃居全国。
离休后,他依然关注国计民生,活跃于公共事务,探讨中国发展出路,呼吁政治体制改革。直至2005年逝世。
任仲夷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一个光辉的名字,人们称颂他是一棵“参天的木棉树”,是“南天一柱”。而今,我聆听他讲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三十二个年头了,一位思想的先行者、改革开放的先驱、鞠躬尽瘁的公仆形象,依然屹立在我的心头,如同一座高耸的山峰。
2012年1月22日旧历年除夕
……P10-13
那还是1979年,落实政策后,我重回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掀起,混沌初开,许多事物仍处在朦胧状态之中,广大老百姓,尤其作为一个新闻人,渴望得到政策、思想上的导引。就像俄罗斯民间故事中说的,一个族群在穿越原始森林时迷路,在徘徊迷茫之中,一个叫做丹柯的勇士,举起他热血沸腾的心,化作光芒四射的火炬,照亮道路,带领大家走出迷途,奔向新天地。在我心目中,任仲夷就是这样一位勇士。
1978年5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文章。它实际上是党在历史转折关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一份宣言。当时,从上到下对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没有完全认同,而任仲夷在文章发表后第三天,就撰文表态坚决支持,是全国各省市领导中的人,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超乎寻常。
在“文革”中,张志新是公开揭露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公开对个人崇拜以及“文革”提出异议的一位先知先觉的英雄人物,她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并被毛远新等一干人残忍处死。对这样一桩铁案,没有人敢于提出异议。早在1979年3月,任仲夷即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张志新是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好党员,是一个大冤案。在他主持下,以辽宁省委名义为她公开平反,并追认为烈士。之后,通过媒体,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号召全体党员向她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展。而在全国,像张志新这样的案件何止一起,但是都没有受到这样的对待。
1979年下半年,我曾听过任书记两次讲话。地点在辽宁省委小礼堂。他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相貌清癯,目光深邃而炯炯有神,随意穿一身浅灰色衣服,说起话来观点超前,论述深刻,风格平实,亲切、诙谐,针对性很强。
记得他讲到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形势时说,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受到邓小平同志的肯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势如燎原烈火,但认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保守势力还在吹冷风,说什么“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单干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解放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改革开放搞过头了”等等。他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农民的伟大创举,是破除“大锅饭”解放生产力的一把钥匙,不要怕人家说“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由穷变富是革命的目的。联产承包的改革才刚刚起步,我们要克服阻力,热情支持这一新生事物。在这个节骨眼上,《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深人农村,采写了题为《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报道,经任书记审看,给予旗帜鲜明的肯定,经《辽宁日报》发表后,很快被《人民日报》以《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标题在头版头条转载,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对改革开放起到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作用。
还记得当时在辽宁体育馆看过一场演出,是香港一位叫“小野猫”的歌星首次来沈演唱。她手拿话筒,边走边唱,载歌载舞,还走到观众中去握手、互动。过去国内歌手演唱,都是一板正地肃立在话筒前,不苟言笑,哪见过这样的表演?真是大开眼界,引起现场观众极大的轰动。之后,省内歌手也有人照此办理。现在看,这本来是一件学习创新的好事,但在那时却引起轩然大波。有些卫道者说,这是“资产阶级腐朽的台风”、“是资产阶级对文艺舞台的侵蚀”。就这一现象,任书记在讲话中提问道:“难道拿着话筒唱歌就是资产阶级,不拿话筒唱歌就是无产阶级吗?不能这样简单化地看问题,怎样唱那是人家的自由,我们共产党不要管得那么多。”他说的这些话,给我脑海中留下极深的烙印,至今言犹在耳。
1980年底,任仲夷同志调到广东省委当书记,我失去了聆听他报告的机会。但是源于内心的敬佩,对这位革命前辈依然格外关注。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试水的特区,是上下瞩目、广受臧否的是非之地。任仲夷到粤主政后,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实行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改革。比如,引进外资、有偿出让土地、改革投资体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实行物价改革、开放农贸市场等。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行之有效的全国性政策,可在那个年头,却是对社会主义传统理念的严重挑战,加之,社会上又出现了走私贩私活动,于是,各种指摘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说他“要把广州变成旧中国的租界”、“除了国旗是红色的以外,已经没有社会主义的味道了”、“不出三个月广州要垮台”等,为此,中央两次召他进京说明情况,还不得已写下平生份检讨。
可贵的是,任书记并没有知难而退,依然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勇于承担责任。在广东省传达中央精神的领导干部会上,他义正词严地表态说:全省改革开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省委承担责任,由书记承担责任。下面干部,只要不违法乱纪,工作允许犯错误,对勇于开创的干部,还要给以鼓励。书记的表态,使全省各级干部感动不已,把可能冷却下去的改革开放形势,变得更加热气腾腾。
他既是一个勇者也是一个智者,一方面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一方面又要开拓创新,在复杂的形势下,他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排污不排外”、“变通不变相”、“越活越管,越管越活”等方针,用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立竿见影的成就,击退了诋毁改革的黑潮,保障了改革开放的阔步前进。使广东这个贫困省份,仅用五年时间,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979年广东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23位,五年后跃居全国。
离休后,他依然关注国计民生,活跃于公共事务,探讨中国发展出路,呼吁政治体制改革。直至2005年逝世。
任仲夷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一个光辉的名字,人们称颂他是一棵“参天的木棉树”,是“南天一柱”。而今,我聆听他讲话的时间已经过去三十二个年头了,一位思想的先行者、改革开放的先驱、鞠躬尽瘁的公仆形象,依然屹立在我的心头,如同一座高耸的山峰。
2012年1月22日旧历年除夕
……P10-1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