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管理一般管理学洞见:领导者决策与修炼

洞见:领导者决策与修炼

项保华教授三十五年凝炼 “活着 洞见 觉悟”三部曲:聚焦“放下自我、创造价值、知止不殆、与时偕行”,修炼“战略、领导、自我”三大决策智慧,助企业活着,活出精彩,活得自在。

作者:项保华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ISBN: 978751641399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一般管理学 SKU:5d87bfcf5f98494bcc156dd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399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修炼决策洞见,化解领导者无能,需破“三无”——无知、无常、无行。无知,指“看不到”存在的问题;无常,指变乱动荡与社会互动而致未来“难预料”;无行,指思路清而仍然“做不好”。    

    为此,本书分四篇,围绕决策全过程管理所涉及的“前提、依据、情境、践行”等影响要素与对策建议这一主线,揭示现实存在的易致领导者无能的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因素,修炼领导者决策洞见,以洞见照亮前程,用决策创造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企业经营的视角,以简约凝练的笔触,探讨领导者决策洞见的修炼问题。    

    全书分四篇共八章:   

    决策前提——目标定位、价值排序;

    决策依据——事实真相、情绪感觉;

    决策情境——受限决断、社会互动;

    决策践行——行思习性、组织惯例。

    通过揭示体现在决策初心、判断、选择、落实背后的人性特征与事物规律,为提升个体及组织的决策管理水平与能力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导。

作者简介

项保华

 

    生于1957 年,上大学前务过农、做过工、当过中学教师。1977 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于1982 年1 月、1984 年10 月、1991 年5 月获工学电机学士、管理工程硕士与博士学位。

    1993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 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1996 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6—2001 年担任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入学考试管理科目的命题组组长。1984 年10 月至2007 年12 月在浙江大学任教,曾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管理工程学系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科技委管理学组成员。2000 年9 月起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主讲EMBA、MBA“战略”与“决策”课程,多次获复旦大学柯达、花旗、“MBA 受欢迎老师”“EMBA 优秀教师”等教学奖。

    负责完成国家基金与企业委托咨询等20 多个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200 多篇,获各类成果奖近30 项,出版著作20 部,其中包括:管理研究者专业读物——《战略管理》《决策管理》《管理之理》,高级经理人精萃读物——《活着:企业战略决策精髓》《洞见:领导者决策与修炼》《觉悟:管理者无知与超越》(将出版)等。

 

 

 

目  录

引子——洞见照亮前程

篇 决策前提——初心

    第1 章 目标定位

       人生追求

           成功:须节制无度欲望

           幸福:接受不幸福现实

           快乐:不期而遇方自在

           自由:学会舍弃与放下

           健康:重在防患免无妄

           平衡:进取还需能知止

       企业经营

           自主品牌与贴牌代工

           发展路径与内心喜欢

           当下拍板与方案搜索

           需求不明与风险规避

           产品报价与价值创造

           产业规律与创新转型

           当下盈利与长期竞争

           规模扩张与增长局限

       多环系统

           魔鬼躲在细节中

           冗余容错保平安

           众人皆醉我独醒

           瓶颈未必要突破

    第2 章 价值排序

       偏好之谜

           有比较才有鉴别

           参照标准很关键

           得失感受大不同

           少则得与多则惑

           缺省选项难自察

       随境而变

           值不值全在怎么看

           形式有时重于内容

           一元钱异于一元钱

           伦理道德视角多元

       目标冲突

           权变与量化:孰主孰次

           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

           创新与精益:孰先孰后

           价值观漂移:蛇行、登山、底线三隐喻

第二篇 决策依据——判断

    第3 章 事实真相

       知觉偏差

           选择性知觉

           事后诸葛亮

           简捷化直觉

           观念形成

           信念作用

           信念守恒

           共识偏见

           归因推理

           归因偏差

           完备推理

           虚幻因果

    第4 章 情绪感觉

       内心纠结

           收入分配公平性

           CEO 及高管薪酬

           公平与可持续性

           面子与承诺升级

           情感得失与拖延

           挑战与情感自控

       即时反应

           情不自禁与口碑相传

           物理感觉与人际互动

           自利倾向与情何以堪

           独立监督与无意悖德

           当下欲求与长期理性

           蝎子为啥“忍不住”

       制度约束

           不要和诱惑较劲

           相信自己的雅量

           担心自己忍不住

           禅者、渔夫与蝎子

           制度以他律为基础

           不生气的秘诀

           爱因斯坦的境界

           修炼达成于习惯

第三篇 决策情境——选择

    第5 章 受限决断

       压力环境

           限时抢答易出错

           快速反应的保障

           行动时刻的挑战

           贪婪恐惧的作用

           群体压力与跟风

       情况不明

           不确定与干中学

           模糊规避的启示

           如何应对不确定

           顺顾客需求而为

       错综乱局

           直觉、理智与迭代

           多因素影响与决策

           实践中的相机抉择

           陌生环境审慎决策

    第6 章 社会互动

       看法不同

           视角

           爱好

           立场

           冲突

       多方博弈

           并购悖论:傲慢假说

           多家竞购:赢家诅咒

           非成即败:囚徒两难

           认清形势:动机辨识

       业态共生

           小镇难题

           投资悖论

           互惠互赖

第四篇 决策践行——落实

    第7 章 行思习性

       自圆其说

           酸葡萄心理

           禁果分外甜

           做了自有理

           动机可转换

           坚持与放弃

       知行背离

           急智与防患

           做事与为人

           实力与言行

       群体智慧

           群体决策

           旁观冷漠

           群体协同

    第8 章 组织惯例

       行为引导

           人性假设:“善”与“恶”

           顺势而为:“疏”与“堵”

           典型示范:“正”与“负”

           瓶颈结构:“忙”与“闲”

       议程设定

           听异见

           求创意

           建梯队

           见实效

       实践演进

           克服变革惰性

           创造发现机会

           坚守经营底线

           适应环境变化

尾声——决策创造未来

前  言

引子——洞见照亮前程

    决策,就是做出解决问题的决定,将决定付诸行动并对行动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过程。决策需要权衡取舍、判断选择,更需要承责、担当,离开了承责、担当,现实就多见牢骚者、挑刺者、键盘侠。决策洞见修炼,更呼唤建设者。

    作为旁观者、参谋者、建议者,因不担责或担轻责,谈论决策或可随意。承担决策重任,未来看不清、不确定,后果好坏关乎企业生死存亡,涉及个人切身名声损益,应对如此持续存在的压力挑战,就极易让人心力憔悴、感觉崩溃。

 

    有个故事,大人问小孩,怕牙医还是怕黑暗?小孩说,怕黑暗。问:为什么?小孩说,黑暗中可能躲着两个牙医。华尔街有句名言,“市场怕不确定!”尽管不确定也可能隐含着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因模糊看不清,就是让人讨厌。

    大家喜欢与说话算数的人打交道,喜欢与办事牢靠的人做生意,喜欢结交言而有信的人,而不喜欢与信口开河、言行不一的人交往。这里所体现的,都是同一个心理倾向:规避不确定或者模糊性,希望决策过程与后果更具可预见性。

 

    对于不确定,特别是负面的不确定,会让人很纠结,严重的或可致心理及生理不适。现实中,那些正处于事业的人,更可能面临从高处回落的挑战,若对此缺乏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就易因其名利权很难再提升,而陷困惑之中。

 

    有个实验,两只猴子被安置在椅子上,只有头和四肢可活动。其中一只被称为“掌权者”的猴子,每隔4 秒必须按一下它面前的横杆,否则它和旁边椅子上的同伴就会遭受一次电击,而另一只猴子面前也有横杆,但与是否电击无关。

    两只猴子投入这种6 小时工作、6 小时休息的实验,日常生理指标检查显示无异常,也维持着适当的食量和体重。23 天后,“掌权者”因溃疡而死,另一只仍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在另一对猴子上重复进行同样的实验,所得结果类似。

 

    实验表明,简单地面对一个让人痛苦的事件,不是产生压力的关键,其关键在于,需要持续不断地找出或采取应对办法,这会让人抓狂。“掌权者”猴子因为看似能够掌握控制权,需要持续不断地做决策,才面临着更大的心理挑战。

    面对同样的逆境,与一个想努力掌控自身命运而实际上却又不完全能做到的人相比,一个可以坦然接受不利命运的人,可能内心的感觉反而会好些。这意味着,一个能够坦然接受磨难的人,更能经受住磨难的历练,甚至借助历练而成长。

 

    决策,不仅要拿得起,更需放得下。考虑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如何才能做到放得下?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不看成功了多美妙,而看失败了多糟糕。一旦发现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处于可接受范围,也许就可少些患得患失之烦恼。

媒体评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项保华精特新力作,三十多年凝炼,浓缩十万余字。本书聚焦不确定时代,人生无常,社会浮躁,世界喧嚣,变乱动荡;修炼洞见,做好决策,穿越未来,活出精彩!

在线试读

第1 章 目标定位

    本章讨论的目标定位,通常涉及对现状、理想、差距的评估。现实中,当差距大到足以引起重视的程度时,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做点什么,即采取决策行动。这里所提到的“想”“要”“做”等,实际上就隐含了对于决策目标的考量。

    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想要的,涉及希望、理想、欲望、渴求等,如增加收益、改善现状、逼近理想、缩小差距等。

    另一类则是回避不想要的,涉及各类戒规、律令、禁忌、避讳等,如降低风险、防止危机、避免意外等。

 

   “要”与“不要”,是对目标的本质与直白的表达。例如,平常人们谈到的,“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要没钱”;企业战略决策考虑的,追求持续发展,防止败落消亡。无意中,人们会太多关注“要”,相对忽视“不要”。

    目标定位,难在适度。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对正面想要的过度追求,结果酿出了自己原本不想要的苦果。例如,为应对市场爆发性增长,过度强调规模快速增长,不惜高负债扩大产能,这样,一旦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后果堪忧。

 

    在影响目标确定的众多因素中,有些是人们大脑能够意识到的,另有些则是在不经意间进入大脑思考之中的,它们对目标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决策目标,若能自问“这真的是我内心所追求或需要的吗?”或能厘清这一点。

    人们很想要、很想做的,通常也会被认为,这就是内心追求或希望所在。新近研究表明,很想要、很想做,甚至忍不住、熬不牢,急切地想采取行动,实际上就只是一种对行动本身的习惯性渴望,其后果并不一定真的为人们所需要。

 

    关于是否内心真正需要的思考,涉及目标“值不值”的判断。对于同一事物或事件,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情境下,可能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在这看似主观随意性的背后存在着内在的客观逻辑性。

    决策不仅要思考“要不要”“做不做”,更要考虑“值不值”“该不该”,甚至还要考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更值、更该的问题,也就是多目标冲突时,如何进行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的排序问题,这是本篇第2 章价值排序要讨论的。

 

    考察目标定位,挑战在于,资源、精力有限,多属性决策,从何入手,如何取舍,方可达成良性循环。例如,目标多元,难以兼得,需考虑放弃什么;主体多元,多有互动,需关注如何共生;环节多元,瓶颈永存,需想清如何把握。

    将个人、企业、系统均当作有机生命系统看待,其所关注的目标内涵,自然会不同于简单的机械线性思维。更大、更快、更多等线性追求,需要被适度、适当、适合等取代;持续、协同、共生成为主题,防患考虑的冗余储备或成标配。

书摘插画

插图

抢先评论了 “洞见:领导者决策与修炼”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当和尚遇到钻石》十周年增订版)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流量池(luckin coffee 小蓝杯CMO) 营销 运营 爆款 流量 增长黑客

EUR €4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老版即将售罄,请购买

EUR €24.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金字塔原理(老版售罄,请购买

EUR €33.99
评分 4.67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