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65920丛书名: 与中国院士对话
荣获2018年度桂冠童书奖,科普百科类!
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
与中国院士对话系列 中小学科普课外读物
对话物理学家褚君浩,了解太阳能的知识!大院士为中小学生讲科普。立足学科背景,联系产业现状,启迪孩子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大院士为中小学生讲科普。
《与中国院士对话》这套书是特别为孩子们准备的。九位中国院士从芯片、太阳能、基因、有机化学、风云卫星、红外遥感、北斗定位系统、天文、脑科学九个方面与孩子们进行了对话,回答了他们天马行空的问题,为他们讲解了基础的科学知识。
《与中国院士对话》这套书适合9-14岁的孩子自主阅读,也适合教师和家长陪伴阅读。书中的“聚焦产业”“聚焦专业”两个小栏目讲述了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专业,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大一点的孩子进行生涯规划,设立人生的小目标,让梦想飞得更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学家 褚君浩
讲述自身成长的小故事,回答了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为他们讲述太阳能的小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太阳能应用的产业现状,让科普同实际密切相连。
太阳能有哪些用途?
城市里能全部用太阳能发电吗?
PM2.5会影响太阳能的利用吗?
这些问题,你感兴趣吗?想知道答案吗?
/001
丽娃河边的探索者
小时候我总想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我那时住在华东师范大学里面,学校里有条河,叫丽娃河,我爱到那里去玩。我在河边看到云在天上飘,就会想象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所以小时候我就有这么一种渴求,想去探索一些未知的东西,这一点对我后来影响非常大。
/017
千方百计使用太阳能
近几十年来,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千方百计地寻找使用太阳能的方法。人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光来发电,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产品实现了对太阳能的使用?让我们来想一想,将来人们还会利用太阳能来做什么?
/059
太阳光的奇妙世界
太阳对于我们地球来说是无可取代的,它给了地球光和热。我们用眼睛来看,会看到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光复合而成。如果仔细研究它,你会发现,太阳光里有大学问。
/081
光电转换之旅
电流通过灯泡后,灯泡会发光。而光照到半导体里,半导体里面产生了电子和空穴,生成了电。光和电之间会发生转换。让我们随着光电转换,来探索一下它们间的秘密吧。
“海上畅谈”工作室的推出,是我们作为广播人的一个梦想。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给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以超出想象的冲击。在互联网技术崛起,移动终端设备改变大众阅读习惯的时代,数家报刊无奈宣布停刊,多数传统媒体寻求转型。传统媒体会死吗?这是许多新闻人的疑问。广播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的”、传统的媒体形态,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动荡中异军突起,展现出活泼的生命力,这虽出乎世人的预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今天,广播节目的丰富多彩,与广播人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广播人在一次次的新技术冲击中,始终抓住信息内容,以新技术带动节目内容的创新,主动求新求变,在技术裂变中寻找到了更多的机会。
新时代,面对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要求,媒体人该如何做?如何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尽一份责?媒体能否在形式、内容的传播方法和手段上实现“自我创新”?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随风潜入夜”?“海上畅谈”节目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基于此,我们独家策划了“创新之问•小学生对话中国院士”系列广播节目,试图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培育创新沃土。这档节目的初衷,是想请中国院士来和小学生一起畅谈当前有趣的科普话题。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念头千奇百怪,他们的问题独特刁钻,那么让在学术领域已成大家的院士们和童言无忌的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式的对话,会不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惊喜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尝试着请中国院士来为小学生进行科普,出乎意料地顺利,院士们纷纷表示支持,这一节目得以顺利完成。就节目谈话内容来说,大院士们给小朋友谈的并不是特别尖端前沿的科学,而是更偏向于基础的工程学,偏向于如何用科学探索去引领技术突破,继而带动产业升级,终服务全人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学探索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院士们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例,为孩子讲自身“学”的故事,引导他们去养成一种“思”的习惯。
院士为孩子们讲的科学知识,不光是理论研究的内容,而是结合我国现有的产业现状,让孩子们能切实感受到产业现状,了解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启蒙他们的职业意识,让孩子们知道科技强国的梦想务必得立足实际。
近90高龄的知名天文专家叶叔华院士代表科学界首次宣布了我国参与世界探索太空的巨型望远镜计划。“海上畅谈”率全国之先,成为先披露此消息的节目。钱旭红院士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动手拆闹钟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勤动手勤动脑有
了更贴切的体会。邹世昌院士在现场严肃认真的模样,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家老爷爷的气场。贺林院士讲述遗传基因的现场十分热闹,他和孩子
们讨论双胞胎为啥那么像这个话题时乐翻全场。一场场妙趣横生、充满智慧的对话,打造了一场场听觉盛宴!院士们不拘泥于传统科普刻板的知识灌输,充分展现了个人魅力,拉近了对话者之间的距离。对话中,孩子们大胆向院士们抛出一系列童言无忌、天马行空的问题,院士们耐心接招,甚至坦言“不知道”,并以此激励孩子们自己去想,去探索。听者不仅惊讶于现在小学生的知识面,也为院士们呵护每一个孩子至为珍贵的探索精神而感动。
当然,不光是小学生,还有初中生,他们也对科普知识十分渴求。这样生动的对话在节目结束后我们依然不能忘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听到院士们的话。于是有了我们这套“与中国院士对话丛书”。在各位参与院士的支持下,我们将节目谈话的知识内容加以系统化地扩展,以文字的形式配上插图,更清晰更形象地展示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知识内容编写的过程中,一群年轻的、奋斗在各科研领域一线的博士们加入到编写队伍中,他们梳理了谈话涉及的领域知识,补充了相关的专业内容,让这套丛书的科学性更立体、知识性更充实。本套丛书的插图选自“视觉中国”、“富昱特”等专业图库,力求图文并茂地为孩子们展现知识内容。
杨雄里院士在节目中说道:“科学就是跟新的东西打交道,要不断地创新。”我们把这套丛书献给孩子们,希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探索一个又一个的秘密,并以此为乐。
“海上畅谈”节目
2017年2月26日
丽娃河边的探索者
小时候我家住在华东师范大学里面。华东师范大学里面有条河叫丽娃河,那个时候水比较干净,环境也比较好,加上大人也不 大管我们,夏天我们就会偷偷跑到河 里去游泳。我们那个时候大概功课没 有现在那么多,华东师大又很大,学校里有很多房子,简直就是我们小孩 子的乐园。我记得,学校里有个第五 宿舍楼,楼顶的天花板和房顶之间有 个隔层,像现在的阁楼间。我和我的 小伙伴儿就会偷爬到这个隔层里去。 在隔层里面我们聊天、讲故事。在我 的小伙伴里,有一些年龄比我大一点 的,他们跟我们年龄小一点儿的讲故 事。除了平时白天在那里玩儿,我们 也会晚上到那里去看看天空。我小时 候,城市夜间的灯光没有那么亮,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就显得特别明亮。我发现天上的月亮里面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月亮里面好像有山又好像 有人,小时候看到这些现象就觉得很 好奇。
我大概就像你们这么大的时 候, 大约五年级,我自己做了个望远镜。 我找了一个硬纸板,卷成一个筒,又找两块镜片,一块放在前面一块放在后面,然后朝天上看月亮。用这个简 陋的望远镜看月亮,自己觉着看得好像更清楚了,可以想象月亮上的阴影 是什么东西,想象那里是有一个人, 好像还有一座山,那个人住在山里。
我那时也看一些《科学画报》《科学大众》这类杂志,也爱看科学家的人物传记。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时常跑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不过,去图书馆看书的人并不多,所以桌子和书上就有好多灰尘,我就要想一个办法了。什么办法呢?我想自己来做个吸尘器,把这些灰尘吸掉。同学们可能也会想到,我们夏天用的电风扇制作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个马达带动叶片,这样就有风了。我那时想,电风扇的风是对着人吹,一吹不是就把灰尘吹走了吗?如果要做吸尘器,我就得让马达带动叶片反着转,不是就可以把灰尘吸起来了吗?
马达带动叶片的旋转方式决定了气体流动的方向。同学们回去不妨自己做个小实验,体会一下。一节5号电池,一个小马达,两根电线,一个小风扇叶片,用电线将马达、电池和叶片连起来,试试叶片的旋转方向。然后,交换电线,再通电,这个时候看看,叶片的旋转方向和刚才是否一致。
我这么想着,也这么动手去做了。我自己用木头、电池、马达、纸木薄片这些材料做了一个很粗糙的“吸尘器”,拿到图书馆去试,结果呢?结果很遗憾,并没有出现我想要的效果,我的“吸尘器”怎么都不能把灰吸起来,这个实验算是失败了,但是,我自己很开心的,毕竟用动手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不成立,这是一个很正确的方法。所以,我也想对同学们说,你们要对我们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因为有了好奇心,才会激发你去探索,才会让你主动想去多看些书,会更多地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还要去动手实践一下,看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学生:我很好奇,您现在成就这么高,那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特别好吗?
我现在还能找到一张小学的成绩单,成绩单是这样的,自然是5分,当时是5分制。其它的功课好像都是4分,也有一个3分,3分是什么呢?写字,我字写得不大好。这个成绩不算学霸,但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里面,每年的功课都是全5分。我是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变成好同学的,初一的时候还很调皮的。我现在都还记得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我发现我成绩报告单上老师写了一句话:上课高声叫嚣,这个很不好,就是说我上课的时候很不守纪律。我儿子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就回忆了,当时是在上课的时候,初中一年级,在曹杨二中,有一个同学叫李遐海,他也是一个很调皮的同学。他跟我说,褚君浩,我们现在一起叫好不好,我说好。没有理由就捣蛋,然后他数123,我就叫了一声,结果他没叫,我上他当了。后老师就让我站起来了,批评我了,这个当然是违反纪律,很不好的,还写到我的评语上了。
但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以后尤其是初二下学期,我做了好多数学题目,越做越有兴趣,从初三开始又看了好多科学普及的书,后来就变成一个很用功的学生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到物理,也从那时喜欢上这个学科。我从图书馆借了像《从近代物理学来看宇宙》、《眼睛和太阳》还有一些天文学方面的书来读,高中时就开始读《相对论ABC》和原子物理学方面的书。其实只能读懂小部分,但还是如痴如醉地看。所以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只选择了物理学作为我的专业。1962年高考时,我只填报了物理学这个专业,我希望考上复旦大学物理系,然后是华东师大物理系,后是上海师院(上师大前身)物理系。结果那年我物理考了满分,但语文作文审题失误,总分被拉了下来,终进了第三志愿——上海师院物理系。
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梅陇中学当了10年物理老师。教学之余,我没有放弃研究,我继续做理论物理研究。那时候,我和一些朋友组织了一个关于基本粒子的讨论组,在探讨科学问题的同时,还会一起撰写科普文章和科普小读物。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我就想着要去试一试。我大学的时候念的是四大力学和普通物理学,但考研究生的时候,我选的方向是半导体物理,我之前都没有学过半导体物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好在我在大学的时候,骨干学科掌握得比价扎实,所以决定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自己做笔记,推导书本里面的公式,后也把它掌握得很好。我记得后考试的时候了,我这门专业成绩考了90分,也是当时考生里面的第二名。个人来讲,考得还算不错。我的这个故事就是在说,同学们要把基础的、主干的学科学好,这样,你们再去学一些这门学科的其它分支学科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您是不是在学习上有特别的窍门呢?
这个小同学问得很好,问出了很多同学的心声。其实,我刚才在讲我自己的读书时候的故事时,已经谈到一点我对学习的看法。学习首先还是得勤奋,我读初中后还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人的聪明和勤奋是要互补,互补才能让你在求知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想要成功,就会走一条很不容易的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做任何事情,想要得到好的结果,轻轻松松地去干是不可能的。我讲个自己的故事,我念研究生的时候,当时要做一个半导体的模型,但是要把这里面的每一步搞懂,每一个公式都推导出来,还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想要马虎一点的,也就过去了,但是我当时不是这样想的。我想我要么不做,要么就尽我所能做到好。我当时花了好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每一步都认真地推导,后才完全都搞懂了里面的原理。所以说,做实验是非常辛苦的,想要不辛苦,我们就只能做一些难度不高的、一般的实验。想要做一些创新的、有特色的实验,过程都是很艰辛的。并且,做实验的时候,常常都会遇到失败,只有在失败之后总结经验,再去尝试,我们才能终得到想要的结果。
对于我来说,想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想要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底,这是我的信念。我们现在忌讳的就是,很多事情都是只做了一个开头,不坚持下去。决定做一件事情,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确定好它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之后,我们要做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那接着,我们就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这样子,我相信后一定会得到想要的成果。
同学们,你们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思想特别活跃,脑子里总会冒出各种问题来,而且这些问题都很有趣,很有想象力,我觉得非常好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特别需要有好奇心。所以你们要敢于提问,也就是要敢于想为什么,千万不可以拘泥于原来那些墨守成规的东西和结果,觉得好像就是这样子的,我就跟着接受就好了。
当然我们在问的同时要去思考,去求知。在探索的路上,要掌握好循序渐进这四个字。我们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想一步登天。要把基本的知识学好,方法掌握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走。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奢望一步登天。我们的科学家屠呦呦,她花了几十年时间在研究,在探索。她的团队找了很多的中草药,查阅了很多的书籍和资料,才后出来现在的结果。我们只有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才会有终的跨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