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3240028
讲
城市交通:认知与建构
1.1理解“交通”
1.2认识“城市交通”
1.3移动性:分析城市交通的基本视角
思考题
第二讲
技术视角的城市交通
2.1载运工具
2.2通道
2.3管理与控制系统
思考题
第三讲
空间视角的城市交通
3.1速度:引导形态扩张,推动结构变迁
3.2网络:既促成流动,也塑造场域
3.3流动性:渗透、转换、共享
思考题
第四讲
经济视角的城市交通
4.1产品:时空效用,不仅仅是位移
4.2供给:系统改进,而非仅仅修路架桥
4.3消费:个体消费出行,社会消费效用
思考题
第五讲
文化视角的城市交通
5.1载运彰显地域特色
5.2规则塑造秩序之美
5.3形成中的新出行习惯
思考题
第六讲
艺术视角的城市交通
6.1艺术走进城市交通
6.2城市交通走进艺术
6.3城市交通艺术赏析
思考题
第七讲
政治视角的城市交通
7.1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
7.2应对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
7.3溢价回收能否体现公平
思考题
第八讲
城市交通规划: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
8.1范式转换:从“移动性”转向“互动性”
8.2理论创新:从“万物相连”看城市交通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执教城乡规划专业“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这门课已逾三个学年。边教边反思,感觉到这门课既有的教科书,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侧重关注城市道路的工程设施特性,忽视其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功能和品质;侧重从确定性思维角度处理交通规划问题,忽视了人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体制机制对于交通系统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容易忽视城市交通既有的状态和制度设计对所期望的规划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此外,由于缺乏交通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交通体系化对于良好城市空间的建构作用。
根据教学实践反思,尝试着将“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进行重组和补充,形成了四个教学板块:城市交通概论、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和智能交通,并在三个学期内完成讲授(其中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城乡规划原理和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课程讲授)。相应地,形成了四份讲义:《城市交通新解析》《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和《智能交通导论》。计划对这些讲义进行进一步整理,形成四本教学参考书。
《城市交通新解析》基于对交通本质的再理解,分别从技术、空间、经济、文化、艺术和政治等视角对城市交通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城市交通的涵义、构成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并能够基于人们追求社会交往的视角理解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城乡规划原理、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设计提供基础知识。
《城市道路设计》基于城市道路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和城市的连接体系,将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拓展为城市道路空间设计,内容安排上突出体现“绿色”“人文”和“智能”的道路规划与设计模式,以及相应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基于城市交通规划实质是针对既有的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改进的一种机制,侧重从人理-事理-物理一体化的角度,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改进城市交通系统;突出将交通网络作为广义性的城市结构的建构力量,强化交通网络的空间效应研究和交通网络节点设计的内容。
《智能交通导论》基于智能交通在城市智慧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演变这一现实,侧重讨论智能交通的基本框架及其对城市的空间组织和人类生活模式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空间应对策略。
在编写过程中按照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学改革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内容选取上强调和城乡规划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注意强化学生们对于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和系统思维能力的训练。
本书在编写过程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对相关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扪心自问,以上工作虽尽了大努力,仍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期待各位同行不吝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