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021413
(一)内容全面 书中内容文史兼备,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全囊括,浓缩古代各门类知识精华。
(二)分类清晰 将各类知识分类编排,脉络清晰,是大众了解、认识古代文化面貌的简明读本。
(三)趣味性强 编选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一幅更具趣味性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四)随心阅读 篇幅短小,茶余饭后,哪怕只是片刻的闲暇,随手翻阅,也会有不小的收获。
春节的由来 001
除夕的由来 002
爆竹贺新春 002
春联的起源 003
春节贴门神 003
春节为何吃年糕 004
“福”字倒贴的由来 005
压岁钱的由来 005
元宵节的缘起 006
元宵节与元宵 007
中和节的起源 007
清明节的起源 007
端午节起源四说 008
端午龙舟竞渡 009
端午节为何吃粽子 009
端午节为何插艾挂蒲 010
七夕乞巧节的传说 010
中元节有什么习俗 011
中秋佳节的由来 011
重阳节的来历 012
重阳节的习俗 012
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013
元旦的由来 013
二十四节气如何命名 014
二十四候花信风 014
数九与消寒 015
什么是三伏 015
立春的风俗 015
冬至的风俗 016
第二编 饮食起居
我国的传统菜系 017
涮羊肉的由来 017
饺子的由来 018
包子的由来 018
小话面条 019
汤的历史 019
食粥略谈 020
筷子史话 020
古代的炊具 021
古代的进食具 021
古代的盛食具 022
酿酒小史 022
酒器小话 023
古代的酒令文化 024
茶的起源 024
喝茶为何被称为吃茶 025
古代的制醋法 025
古代的制糖法 026
古代的制盐法 026
古代的家具 027
床的演变 027
火炕起源 028
蚊帐溯源 028
枕头的由来 029
古代的洗涤剂 029
古代的服饰 030
服饰的等级制度 031
古代“衣”“裳”的区别 032
旗袍源流 032
衫子简说 033
裙子史话 034
女性裤装漫话 034
早的雨衣 035
帽子的演变 035
我国的“冠文化” 036
乌纱帽的由来 037
顶戴花翎有讲究 037
鞋的演变 037
古代的袜子 038
熨斗小史 038
古代的眼镜 039
古代香料的使用 039
古代妇女的发式 040
古代妇女如何化妆 040
耳的修饰 041
戒指漫话 042
荷包趣说 042
第三编 民俗礼仪
何谓五礼 043
冠礼与笄礼 043
男左女右的由来 044
磕头习俗的由来 044
跪拜礼 044
“抱拳”和“合十” 045
古代请安的礼节 046
“裹足”史话 046
报生礼习俗趣谈 047
抓周习俗的由来 047
舞龙习俗的来历 048
舞狮习俗的缘起 048
生日为何送寿桃 049
历代的婚龄 049
婚姻中的“六礼” 050
陪嫁溯源 051
媒妁婚与聘娶婚 051
童养婚与指腹为婚 052
赠婚与赐婚 052
选婚与罚婚 053
什么是入赘婚 053
原配和结发夫妻 054
闹洞房习俗的起源 054
“红盖头”来源漫话 055
古代的婆媳之礼 055
传统丧葬礼仪 056
“五服”制简况 057
古代葬法漫谈 057
古代的“人殉制” 058
第四编 称谓文化
三皇五帝指哪些人 059
主要朝代名称的来源 059
姓氏小考 060
名、字、别号的区别 061
历代人名特点 061
古人的自称 06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典籍数量之大简直浩如烟海。走进琳琅满目的中华文化宝库,我们会发现到处点缀着串串晶莹璀璨的明珠。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凝聚着古人呕心沥血的至情,熔哲学、文学、艺术于一炉,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的思辨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凭借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叩动读者的心灵。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历经沧桑巨变。后,静静地立在我们的身边,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代代流传的共同财富。
对于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来说,学习中华文化常识,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知识结构,实现多元启迪,引发新的思考、探索和行动,带给他们借鉴和启迪。
然而,中华文化何其博大精深,对于学业繁重的青少年来说,让其翻阅查找历史文化典籍无疑不太现实。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节约大量的时间,还可以让他们兴致勃勃且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换却仍可鉴古知今的古代文化常识。
本书广采博取,精选了中华文化常识的精华,全面地阐述了中华文化常识的内涵,集纳了大量的中华文化细节,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共分为节日节气、饮食起居、民俗礼仪、称谓文化、地理名胜、宗教神话、哲学思想、政治军事、法律法制、经济贸易、科技发明、交通邮政、建筑园林、医疗卫生、器物工艺、天文历法、教育科举、语言文字、文学典籍和体育艺术等部分,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
本书援引资料丰富,范围广,选择精,是一部独具匠心的中华文化常识读本。不仅能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妙趣横生的中华文化常识中体悟到深刻的哲理。由于篇幅短小精悍,读者随时随地花三五分钟翻阅,即可有所收获。
本书初版于6年前,颇受读者欢迎,销量可观,值得欣慰。当然,编者在翻检此书的过程中,亦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少量条目所在的位置不当、个别条目所涉及的知识有交叉重复。另外,按照编排体例和入选原则,有一些条目是不必入选的,另有一些知识点,编者认为则是必须补充进去的。借此修订再版的机会,编者对初版内容进行了调整、合并、精简、增补,以期以更完善的面目再次出现在读者面前。
丛甦先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一曲古乐,吾愿足矣!”也许,你正在翻阅的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不妨随意地慢读慢赏,或许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芳香四溢,你的心中便会漾起一种久违的古典情怀。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就是所谓的“扫尘”,家家户户都要开展一次全面的卫生大扫除。到除夕之夜,也就是大年三十,亲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辞旧岁、迎新春,互相勉励,祝贺来年有个良好的开端。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由于宗教、风俗自身的保守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这种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的传统礼俗,一直保留在各个历史时期,沿袭到20世纪40年代,演化为“春节”的习俗。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粮食收成好的年份叫作“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粱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作“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后逐渐演化成现在过年的风俗。
古人“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的。人们用自己劳动换来的肉食、谷物,祭祀祖先和鬼神,饮酒宴乐,祈求幸福。后来,佛教、道家的思想影响渐渐渗透进来,给过年的仪式又增添了许多内容,例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糕等。
除夕的由来
除夕就是一年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除夕这天晚上,全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举杯祝酒,一起吃年夜饭。在外地的家庭成员,凡是能回家的,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中,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古代人吃年夜饭时,桌上放一个烧得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火炉吃年夜饭,因此也叫“围炉”,表示日子过得红火兴旺。
年夜饭是一年中丰盛的晚餐。因为一年之中大家都很忙,只有过年才团聚在一起,所以特别重视除夕的团圆。这天的饭菜也很讲究,而且含有美好祝愿的意思,比方说一定要有一盘鱼,因“鱼”和“余”谐音,取“年年有余”的意思;还有叫“富永”之类的糕点,象征着永远富裕。
古人用餐时男女不同席,但吃年夜饭时,男女老幼都在一起吃,表示全家永远欢乐团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