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501501
首脑外交是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出面以多种方式参与和处理对外事务的外交方式。作为当今中国外交中*活跃的外交形式之一,首脑外交在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非关系的务实发展。本书以首脑外交为视角,系统地论述了中非关系的演进,中国对非外交新理念、新特点等,并分析了中非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书还对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对非首脑外交进行了对比考察,并与中国对非首脑外交加以比较,以期对中国加强对非外交,进一步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经验。
章首脑外交的内涵及特点
附件一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 附件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附件三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 附件四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绪论首脑外交视阈下的中非关系绪论首脑外交是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出面参与和处理对外事务的外交方式。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首脑外交因其政治级别高、效果显著、影响重大等特点,作用日益凸显,并且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近年来,***主席积极倡导和推动首脑外交,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出访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几十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欧盟总部等,首脑外交成为中国外交活跃的外交形式之一。其中,中国对非首脑外交尤其值得关注。***主席强调,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他担任国家主席后的次出访就选择了非洲。放眼中非关系发展的历史,中非之间频繁的首脑外交不仅在其他国家与非洲国家关系中,在中国与其他大洲的关系中也十分罕见。如今,首脑外交已经成为推动中非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建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中非根本和长远利益所在,符合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中非首脑外交推动了中非关系的务实发展,对中非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多年的对非首脑外交中积累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对今天的中国对非外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首脑外交以其独特作用成为当今世界上活跃的外交形式之一,受到国际关系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关于首脑外交学术界展开了诸多研究,有如下进展和问题:一、学术界关于首脑外交研究比较丰富,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奠定了比较重要的学术基础作为外交史上的新生事物,理论界对“首脑外交”尚缺乏深入研究。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对首脑外交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案例考察和现象描述上,关于首脑外交的理论研究屈指可数,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首脑外交的概念、产生与发展的逻辑、首脑在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及其未来走势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虽然美国学者戴维·邓恩(David HDunn)在其主编的《层外交》(Diplomacy at the highest level)中,系统地提出了首脑外交的分析框架,明确了首脑外交的内涵,考察了其历史发展过程,解释了形式各异的首脑外交的不同作用,并分析了首脑外交的利弊。David HDunn ed,Diplomacy at the Highest Level,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6但正如国际问题研究学者贝里奇曾指出的,学界对首脑外交的研究在深度的个案分析方面仍有待加强。详见 GRBerridge的个人网站:http://wwwgrberridgecouk/promote_callhtml,访问日期:2006年4月6日。因此,我们要从多个途径和角度入手,加强对多边首脑外交的研究力度,尤其注重理论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来更好地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服务于外交实践。中国国内学者们较多地从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展开,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集中在对中美、中日、中俄等部分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的研究上,专门探讨中非首脑外交的论著较少。较早的有宋连生、巩小华主编的《中美首脑外交实录》宋连生、巩小华主编:《中美首脑外交实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回顾了中美两国首脑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此外,林振江著的《首脑外交:以中日关系为研究视角》林振江:《首脑外交:以中日关系为研究视角》,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以中日关系正常化和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论述了首脑外交在中日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郑华:《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探讨了中美高层领导人是如何运用有效的话语手段,构建并巩固自身的强势谈判地位,主导谈判议程的。国外学者也多重视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大卫·樱田在其文章《日本及其国际政治经济管理:日本在七国集团下的首脑外交》(Japa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Japans Seven Power Summit Diplomacy)中以七国集团的首脑外交为切入点,结合领导人外交实例分析,深入探讨了从1975至1987年历届日本首相在七国集团外交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罗格·斯旺森的文章《美加首脑外交:1923—1973》(CanadianAmerican Summit Diplomacy,1923—1973)通过对1923年至1973年半个世纪中美国总统与加拿大首相之间外交实例的具体分析,强调了首脑外交在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主要从象征意义和决策制定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国外学者也以具体个人为研究切入点,对首脑外交进行了研究,如查尔斯·费尔班克斯在《里根在首脑外交上的转变》(Reagans Turn on Summit Diplomacy)一文中以里根在美苏领导人会议召开上的态度转变为背景,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转变的原因,并以此突出强调了首脑外交在大国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在其文章《1944—1961南斯拉夫国际关系中约瑟普·铁托的首脑外交》(Josip Broz Titos Summit Diplomacy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of Socialist Yugoslavia 1944-1961)中深入分析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期间铁托的一系列首脑外交努力,阐释了铁托在战后南斯拉夫外交重塑中所起的突出所用。首脑外交的内涵是国外学者较多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有埃尔默·普利施科的《首脑外交》(Diplomat in Chief:The President at the Summit);戴维·邓恩(David HDunn)的《层次外交》;杰罗尔德·波斯特(Jerrold Post)的《政治领导人的心理评估》(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Political Leaders)等。同时,国外学者还以具体领域为研究着力点对首脑外交进行深入研究,如扬·迈森在其著作《首脑外交日趋成熟》(Summit Diplomacy Coming of Age)中从理论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首脑外交在20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的原因以及背后所带来的问题,由此引申出外交转型的趋势和必要性。总的看来,关于首脑外交,学者们较多地从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展开,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集中在对中美、中日、中俄等部分大国之间的首脑外交的研究上,专门针对中非首脑外交的研究较少,截至本书投入写作之前,尚未看到国内、国外学术界有与本书选题相同或在很大程度上相似的专著问世。正是因为如此,本书希望对中非之间的首脑外交及其对中非关系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述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以期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二、与首脑外交研究相对滞后不同,国内外对中非关系的研究比较深入,热点频出进入21世纪后,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代为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中非将致力于构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定位标志着中非关系更趋成熟和稳定,并进入全面拓展和提升的新时期。在2015年12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峰会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