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10657丛书名: 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国经济新常态论丛
梳理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
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和稳定性
对外汇储备增长情况作国际比较
重点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加以分析
导论
章 理论基础: 外汇储备相关文献综述/10
节 外汇储备与国际储备概述
一、 外汇储备、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概念
二、 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构成中的地位
三、 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
第二节 外汇储备需求的文献综述
一、 外汇储备需求的理论
二、 外汇储备需求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
三、 国内关于外汇储备需求的实证研究文献
第三节 外汇储备增长宏观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分析
节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趋势及原因分析
一、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趋势
二、 中国外汇储备变动的特点
三、 1994年以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及稳定性分析
一、 中国外汇储备来源分析
二、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一、 中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
二、 中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不利之处
第三章 外汇储备增长的国际比较
节 外汇储备增长的国际趋势分析
一、 当前全球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特点
二、 世界主要外汇储备国家的聚类分析
三、 当前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 以亚洲为例的典型分析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动态面板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方法
三、 理论模型分析
四、 实证分析
五、 结论及政策
第三节 亚洲外汇储备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
一、 亚洲外汇储备增长与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二、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中心——外围结构和资源流动
三、 亚洲储备积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四、 缓解亚洲外汇储备增长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
节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及评析
一、 比例分析法理论及评析
二、 成本收益分析法及评析
三、 外汇储备需求的函数分析方法及评析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比例分析法
一、 外汇储备/进口比率
二、 外汇储备/短期外债比率
三、 外汇储备/广义货币比率
四、 比例分析法的结论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成本收益法
一、 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对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三、 实证分析及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函数分析法
一、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实证分析
三、 实证结论及建议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汇率与利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节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分析
一、 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汇率
二、 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人民币利率水平影响的分析
一、 外汇储备增长影响利率的理论基础
二、 外汇储备增长与中国的利率水平变动
三、 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利率政策的制约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影响货币供给的实证分析
节 外汇储备增长影响货币供给的机理分析
一、 开放经济下货币供给的构成
二、 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影响的过程
三、 外汇占款增加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与M2的因果性和协整分析
一、 相关文献回顾
二、 计量方法和模型
三、 数据与模型结果
四、 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协整分析
一、 数据及模型说明
二、 单位根检验
三、 协整检验
四、 误差修正模型
五、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VAR模型
一、 模型与研究方法
二、 实证检验
三、 结论及建议
第五节 中国货币冲销的效果与可持续性分析
一、 中国货币冲销历史回顾
二、 中国货币冲销效果的实证分析
三、 中国外汇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分析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实证分析
节 外汇储备增长影响宏观经济的机理和实证分析
一、 文献综述
二、 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模型
三、 实证分析及结果
四、 结论
第二节 我国外汇储备与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一、 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实证
二、 外汇储备增长与进出口的实证分析
三、 我国汇率失调与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问题的政策建议
节 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
一、 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二、 合理安排使用过量的外汇储备
三、 重新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四、 加强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
五、 加强中国外债规模和结构的管理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
一、 逐步从强制结售汇制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
二、 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体系
三、 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四、 降低干预汇市的频率,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
五、 推出相关配套措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完善中国中央银行冲销干预政策的建议
一、 采取多样化的冲销政策,增加中央银行冲销手段和力度
二、 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冲销效应
三、 加强相关部门之间政策配合,强化货币冲销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 英文部分
二、 中文部分
导论
一、 写作背景与意义
选择外汇储备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的关注。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贬值为8.7元/美元,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极大地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又抑制了进口,经常项目顺差迅速扩大。1994年外汇储备增至516.2亿美元,比年初的211.99亿美元增加了304.21亿美元,增幅达到143.5%;随后几年外汇储备量稳步攀升,到1996年,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外汇储备第二大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较大影响,使得1998—2000年间的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额较前4年大为降低,但在政府鼓励出口和优惠外资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外汇储备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从2001年起,中国外汇储备重新出现新的增长势头,2001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3年更是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2005年外汇储备再翻一番,达到8189亿美元。截至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2006年年底,外汇储备达到10663.44亿美元,截至2007年9月底,外汇储备余额更是增为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1%。到2014年年底,中国积累38430.1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大概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11%。毫无疑问,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增长不但增强了综合国力,而且提高了国际资信水平。但是,高额外汇储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并且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这些消极影响将越来越显性化。直接的是外汇储备增长带来外汇占款大幅增长,导致货币供应量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强。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为央行)面临着巨大的货币政策压力:
一方面,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改变了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将更为困难;另一方面,外汇占款的膨胀使得央行的冲销压力增大,为此央行不得不采用多种冲销措施来冲销过多的货币投放,成本也相当高。外汇储备剧烈增长带来了人民币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进而影响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且,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求偿权,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中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以及储备增长同货币供给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际通用的适度外汇储备理论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各种具体测算方法则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着眼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研究中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提出许多重要的研究手段,包括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这些研究手段在外汇储备增长领域的运用还是很少,借鉴这些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前,对储备需求的研究主要采用经验比例法,其中的主要代表是Triffin(1960)的储备—进口比例法。Johnson(1965)从货币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国的国际储备主要取决于该国的货币供给。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开始利用模型对储备需求进行定量研究,其主要方法是回归分析法和储备收益法,其中回归分析法的主要代表是Frenkel(1971)构造的储备需求模型、M.A.Iyoha(1976)的发展中国家储备需求模型;成本收益法是通过一国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确定该国的储备量,从而实现一国的福利化,早期的主要代表有Heller(1966)模型、Clark(1970)模型以及Agarwal(1976)建立的发展中国家适度储备模型等,回归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是用持有量作为需求水平,即假定各国或各时期的外汇储备都是均衡的。成本收益法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代表成本和收益的变量,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很少直接采用。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成本收益法与回归分析法结合,将成本或收益变量引进储备需求的回归模型中。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Frenkel(1979, 1983)和Edwards(1982, 1984)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储备实际持有量与需求量不一致的非均衡模型。Bilson和Frenkel(1979)在非均衡的假定下,研究了实际储备持有量与意愿持有量(也称为长期储备需求量)之间的缺口及其调整速度问题。Edwards研究了一国的货币市场非均衡结构对外汇储备需求及其动态调整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对储备需求研究的重点是检验储备需求的决定因素,因此当时主要研究一类国家(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储备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其调整变动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储备需求的研究开始转向对具体国家的研究,根据一国外汇储备和相关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动态研究,而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又为外汇储备需求的动态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特别是Engel和Granger(1987)的协整理论问世后,协整理论与方法立即成为人们研究非均衡经济变量的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因此在对外汇储备的研究中,西方学者开始从协整关系的意义上来重新理解外汇储备的均衡与非均衡的问题。Elbadawi(1990)采用Engel和Granger(1987)的协整思想,在假定调整成本为二次损失函数时,研究了一国(苏丹)外汇储备需求的短期变动模型(ECM);其后Ford和Huang(1994)根据Elbadawi的研究思路,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外汇储备需求的变动进行了研究;Huang和Shen(1999)又根据季度数据的协整方法(QECM)研究了台湾的外汇储备问题。总之,1990年以来对外汇储备的研究表现为两大特点: 一是以对具体国家的实证研究为主。从这些学者所做的实证研究来看,每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外汇储备需求又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这使学术界将外汇储备需求的研究重点由过去的决定因素研究转到对具体国家的研究以及对不同时期的外汇储备需求进行比较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将现代经济计量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外汇储备需求问题的研究,同时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进行大范围的比较分析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外汇储备需求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亚洲外汇储备增长问题。Dean和Rajan(2004)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和成本。首先提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需求和供给动因,然后提出防止内外失衡的预防性动机。接着论述了外汇储备增长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以及中国可行的汇率制度选择。Garcia和Soto(2004)对比实证分析外汇储备与制度变量在降低货币危机中的作用,发现即使考虑到金融发展和政治因素,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在解释国际危机中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在计算金融危机概率的基础上,计算出亚洲国家及智利的储备水平。认为对多数国家来说,如果考虑金融危机的成本,当前储备积累与的自我保险策略是相一致的。Aizenman和Marion(2002)实证分析了远东地区外汇储备增长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相对较低的现象,结论是: 如果经济危机提高一国受冲击的波动性或者使得该国害怕损失,就会大大提高该国的外汇储备需求。Rajan, Siregar和Bird(2003)分析了东亚国家在金融危机以后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而外汇储备猛增的怪象,简单回顾了储备量的决定因素,提出东亚国家外汇积累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观点。然而Polterovich和Popov(2002)认为外汇储备的积累是提高一国长期增长率的重要宏观机制。储备的积累使得汇率低估,出口部门收入和利润增加,刺激投资,形成出口推动的增长。Ho和McCauley(2005)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亚洲外汇储备增长对国内经济的挑战,重点分析了亚洲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控制、金融稳定以及央行持有储备的风险。
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探讨。窦祥胜(200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国际储备需求主要由国民收入、进口倾向、债务风险和国际收支波动程度等因素决定。其中,进口倾向和债务风险对国际储备需求的影响较大,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波动程度的影响次之。范良(2005)运用两变量系统方法对1982—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经济开放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具有显著的正向协整关系,相对投资开放度而言,贸易开放度对外汇储备规模具有较大的影响。郭梅军、蔡跃洲(2006)认为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外债规模、外贸依存度、进口倾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外汇收支的波动性。
更多的学者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的文献很多,总的来说,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充足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过量的。钟伟(1995)运用阿格沃尔模型,认为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量过多,应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时建人、郭恩才(2001)运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3个客观指标来计算所谓的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结果表明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储备水准。此外,朱孟楠(1995)、吴念鲁(2003)也认为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量过多,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提出应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许承明(2001)在Frenkel的外汇储备需求模型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外汇储备大多年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王丹、李海婴(2004)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时期高水平增长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
中国目前外汇储备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储备水准。者贵昌(2005)测算后认为中国在2001年以前就存在超额外汇储备现象,但是问题不严重,2002年以来,超额外汇储备加速,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控制在2500亿美元左右。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严重不足,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很难提高到适度的水平,例如刘斌(2000)以货币供应量决定论为理论基础,通过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比较,认为中国目前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管于华(2001)发现根据现行公布的国家外汇储备数据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近年的外汇储备大大超出适度规模标准的上限,而根据调整后的国家外汇储备数据得到的结论却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远在适度规模标准的下限以下,这说明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是偏多而是偏少。黄泽民(2003)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在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中包含部分民间储备;二是从来源看,它具有一定的借入储备的性质。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以及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目前并不能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过剩的结论。朱婵婷(2003)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建立外汇储备需求量的计量模型,并采用中国1982—200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还有部分学者对中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魏义俊(1999)通过对1985—1998年中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外汇储备激增对货币供给产生重大冲击,尤其是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对扩大货币供给产生了很大冲击。刘荣茂、黎开颜(2005)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相关分析的方法,认为在1981—1996年间,通货膨胀指标的波动与外汇储备数量的变动并没有明显的关系;2003年1月—2004年6月间,外汇储备数量的变动对通货膨胀指标的影响有滞后性,通货膨胀指标的波动部分与外汇储备数量变动有关。曹小艳(2005)从协整理论出发,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通货膨胀效应作出计量分析,分析表明:
外汇储备变动与国内物价波动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协整系数为正,即从长期考察,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或显或隐的压力,但短期外汇储备增长对本期物价上涨影响不甚明显,通货膨胀效应不大。
三、 写作思路与内容框架
本书的写作思路围绕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展开,首先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原因以及利弊进行分析,对世界范围内的外汇储备增长趋势进行比较;接着建立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得出中国外汇规模过度的结论;然后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汇率和利率、出口和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方面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全书共八章:
导论: 对问题提出的背景、写作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论述。
章: 文献综述。对外汇储备相关的概念进行阐述,对外汇储备需求理论以及相关的实证文献进行了回顾。
第二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分析。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以及稳定性;对中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进行分析。
第三章: 外汇储备增长的国际比较。对世界范围内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特点进行总结;对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的角度对亚洲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首先比较了主要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的优缺点;运用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和函数分析法等实证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探讨,均得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大量过度的结论。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影响货币供给的实证分析。首先从货币银行学的角度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机理;接着对中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进行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给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外汇储备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然后进一步对外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并对中国外汇占款冲销的效果和可持续性进行论证。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影响汇率和利率的实证分析。运用实证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利率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影响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数理分析推导外汇储备增长的经济效应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接着分析汇率升值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笔者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确实存在过度的现象,并对中国的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造成强烈的影响;中央银行进行冲销的效果不明显而且成本相当高,外汇储备增长导致的资源被国外利用;以及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形成了较大障碍。笔者提出要进一步调整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改进央行的冲销措施、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和合理结构的建议。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以外汇储备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方法、比较方法、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等多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既有逻辑推理,也有利用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首先,本书采用了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回顾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历史过程,并分析了199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和稳定性。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际范围内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进行总结,对亚洲典型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进行比较。
其次,本书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利弊以及中国外汇冲销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外汇来源的结构、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在实证的分析过程中,本书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探讨。运用面板回归分析的方法比较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因素,运用协整和HP滤波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讨论,运用因果检验、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行研究。
后,本书采用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书除了采用静态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相关问题探讨外,还采用了动态的分析方法,比如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给的动态路径进行描述。
五、 本书的创新与后续研究设想
在吸收国内外关于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书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以及带来的货币供应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主要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
1.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因素,并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的角度对亚洲国家外汇储备普遍增长的现象进行探讨。
2.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HP滤波技术,修正了国内的相关模型,建立了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了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度规模。
3.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认为外汇储备增长对中国的货币供应存在影响,并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2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的动态调整关系进行了实证。
4.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外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对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分别存在2个和4个季度的时滞。
5.本书通过构建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和反应函数,计算中国1995—2014年间的央行冲销系数,对中国外汇占款冲销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6.引入了一个开放经济模型,通过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外汇储备对发展中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增加的外汇储备降低了消费量,但扩大了出口,促进了投资。接着实证分析外汇储备通过汇率变动对外贸的影响。
本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引致的宏观经济问题,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对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以及风险管理的论述也没有展开,今后笔者将继续在外汇储备的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
节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及评析
一、 比例分析法理论及评析
(一) 比例分析法理论概述
1947年,特里芬(Triffin)在《黄金与美元危机》参见[美]
罗伯特·特里芬: 《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一书中提出比例分析法,即用储备和进口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国家储备的充足程度。特里芬分析了有关的历史资料,认为一国国际储备应与它的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以40%为标准,以20%为限。如果该比例低于30%,就必须对国际收支进行调整。一般认为,国际储备应该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这个数额按全年储备对进口的比率来计算,约为25%。同时我们也可以判断储备适度性因时间变动而引起的变化。如果随着时间的变动,R/M比率下降,则说明储备的充足率降低,这一水平就是非适度的。特里芬提出的比例分析法后来为IMF和各国经济学家广泛使用,用于判定一国以及世界的储备是否充足。
除R/M比率之外,储备对国民生产总值(R/GNP)、储备对外债总额(R/D)的比率也被用来作为判断一国储备适度性的标准。R/GNP比率是以实现国内均衡为出发点的,倡导R/GNP比率的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则需要更多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
反之,需要的外汇储备量就越小。R/D比率是从一国对外所承担的外债还本付息对储备的需求这一角度来考虑的,重点放在对外清偿能力和资信方面。这些比率的提出对R/M比率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但它们与R/M比率一样也存在类似的片面性缺陷,很难独立运用。
(二) 比例分析法评析
比例分析法显著的优点就在于数据易于统计、计算简单易行,而且根据相关性分析也证实两者确实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因此,比例分析法在各国的储备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的货币当局在今天仍把这个比率视为适度储备。
但是正是由于比例分析法过于简单、片面,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1) 忽视资本流动对储备的影响。特里芬的研究是以战前战后几十年间各国外汇储备状况为基础,当时资本流动规模小,对外贸易是国际收支的主要部分,仅考虑储备需求与进口额之间关系的比例分析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资本流动日趋扩大的今天,仅仅采用单一的进口额作为标准而忽视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储备需求的影响显然是不合理的。
(2) 比例分析法没有考虑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各国保持储备的代价和利益的差异很大,因此所需要的储备水平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比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本币可兑换程度、资本项目管制程度、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对储备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比例分析法没有对各国国情进行细致的分析,简单的储备/进口比例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国家。
(3) 储备/进口比例法表示储备需求与进口贸易额应同步上升,这样就忽视了储备运用的“规模经济”。根据“平方根规律”,储备需求与进口交易额的弹性并不为1,而是0.5。因此利用储备/进口比率可能在满足进口需求这一方面高估了储备需求。
(4) 比例分析法难以解决“同时性问题”。一国贸易额的多少和储备量的大小可能同时取决于该国的经济政策,即两者可能是由第三种因素同时决定的。
(5) 比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都是来源于已观察到的已实现的结果,而并没有通过推算和预测来计算适储备水平,这种静态分析法无法克服其本身具有的滞后性和片面性。
从近年来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比例分析法也已不适用于当今的外汇储备管理。1994年,墨西哥爆发了金融危机,而1993年其外汇储备可以维持4.2个月的进口,应该说墨西哥是满足特里芬的储备充足性标准的,但并没有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1997年7月,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而这10年来泰国外汇储备也可维持3.5个月的进口,1996年外汇储备更可维持6.1个月的进口。如果按照特里芬标准来衡量,泰国的储备同样是充足的,是不应该酿成危机的。这些情况说明特里芬标准在当今已经不再是衡量一国储备充足与否的适当标准。
综上所述,储备/进口的比例在当前已不具有意义,持有相当于3个月进口以上的外汇储备不能避免危机的发生,未持有相当于3个月进口的外汇储备也不表明就要发生危机。储备/进口的比例是分析储备充足性的一个方面的有益指标,在国际比较时也有它的意义,但是用来衡量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储备需求未免片面。
二、 成本收益分析法及评析
成本收益分析法起源于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利润化理论,即为了实现的经济福利,必须使生产某一商品的边际成本等于其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从而达到利润化。就力图扩大本身经济福利这一点而言,政府同其他经济单位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假定政府也同其他经济单位一样,具有一种社会效用函数,决策者在对不同的行为作出选择时,往往在衡量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后才合理地制定政策。这样,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就可以按一种精确的程序直接估计。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引入,为外汇储备需求的数量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外汇储备适度水平理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外汇储备的收益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拥有外汇储备所得到的一定利益,这个利益可分为可以量化部分与不可量化部分,其中量化部分包括:
将外汇储备存于外国银行的利息收益、国外证券及其他投资收益等;不可量化部分包括一国政府通过持有的外汇储备在本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进行的调节作用、拥有外汇储备对国内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拥有足量的外汇储备使本国政府对外资信度增加的作用等。由于外汇储备是对外汇资源的占用,其代表了一国对外国实际资源的一定购买力,外汇储备的总成本主要是指外汇的机会成本加上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外汇汇率下跌对外汇储备可能造成的损失等。
(一) 成本—收益分析法
运用成本—收益法探讨储备需求并将其模型化、具体化的经济学家主要有H.R.Heller和J.P.Agarwal。他们认为,外汇储备是一种对实际资源的要求权,持有外汇储备就意味着要放弃或牺牲一部分国内投资和消费的机会。如果持有储备导致的收入损失越大,对储备的需求就越小,因此一国对储蓄的需求是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的减函数。在这里,持有储备的成本不是指储备货币的生产费用或保管费用,而是指牺牲运用其他真实资源的机会成本,其边际机会成本呈递增性。
根据成本—收益法,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MC=MR,其中MC代表持有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MR代表持有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
成本—收益方法更常用于估计特定国家的适度储备量。这一方法通过对一国持有储备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储备持有成本和收益的均衡求出储备需求的适度水平。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型:
1.海勒(Heller, 1966)模型
H.R.Heller是先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适度储备需求的经济学家。他的模型是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的:
(1)
持有储备的成本等于持有储备而非持有真实资产的机会成本,假定为r;(2)
持有储备的收益是指由此避免了为应付对外收支逆差而进行收入调节的成本,因此收益取决于国际收支出现逆差而被迫进行调节的概率以及对这种逆差进行调节的真实成本;(3) 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用边际进口倾向的倒数1/m来表示。因为1/m实际上反映了停止进口所造成的国民收入的损失,因而构成调节政策的成本反过来便是持有储备的收益;(4) 国际收支差额的发生为一个对称的随机过程,每一过程长度为h,并且收支顺差逆差的概率相等,各为1/2。2.阿格沃尔模型
Agarwal用产出来衡量持有储备的收益和成本。该模型认为,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是指一国不是以货币形式持有外汇而是将外汇用于进口生产性必需品时所能生产出来的那部分产品。因此,机会成本依赖于潜在的资本投资品的进口比例,以及这种投资品的生产能力和国内闲置资源的可得性。Agarwal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有闲置资源,部分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外国投入品。如果用储备去购买必要的外国投入品,国内的闲置资源就可用于生产,而增加投资引起产量上升的程度依赖于增长的资本/产出比率。
持有储备的收益用一国在发生短暂的、意外的国际收支逆差时持有储备而避免不必要的调节所节省的国内总产品来表示,这里的调节包括具有减少国内收入效应的直接进口限制和外汇管制措施。
兰戴尔—米尔斯模型认为,一国持有储备的成本由两部分组成:
(1) 机会成本,即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借款的平均单位成本减去储备的短期投资带来的平均单位收益。
(2) 持有储备而放弃了信贷扩张所带来的通货紧缩成本,即一国将被迫采取调整政策的成本。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金融当局可以把外汇收入以储备的方式持有,也可以用这些外汇收入为国际收支逆差融通资金。如果一国采取持有储备的方式吸收这部分外汇收入,它将不得不采取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削减政策和向外借款的政策,调整政策的代价就是通货紧缩的成本。
米尔斯认为要达到适度储备水平,必须使这两种成本之和小。
从预期总成本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持有外汇储备数额越大,则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越大,而储备耗尽使一国被迫采取调整政策的可能性越小。这非常类似于“存货成本”小作为关键条件的库存模型。
(二) 成本—收益分析法评价
基于成本收益法探讨储备量的决定问题上的模型,为进行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计量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推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模型中用概率形式预测未来国际收支逆差的发生,能更好地反映储备需求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也对储备需求分析中一直未曾解决的“同时性问题”有所触及。
第二,阿格沃尔模型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结构和制度方面的差异,因而是专为发展中国家设立的适度储备模型。在模型中,阿格沃尔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外汇短缺、必需品进口的不可压缩性、闲置资源的存在等特点,从而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储备需求的研究比较全面、深刻和切合实际。
虽然成本—收益法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Heller模型用资本的社会收益率与持有储备的收益率之差来表示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由于测算资本的社会收益率比较困难,因此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的选择往往是主观的。尽管阿格沃尔模型对海勒模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但它并未解决海勒模型的所有缺陷,例如,阿格沃尔忽视国际收支调节中储备融资与政策调节的可替代性,忽视多种调节政策的选择,忽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款以及资本流动对储备需求和国际收支的影响;忽视对储备资产收益的讨论等。因此,该模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外汇储备需求的函数分析方法及评析
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广泛使用各种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一国储备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回归与相关分析,构成储备需求函数,用以确定一国的储备需求量。他们认为储备需求与某种(或几种)经济变量存在关系,在得知这些经济变量的多年数据后,可以利用回归的方法,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估计储备需求。这种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到高峰。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弗兰德斯(Flanders, 1971)、弗伦克尔(Frenkel, 1979)和埃尤哈(Iyoha, 1976)等人的参数模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