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51820
回到易经,迎接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性时代
回到易经,回到它本来的面目和状态,并有效地使它加持现代人的生活——这是作者余世存先生的愿望:把易经还给大众,让大家拿回一个工具,用来理解自己跟世界、跟时空的关系,从而能够寻找到一个安身立命、让内心宁静的所在。
《大时间》再版序 1
本书出版说明 1
自 序——为什么要回到易经 1
一、从冬至到立春 1
复卦·动而顺:太阳回来了(西方圣诞节) 5
山雷颐卦·动而止:从口福到养生(元旦) 14
水雷屯卦·动而险:种子萌芽 22
风雷益卦·动而入:行贿与受贿 30
震卦·动而动:经受考验的震动 38
火雷噬嗑卦·动而明:从吃喝到刑罚(国际海关日) 48
泽雷随·动而悦:带肉到高丘祭祀 55
天雷无妄卦·动而健:当女人不在场时(世界湿地日,世界麻风病日) 63
二、从立春到春分 71
地火明夷·明而顺:保存火种的艰难时刻(国际气象节) 74
山火贲卦·明而止:山南花开和男欢女爱(西方情人节) 81
水火既济卦·明而险:渡船靠岸了(国际母语日) 88
风火家人·明而入:看见风火,自家的方向升起(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96
雷火丰·明而动:豆荚长得真肥茂(中国爱耳日、雷锋纪念日) 102
离卦·明而明:善待黄牛(国际妇女节,中国保护母亲河日) 110
泽火革·明而悦:煮毛皮制革(世界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植树节) 117
天火同人卦·明而健:家家请人春耕忙(世界消除种族歧视日,世界森林日、水日、气象日) 124
三、从春分到立夏 131
地泽临卦·悦而顺:封山育林(世界戏剧节) 134
山泽损卦·悦而止:青黄不接手剥笋(西方愚人节) 142
水泽节·悦而险:节制(世界卫生日,中国清明节) 150
风泽中孚·悦而入:孵化小鸡 157
雷泽归妹·悦而动:哪个妙龄女子不怀春163
火泽睽卦·悦而明:左顾右盼测水平(世界法律日,世界读书日、图书和版权日、知识产权日) 170
兑卦·悦而悦:民忘其劳的欢乐(国际劳动节) 179
天泽履卦·悦而健:发明鞋子,脚踏实地(中国青年节) 186
四、从立夏到夏至 193
地天泰卦·健而顺:天地交通(西方母亲节,世界红十字日、国际护士节) 196
山天大畜·健而止:六畜兴旺(国际家庭日,国际博物馆日) 205
水天需卦·健而险:等待雨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12
风天小畜·健而入:风助农事(世界无烟日 218
雷天大壮·健而动:婴儿的声啼哭(国际儿童节,世界环境日) 224
火天大有·健而明:夏天仍有肉吃(世界海洋日,中国爱眼日) 230
泽天夬·健而悦:麦熟抢收决战时(世界防治荒漠和干旱日) 236
乾卦·健而健:六龙天行(西方父亲节) 242
五、从夏至到立秋 253
天风姤卦·入而健:藏污纳垢(国际奥林匹克日、禁毒日,联合国宪章日,中国土地日) 256
泽风大过·入而悦:夏日渡河与建造房屋(国际建筑日) 263
火风鼎卦·入而明:夏日炎炎如鼎炉(国际合作社日) 269
雷风恒·入而动:永恒的漩涡(世界人口日)277
巽风卦·入而入:秋风的命令 284
水风井·入而险:农耕时代的公共财产 290
山风蛊·入而止:生虫了 296
地风升·入而顺:攀登与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303
六、从立秋到秋分 309
天水讼·险而健:有了收成起纠纷(国际土著人日) 312
泽水困·险而悦:旱情出现了 319
火水未济·险而明:船在水上漂 326
雷水解·险而动:雷雨交加 332
风水涣卦·险而入:洪水肆虐 338
坎水卦·险而险:沟壑纵横(国际扫盲日) 344
山水蒙卦·险而止:中国山水(国际民主日,中国教师节) 350
地水师·险而顺:秋高马肥,作战消遣(国际和平日) 357
七、从秋分到立冬 363
天山遁卦·止而健:寻找新家园(世界无车日,世界旅游日) 367
泽山咸卦·止而悦:感受秋天(国际音乐节、老年人日,中国国庆节) 375
火山旅·止而明:观光(国际动物日,中国旅游黄金周) 382
雷山小过:山上的雷声(世界镇痛日、关节炎日) 388
风山渐·止而入:树的年轮(西方蓝色情人节,世界洗手日、粮食日、消除贫困日) 394
水山蹇·止而险:吃寒而不良于行的腿脚(世界骨质疏松日) 403
艮山卦·止而止:凝重的秋山(国际裁军与发展周) 409
地山谦·止而顺:山藏于地的美德(西方万圣节,世界勤俭日) 416
八、从立冬到冬至 421
天地否卦·顺而健:天地不交(西方“光棍节”) 425
泽地萃·顺而悦:丛生抱团(世界大学生节) 432
火地晋卦·顺而明:火盆取暖(世界问候日) 438
雷地豫·顺而动:防火防盗的舞蹈(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节) 444
风地观卦·顺而入:风行大地、观礼象舞(国际残疾人日) 452
水地比·顺而险:团结、平等、博爱(世界人权日 459
山地剥·顺而止:刻薄与硕果仅存(世界强化免疫日) 465
坤卦·顺而顺: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472
附 录 本书相关名人索引 479
易经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变化的原则,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东西。学了易经就知道变化的道理,以及变化的必然性。——著名已故学者南怀瑾
本书以易经阐释全球时间节点,揭示了易作为世界时间模型的卓越意义,是易学开放性的一次重要证明。——著名文化学者和批评家朱大可
展读您的作品,感觉到您和自然贴得比较密切,把四季、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易经的方位、质数都联系了起来,对人启发很大。文笔优美,可读性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市考古学会副会长宋大川
全书行文落笔接地气、近人心,浅白晓畅、自然通达,如同是在满天星辰下的农家小院里跟你拉家常,读起来没有任何阻隔感和吃力感——豆瓣读者鲁德
读懂易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自处更好地跟他人共处。人人可读已经,人人可能读出心得、读出自我。重要的是把物流千年的文明融入个体生命感受,这样才有底气,才有自信。——《城市快报》
文摘之一——《大时间》再版序/余世存
《大时间》一书出版后,我个人有过一些奇遇。来自易学研究、IT、音乐和服装等领域的读者,不断倾诉他们读易经和《大时间》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阴和阳冲气以合的宇宙大千世界,应该比 0 和 1 组成的互联网更丰富精彩。
对易经时空的研读不亚于现代科学给予人的清明理性,易经时空既是一个使人有所敬畏、有所归属的所在,又是一个创造之源。近年来的国学热,也使我接触到不少研读经典的朋友。一个印象是,无论是研读《论语》,王阳明、钱穆的作品,还是研读《道德经》《金刚经》的读者,其心态多有闭合状态,他们沉浸在经典教诲中、舍此之外无他的陶然情境令人感动,而研读易经的朋友,多保持着学习的、开放的心态,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一定的收获。
这里涉及现代人关心的一大问题,即所谓现代人知识易得、智慧难求。智慧乃是认知世界的能力。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在人的不同阶段反应不同,有些网友就感慨,他们在青少年阶段反感鲁迅,但中年之后又深深理解了鲁迅。这就是认知力的问题。不解决自身的认知力问题,中年后对鲁迅的认知仍难称后或之“觉悟”。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千差万别,在网络时代,我们享有共时性、同步性的信息,但我们的认知有时却彼此对立甚至怀有敌意。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人们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所致,或是因为人们各自的立场有
所不同,但认知力的不够其实更是一大原因。
为解决人的认知力问题,现代社会兴起了覆盖极全的“知识付费”运动,反对者则嘲笑为收“智商税”行为,影响所及,青年学子、工商巨子都参与到这一交“智商税”的游学、听课、培训活动中来,甚至连中小学生背诵的诗文都有了思维导图。但事实上,这类向外寻找的人生只是显现了人的性命而已,如古人所谓,但使鱼龙知性命,何妨平地起波澜。认识力属于人的慧命范畴,它需要反求诸己,需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并止于至善状态。对认知力的提高,东西方的圣贤们都有过相似的答案,东方的儒释道固不必说,它们都阐述过戒定而慧、知止知定而生慧的道理,而古希伯来人的“认识你自己”则是另一种话语的明心见性。
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的易经不仅提出了原则,还提供了方法。“洁净精微,易之教也。”易经就是让人安静生慧的,“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但易经还对世界或说天下进行了严密的数理研判,阴阳二仪生成的时空有着精准的阴阳组合代码,这些代码跟 0 和 1 组成的代码相比更生动、更不确定。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代码,并在时空中跟其他代码互动,因此就有了悲欢离合。善易者不占,真正研读易经有得的人不去计算自己的未来或跟他人互动的结果,因为他知道洗心退藏而后虚室生白,如此,世界报偿他的已经足够。
《大时间》一书在易经的时间属性上有所阐释,它把现代阳历系统嫁接到易经中,给读者提供了一套明晰的时间模型。借助这一模型,我们每个人从一个太阳年里只获得了 1/64 的能量或知识,没有人全知全能;我们每个人当在人生道路上经历其他 63 种形态,或在社会上跟其他 63 种形态相遇时,人人都会有损益、有否泰、有观临、有咸恒、有自己的乾坤……
通过这一时间模型,我们每个人都生而知道自己在时间中的位置,都知道自己跟时间进而跟世界的必然联系。认识到自己跟世界有必然的联系,对很多人来说仍是一生的功课;把握好自己跟世界的联系,则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不二之选。
《大时间》的读者们就这些问题分享他们的心得,让我庆幸拙著尚能开卷有益。对作者来说,一本书写完,能在读者那里有所会心,莫过于此。对我个人来说,在《大时间》之后,我一发不可收地写作并出版了《时间之书》《节日之书》,合起来堪称我的“中国时间”三部曲。
说到“中国时间”,我们有过对“中国时间”的忽视,至今我们很多人仍难以说清“中国时间”的意义。但自戊戌、己亥以来,到今年庚子年,我们中国人突然意识到,这类对时间的指代,其意义要丰富于数字指代即 2020 年、2019 年、2018 年。2020 年给很多家庭、很多个人带来的挑战和打击,除了亲友之间的实际救助,大概没有一种形式较之“庚子疫情”更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因为精准的命名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很多人还说不清楚全部的天干地支的名字,正如人们曾对节气时间语焉不详一样,对它们的熟悉有一个过程。意识到“中国时间”的某种效果,进而参赞化育,以“中国时间”把握的信息参与现代文明的演进,应该是人们可望可即的工作。0 和 1 组成的网络世界让人多往而不返地追求存在感,但阴和阳组成的现实世界才是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
借《大时间》再版之际,我将读者们的分享简述如上一二。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三联书店和朱利国先生、么志龙先生,感谢他们的慧眼使拙著问世并职尽使命。初版时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给利国先生的小诗,才短短几年,这个网络上的朋友圈已经石沉大海,打捞不得。而我们又在新的朋友圈中活着。这就是易,就是时间的辩证法。
很多朋友喜欢说,要做时间的玫瑰。读易,读《大时间》,其意义也在于此。
2020 年 12 月写于北京
文摘之二——本书出版说明
一、易经,因经的本身蒙尘,两千余年来的传、记、解读,言人人殊。本书作者自谓还原,仍是猜想,或对易经的推演。“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演易者,其有庄严乎?
二、本书作者以为,易经思维跟现代主流思维有异;易经思维要在“观象系辞”、“目击道存”,读者如能明了并习用之,或能理解本书之演易是对现代文明思维的一次“范式转型”之努力。
三、东西方文明均有大传统、小传统之分;易经蒙尘后的中国尤有显学、隐学之分,上、下之二元,精英、江湖之疏隔。本书写作即是一次汇通的努力,并向传统中国“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等日用生活致意。
四、本书以一个太阳年来安顿易卦,跟人们印象中的阴历传统有所差异。传统中国之历法实为阴阳合历,阴历也确实占据国人思维,但对太阳年的研究和把握仍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二十四节气即是明证。直到汉代,司马迁仍有《日者列传》;因袭到唐代,李淳风还讨论过历代的“传天数者”……只是到了元明清,中国的钦天监才不得不引进西人以修正历法……
五、本书将北半球历史人物和当代名人的出生时间划分为六十四种类型,以对应六十四卦。这种运用,一如东方人以年份生肖将生命个体定为十二种类型,也与西方人以月份星座将生命个体定为十二种类型相似。作者自谓提供了生命的某种“源代码”——这一发现,一经指明,并不新奇,相信读者会循此思维可做更多的展开。本书在天文时间中附会上不少人文节日,这是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现代运用。如果不以现代唯物思维的偶然性、巧合性来说明,我们以为,这其实证明了生命、文明并非是凭空或孤独的存在,而与世界(时间、空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六、本书体例近似“复调”、“多声部”,诗者、学者、思者文字交替,或散论或做庄语、学术语;释爻部分显枯燥,但仍有诗性的“狂欢”,相信读者自会明见。
七、易经是对时空的把握,本书重在时间角度的阐述,对空间角度的解释明显留白。本书写作中多有当仁不让之慨,但对易经思维或上古中国发现的这一世界模型或世界目的,仍抱持的敬畏。
八、本书所取易之经文非专家版本,寻常可见。当然,本书写作借鉴了易学历来的重要著作,在此尤其感谢清人康熙皇帝之《日讲易经讲义》、今人潘雨廷等人的著作。本书写作所感念者多,在此尤其感谢先父余启发先生、贵州董酒的蔡友平先生、陕西“民间思想者”张桢先生,他们给我提供了写作的动力和可能性。
文摘之三——自 序:为什么要回到易经
壬辰春日,我开始了解读易经一书的写作。整个过程很痛苦,也很快乐。有时候坐在书桌前四五个小时,高度紧张,几乎不起身,只能收获一千来字。写到后,真是因缘际会,我大病一场。在病中,我想起这本书,似乎难以名状,难以向朋友们表述我写的是什么;但我很肯定地说,这本书算是我对父亲交的答卷。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父亲的在天之灵。
十来岁的时候,每到春夏之交,父亲经常会串门,回家后高兴地告诉母亲说,问清楚节气了,惊蛰、谷雨、清明、芒种……这样的字眼早就印在我心里了。父亲说,节气很重要,早一天晚一天都会影响种子的成长,影响收成。“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我当时并不相信,以为早一天跟晚一天有什么差别。当时农村懂得节气的人不多,他们之受尊重,却是我知道的。乡下人有时候会说,搞那么科学做幺事;但在播种这样的“大作”上,他们是虔诚的、严肃的。
很久以后,也就是前两年到大理,再度回到乡下生活。那种农耕文化的记忆似乎一下子回来了。我首先发现了,极古远的时间跟极僻远的空间的有机联系,诸子百家那里的文化原来在偏远的农村有着生动的存在。其次,空间感的扩大,带来时间的绵长,而时间和空间的合一处,有着我们宇宙生成的目的和逻辑。因此,农耕文化构建的宇宙模型,既是对时间、空间的捕捉,又是对有限生物的必然规定。
我们能够想象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春天的风、雨、雷、阳光的行处和分布,影响到全年的收成、疫情;春风化雨百日行,春天的场风刮过,一百天之后,肯定是一场降雨……我们能够想象农作物的记忆一如数学般准确吗?当三月初,豆类需要肥料的那五六天里,天地的阴阳比例构成的象数正是雷火卦象,天雷地火,给予大地的养分足够豆类疯长,是以先人发明了“豐”字以预言年成的丰收……当作物如小麦需要雨水灌浆、灌浆后需要风干饱满之际,天地间的阴阳象数也正好是水天之需、风天小畜……
当时,在大理跟彝族人、白族人相处,我已经研读了很长时间的易经,只是我仍未理解易经跟这一宇宙模型的关系。在诸子之前,在书经、诗经、礼经等等之前,我们的文化只有易经,那样简单又包罗万象。易经是怎么来的?易经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易经如何用?易经是否真的能够预言天下的命运,或者说,易经是否规定了人的命运……这样的问题一度折磨着我。
我为此给学界的朋友写信,请他们“有以教我”。我甚至打听到孟子易的当代传人,准备去拜访。我还一次次地抄录易经。季蒙、潘雨庭等人的易经著作几乎被我翻烂……但是,从后人或今人的解读中,易经被复杂化、玄学化了。虽然,在研读易经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易经的起源极其简单,只是我们需要以更为繁复的方式来表述它,一如西哲把万物解构还原为原子,我们中国人把宇宙万物还原为阴阳,一切都是阴阳的排列组合,阴阳决定了象、数、义、理,阴阳的类聚分化记忆演化出了大千宇宙。
我想象先哲是如何把握世界的。二千六百年前,韩宣子到鲁国,有机会看到了易象等书,他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在当时,为稀缺的知识莫过于天文历法,所谓对时间、空间的规定,这是农耕社会收成的法宝。制历授时,尧、舜、禹如此相传的,其实是生产生活的合时空规定性的规则。我们今天所谓的挂历,在先人那里,其实就是易卦的卦历。易,是韩宣子看到的这一秘密,又是指导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
但对我来说,真正突破这一点,要感谢张桢先生。这个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退休老师,业余时间写了大量的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易经的解说。张桢先生以数学老师的精确性,把易经六十四卦的时空起止计算出来。自汉儒之后,千百年间的易经研究者多忘了易卦的历法功能,忘了易经的时空特征。张桢先生不仅强调了易经的这一特性,而且指出易卦的计数功能、文字功能……我为此去渭南澄城县冯原镇去拜访张桢老师。我确认这是一个流落在民间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只是因为际遇,张桢先生未能浮出思想史的水面,但他在学院派和江湖术士之外,贡献了自己的心力。
我决定在众多研究者的基础上撰写我对易经的理解。我想象先人在无时间、无空间中如何确定生存的坐标。在大地上生活,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而太阳之于生命的重要不言而喻。太阳就是先天太极啊。百花开了,日子暖和了,太阳一天天朝自己走来,看着地上那根测日线的木棍拉开的阴线一天天变短;要甲个甲日的轮回还要漫长的日子之后,即要十几个十天之后,阴线没有了,这一天的白天是长的;自这白昼长、夜晚短的一天过后,太阳一天天离自己而去,阴线一天天变长,直到漫长的冬天。这样漫长的积累、记忆,让人们以划直线、折线的方式将太阳的运动轨迹分成阴阳两仪;继续划分,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一年四象出来了;继续划分,八节八卦出来了。
雷、火、泽、乾、风、水、山、坤,太阳运行即后来说的一年八个阶段划分出来后,先人命名为八卦。再一次细分,不再是加法,而是以八卦叠加的方式将一年划分成六十四个小气候或小时空。每个小气候都是由两个八卦组成的象数决定其性质、功德。是以冬至后是坤地与雷的结合,这是一阳来复的复卦;五六天后小气候变成了山雷颐卦;再五六天后,小气候变成了水雷屯卦……如此直到冬至前的山地剥卦和坤卦!这就是伏羲先天易序。
每一卦的德用决定了此一时空的生产生活,这一必然、应然和果然状态,在引申之后,成为人们生存的指导原则。易经即是如此简单,却能有效地指引人们的生活!它是三代总结出来的文明成果,一度为上层垄断,由上层向民众发布一年四时八节的知识、吃穿住行、婚丧嫁娶。后来,它传播开来,被人们不断填充新的材料、新的发现发明,变得繁复,成为群经之首。易经奠定和支撑了一个东方的文明。这种对时空的把握既是模拟的,又是数字的。这种思维方式是类比的,又是经验的和记忆的,却无意中暗合了世界的生成演化方式。虽然,春秋战国之后的思想家们在易经基础上,发明了更简便的方法,如五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月历、风水学、医学、养生学等等,来取代易经的部分功能,但易经的原创之功及其现代转化仍有待我们挖掘。在江湖意义上,易经在今天仍大行其道。
易经是实用的,这也是秦始皇以来易经不绝的原因之一。这个世界生成模型使一代代的人投入其中,去把握人和造化的秘密。但是,我读易经,发现不仅算卦者不曾完胜,就是对易卦的解释,也不曾有人做到全然的理解。我自己有过解读一卦时豁然开朗的发现欢乐,但仍有部分卦,我们已经永远难以理解当初何以如此系辞了。好在观象系辞,得象即可忘辞,辞义远非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观象理解我们在时空中的位置。
什么是时间?在我们这个有效也有限的太阳系内,时间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时间不可能独立存在,其运动有参照,其能量释放大致均匀。科学家们测算,一年时间并不固定,只是大体固定,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此前可能更短;此后可能更长,据说会到一年三百八十四天或三百九十天。这样说,我们就能理解国家、个人的发展为什么有快、慢。黑格尔说有的地方是没有时间的国度,因为它没有参照,它只跟自己比,只顾顾影自怜地自吹自擂;有的人一生等于白过,因为他没有生命质量的表达……
什么是空间?空间是能量结构。这种结构是多维的,不仅只有三维。通过无线电和互联网,我们知道,意识可以在虚拟的泛空间里交流。如果不在一个同质的空间里,我们永远不可能接收到他者的善念或恶意。
我们的先天之命或后天之运,就在时空中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方位的结构里。由此,我们的生命能量不尽相同。我们努力,仍有不同的遇合或结果,即在这种能量的获得、释放和遭遇不同之故。大易之道,重时、位,原因即在。初爻之时位者,跟上九、上六爻位者难以相互理解,不在其位,不解其意。生命确实平等,但这种先天之命和后天运位之不平等,有待于人们的努力去抹平。
悲观的人们以为这是一种宿命。但自宇宙诞生以来,世界就在累积记忆中前进,借用柏格森的说法,这种阴阳的积累排列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进化冲动。宇宙系统、地球生物系统、人类系统、个体世界系统依次在演进中诞生,其目的在于后来者的个体对宇宙的模拟和自觉合一。个体在这种合一里回馈宇宙,并享受创造的快乐。
个体在时空中的位置自觉,即在于发现自身的时空特性,并依从它建立起跟外界的有效交换方式。在个体系统中,时间即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量。一个人生命能量的长度、密度、热度,决定其人生的价值。而人生自觉,就在于跟外界能量交换中,不断地增长、增强自身的创造性能量。易经的吉凶悔吝指导,正在于集中而非耗散能量,在于有效利用生命的能量,让每一个体一如太极太阳那样,照亮自己和周围。孔子说:“假我数年,我于易彬彬矣。”他成为真正的太极,“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在当时的空间里难行其道,却穿越了时间以及更大的空间,为今天的全世界所尊重。
易经是为君子谋、为君子忧患的。对于小人,对于口腹之欲、食色之性的人,对于没有度过口腔期的人,易经的训导似乎无济于事。但小人的命运在易经里也写好了。也因此,我们中国人有此原创性的经典,却不得其用。我们多把它看作趋利避害的教导,把它当作乡愿犬儒的指南,而对于大易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更很少想到它是如此积极地提升并增益了生命的能量。但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雅典的公民们就发现了一种天行健而自强不息的生存。苏格拉底说:“不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这种反思,即是生命能量的提升。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是以西方人荣耀上帝、荣耀大道,而成全了一个个的自我。两相比较,在易经诞生的国度,反而少有个体的成就,这是一个痛心的事实。
因此,我不揣浅陋向读者奉上我对易经的解读,即是希望我们从先哲的成果里获得对宇宙和我们自身演进的认识。传说新千年以后旧时代结束,伴随旧时代结束的还有各大文明自私自信的经典,而新的时代需要极为简易的认识。这种认识,非易经莫属!
跟其他文明传统的经典不同,易经是自伏羲到春秋以来数千年的遗产。其他经典,或一人一团体一时之结晶,惟易经是中国大陆东南西北四至、春夏秋冬二分二至、数千年间时空中的信息的高度整合。今天,我们借历史之上帝的眼光,可以想象或“观看”地球上东方大陆上的人民和自然的生息。这些蚂蚁一样的地上个体,在无序中生活,却渐渐显现出必然的德性、品质和遭遇:即使他们左冲右突,仍在山泽水火雷风乾坤的支配下,有时会因冲突得过于剧烈而夭折;但顺应时会适得其所、健行时又会日新又新……
在我们这样观看的一瞬,地上的人事代谢已经数千年。其中人生百年的规律、人世聚散的吉凶……重复了无数次:在某个时间点上,他们必然祭祀亨通;在某个时间段内,他们能够利涉大川;在某个时候,他们南行南征吉利;从某个日子算起,到多少天之后,他们必然能见到小鸡孵化;太阳回来后的多少天内,他们必然多有口福……这些宏大又具体而微的自然和人间之“象”,也为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思想家们捕捉、把握到了;他们观象系辞,以照相般的精准记下了自然和人间的“秘密”。这就是易经!
易经以一个太阳年为中心,将无数太阳年重复发生的自然和人事之象归纳总结,说明一个太阳年中的人间轨迹,这也可算为先天之命运。后来者,无不遵循。
因此,不难理解,这些数千年时空间的自然和人事消息,其规律、模型、参数,同样适用于现代中国,适用于北半球的人类世界。这由当代国际社会的建筑、卫生预防等节日跟易卦时空之义理相同即可证明。更为匪夷所思的是,由此足够规模时空演绎出来的参数模型,不仅大至适用于人类世界,也可小至适用个体人生。是以易经诞生以来,中国人就以之测算个人的命运。这种宇宙间各种系统的内在同构,正说明一切系统演进的合宇宙的目的性。借用佛家的语言,易经是三千中千世界,却也适用于三千中小千世界,适用于三千中大千世界……
在时间中出生的人,必然有着不同的命运:震卦时段的人身心雷动,离卦时段的人灵秀韵动,兑卦时段的人欲仙欲死,乾卦时段的人健行不息,巽卦时段的人注重声名,艮卦时段的人躬自内省……这种必然的规定性,一如空间中出生的人,北方人高大沉稳,南方人灵巧;欧洲人明于利和理,东方人明于礼和义。自然,中国人生来熟悉道德,美洲人长成即受上帝爱护……易经对个体展开示现的轨迹即命运有着恰当的总结。这一结论至今有效。
孔子五十而读易。传统易因多次变乱次序,使得易经系辞一如天书,多不可解;使人一旦读易,晦涩难懂,空耗岁月心力又难有收获。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今天,易经以新的简单面貌示人,开卷有益,随时翻阅而有得。读易可使我们明心见性,乐天知命,自觉自悟,协同进化,惟变所适……用古典中国人的话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无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文摘之四——章节试读:乾卦·健而健:六龙天行(西方父亲节)6 月 17 日—6 月 22 日
一、时间节气
长的白天来了,夏至的日子,阳能充沛,阴质隐而不见。万物干而不燥,连草木间都有太阳的光辉,人们把这一太阳时空用一个“乾”字表示。左边是草木,中间一个日字,表示阳光使草木向上;右边是弯曲的形状,表示万物曲折向上。这个乾字,读“干”,后又读作“前”。
二、释卦
在此乾卦时空,尤其夏至日,北半球的白昼达至长,在北极圈内甚至会出现极昼现象。“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长的一天,中国大陆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个小时左右,有的长达十七个小时。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长,太阳角度,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夏至的物候有“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麋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乾卦时空是太阳时空,我们后人已经很难考证乾卦初所指的意义,是天空,还是一年的上半年,还是上半年的后四十五天即上半年的四分之一阶段。但在此夏至前后五六天的乾卦时空,乾卦又被限定在一个极小的时空单位里,即一年的六十四分之一。
人们在这里或许领悟到,任何一个自成系统的时空,都可以无限放大,又可以无限缩小。对先哲来说,观察乾卦的夏至特征并非是有意义的,观察乾卦的普遍意义才是有意义的。尽管夏至几天都炎热异常,尽管一年年健行不已,但人们仍看出一天中早晚的不同,一年中春夏秋冬的不同。乾卦就是能量充沛的时空系统。人们以“元亨利贞”来表示对乾阳健行的礼赞。“元”,少阳,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亨”,太阳,夏季,万物欣欣向荣亨通无碍;“利”,从禾从刀,收割庄稼,秋季也;“贞”,一年之终,冬也,冬季生灵寂静,如贞人(巫)入于正定也。
乾卦的“系辞”是:“元亨利贞。”“元”,起始或基础;“亨”,生长和壮大;“利”,创造与收获;“贞”,趋正与静止。这是一个完整的天道运行轨迹。法天而行者,如日月往来,春夏秋冬,皆依其道循环不息,如浩瀚天星,皆各守其道而不相侵害。
古典中国人对乾卦给予了美好的赞辞。乾卦时空的“彖辞”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元之功是伟大的,万物赖以创始化生,统贯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云在飘行,雨在降洒,云雨施行,使万物生生不息地繁荣、发展、流行。灿烂、辉煌的太阳东升西落,按时运行。吾人当明白其道理,六度之位,以时而成,即初爻之潜、二爻之见、三爻之惕、四爻之跃、五爻之飞、上爻之亢,如同驾驭着六条巨龙在浩瀚的宇宙里自由翱翔。天道的运变使得万物各得其性命。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万物各具元气,春华秋实,利和而无有偏枯,生气正固,呈现出
仪态万方、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并非混乱无序,万物协调并济,生息永恒,形成了的和谐,其美景堪称“太和”。乾元是万有之首,君子或当政者体天而行,以人合天,宜使天下万国皆得康宁,皆得太平。
古典中国人还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乾卦时空的象辞。
就是说,天行刚健沛然,君子效法天道,因此精进自强,奋斗不息。天道之行,乾元之气,是伟大的,以此象征君子人格。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清华校训。
乾卦蕴涵人文时间意识。天道即人生之道,不少人类之子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对子贡说: “生无所息。”就是激励学生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歌德说:“凡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乾卦在伏羲八卦中为卦,在伏羲六十四卦中为第三十二卦。其卦序历经演变,后来成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卦。易经从连山易到归藏易再到周易,其演变有着深远的人类学意义。连山易以艮卦为卦,反映出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生存状态,文明发展的阶段性成就是以山地为中心建构世界的一切;到归藏易以坤卦为卦,文明的发展使得先民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平原、水边等大地上。到乾卦上升为卦,文明之命运跟天相连,抬眼望天,生存的格局趋近无限,跟天地自然沟通。从狩猎文明,到渔猎农耕文明,再到邦国文明,易道思维既模拟了生存的边界,又数理地揭示了世界的动态秘密。
乾卦是对天行的描述,一个完整健全的时空体系。因此,人生、岁月、社会等等在配享天命天德的意义上,与乾天同运。自周文王演易,将乾卦移为卦,这一思维范型主导了中国文明三千多年。乾卦模型较之“成住坏空”、“否定之否定”等体系模型异质同构。乾卦从经验上升到哲学乃至信念层面,即中国人常说的“吉人自有天相”,宅心仁厚之人有着天一样健旺的生命力。中国人因此与天齐,并相信“吉人自有天相”。
三、时空节点
乾卦重要的意象之一是父亲,父亲节(6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多在乾卦时空内。父亲节起源于美国,在这一天,每个父亲都会接到来自他们孩子的礼物和问候。
春秋时代的晋悼公孙周占到过乾卦。当时,晋成公做国君时,占得乾卦,爻变为否卦。人们解释说,晋国将有三个国君从周王室里产生。孙周到周王室侍奉单襄公。单襄公死时把儿子叫到跟前,要他们善待孙周,认为他有君王之象,一定能回晋国做国君。后来孙周被拥立为晋国国君,即晋悼公。
南北朝的齐文宣帝高洋占到过乾卦。当时他还是魏国的权臣,想知道自己何时可以登基,就让宋景业占卦,占得乾卦,爻变为离卦。宋景业分析说,这是顺应天命的卦,爻变为离卦是火,夏季之中五月火旺,高洋将在五月受命。高洋大为高兴。后来,魏孝静帝见高洋大权在握,就封他为丞相、齐王,但高洋不甘心,于公元 550 年 5 月废掉魏帝自立,实现了皇帝梦。
北齐王岳的母亲占到过乾卦。当时,李渊经常来王岳家住宿,王岳的母亲见到李渊住的房子有五彩之光,就请人占卦,占得乾卦,爻变为大有卦。占卦者分析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大吉之卦。王岳的母亲非常高兴,让王岳追随李渊。
唐代的沈七占到过乾卦。当时,有个叫王诸的人进京参加科举,路过越州时,请沈七占卦。沈七占得乾卦,变为观卦。沈七分析说,王诸会观赏到国都的风光,本是好兆头,但会遇到动乱,因为有很多小人聚集在国都,阴气重;从变卦上看,王诸见不到皇上,恐怕会无功而返。后来,王诸走到东都洛阳时,赶上安禄山起兵反叛,唐玄宗仓皇出逃,他也只好回到江东。
明代的仝寅占到过乾卦。当时,明英宗被俘,大将石亨问仝寅英宗归来的日子。仝寅占得乾卦,爻变为姤卦。他分析说,这是很吉利的:爻辞“潜龙勿用”,相应的是“或跃在渊,无咎”;从时间上说,明年秋天正好有龙马奔腾之象,这说明皇上明年秋天就可以回国,只是回国后将失去皇位;尽管如此,皇上能恢复皇位,因为奔腾之后当有飞龙在天之日,从时间上说应在丁丑年复位。后来的历史演变正如仝寅所言,明英宗返国后,皇位为景帝所夺,八年后的丁丑年正月,英宗复辟成功。
四、时空禀赋
古典中国人直觉乾卦是龙象,乾卦人也多为人间龙象,较有灵性,长相上棱角分明、目光炯炯或眼光清澈,也有人面部较长。乾卦人对人生运行轨迹较为自觉,明白人生社会的“命运”存在,即所谓知天命,是故近乎哲人。他们多有主见,独立特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正所谓君子自强不息。
《思想录》的作者、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是乾卦人。他的名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德国学者、哲学家、洪堡大学的创始人洪堡是乾卦人。他的名言:“语言左右思想。”“语言是人类情绪的摇篮、家乡和住地,因此在语言里包含和隐藏着人类的情绪。”“一个国家、一个时期、整个人类要获得我们的赞美的条件是什么?其条件是教育、智慧和美德在这个社会中尽可能地普及和施展,使得其内在的价值提到非常高的地步。”“人的目的,不是他变换的兴趣,而是他的理智不断驱促他的永远的愿望,是将对他的所有能力的和完整的教育。自由是这个教育首要的和必须的条件。……社会能够提供的的财富是将许多个体集合到一起,但是通过国家的介入这些个体多少会丧失其特征。并非一个国家中的成员生活在社群中,而是每一个臣民与整个国家的关系,而这个国家的精神则体现在其政府中。国家的超级的力量阻止其臣民的力量自由。同样的原因导致同样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印象越大,不光是其统治者,而且其被统治者也越相似。……一个这样替其他人思考的人可能的确是错识其他人,要将其他人变为机器。”
意大利作家和政治家马志尼是乾卦人。他的名言:“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的,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
四维时空概念的提出者、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是乾卦人。他说:“从今以后,空间自身和时间自身将必定会消失在纯粹的阴影之中,只有两者的统一才会保留着一种独立的存在。”
“死得多的日本作家”太宰治是乾卦人。他的遗言:“不要绝望、在此告辞。”他说过:“死亡是美的艺术。”
法国哲学家萨特是乾卦人。他的名言:“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种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后限定自己。因为,人在开始时一无所有,只是后来才成为什么。”“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是乾卦人。他认为现代性是“尚未完成之工程”。
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是乾卦人。她被称为“缅甸之花”。她论及缅甸悲剧的根源:“极权主义是一种建立在敬畏、恐怖和暴力基础上的系统。一个长时间生活在这个系统中的人会不知不觉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恐惧是阴险的,它很容易使一个人将恐惧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当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为一种习惯。导致腐败的不是权力而是恐惧,那些掌权者恐惧丧失权力及无权者恐惧权力的蹂躏,都导致了腐败。”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是乾卦人。她被称为“铁蝴蝶”。她说过:“我并没有选择人生,而是人生选择了我。出生在巴基斯坦,我的一生经历了它的动荡、悲剧与胜利……因为巴基斯坦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所以我的人生也不是普通的人生……”“好的复仇方式就是民主!”
法国作家萨冈是乾卦人。十八岁时她创作了小说《你好,忧愁》,“以简洁的语言把握了青春生活的一切”,一举成名。她自承:“我很浮浅,但浮浅就会去关注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事。”
中国支教老人白芳礼是乾卦人。他的名言:“我嘛儿都没干,又让上面重视了。”
德裔作曲家奥芬巴赫,中国哲学家汤用彤,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等是乾卦人。
五、释爻
乾卦的六阶段可以引申无穷。
种状态:“潜龙勿用。”
爻象是潜隐之龙,不宜妄动。
不少学者认为,龙指东方七宿,所谓“潜龙勿用”就是东方七宿看不见时候。时为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冬至之际,龙星潜于地平线下,农活几乎没有,农人不必作为。而从一天来说,就是指天未亮时的夏日景象,太阳还没有出来,人们早起也无所事事。
中国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其中的“渊”、“潜”、“元”等来源于易经,具体而言,来源于乾卦的初爻、四爻。他虽有才志,却一生“勿用”,隐逸散淡。
中国晋代的学者干宝说,这一爻也象征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时的情景。周文王虽有圣明之德,未被时用,故曰“勿用”。这种联想,也可运用于很多圣贤的一生情境,如《史记》中记载舜帝年轻时的普通日子:“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可以说这是舜的“潜龙勿用”阶段。
第二种状态:“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得到龙在田野的好兆头,是天下出现贤德之人的象征。又指君子挣脱了压抑的处境,开始步入社会生活,创造建功立业的条件。
天象为夏历正月,春分前后龙星之七宿出现在地平线上,君子、劝农官勉励农人做好准备,一年之计在于春,故说“利见大人”。而从一天来说,这大概是指夏天的早上农人下地干活时的景象,太阳在树上,太阳在田里。
按干宝等人的说法,这一爻指周文王被释放,将有所作为。如果联想舜帝,《尸子》一书中说他:“一徙而成邑,再徙而成都,三徙成国。尧闻其贤,征之草茅之中,与之语礼乐而不逆。”这是舜的“在田而利见大人”阶段。
第三种状态:“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夏历三月,龙星全部出现在地平线上,呈上升势头。
这是“朝乾夕惕”成语的由来。而从一天来说,这一状态是把白天辛苦劳动和晚上保持勤勉相结合来系辞。农村人有夏天睡在屋外的习惯,白天辛苦一天,晚上睡在打麦场上,看星星,聊闲天,这个时候,仍要保持警惕,即使有危险,比如被小偷占便宜,被骚扰,或从竹床、凉席上掉到地下,有危险,但没什么咎错。
按干宝等人的说法,这一爻大概指周文王返国勤政之时。因为周文王过早显露其德,以此蒙羑里之难,故在此阶段增修柔顺以怀多福,故爻辞说“无咎”。
第四种状态:“或跃在渊,无咎。”
表示可进可退,如龙腾跃在一片风云之中,如盘旋于深渊之上,没有灾难。“象辞”说,君子人生,好比龙象,兴风布雨,或跃或潜,进退自如,有所作为而没有灾难。
夏历五月,龙星在天空之渊即银河中腾跃,农人努力耕作,不会有错。从一天来说,这是指农人夏天中午或晚上到河水里游泳洗澡的景象。
从爻象附会,这一状态大概是指周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而又退兵的故事。当然,第三、第四种状态也可以联想到舜的事迹:“慎微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第五种状态:“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龙飞腾在空中,这是天下出现明君的征兆,大吉大利。
夏七月,夏至初昏时分龙星在天空清晰可见,无拘无束。万物生长,天功大成。从一天来说,这是指夏天正午农人在地里忙碌时的景象,太阳在中天。
这是“九五至尊”成语的由来。
从爻象附会,此爻可指武王伐纣大功告成之事,也可指尧命舜摄天子位。
第六种状态:“亢龙有悔。”
升腾到极限的龙虽然高飞远举,但会有灾祸之困,动而招悔。
九月,龙星没于地平线下,晦而不见。从一天来说,这是指夏天黄昏的景象,太阳下山了。
从爻象附会,这一爻可指商纣王的命运,他英雄一世,却亡国亡族亡身;也可指尧、舜的命运,二帝晚年,名分虽然极高而不得志,
“舜逼尧,禹逼舜”。
西谚:“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殊胜状态:“见群龙无首,吉。”
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吉利。
我们强调,易经是经验的产物,是先人观象系辞的作品。易经中的乾卦、坤卦在“系辞”中特殊之处,在于六爻系辞之后,都有一个“用”的系辞,坤是“用六”、乾是“用九”,历来易学家都对此做了猜想,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有人甚至以为这里有先人对历法精准的设计。从经验中看,我们大概可以猜想先人在乾卦时空,即夏至时空中对自然的感受,这是一种极致的经验,即炎阳当空,像是十个、二十个等一群太阳出现,没有大小、首尾、规矩,但这不要紧,这是老天的规矩(“乃见天则”),会很吉利。我们还可以猜想先人对夏至极昼的体验,农村人说,日头长得没有夜晚了,太阳似乎一直悬在空中,这样的日子也是吉利的。
这是“群龙无首”成语的由来,但对“群龙无首”的理解并不一致。美国一个智库曾说,世界的风险是,没有一个国家或集团可以担负起全球领导者的角色,也就是世界将会进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平民政治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个人的价值为根据,让所有人幸福生活的平等原则。”“群龙无首”现象真正可忧的,不是“无首”,而是人人自视为“龙”,互不相下。如果真能彼此尊重,道并行而不相悖,百家争鸣,未始不是一桩可喜的美事。康有为就曾以为,群龙无首而后“天下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