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119799
马克斯•范梅南教授是北美教育现象学的领袖人物之一。本书英文版于1981年在加拿大出版,引起了轰动,被很多北美大学教育学院列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推荐书目,教育学的人文主义视角也由此走近了北美的一线教师。此次推出中文版,由范梅南教授的弟子、加拿大著名华裔教育现象学者李树英教授在英文版基础上进行增订改写和翻译,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合中国读者的需要。全书语言通俗、亲切,可读性强,阅读它就像听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月光下、茶桌旁为你讲述那些蕴涵层层哲理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教育真谛。
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
亲爱的读者,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
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专家推荐:
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顾明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教学的情调》把教育的可能性、儿童的可能性、教师的可能性与教育学的可能性融为一体。
——李政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文版《教育的情调》连序言和后记仅仅185页,却是一部厚重的大书,因为它蕴含着人的生命,辐射着人的温度,散发着人的气息,激荡着人的情感,燃烧着人的思想。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这是一本爸爸妈妈、校长老师们都应该读的书。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每一位关心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父母和教师都应该养成一种教育的“情调”以及教育的“机智和敏感”。
——卢晓中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己亥年(2019年)春节的假期生活中我*美好的体验之一,就是静静阅读范梅南、李树英教授合著的这本《教育的情调》。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教育的情调涉及我们如何习得一种儿童立场,努力以儿童的方式走近孩子的世界,切实地关心孩子,理解孩子,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可能性去引导儿童、成就儿童。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品读《教育的情调》,全息感受作者教育现象学的情怀和研究行动,不啻为一种饱享学术美餐的生命体验。
——刘惊铎
国家开放大学教授
《教育的情调》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进”儿童世界的可行路径,“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刘 慧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