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世界各国艺术概况卢浮宫艺术课(“微距”式细品卢浮宫20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高效率读懂卢浮宫,掌握看博物馆的方法!零基础轻松读懂)

卢浮宫艺术课(“微距”式细品卢浮宫20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高效率读懂卢浮宫,掌握看博物馆的方法!零基础轻松读懂)

“微距”式细品卢浮宫20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作者旅居法国10年,造访卢浮宫上百次,看遍35000件常设展品,精选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讲透画里画外的动人故事!零基础轻松读懂艺术的故事!读客熊猫君出品

作者:程珺 著;读客文化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ISBN: 978755944466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2.99

类别: 艺术 新书热卖榜, 艺术 畅销榜,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SKU:5ec831cc5f9849028052bd0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44660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微距”式细品卢浮宫20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

“得到APP”大受欢迎的付费课程图文升级版。

作者旅居法国10年,造访卢浮宫上百次,看遍35000件常设展品,精选20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讲透画里画外的动人故事。

不仅有“镇馆三宝”《蒙娜丽莎》《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塑》,更有《自由引导人民》《大宫女》《汉谟拉比法典》等绝世珍品,还有卢浮宫的新朋友:巴黎圣母院火灾那天,神父拼命抢救出的两件珍宝——荆棘皇冠和圣路易长袍。

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米开朗基罗、安格尔、德拉克罗瓦、华托、乔托等多位大师的艺术人生为你娓娓道来,零基础也能品味艺术的故事。

透过艺术,读懂卢浮宫作为一个艺术博物馆的价值所在,读懂法国的精神内核和审美情趣,读懂欧洲的艺术和文化,读懂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

在这里,高效率读懂卢浮宫,掌握看博物馆的基本方法。卢浮宫再大,藏品再多,你也不致沦为走马观花。

全书图文辉映,图片悦目赏心,文字流畅精炼。条理分明,妙趣横生;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得到APP”同名热门付费课程的图文升级版。书中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卢浮宫二十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背后的动人故事,让我们读懂卢浮宫作为一个艺术博物馆的价值所在,读懂法国的精神内核和审美情趣,也读懂欧洲的艺术和文化。通过从卢浮宫到法国,再到整个欧洲的递进线索,让我们轻轻松松读懂艺术的故事,掌握看博物馆的基本方法,同时,启发我们每个人传承人文精神、守护文明成果。

作者简介

  程珺

  青年艺术学者,法国里昂中央大学博士。曾在法国旅居十多年,去过卢浮宫上百次,看遍每一个展厅,对藏品如数家珍。现为上海宝龙美术馆等著名艺术机构担任讲师。

目  录

  带你去逛卢浮宫

  第一单元  读懂卢浮宫

  第二单元  读懂法兰西

  第三单元  读懂古典欧洲

  最后一课  卢浮宫的新朋友

  后记

免费在线读

  卢浮宫艺术课: 第一单元  01  借势营销 ·《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实在太有名了,说它是世界第一名画也不为过。这幅画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是由三个男人共同缔造的。

  卢浮宫存放《蒙娜丽莎》的展厅里,常年都挤满了人。不过,当你拨开重重的人群走到它跟前时,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幅画也太小了一点吧……

  的确,高0.77米、宽0.53米的《蒙娜丽莎》,挂在大厅里非常不起眼。实际上,这幅画从16世纪开始就一直待在卢浮宫。直到1911年前,它都和其他画作放在一起,还没有今天这么大的排场。

  你不禁要问,在1911年《蒙娜丽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里就要说到第一个男人了。

盗窃案成就名画传奇

  这第一个男人其实是个意大利小偷,叫佩鲁吉亚。他做了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把《蒙娜丽莎》从卢浮宫偷走了!

  《蒙娜丽莎》居然被盗了!这件事让全法国的人都震惊了,大家都猜这背后肯定有重大的阴谋。但真相很搞笑,佩鲁吉亚既不是江洋大盗,也不太懂艺术,他只是一名在卢浮宫干活的普通工匠。作为一名意大利人,当他在卢浮宫看见那么多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品,他的心里有点不平衡,就想把《蒙娜丽莎》偷了,送回祖国。

  具体怎么偷呢?佩鲁吉亚挑了个周一,因为卢浮宫周一闭馆。整个盗窃过程非常简单,分三步:第一步,把画摘下来;第二步,把画框卸掉,将画藏进大衣里;第三步,走出去。

  佩鲁吉亚只是在走出去的时候出了点状况,他本想从侧门走的,结果那扇门居然打不开,最后他只能原路返回。当时的卢浮宫只有13个保安,没有一个人发现《蒙娜丽莎》被偷了。另外,那个时期警方的破案手段也不太先进,等抓住他的时候,已经过了两年了。

  那么,这两年中发生了什么呢?请注意这个时间点,20世纪初,是西方新闻报刊迅速发展的时期,媒体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蒙娜丽莎》被偷后,各大报刊的反应是最快的。首先是《小巴黎人报》,那是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它在第一时间将“蒙娜丽莎的失窃案”登在了头条,还用了足足三个版面来报道这件事。

  很快,其他的报纸也都迅速跟上了。接下来的三个星期,《蒙娜丽莎》几乎天天上头条,不光是法国人,全欧洲的人也都开始关注这个热点。大家先是八卦它的失窃案,随后慢慢地转移到画的艺术价值上,《蒙娜丽莎》的身价就是在那时开始日涨夜涨的。

  文字报道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蒙娜丽莎》的图像也跟着印满了大小报刊。它成为第一幅被大量翻印的画作,也成为人们心目中最能代表艺术的符号。

  同时,卢浮宫在这件盗窃案上也展现了强大的公关能力。首先它明确承认了错误,还马上加强了安保系统。但做得更漂亮的一点是,它保留了《蒙娜丽莎》的位置。虽然画没了,但用来挂画的钩子和那块空荡荡的墙还在。盗窃案发生以后,来卢浮宫参观的人反而比以前更多了,他们就是为了来看一眼这块曾经挂着《蒙娜丽莎》的空墙。

  两年之后,佩鲁吉亚在意大利被捕。当时他联系了一名画商想将《蒙娜丽莎》出手,结果去交接时就被警察抓住了。佩鲁吉亚觉得莫名其妙,他说:“法国人从意大利抢走的名画,我把它偷回来了,难道我不应该算英雄吗?”

  其实,佩鲁吉亚搞错了。拿破仑在征服欧洲的时候,的确从意大利抢过不少东西,但这幅《蒙娜丽莎》并不是其中之一。至于它是怎么来到法国的,这里就要说到第二个男人了,他就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蒙娜丽莎》成名之前

  弗朗索瓦一世在达·芬奇晚年的时候,特意将他接到法国养老,并一直精心照顾他,直到他去世。《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来法国养老的时候带来的。在达·芬奇的遗嘱里,《蒙娜丽莎》是留给他弟子的。但弗朗索瓦一世很有眼光,马上斥巨资将它买了下来。就这样,这幅画变成了皇室收藏,之后才被收进了卢浮宫。

  现在你应该能明白,《蒙娜丽莎》的出名完全是个意外。假如没有这个意外,我们又该怎样去看这幅画呢?请你先忘记它的名声,试着用当年弗朗索瓦一世的眼光重新再来看看这幅画。它的尺寸很小,题材也不庄重,放在大厅里不合适,那它适合挂在哪里呢?卧室。《蒙娜丽莎》是需要近距离欣赏的,拿破仑后来就是这么做的。

  我们看画里人物的姿态,她是侧坐着的,身体往右转了大概四分之一,但眼睛直望着观众,这种画法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最迷人的部分还是她的表情,似笑非笑,眼神和嘴角里都充满了一种私密的亲切感。也许正是这迷人的表情吸引了当年的弗朗索瓦一世吧。

达·芬奇的绘画实验

  那么,这迷人的表情又是怎么画出来的呢?终于要说到第三个男人了。毫无疑问,他就是达·芬奇先生。

  1503年,佛罗伦萨的一位贵族邀请达·芬奇为他的夫人丽萨画一幅肖像画。这便是《蒙娜丽莎》的由来。正常情况下,达·芬奇画完之后是要交货的,但他没有。而且从他开始画的那天起,就将这幅画一直带在身边,从意大利带到法国,一直到他去世,整整16年。

  在这16年中,达·芬奇有事没事就把这幅画拿出来,在上面涂了一层又一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达·芬奇认为“轮廓”在大自然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他才会去反复地“涂层”,这样就可以让人物的轮廓变得很模糊。这种画法,我们称之为“晕涂法”。

  现代的X光检测显示,在最初的涂层上,这幅画中蒙娜丽莎并没有微笑。这个微笑,是达·芬奇在反复晕涂之后,慢慢修正出来的,所以她的笑容才那么细微,让人感到无比神秘。

  达·芬奇的晕涂法,在当时可是非常创新的。不信你去看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波提切利,他画的人物轮廓线条就是非常清晰的。

  现在你明白《蒙娜丽莎》的表情是怎么画出来的了,那么达·芬奇为什么要用16年去画它呢?我个人有一种解释,仅供你参考:因为这幅画并不是他的创作,而是他的实验。

  达·芬奇曾给米兰公爵写过一封求职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他说:“公爵大人,我其实是一个什么都会一点的人,如果米兰要打仗,我可以造大炮、挖地道,要是米兰不打仗呢,我可以造宫殿、组乐团。噢,最后一点,我其实还会画画。”你看,达·芬奇把“画画”放在最后一项,因为他从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画家。他是一个全能型的天才,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科学家。或许他花了16年时间去画《蒙娜丽莎》,就想搞清楚,晕涂法被运用到极致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

  其实,画微笑是很难的,这需要画家对人物的唇部肌肉,还有面部神经,都非常了解。达·芬奇画的这个微笑,运用的不光是画家的技法,还有深入的解剖学知识,以及他那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

  (未完待续……)(建议图文共赏,效果更佳)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卢浮宫艺术课(“微距”式细品卢浮宫20件全世界至爱的艺术珍宝!高效率读懂卢浮宫,掌握看博物馆的方法!零基础轻松读懂)”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世界摄影史(摄影领域必读的经典宏篇巨著)

EUR €152.99
加入购物车

中国艺术史

EUR €48.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图解欧洲艺术史:16世纪(文艺复兴、威尼斯、拉斐尔与解剖学)

EUR €53.99
阅读更多
缺货

卢浮宫

EUR €515.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