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38175
★文化评论大师为大众撰写,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独特的主题,犀利的观点,新颖独特,妙趣横生。
★200张图片,全彩印刷,烫金精装。
★英国文化明星一次不走寻常路的美学探险,视觉与思想的双重暴击。
本书是英国著名文化评论家史蒂芬•贝利探讨审美与审丑的图文作品。什么是“丑”?贝利娴熟地将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与文化史精妙编织在一起,探讨了丑以及与丑截然对峙的美。他对美丑本质的论述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次发现之旅。丑是否只是肤浅的外在表征,或者某种优美的工程技术精品?什么是“堕落的艺术”?又为何被人们认为是堕落的?山脉为什么是自然的庄严崇高的表现,而仅在两百年前,它们还被当作令人厌憎的事物,要不惜代价来避开?文身与犯罪如果真有关联的话,那两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举办“世界上*丑犬只”大赛?*后也是终极的一个问题:如果世间根本没有丑,那么美又从何而来?贝利以引人入胜,不时诙谐逗趣,又信手拈来的惯常风格,探寻和阐释了对万物的审丑。
开篇琐谈 7
第一章 完美无缺 17
第二章 丑陋的科学 43
第三章 仪态风度 69
第四章 天堂与地狱 95
第五章 当自然是丑陋的 129
第六章 媚俗 157
第七章 垃圾 199
第八章 美何错之有 245
第九章 形式追随感觉 275
第十章 广告 315
参考文献 335
致 谢 339
译后记 343
图片来源 352
★贝利独具慧眼,本书对丑及其意义做了精当美妙的陈述和探讨。——A.C.格雷林(英国哲学家)
★史蒂芬•贝利打破传统的世界观将从背后解放你的思想……并向你提供一种对惊人之丑的全新欣赏角度。——西蒙•多南(纽约巴尼百货创意大使)
★美往往令人觉得乏味,因为人人知道美是什么,丑却有无限可能。——翁贝托•艾柯(意大利哲学家)
★说到风格、品位和当代设计,我不知道还有谁的观察比史蒂芬•贝利的更有趣。——汤姆•沃尔夫(“新新闻主义之父”)
★贝利有一种本事,那就是用永久不变的价值观超越每一个人。——克莱夫•詹姆斯
★约翰•拉斯金是19世纪的史蒂芬•贝利。——尼克•福克斯
★对任何大学设计与工艺系的馆藏学术书目而言,本书都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增益元素。对这些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同样有所裨益。——《设计》杂志
★我们对审美的两个*都感到执迷与困惑,而此书以旋风般的气势回顾了人类过往的美学历程。为何此书值得读?它可以用来探测我们对浅薄媚俗的迷恋到了何等程度。——《闲谈者》杂志
★美呈现出无个性的一致性,而丑则妙趣横生,异彩纷呈。——《每日电讯报》
开篇琐谈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审丑》?以下是一个原因。根据我所能记得的,从年幼的时候开始,我就对事物的外形样貌很关注,不可救药地痴迷,不管那是一只装番茄酱的瓶子或是一座神庙,是一个女人或是一辆车。业余的或货真价实的专业的弗洛伊德信徒,他们大概要把这种几近走火入魔地对形状和样貌表象的强迫性偏执归结成为源于我童年时代的什么重大创痛,而且这一不堪回首的不幸伤害还最好别提,要压抑在我深深的心海里。或者,更不留情面、更刻薄一点说,我的这个毛病或许只是出于对肤浅表征和浅薄外在因素的癖嗜迷恋,粗俗而又露骨,就相当于一个好色纵欲的花花公子笔下的爱情。况且,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还曾说过:“如果你的作品不是自传性的,那就是剽窃。”
但我希望我要说的会比什么“风流客猎艳传奇”之类的更有趣一些。我强烈地关注外形表象,而且我总是想理解它们。“毒舌”P.J.奥罗克(P. J. O’Rourke)(美国政论作家,以讽刺挖苦闻名。译者注)漂亮利落地羞辱过像我这类人,比如说,这类人会无事生非,去思虑汽车意味着什么。奥罗克说道:“汽车意味着你不用走路回家。”对于伏尔泰的那句玩笑话“与其失去一个绝妙的词句,不如失去一个好友”,我认为奥罗克和我一样大概是会认同的,但至于审丑这个主题,不是几句机智的俏皮话就能打发得了的。美与丑,这一对矛盾的组合是人们的心智中最令人困惑的概念之一。真的有“丑”这种东西吗?按照老生常谈的看法,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有。
跟这个同样俗套的另一个理念就是,丑必然就是恶。但我在这里要举一个荒谬的或者极端的例子,如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他觉得美才是无法忍受的:“美把我们驱向绝望,让我们看到其惊鸿一瞥的永恒,我们为此就要一辈子去苦苦追寻。”
那么,美是无法企及的,而丑则是不可避免的?或许,美所激发的是形而上的思辨,而丑只是让我们感到恼火和郁闷。“美”并不总是令人满足的。无瑕的完美也可能乏味无聊,而且有时候还是令人烦恼不安的。在由机器仿生人和电脑生成的影像所构建的世界中,有一种叫作“诡异谷”(uncanny valley)的现象,就解释了当机器人跟人类的样貌非常接近时,以及电脑生成的人物变得越来越逼真可信时,为什么就会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这些仿生体过于完美,脱离了人性。
著名的例子还有2001年的电影《最终幻想: 灵魂深处》(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CGI(纯电脑生成影像)影片,没有真人演员出演,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其中的人物角色几乎无一例外地完美,但完美得令人不安。结果,这部影片受到了评论界的狂轰滥炸。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的3D动画师学会了将不完美因素融入设计,创作出的人物因此更真实,有缺陷也有优点,所以也更讨人喜欢。
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柏拉图描述过一种让他蛊惑着迷的场景,那就是刽子手站在平台上,脚下是一堆被处决者的尸体。这种癖好固然令人反胃,但类似地,看到事故或残暴血腥的场面时,我们的目光也会难以移开。不过,你也不能写一部关于丑的史话,最起码不能写那种学术意义上的。那样的书根本就不存在:正因为其挑衅性的本原特质,丑通常是写作者们回避的主题。或许,他们回避这个主题就跟逃避瘟疫一样。
当然,有些伟大的哲学著作探讨过美,如柏拉图和康德的大作。但我并不打算伪称自己读过,更别说理解了。确实,在其死后出版于1970年的一部代表作《美学理论》(Ästhetische Theorie)中,著名的高深莫测的社会批判家狄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写了许多关于丑的意义的模糊晦涩的长篇段落。他说:“在丑陋(之物)中,艺术必须去谴责这个世界。”不过,我也不想假装我已理解了阿多诺的意思。
说到这里,本书就和其他风行的通俗美学论著之间建立起了一点有用的距离:柏拉图的很多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大众思维,但我并不认为那些引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的人当中,大多数都真的读过那本书。不可否认,我没读过。不过,我也没有引用过那里面的文字。这么说吧,如果你想读到一些模棱两可、玄而又玄的概念,恐怕你就不应该选这本书。
近现代作者挑战丑这个主题时——卡尔•罗森克朗兹(Karl Rosenkranz)曾这样做过,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不久前也这样做过——结果各不相同。罗森克朗兹的《丑陋狰狞之美学》(Ästhetik des H?ßlichen)用德语写成,出版于1853年,但根据我所知道的,到目前为止,还从未有人不辞劳苦地想把它翻译成英文。考虑到此人是黑格尔的追随者,所以对多数人来说,他的作品很可能难度太大,我们也只好望而却步了。艾柯的《丑的历史》(Storia della Bruttezza)就通俗易懂得多,并以《论丑》(On Beauty)为书名在2007年出了英文版。一如所有上面印着艾柯名字的出版物——他实际上是这本书的“策划与监理人”而非作者——丑的故事非常有感召力,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又激发起读者的共鸣和沉思。不过,书中并没有任何地方真正地直面对峙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这个主题。该书固然引人入胜,但其中详述的内容,却只是怪诞滑稽、畸变异形和恐怖邪魔之物的大结集。这跟丑并不完全是一码事。
在相对主义的小池塘中扑腾嬉水,我对这种游戏并无多大兴趣,但对丑思考得越多,看得越久,丑这个概念就变得越发诡谲多变、捉摸不定。审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但这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事实上,如果从实证和可重复的试验结果以及同行评议的角度来考量,审美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科学。
我希望,各位翻看和阅读本书时,能够开始去思索,我们喜欢波波丽花园远胜于“基锡拿”(Gehenna)(《圣经》中一地名,又称“欣嫩子谷”,古希伯来人在此虐杀幼童献祭火神。译者注)的地狱景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或者琢磨一下,1954年款的格洛克勒保时捷(Glöckler Porsche)显得很丑陋,甚至丑得令人骇然,那又是因为什么?怎么会这么丑?位于伦敦的国立美术馆中,昆丁•马西斯(Quentin Massys)的《丑公爵夫人》(Ugly Duchess,见本书第76页)是最受观众青睐的画作之一,谁能来解释一下原因?如果说审美有什么规则的话,那这些规则肯定是灵活变通的。但有一条法则是不变的:仔细观察万物,去思索和探寻其中所包含的意义。然后再回顾和深思一下肯尼斯•泰南(Kenneth Tynan)(英国戏剧评论家,以张扬大胆、离经叛道的风格知名。译者注)对自己发出的那条简短的号令:“去挑动怒气,去用狼牙棒戳打刺杀,去撕扯攻击,去兴风作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