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17756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主席顾秀莲作序推荐!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得道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倾情推荐!
★日常护理、疾病应对、早期教育、疫苗防疫、意外伤害急救……关于育儿,父母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融入国内外*医学成果,全面更新你的养育知识,不让孩子因为不当的养育而承受代价!
★丰富的具有实用性指导的插图,更为直观地向读者展示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图解珍藏版)》将20年来张思莱医师与千万父母零距离沟通所发现的*困扰他们的育儿问题一一汇总,结合40余年儿科一线经验,融入国内外*医学成果,进行详尽而实用的解答。全套书共4册包括婴幼儿日常养护与科学喂养、急诊急救与疫苗接种、疾病防治、早期教育。
目录
第一篇 日常养护
CHAPTER 1
新生儿护理、筛查与异常
新生儿护理 004
准备宝宝的生活用品 / 004
宝宝的床上用品 / 004
TIPS:婴幼儿枕头的选择 / 005
TIPS:不建议给宝宝睡席梦思床垫 / 005
新生儿衣物 / 005
新生儿餐具 / 005
育儿链接:宝宝的衣物如何选择 / 006
新生儿洗浴用具 / 006
育儿链接:挑选奶瓶、奶嘴时需要注意什么 / 007
其他用品 / 009
宝宝房间的布置 / 009
室内物品的选择 / 009
TIPS:不能用电热毯给婴幼儿保暖 / 010
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 / 011
附1: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室内空气质量指南》中的5大污染物 / 012
附2:如何避免小儿受空气污染影响 / 013
新生儿的分类 / 015
根据出生胎龄分类 / 015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 015
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 015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 015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生长发育曲线 / 016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 / 016
生长发育曲线的使用 / 017
让宝宝受益终身的第一次拥抱 / 019
TIPS:为了宝宝的健康,请勿亲密亲吻宝宝 / 019
附:袋鼠养育(KMC) / 020
促进发育的新生儿抚触 / 021
抚触的好处 / 021
抚触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 022
竖抱宝宝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 024
为什么宝宝喜欢竖着抱 / 024
竖抱的具体操作方法 / 024
抱宝宝的注意事项 / 025
熟悉新生儿大便的一般规律 / 026
大便次数多 / 026
攒肚 / 026
如何促进胎粪排空 / 027
大便性状 / 027
要不要给宝宝洗胎脂和剃胎毛 / 028
不要马上洗去新生儿身上的胎脂 / 028
剃胎毛的危害 / 029
胎毛的作用与毛发生长特点 / 029
新生儿拍嗝和打嗝 / 029
拍嗝的方法 / 030
打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031
如何清洗宝宝的衣物 / 031
婴幼儿的皮肤很柔嫩 / 031
清洗婴幼儿服装的注意事项 / 032
纸尿裤与传统尿布的优缺点 / 032
科学使用纸尿裤 / 033
如何准备旧式布尿布 / 033
给宝宝洗澡的正确步骤 / 033
TIPS:宝宝不愿意洗澡怎么办 / 035
预防臀红,清洗小屁股很重要 / 035
给女婴清洗小屁股的方法 / 036
给男婴清洗小屁股的方法 / 036
从出生开始,就要给宝宝进行口腔护理 / 036
这样为宝宝进行脐带护理才科学 / 037
TIPS:新生儿出生后提倡推迟结扎脐带 / 038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 039
假月经 / 039
红色尿 / 039
蒙古斑(青记) / 040
马牙 / 040
螳螂嘴 / 040
粟粒疹 / 040
橙红斑(鹳咬痕) / 040
新生儿红斑 / 040
胎生牙(额外齿) / 041
足部姿势异常 / 041
外耳异常 / 041
乳房增大 / 041
睾丸移动 / 041
为什么不能给小婴儿戴手套 / 042
新生儿筛查 043
新生儿疾病筛查 / 043
新生儿听力筛查 / 044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何在 / 045
新生儿听力筛查如何进行 / 045
何为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 046
新生儿阿氏评分 / 046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 / 047
早产儿视网膜疾病筛查 / 048
新生儿异常 050
黄疸 / 050
家庭中如何初步观察、判断黄疸 / 051
常见病理性黄疸类型 / 051
母乳性黄疸出现的原因及家庭处理 / 053
育儿链接:不要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给新生儿或小婴儿退黄 / 054
附1:总局关于修订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7年第96号) / 057
附2: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 / 058
附3:新生儿光疗 / 058
附4:换血疗法 / 059
附5:有关母乳相关性黄疸的几个问题 / 059
咽下综合征 / 060
新生儿湿肺 / 060
新生儿低血糖 / 061
新生儿头皮下血肿 / 063
新生儿锁骨骨折 / 064
新生儿肺炎 / 064
新生儿腹胀便血 / 065
新生儿乳房肿大 / 066
剖宫产儿出生一周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 067
哭闹问题 / 067
下奶晚及母乳不足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 067
容易发生剖宫产儿综合征 / 068
不利于建立早期依恋关系 / 068
过敏概率比较高 / 069
CHAPTER 2
宝宝日常照顾
给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适 / 072
孩子喜欢在家里光着脚走路,好吗 / 073
请勿给孩子穿开裆裤 / 073
找准原因,应对宝宝哭闹 / 074
育儿链接:使用安抚奶嘴好吗 / 075
孩子为何有节奏地反复撞头 / 077
捏孩子的小脸蛋会对他造成伤害吗 / 077
孩子的身高与遗传有关系吗 / 078
宝宝乘车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 / 079
育儿链接:孩子晕车有解决的办法吗 / 081
小婴儿可以坐飞机吗 / 082
外出时,宝宝的防晒小窍门 / 082
婴幼儿能泡温泉吗 / 085
小宝宝和小动物在一起生活好吗 / 085
夏季如何科学防蚊、应对蚊虫叮咬 / 087
如何科学防蚊 / 087
被叮咬之后的处理 / 088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 088
育儿链接:孩子开灯睡觉好吗 / 089
不同月龄(年龄)段的睡眠特点 / 090
为何要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生物钟规律 / 092
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习惯 / 093
TIPS:宝宝疲惫要睡觉时会有什么表现 / 094
TIPS:孩子睡觉满床打滚正常吗 / 096
睡眠姿势 / 097
儿童常见睡眠误区 / 097
育儿链接:4个月大的孩子夜里总醒怎么办 / 098
何为睡眠障碍 / 099
幼儿期睡眠障碍 / 099
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 100
免疫系统的组成 / 100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 101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 101
TIPS: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孩子就爱生病吗 / 102
膝关节活动时发出响声是怎么回事 / 103
宝宝的头睡偏了可以纠正吗 / 103
囟门闭合有规律 / 104
什么是生长痛 / 105
何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 106
宝宝站立时小腿弯曲有问题吗 / 107
孩子歪头看东西是斜颈吗 / 108
孩子得了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怎么办 / 109
第二篇 科学喂养
CHAPTER 3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
母乳喂养 114
母乳,妈妈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 114
早开奶,让宝宝摄取珍贵的初乳 / 116
为何强调早吸吮、早开奶 / 117
育儿链接:到底要不要给新生儿喂葡萄糖水 / 118
从预防过敏上看,新生儿第一口应是
母乳,而非配方奶 / 119
为何说初乳尤为珍贵 / 119
剖宫产儿应尽可能早地给予母乳 / 119
如何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 120
孕期及产后,请细心呵护乳房 / 121
4种乳房异常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 121
乳头皲裂 / 122
乳房出现硬块并感到疼痛 / 122
乳腺炎 / 123
乳头凹陷 / 123
暂时性哺乳期危机 / 124
TIPS:妈妈来了月经,孩子还能吃母乳吗 / 125
哺乳期妈妈的蛋白质摄入对乳汁的影响 / 126
母乳喂养妈妈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足量
摄入 / 126
TIPS:妈妈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母乳满足孩子的需求吗 / 127
妈妈身体异常时是否可以给宝宝哺乳 / 128
妈妈感冒、发热时可否哺乳 / 128
“大三阳”“小三阳”的妈妈可否哺乳 / 128
TIPS:手术时使用麻药,术后可否哺乳 / 130
哺乳期妈妈的用药禁忌 / 130
孩子会对母乳过敏吗 / 131
溢奶与吐奶要区别 / 132
最佳哺乳姿势,让宝宝吃得更安心 / 133
轻松做个“背奶妈妈” / 136
TIPS:为什么亲喂比瓶喂母乳好 / 136
挤奶的准备工作 / 137
挤奶的方法 / 137
母乳的储存方法 / 137
增加母乳分泌量的关键 / 138
奶量多少与乳房大小无关 / 138
如何增加泌乳量 / 139
TIPS:为什么产后第一周不适合大量喝催奶的汤水 / 139
按需哺乳,还是按时哺乳 / 140
TIPS:是不是宝宝一哭就应该马上喂他 / 141
判断母乳不足的依据有哪些 / 141
育儿链接:奶水清淡,宝宝是否能吃饱 / 142
如何判断宝宝吃母乳吃饱了 / 142
为何有些孩子吃奶时间特别长 / 143
孩子吃几口奶就睡,到底吃没吃饱 / 143
母乳喂到6个月就没有营养了吗 / 144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长得小吗 / 145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
水 / 146
断母乳的时机和方法 / 147
TIPS:每天建议哺乳次数 / 148
宝宝出生后不爱吃奶怎么办 / 148
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150
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的无奈选择 / 150
有关配方奶的误区 / 151
哺喂配方奶粉有标准 / 152
人工喂养的孩子建议奶量 / 153
TIPS:太胖的孩子会影响智力吗 / 153
选购配方奶粉需谨慎 / 154
选购配方奶的方法 / 154
TIPS:奶粉的存放与饮用 / 156
配方奶中的成分 / 156
罐装与袋装配方奶粉的差异 / 162
冲调奶粉的标准化操作 / 163
冲调配方奶要严格遵守清洁消毒程序 / 163
TIPS:冲调配方奶粉是先放水还是先放奶粉 / 164
TIPS:能用井水清洗奶瓶吗 / 165
冲调奶粉用水 / 166
冲调奶粉时不要随意添加调味料和保健品 / 167
这样换配方奶粉,宝宝更容易接受 / 168
可以用其他食物替代配方奶吗 / 169
鲜牛奶 / 169
TIPS:孩子太胖,可以改喂脱脂奶或低脂奶吗 / 170
鲜羊奶 / 170
炼乳 / 171
酸奶 / 171
米汤 / 171
孩子多大可以吃其他奶制品 / 172
如何进行混合喂养 / 174
特殊宝宝的奶粉需特殊对待 / 175
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奶粉 / 175
无乳糖配方奶粉(防腹泻奶粉) / 176
低(无)苯丙氨酸配方奶粉 / 176
育儿链接: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可以选择羊奶或大豆蛋白配方奶吗 / 177
牛奶过敏会引起大便微量出血吗 / 177
TIPS:加热牛奶不能去除过敏原 / 178
TIPS: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选择食物需要慎重 / 178
素食家庭喂养 180
素食妈妈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 180
素食家庭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指导 / 181
素食的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 181
早产儿喂养 183
早产儿分类及喂养指导 / 183
高危早产儿喂养 / 184
中危早产儿喂养 / 184
低危早产儿喂养 / 185
早产儿出院标准 / 186
追赶生长 / 186
TIPS:早产儿的月龄如何计算 / 187
早产儿母乳喂养指导 / 187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指导 / 188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 188
母乳强化剂的添加 / 188
早产儿人工喂养指导 / 189
早产儿营养素补充 / 191
维生素补充 / 191
TIPS:早产儿和小婴儿贫血与维生素E不足有关吗 / 192
铁补充 / 192
钙补充 / 193
TIPS:早产儿需要补充益生元和益生菌吗 / 193
小于胎龄儿喂养指南 / 194
早产儿生理体重减轻 / 195
CHAPTER 4
辅食添加与营养素补充
辅食添加 198
辅食添加,及时合理最重要 / 198
育儿链接:早点儿给孩子添加辅食不好吗 / 200
添加辅食的顺序 / 201
TIPS:为什么给孩子添加辅食不能从麦粉开始而用米粉 / 202
避免或推迟添加易过敏食物不会预防过敏 / 203
TIPS:为什么建议给孩子添加蛋黄 / 204
喂辅食有方法 / 204
吃多少才算食量刚刚好 / 206
预防“婴儿肥”变成单纯性肥胖症 / 207
注重口味多样化,不让宝宝独爱甜味 / 208
碳水化合物也是糖吗 / 209
蔬果吃得对,健康更加分 / 210
1岁以内的婴儿禁止吃蜂蜜 / 211
如何给孩子断夜奶 / 212
TIPS:3个月以后的宝宝夜间该叫醒吃奶吗 / 213
孩子是进入厌奶期了吗 / 213
给孩子添加调味品需谨慎 / 214
添加盐的注意事项 / 214
味精、鸡精不要加 / 215
儿童酱油真的好吗 / 215
警惕幼儿食品中隐性盐的摄入 / 216
婴幼儿如何补充水分 / 217
TIPS:什么时候训练孩子自己用杯子喝水 / 218
适合孩子饮用的水有哪些 / 218
不用果汁、饮料替代白开水 / 219
育儿链接:胡萝卜有营养,给孩子榨生胡萝卜汁喝好吗 / 221
辅食请勿过度精细 / 222
用鸡汤熬粥是否更有营养 / 223
粗粮添加有讲究 / 224
婴幼儿适合吃罐装的肉松吗 / 225
“垃圾食品”谨慎吃 / 226
如何让宝宝合理有度地吃零食 / 227
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给学龄前儿童的零食 / 228
吃水果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 228
让孩子远离五大不健康零食 / 229
油炸薯片 / 229
巧克力 / 230
饮料 / 230
口香糖 / 231
果冻 / 231
可以用奶片当鲜牛奶吃吗 / 232
可以用保鲜膜给孩子包零食吗 / 233
何时能够给孩子吃花生 / 233
榨甘蔗汁给孩子喝有什么禁忌吗 / 234
要科学食用豆腐、豆浆 / 234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 236
TIPS:添加了色素的食品是不是一定不能给孩子吃 / 237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 / 239
TIPS:面粉是越白越好吗 / 239
究竟是自家做的还是工厂生产的婴幼儿食品好 / 240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 241
胆固醇摄入要适当 / 243
嚼食喂饭是幽门螺杆菌和变形链球菌感染的
途径 / 244
TIPS: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 245
营养素补充 246
谨慎选择强化食品 / 246
注意强化食品的载体选择 / 246
注意强化剂的选择 / 247
强化营养素的剂量必须合理 / 247
有关补钙那些事儿 / 247
钙在人体内的代谢、吸收 / 248
TIPS:每天什么时候给孩子补充钙剂最合适 / 249
钙和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 250
TIPS:腹泻期间没有补充维生素D可以吗 / 250
如何给宝宝添加钙剂和维生素D / 251
TIPS:有胆结石家族史的宝宝应该限制钙的摄入吗 / 253
如何挑选钙剂 / 253
只要带宝宝多晒太阳就能使体内产生足够的维
生素D吗 / 254
适度补充DHA / 254
TIPS:新生儿听到大的声响为什么会全身抖动 / 255
正确看待牛初乳素 / 256
如何认识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 257
不能随便补锌 / 259
维生素,需不需要补 / 260
维生素的种类 / 260
维生素不能盲目补充 / 261
几种常见维生素 / 262
附 录 267
0~5岁女孩身(长)高生长曲线图 / 267
0~5岁男孩身(长)高生长曲线图 / 267
0~5岁女孩体重生长曲线图 / 268
0~5岁男孩体重生长曲线图 / 268
0~5岁女孩BMI生长曲线图 / 269
0~5岁男孩BMI生长曲线图 / 269
0~5岁女孩头围生长曲线图 / 270
0~5岁男孩头围生长曲线图 / 270
0~24月龄(0~2岁)女孩年龄别身长Z
评分 / 271
24~60月龄(2~5岁)女孩年龄别身高Z
评分 / 272
0~24月龄(0~2岁)男孩年龄别身长Z
评分 / 273
24~60月龄(2~5岁)男孩年龄别身高Z
评分 / 274
0~60月龄(0~5岁)女孩年龄别体重Z
评分 / 275
0~60月龄(0~5岁)男孩年龄别体重Z
评分 / 277
0~24月龄(0~2岁)女孩年龄别BMI Z
评分 / 279
24~60月龄(2~5岁)女孩年龄别BMI Z
评分 / 280
0~24月龄(0~2岁)男孩年龄别BMI Z
评分 / 281
24~60月龄(2~5岁)男孩年龄别BMI Z
评分 / 282
0~60月龄(0~5岁)女孩年龄别头围Z
评分 / 283
0~60月龄(0~5岁)男孩年龄别头围Z
评分 / 285
0~24月龄(0~2岁)女孩身长别体重Z
评分 / 287
24~60月龄(2~5岁)女孩身高别体重Z
评分 / 290
0~24月龄(0~2岁)男孩身长别体重Z
评分 / 293
24~60月龄(2~5岁)男孩身高别体重Z
评分 / 296
不同年龄儿童矿物质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
(RNI/AI) / 300
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
(RNI/AI) / 301
不同年龄儿童呼吸次数平均值 / 302
不同年龄儿童心率次数平均值 / 302
不同年龄儿童血压平均值 / 302
全书操作视频索引 303
目录
CHAPTER 1
意外伤害与急诊急救
眼内异物如何处理 / 002
耳内异物如何处理 / 003
鼻腔异物如何处理 / 004
气管异物的预防与抢救 / 004
孩子的肘部经常脱臼如何处理 / 007
孩子吃了干燥剂怎么办 / 007
烫伤的预防及处理 / 008
附:烫伤分度 / 010
动物咬伤如何处理 / 010
眼部外伤如何处理 / 011
TIPS:如何预防鞭炮伤害 / 012
不同部位骨折后的家庭处理 / 012
下颌骨折家庭处理 / 013
上臂骨折家庭处理 / 013
前臂和腕关节骨折家庭处理 / 014
手部骨折和脱位家庭处理 / 014
肋骨骨折家庭处理 / 014
骨盆骨折家庭处理 / 015
大腿骨折家庭处理 / 015
膝关节骨折家庭处理 / 015
小腿骨折家庭处理 / 016
足部骨折家庭处理 / 016
断肢家庭处理 / 016
脊柱损伤的家庭处理 / 016
溺水的预防与抢救 / 017
摔碰后牙齿松动或掉落如何处理 / 019
跌落伤的预防与处理 / 020
误吞毒物的处理 / 021
向高空抛接或摇晃孩子是否会产生伤害 / 022
CHAPTER 2
疫苗接种
基础知识 024
疫苗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 024
疫苗的定义 / 024
接种疫苗的意义 / 025
什么是人工自动免疫制剂 / 026
TIPS:同一种疫苗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 / 026
自费的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 027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有何分别 / 028
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种类 / 028
一类疫苗的替代疫苗有哪些 / 029
减毒活疫苗是注射病毒吗 / 029
冷链对保管疫苗非常重要吗 / 030
TIPS:接种了无效疫苗需要补种吗 / 031
何为疫苗有效性监测卡 / 031
什么是基础免疫、加强免疫、被动免疫、联合
免疫 / 032
如何看待民间的“反疫苗”行动 / 033
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疫苗接种的传言和事实 / 035
接种疫苗时需要注意什么 / 037
TIPS:为什么接种完要留观30分钟 / 038
使用过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接种疫苗 / 038
接种疫苗后高热怎么办 / 039
TIPS:偶合症与疫苗有关系吗 / 041
接种疫苗后发热且皮肤出现硬结怎么办 / 041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免疫缺陷 / 042
为何必须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 042
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产生免疫 / 043
孩子接种很多疫苗会有副作用吗 / 044
接种疫苗后孩子就一定不会得这种病吗 / 045
早产儿如何接种疫苗 / 046
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 047
对鸡蛋、牛奶过敏,偶有哮喘,能接种疫苗 / 047
母乳相关性黄疸的婴儿可以接种疫苗吗 / 048
2岁的孩子可以注射胎盘球蛋白吗 / 048
免疫缺陷的孩子如何接种疫苗 / 049
疫苗篇 050
乙肝疫苗(一类疫苗、免费疫苗) / 050
乙肝疫苗相关知识 / 050
为什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 / 051
父母是乙肝患者,孩子出生时接种过乙肝疫苗
需要加强免疫吗 / 052
早产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 053
乙肝疫苗没有按时接种怎么办 / 053
1岁以后的孩子还需要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吗 / 054
慢性乙型肝炎会传染给孩子吗 / 055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吗 / 056
黄疸没有消退能接种乙肝疫苗吗 / 056
卡介苗(一类疫苗) / 057
卡介苗相关知识 / 057
什么情况下新生儿不能接种卡介苗 / 058
孩子是卡介苗感染了吗 / 059
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一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为二类疫苗)/ 059
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知识 / 059
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滴剂有哪些注意
事项 / 062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没有连续吃可以吗 / 062
为什么我国还要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063
为什么我的孩子需要注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064
哪些孩子适合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065
可以给孩子改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吗 / 065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二类疫苗) / 066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相关知识 / 066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 067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
时接种吗 / 068
百白破疫苗(一类疫苗) / 068
百白破疫苗相关知识 / 068
百白破联合疫苗有几种,为什么有自费的 / 070
百白破联合疫苗可以提前或延后接种吗 / 070
为什么4次接种百白破疫苗都不在同一部位 / 071
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后出现严重反应还能
继续接种吗 / 071
还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 072
五联疫苗(二类疫苗) / 073
五联疫苗相关知识 / 073
五联疫苗的优点在哪里 / 074
已经口服2剂脊灰疫苗和接种1剂百白破疫苗,
如何接种五联疫苗 / 075
接种五联疫苗2剂次后想换回一类疫苗可以
吗?还可以如何选择 / 075
麻疹疫苗(一类疫苗) / 076
麻疹疫苗相关知识 / 076
接种麻疹疫苗前必须先吃鸡蛋吗 / 077
接种麻疹疫苗后怎么还出疹子 / 077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能出现异常反应,还需
要接种吗 / 078
孩子已经接种过麻疹疫苗,为什么还要强化接
种一次 / 079
曾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孩子可以接种麻疹疫
苗吗 / 079
麻风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 080
麻风减毒活疫苗相关知识 / 080
什么情况需要暂缓接种含有麻疹成分的疫苗 / 081
患过幼儿急疹的孩子可以接种麻风疫苗吗 / 081
流脑疫苗(一类疫苗) / 082
流脑疫苗相关知识 / 082
流脑疫苗可以不打吗 / 083
为什么两次接种的流脑疫苗不一样 / 084
接种流脑疫苗需要事先做先锋霉素试验吗 / 085
乙脑疫苗(一类疫苗) / 085
乙脑疫苗相关知识 / 085
这样接种乙脑疫苗合适吗 / 087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 088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相关知识 / 088
孩子患过腮腺炎还需要接种麻腮风疫苗吗 / 089
麻腮联合减毒活疫苗(一类疫苗) / 090
麻腮联合减毒活疫苗相关知识 / 090
患过风疹的孩子还需要接种麻腮风疫苗吗 / 091
流感疫苗(目前大多数地区属于二类疫苗,个别地区针对特殊人群属于一类疫苗) / 091
流感疫苗相关知识 / 091
为什么有的流感疫苗不能给孩子接种 / 093
孩子已经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还爱感冒呢 / 094
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都不同,接种疫苗管
用吗 / 095
6个月内的孩子如何预防流感 / 095
肺炎疫苗(二类疫苗) / 096
肺炎疫苗相关知识 / 096
已经完成3剂7价肺炎疫苗基础免疫,可以用
13价肺炎疫苗加强1剂吗 / 099
两种肺炎球菌疫苗有什么区别 / 100
孩子需要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吗 / 100
接种了肺炎疫苗孩子就不患肺炎了吗 / 101
接种了13价肺炎球菌疫苗还需要再接种 23
价肺炎球菌疫苗吗 / 101
甲肝疫苗(一类疫苗) / 102
甲肝疫苗相关知识 / 102
孩子需要接种甲肝疫苗吗 / 104
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有什么区别 / 104
水痘疫苗(二类疫苗) / 105
水痘疫苗相关知识 / 105
医生为什么问是否给孩子接种过水痘疫苗 / 106
孩子需要接种水痘疫苗吗 / 107
为什么有的地方接种1剂水痘疫苗, 有的地
方接种2剂水痘疫苗 / 107
轮状病毒疫苗(二类疫苗) / 108
轮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 / 108
孩子需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吗 / 109
已经患过轮状病毒肠炎的孩子有必要再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吗 / 110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疫苗,二类
疫苗) / 111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相关知识 / 111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
接种吗 / 112
有免疫缺陷的儿童是否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 113
在接触了手足口病患儿后再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可以吗 / 113
已经患过手足口病的孩子需要接种肠道病毒71
型灭活疫苗吗 / 114
狂犬病疫苗 / 114
狂犬病疫苗相关知识 / 114
被已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狗咬伤的孩子还
需要接种疫苗吗 / 117
被哪些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病
疫苗 / 118
被宠物猫咬出牙印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吗 / 118
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几种免疫程序 / 119
“2-1-1”方案免疫效果如何 / 119
是否所有的狂犬病疫苗都可以使用“2-1-1”
方案 / 120
育儿链接:什么叫狂犬病暴露 / 120
“2-1-1”方案第一次注射时的两针可以合成
一针注射吗 / 121
接种狂犬病疫苗时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是否
会影响效果 / 121
“2-1-1”方案接种过程中出现延期接种的情
况该如何处理 / 122
再次被狗咬伤还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 122
什么是10日观察法 / 123
附1:0~3岁可供接种的疫苗(一类、二类、替代疫苗) / 124
附2:几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 / 125
附3:计划内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 126
目录
CHAPTER 1
一般疾病
如何向医生正确叙述病情 / 002
这样让宝宝吃药更科学 / 004
喂药时间的安排 / 004
喂药前的准备工作 / 005
给宝宝喂药的基本步骤 / 006
给宝宝喂药的注意事项 / 007
附: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 008
正确看待C-反应蛋白升高 / 008
正确认识婴幼儿发热 / 009
TIPS:孩子发热不吃饭,需要强迫他吃吗 / 010
如何科学测量孩子的体温 / 011
TIPS: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体温表 / 012
退热药的选择 / 012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输液治疗 / 014
发热的家庭处理及误区 / 015
TIPS:为什么强调孩子发热不要捂汗 / 015
热性惊厥的家庭处理及误区 / 017
TIPS:做脑电图就能诊断出惊厥发生的原因吗 / 018
为何医生会说孩子经常发热不一定是坏事 / 019
发热会不会转为肺炎 / 020
合理使用抗生素 / 021
附:我的一篇博文《从超级细菌产生再谈滥用抗生
素》 / 023
宝宝有自闭症吗 / 025
育儿链接:关注共同注意能力发展 / 026
CHAPTER 2
呼吸系统护理与疾病
日常防护 030
警惕二手烟、三手烟危害 / 030
为何宝宝经常晨间咳嗽且咽部有痰 / 032
育儿链接:如何正确拍痰 / 032
宝宝的鼻梁不要捏 / 033
呼吸系统疾病 034
孩子久咳不愈怎么办 / 034
小心宝宝出现过敏性咳嗽 / 035
留心区别感冒与流感 / 036
TIPS:为什么感冒开始流清鼻涕,后来流黄色或绿色的浓鼻涕 / 036
孩子反复感冒怎么办 / 037
育儿链接:如何给孩子进行“三浴”训练 / 038
为什么孩子感冒医生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 040
附:如何鉴别婴幼儿是否是细菌感染 / 041
急性喉炎的孩子需要给予激素治疗吗 / 042
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扁桃体 / 043
TIPS:6个月的孩子会患扁桃体炎吗 / 043
为何孩子患有急性咽炎不用抗生素治疗 / 044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如何
区别 / 045
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何时能够痊愈 / 046
为什么小儿易患支气管肺炎 / 047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肺炎吗 / 048
为何有时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 049
何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049
为何孩子大哭后呼吸突然暂停 / 050
有关雾化吸入治疗 / 051
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几点建议 / 052
CHAPTER 3
消化系统护理与疾病
日常护理 056
小婴儿腹胀如鼓,是不是消化不良 / 056
消化系统疾病 058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 / 058
附:我的一篇博文《重温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腹泻病的治疗》 / 061
轮状病毒肠炎及其预防 / 065
何为诺如病毒肠炎 / 066
孩子腹泻不可乱服庆大霉素 / 067
腹泻长期不愈怎么办 / 068
为什么腹泻时不能喝饮料补水 / 069
菌痢大便正常后能马上停用抗生素吗 / 070
宝宝是肠绞痛吗 / 070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怎么回事 / 072
如何应对宝宝便秘 / 072
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 / 073
预防和治疗措施 / 073
TIPS:宝宝的大便前段硬后段软是便秘吗 / 074
脱肛及其应对 / 075
肛裂及应对方法 / 076
肛周脓肿为什么总是反复 / 077
宝宝是异食癖吗 / 077
如何训练孩子定时大便 / 078
为何孩子没吃完奶或吃完饭就要大便 / 079
CHAPTER 4
泌尿生殖系统护理与疾病
日常护理 082
给孩子把尿好吗 / 082
如何训练孩子主动排尿 / 083
宝宝尿尿次数过多吗 / 084
如何训练孩子夜间不尿床 / 085
孩子总憋尿有问题吗 / 085
孩子总抓“小鸡鸡”玩怎么办 / 086
孩子总摩擦阴部怎么办 / 087
为何女婴阴道有分泌物 / 088
TIPS:有滴虫病的人可以带孩子吗 / 088
宝宝包皮过长怎么办 / 08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090
何为尿路感染 / 090
TIPS:如何取尿标本 / 091
尿路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 091
孩子排泄乳白色的尿是有病吗 / 093
孩子尿红色的尿是血尿吗 / 093
尿潜血阳性代表什么 / 094
孩子是隐睾吗 / 095
为什么“小鸡鸡”小便时不能远射 / 095
为何两侧阴囊不一样大 / 097
孩子是遗尿吗 / 097
女孩也会患疝气吗 / 098
孩子是性早熟吗 / 099
小阴唇粘连怎么办 / 100
CHAPTER 5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脏听诊有杂音就是先天性心脏病吗 / 104
警惕感冒过后引起心肌炎 / 105
小儿高血压及其预防 / 106
什么是川崎病 / 107
CHAPTER 6
血液系统疾病
如何看小儿血常规化验单 / 110
同是贫血,为何治疗方案却不同 / 112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 113
铁剂治疗 / 113
其他治疗 / 114
宝宝会患地中海贫血吗 / 115
为何医生说孩子这样的贫血不需要治疗 / 116
孩子患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吗 / 116
CHAPTER 7
神经系统疾病
为何新生儿出生后就会迈步等动作 / 120
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 / 122
TIPS:什么是肌张力高 / 123
为何说剖宫产儿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 / 124
感觉统合失调包括哪些内容 / 126
听觉统合失调 / 126
视觉统合失调 / 126
触觉统合失调 / 126
平衡觉统合失调 / 127
孩子大运动落后就是感统失调吗 / 128
如何对剖宫产儿进行特殊的感统强化训练 / 129
CHAPTER 8
皮肤护理与疾病
手指倒刺巧处理 / 138
如何区别痱子和湿疹 / 139
宝宝长了奶癣怎么办 / 140
为何新生儿会出现脱屑现象 / 141
宝宝身上常见的皮疹 / 142
发热的皮疹 / 142
不发热的皮疹 / 146
疥疮是怎么回事 / 147
何为吸吮性水疱 / 148
何为沙土皮疹 / 148
脸上小米粒一样的疹子是什么 / 149
耳朵后面活动的“小疙瘩”是什么 / 150
孩子小屁股红红的,是得了尿布皮炎吗 / 151
孩子脸上长的是虫斑吗 / 152
冬天如何预防冻疮 / 152
疖肿可以挤掉吗 / 153
孩子肚脐凸出来是脐疝吗 / 154
头发长得不好是缺营养吗 / 154
宝宝脚指甲往肉里长是怎么回事 / 155
血管瘤需要手术吗 / 156
CHAPTER 9
五官科疾病
眼部护理及疾病 160
0~3岁婴幼儿视力发育 / 160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视力范围 / 162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 / 162
近视眼会遗传吗 / 163
3岁正视眼的孩子会不会发展成近视眼 / 164
可否给宝宝使用闪光灯或让他直视浴霸灯 / 165
该不该让孩子看电视 / 166
孩子斜着头看电视是有问题吗 / 168
巩膜上有蓝色斑块正常吗 / 168
婴儿需要戴太阳镜吗 / 169
小心激光笔对眼睛的伤害 / 170
眼部需要常规保健检查吗 / 170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对眼 / 171
如何在早期发现孩子弱视 / 172
多大的宝宝可以检测出是不是色盲 / 173
孩子倒睫怎么办 / 174
如何给孩子滴眼药水 / 175
孩子不停眨眼是病了吗 / 176
上眼睑下垂如何处理 / 177
为何宝宝的眼屎特别多 / 178
对泪囊炎和鼻泪管堵塞的患儿如何进行
按摩 / 179
如何判断孩子是患了麦粒肿还是霰粒肿 / 180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什么时候手术好 / 181
口腔护理与疾病 182
宝宝总流口水怎么办 / 182
如何保护宝宝的乳牙 / 183
细菌 / 184
饮食 / 184
牙齿结构和生长时期 / 184
唾液 / 185
其他因素 / 185
牙齿护理建议 / 185
如何做口腔清洁护理 / 185
为何新生儿出生就有牙齿 / 186
如何缓解宝宝出牙前的不适 / 187
TIPS:如何给孩子选择和消毒牙胶 / 187
如何给孩子刷牙 / 188
如何给孩子选择牙膏 / 189
如何使用牙线清洁牙齿 / 190
什么时间要去医院做牙齿保健 / 191
TIPS:什么叫牙齿抛光 / 192
牙齿长得不好补充钙剂会有帮助吗 / 193
正常的出牙顺序是什么 / 193
如何预防孩子牙齿排列不整齐 / 194
孩子爱舔嘴唇怎么办 / 196
宝宝牙齿间隙过大需要矫正吗 / 196
口臭的原因及处理 / 197
乳牙生龋齿需要治疗吗 / 198
母乳喂养儿不会形成龋齿吗 / 199
延长奶嘴奶瓶喂养会形成蛀牙吗 / 200
检查牙齿时,为什么牙医建议照牙片 / 200
治疗牙病时打麻药会不会对孩子大脑造成
伤害 / 201
孩子“地包天”怎么办 / 201
鹅口疮为何反复不愈 / 202
唇裂或腭裂的孩子什么时候做手术好 / 203
唇裂的宝宝如何喂奶 / 204
为什么孩子会得磨牙症 / 205
孩子是舌系带短吗 / 206
孩子是地图舌吗 / 207
耳部护理与疾病 208
可以给孩子掏耳屎吗 / 208
孩子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 209
孩子对响声没有反应是不是有听力障碍 / 209
预防中耳炎,不要让孩子躺着吃奶 / 210
宝宝为何总抓耳朵 / 211
生理性原因 / 211
病理原因 / 211
寻求安慰 / 211
宝宝是得了外耳道湿疹吗 / 212
为何宝宝耳朵里有黄色脓液流出 / 212
什么是耳前瘘管 / 213
鼻部护理与疾病 215
宝宝流鼻血怎么处理 / 215
孩子睡觉总是打呼噜 / 216
孩子鼻塞怎么办 / 217
CHAPTER 10
营养性疾病
为何低钙血症会引起惊厥 / 220
软骨病和佝偻病是一回事吗 / 221
鸡胸能纠正吗 / 222
大剂量注射维生素D会不会引起中毒 / 223
涂抹含维生素的药膏会引起中毒吗 / 224
哪些宝宝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E / 224
铁缺乏及铁中毒对宝宝有何影响 / 225
生理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 226
为何强调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 227
微量元素的界定 / 227
微量元素的检测方式及弊端 / 228
重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关知识 / 229
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 / 232
为何强调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骨密度检查 / 233
CHAPTER 11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为什么近几年来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 / 236
预防婴儿过敏,母乳是最佳的预防手段 / 237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症是一回事吗 / 237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会对某些食物过敏 / 239
第二个孩子也会发生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吗 / 240
牛奶过敏会引起大便微量出血吗 / 241
对以牛奶为基质的配方奶粉过敏能用羊奶配方
奶代替吗 / 242
如何应对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 243
对某种食物的过敏反应会不会随着孩子长大而
消失 / 243
花生等坚果务必谨慎给孩子食用 / 244
孩子吃完菠萝后为何腹痛、呕吐 / 245
何为药物性皮炎 / 245
孩子是得了过敏性鼻炎吗 / 246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什么病 / 248
CHAPTER 12
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
传染性疾病 250
手足口病的护理、治疗与预防 / 250
2个月的孩子为何会出麻疹 / 252
孩子得了传染性软疣怎么办 / 253
区别脓疱疮与水痘 / 254
宝宝得了足癣怎么办 / 255
腮腺炎需要隔离吗 / 256
红眼病可以预防吗 / 256
寄生虫病 258
蜱虫和莱姆病 / 258
蛔虫检查是否需要做 / 259
为何孩子的蛲虫消灭不干净 / 260
CHAPTER 13
中医中药
如何理解“上火” / 264
怎样给孩子煎中草药 / 265
经常给孩子吃一些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
好吗 / 266
有病没病来点儿“至宝锭”对吗 / 267
为什么腹泻的孩子不能吃健脾的中药 / 268
如何按感冒的证型用药 / 269
TIPS:治疗感冒的小经验方 / 270
中医讲的疳积是什么 / 271
如何进行捏积 / 272
全书操作视频索引 275
推荐序一
张思莱是位多年从事公益的科学育儿普及工作的医生,虽已70多岁并已退休,但她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年轻父母普及科学养育知识,走遍全国近30个省、区、市进行公益讲座。她用微博、微信这些互联网形式的新传播手段,为年轻父母解答养育难题。同时,她写作出版了多本育儿著作,累计达百余万字,其中有她自己养育外孙的经验总结,也有坚持不断为父母答疑的精华汇聚,都为父母科学养育子女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中国妇女出版社近日拟出版《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图解珍藏版)》一书,此书集中了日常养育常识、各类儿童疾病的识别与防治,还有对早期教育的讲解,相信一定能够给广大家庭带去切实的帮助和指导。有感于张思莱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特作此序。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主席顾秀莲
推荐序二
学习与爱是每个父母的天职
妈妈是我人生的*位启蒙老师。妈妈热爱她的儿科专业,有崇高的医德和极致的专业精神,还有一颗充满爱和活力的心。在童年的记忆中,她是北京的儿科名医,*完美主义的强势母亲。后来,她是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专家,千万年轻父母的育儿专家导师。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已经六十几岁的妈妈开始学习互联网规则,建博客、微博,成为新浪育儿大V全国冠军,仅2015年一年里,她的微博点击量就超过21亿次。70岁时,妈妈从零开始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新的规则与沟通方式,以原创内容和知识传播为重点,仅仅一年多已经拥有70万微信粉丝。2016年9月,她又开始学习直播这种新兴的互联网传播方式,*次直播活动就有100多万次的点赞。世界卫生组织也专门给她发来感谢信,感谢她创新地利用数字化平台,有效传播、科普医学知识,纠正公众在医学领域的误区。在妈妈的背后,没有商业力量的运作,没有专业团队的扶植,也没有任何资本的介入,支撑她的只有对儿科专业的爱和专注,与充满活力的公益心。我也很想成为她那样的人,一生为理想和公益有着无限的精力和学习精神!
记得还在我怀孕的时候,我在美国亚马逊订购了英文版的《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妈妈那时就在念叨,中国还没有这样全方位,适于家长检索、学习的专业儿科家庭典藏工具书。这就是《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图解珍藏版)》的由来。这本书汇集妈妈40余年儿科临床经验,以及近20年全国巡回讲座、网上咨询和为几千万年轻家长答疑解惑时所了解的育儿痛点问题。我非常幸运,有一位名医母亲,可以时时指导我科学育儿的方法,因为我也像其他年轻妈妈一样,在育儿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疑问和挫折感。我很爱看妈妈的书,她凭借几十年做儿科医生的丰富经验,再加上自己带外孙成长的亲身体验,还有近20年来每日跟上千万父母的零距离接触,将那些养育孩子必须知道的事情讲解得深入浅出、全面生动。妈妈的书,还像一个超级实用的工具箱,有*的医学及养育的清晰指导,能让我们用知识一点点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更科学、正确的方式去养育自己的孩子。学习与爱是所有父母的天职,让我们能够互相勉励,在爱与挫折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衷心希望她的新书可以切实地帮助广大新手父母!
麦肯锡资深董事沙莎
Digital Mckinsey亚洲领导人
第 一 篇
日常养护
CHAPTER 1
新生儿
护理、筛查与异常
新生儿护理
准备宝宝的生活用品
Q我现在已经怀孕8个月,是不是该给宝宝准备他出生后用的东西了?我该准备些什么呢?
A宝宝的降生是家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妥善照顾这个小生命,家长确实需要提前为他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总的来说,有以下5大类。
宝宝的床上用品
- 小被子2床(作为包被使用),大小为90cm×90cm,内胆使用包上纯棉白布的蓬松棉,并用缝纫机轧上3~4行棉线,防止洗涤时卷缩。同样尺寸的被套4床,三边缝死,一边开口,为了换洗方便。再用以上材料做一个大一些的被子,因为1岁以内的孩子发育迅速,身长可以达到73~78cm。也就是说,根据孩子的情况,需要不断更换不同尺寸的被子(小月龄时的包被可以在宝宝长大后做盖被使用)。例如,宝宝再大一点儿可以准备100cm×100cm的被子和110cm×110cm的被子。
- 小枕头4个,2个装晒干的茶叶或者谷皮,2个装荞麦皮(自己清洗干净的),每个枕头高2~3cm,宽大约15cm,长33cm。之所以准备这么多枕头,是因为小儿出汗多,枕头套需要天天洗,枕头芯需要天天晾晒,这样才能保证枕头清洁、干燥。
新生儿衣物
为宝宝准备衣物的总原则是越简单越好,容易打理、手洗或者机洗都可以的最佳。
- 3~4套婴儿连衣裤,裆部为搭扣的款式(拒绝使用开裆裤)。
- 6~8件婴儿上衣。
- 3件新生儿睡袋。英国DK公司出版的《DK家庭医生》指出,让宝宝睡睡袋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不会把睡袋踢散。另外,英国婴儿死亡研究基金会建议,不要用带兜帽的睡袋,并且确保睡袋环绕宝宝颈部的部分大小合适,这样宝宝就不会滑到睡袋底部了。不要使用羽绒被式的睡袋,否则宝宝会太热。
- 2件婴儿针织线衣。
- 2顶婴儿帽。
- 4双婴儿袜子。
- 4条婴儿抱毯(抱被)。
- 1套婴儿毛巾(尽量选择连帽浴巾)。
新生儿餐具
产前,我们不建议提前给婴儿购置奶瓶、奶嘴或者配方奶,因为这些餐具和配方奶很容易动摇妈妈以及家人坚持纯母乳喂养的信念。
因特殊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或经专业人士(如医生)评估母乳确实不够,需要采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小婴儿,建议准备如下餐具:
- 4个120mL的小奶瓶,4个260mL的大奶瓶。
- 10个0~3个月婴儿用硅酮橡胶奶嘴,10个3~6个月婴儿用奶嘴。要选择奶嘴眼扎得偏一些的奶嘴,因为孩子在吸吮时,如果奶嘴眼在正中央,吸出的液体直射咽部,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很容易呛着孩子。因此,最好在奶嘴顶部两侧偏离中轴45°的地方扎2个小孔,这样不容易呛着孩子。
育儿链接:宝宝的衣物如何选择
- 买一两件合身的衣服,剩余的衣服尽量买大一点儿。因为小婴儿前6个月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生长迅速,每个月平均长3~4cm。
- 为了避免衣服干燥起静电对婴儿造成伤害,所有的衣物都需要使用防静电洗衣液清洗,清洗时应该严格按照衣物的清洗说明操作。严格来说,婴儿衣物都不能用肥皂洗,因为肥皂可能把防静电洗衣液保护成分洗掉。
- 保证连衣裤有裆处的开口(有搭扣),在换尿布时方便操作。
- 注意不要购买那些脖颈、胳膊和腿部比较紧的衣服,以及带有领带、领结及绳子的衣服,这些衣服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孩子穿起来也不舒服。
- 不要给新生儿穿鞋。在孩子可以走路之前,鞋子都不是必要的,如果穿得过早,可能影响足部的发育。袜子和连脚睡衣如果对孩子来说太小,也会影响孩子足部的发育。
- 衣物的材料应该柔软、舒适,缝合处不能坚挺、过硬。选购白色或贴近肤色的浅色服装为最佳,颜色鲜艳的衣服有可能甲醛或者铅含量高。最好是全棉质地的。购买儿童衣物要到正规商店,买带有标识和使用说明齐全的产品。
- 所有的衣物在给宝宝穿之前,都应该用开水烫洗并在太阳下曝晒杀菌后再穿。宝宝的衣服最好用专用盆单洗、手洗,而且应该选用含天然植物成分的婴儿专用肥皂或者婴儿专用洗衣液,并漂洗干净,在阳光底下晾晒或者用烘干机烘干。
- 其实,孩子穿旧衣服也有一些好处,因为别人穿过的衣服在柔软性、舒适性等方面胜过新衣服,宝宝皮肤特别娇嫩,会更适应旧衣服。另外,洗涤多次的旧衣服基本上消除了甲醛、铅等安全隐患,可以放心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挑选健康孩子的旧衣服,并多洗两次确认消毒后再给孩子穿。
新生儿洗浴用具
- 给孩子准备浴盆最好选择盆沿宽、有防滑条纹的,盆底最好是平的,这样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可以支撑住自己的胳膊,不会感到劳累,而且也安全。
- 防滑地垫。如果打算给孩子盆浴,就要准备防滑地垫。
- 温度计,可以检查水温,范围在35~38℃。也可以用肘部测水温,感到水温是暖而不热的最佳。
- 柔软的绒布或者海绵。
- 1个小的洗屁股盆和1个小的洗脸盆,方便日常清洁时使用。
- 准备婴儿专用洗浴和护肤用品,要考虑到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应该为他专门准备儿童用的洗发水、沐浴露、婴儿用润肤油、护臀霜等。
- 浴巾(2~3条)、毛巾、口水巾,要用棉质或纱布质地的,吸水性比较好,也比较柔软。
- 有条件的可以预备一个带盖的尿布桶,把脏的尿布收集起来一起清洗。
其他用品
- 婴儿衣物专用洗涤剂,如专门清洗宝宝衣物的肥皂、洗衣液等,成分比较天然,不容易刺激宝宝的皮肤。
- 奶瓶刷、奶嘴刷、清洗奶瓶的清洁剂和蒸汽消毒锅(可用开水煮沸10分钟进行消毒)。
- 婴儿专用指甲刀。
- 婴儿梳子。
- 围嘴(也称口水巾)。
- 6个月以内的宝宝建议购买宽檐遮阳帽以及能够遮挡太阳光的浅色长袖衣和裤子,以避免外出阳光直晒。
- 防晒霜选择防晒系数(SPF)30?的为好。
宝宝房间的布置
Q我是一位准妈妈,正在布置孩子的房间,我该如何购置孩子房里的装备?准备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A孩子的房间要以简洁安全、便于护理为原则进行布置。
室内物品的选择
|婴儿床|
选择安全的婴儿床十分重要,因为孩子有时会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一个人躺在床上。婴儿床栏的间隔必须小于5cm,以防止婴儿的头或者腿、躯干伸出而发生意外。材质要选择木质的,不会像金属材质那么冰凉,孩子摸起来也舒服。床的大小根据房间的大小情况决定。床头和床尾应该是光滑的床板,不要有雕刻和镂空花纹。床的四边和床头、床尾的床板一样高矮,外表光滑,不要有毛刺等,防止刮伤和钩住孩子的皮肤和衣物。床四周的护栏要固定。婴儿床最好使用带拉链床罩的(必须除去外包的塑料)、结实且偏硬、符合婴儿床内部尺寸的床垫(杜绝软床垫)。护栏的最佳高度是50~70cm,这样当孩子学会扶着站立的时候,不会从栏杆上方翻下来,以防止孩子发生意外。当孩子在床上时,床栏要始终竖起来,确保锁住且坚固,孩子无法打开。婴儿床所有的部件一定要选用原配套的部件,安装牢固,以防止由于孩子活动,婴儿床散架。孩子长到90cm高时就要换婴儿床了。婴儿床不要使用床围,以预防意外发生。婴儿床上不要放被褥、枕头、衣物以及孩子玩的毛绒玩具。如果床上挂有床铃,一定要安装坚固,确保孩子无法拽下,同时建议床铃每周调换左右位置。孩子5个月大时就要去掉床铃。另外,不要把婴儿床安置在靠窗的地方,也不要在婴儿床上方悬挂画框等物品,更不能有电线插座。
|尿布台|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一个结实稳当的尿布台,这样给孩子换尿布、换衣服时不但方便,也避免弯腰的劳累,同时还可以收纳尿布、衣物以及其他护理用品。尿布台的护栏表面要光滑,不要有毛刺,也不要有镂空或雕刻。尿布台同样也不要放在窗户下面(屋内所有的家具都不要放在窗户下面)。尿布台上方不要悬挂画框,周围不要有电线插座。尿布台四周围栏应该高于5cm,其台面中间略有凹陷。尿布台的垫子不要太厚,要将上面的塑料套去掉,然后套上侧面有拉链的布套。尿布台下面最好有伸手可及的两个抽屉,其中一个抽屉可以存放尿布和清洁护理的用品(最好放在一个无盖的盒子里),另一个抽屉可以放置孩子的衣物。尿布台旁边是尿布桶。家长在换尿布时,可以很方便地拿出清洁护理用品的盒子,放在尿布台的一角,距离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够到。这样就可以在尿布台上很方便地给孩子换好衣服或者尿布,将换下的脏尿布随手扔进尿布桶中(请及时清理尿布桶内污物)。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尿布台上,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不可以,因为意外就发生在瞬间。所以,一定要将孩子所使用的物品都准备好,然后再将孩子抱在尿布台上操作。
|其他|
儿童房间所有的电线插座都要有安全塞,所有的电器用品用完后一定要拔下开关插头。儿童房间不要使用门锁,防止孩子从内锁上门。房间内不要有细小的物品,如纽扣、别针、小珠子、电池和螺钉等,防止孩子吞咽。
育儿链接:挑选奶瓶、奶嘴时需要注意什么
挑选奶瓶注意事项
- 奶瓶的透明度:无论是玻璃还是塑料材质的奶瓶(不含双酚A),优质奶瓶的透明度都很好,可以看清瓶内的奶或水。瓶上的刻度也要十分清晰、标准。
- 奶瓶的硬度:优质的奶瓶硬度高,手捏不容易变形。质地过软的奶瓶,在高温消毒或加入开水时会发生变形,还可能会渗出有毒物质。
- 奶瓶的气味:劣质奶瓶打开后闻起来会有一股难闻的异味,而合格的优质奶瓶是没有任何异味的。
- 奶瓶的耐用性:奶瓶需要经常清洗,所以要选择经久耐用的。
- 奶瓶是否容易清洗:不规则形状的奶瓶通常较不容易清洗。
- 奶瓶的材质:
1.玻璃奶瓶材质安全,耐高温,不容易被刮伤,容易清洗,使用寿命比较长,但是瓶身比较重,容易碎,所以更适合在宝宝需要妈妈拿着奶瓶喂奶的阶段使用。到了宝宝能够自己捧着喝的时候,就不适合了。
2.塑料奶瓶的材质较轻便,容易携带,也不容易摔碎(但需要注意不含双酚A成分),适合外出时使用。当宝宝能捧着奶瓶喝奶时,推荐使用塑料奶瓶。其缺点是容易留有奶垢,清洗起来不方便。
- 奶瓶的口径:分为标准和宽口两种。宽口径设计的奶瓶,在调乳时奶粉不容易撒出来,清洗起来比较方便,使用更便利。
- 奶瓶的容量: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容量有125mL、150mL、200mL和250mL,不同的制造商数字会稍有差异。也有小于100mL的小奶瓶或者大于300mL的超大奶瓶。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食量和用途来挑选。容量小的奶瓶适合小月龄的宝宝,也可以用来喝水或果汁;容量大的奶瓶适合大宝宝,也可以装辅食。通常情况下,120~150mL和250mL的奶瓶是使用率最高的。
挑选奶嘴注意事项
- 奶嘴材质:
1.天然橡胶材质的奶嘴富有弹性,很柔软,宝宝吸吮起来的口感更接近妈妈的乳头。缺点是奶嘴边缘软,旋紧的时候容易脱位、渗漏,而且有橡胶特有的气味,有些宝宝可能不喜欢。
2.硅胶、合成橡胶材质的奶嘴比起乳胶的要硬,但不易老化,抗热、抗腐蚀,无臭无味,没有渗漏的问题。缺点是,有的宝宝吸吮时可能会产生排异感。
- 奶嘴形状:奶嘴形状分为圆形和大拇指形两种。大拇指形或者说扁圆形的奶嘴,是根据宝宝吸吮妈妈乳头时,乳头被挤压后的形状来设计的,接近乳头的感觉,宝宝的接受度更高。
- 奶嘴孔:宝宝的吸吮力和吸吮方式各有不同,不同形状的奶嘴孔,奶液的流速也会不同,适合不同的宝宝。
1.圆孔形(图1)是最常见的类型,奶水会自动流出,宝宝吸吮起来不费力,适合无法控制奶水流出量的小宝宝。
2.孔形大小一般分为S、M、L3种。小圆孔适合喝水,中圆孔适合喝奶,大圆孔则更适合用来喝半流质食物。
3.十字形孔型(图2)可以根据宝宝的吸吮力来控制奶水的流量,不容易漏奶,而且孔口偏大,可以用来喝果汁、米粉或其他粗颗粒饮品,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宝宝。
4.家长也可以自己开口。选择距离奶嘴端原点两侧,与轴线呈45°的地方,待烧红的针在空气中降温后,扎两个小孔(图3)。注意不能在中心垂直扎孔,以避免宝宝因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呛奶。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新浪亲子中心与《完美孕妇》杂志合作版)
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
婴儿房间最好是向阳而且近期没有装修过的房间(防止装修污染对孩子的伤害),室内所有的物品包括窗帘等都应该保持干净无灰尘。窗帘不要有拉绳,以防勒住孩子引起窒息。室内最合适的温度为20℃~24℃,最适宜相对湿度为50%~65%。如果屋内空气比较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但是需要定期清洗加湿器的水箱。
虽然近些年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以及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得还不够。人们往往只关注装修的污染问题,但这只是室内污染的冰山一角。室内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来自4个方面:建筑材料、家电、取暖设备和做饭时产生的烟尘。室内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依次为苯、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氮、氡、三氯乙烯等9种物质。
室内首要污染物是苯,这种广泛在建筑材料中尤其是油漆饰料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最大的杀伤力。苯可致癌,尤其会导致白血病。极其微小数量的苯就会产生危害。安全的环境中不应该有苯存在。
排在第二位的是一氧化碳,其安全标准是每立方米中低于0.7mg,时间限度为24小时。超量的一氧化碳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排在第三位的是甲醛,其安全标准是每立方米中含量低于0.1mg,时间限度不超过30分钟,超量或超时则会损伤肺部功能,并可能患上鼻咽癌和白血病。
2014年,第五届上海国际室内环境技术论坛谈到,有数据表明,大气中的颗粒物对室内渗透率高达30%~70%,其中0.1~1μm入肺颗粒物渗透率更高,室内要比室外高5~6倍。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室内空气污染列为18类致癌物质之首。所以,室内空气污染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类健康威胁,它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视为人类第四大污染威胁。
有一位爸爸曾谈到他装修房子后便结婚生子,结果孩子刚5个月就患了急性白血病,当孩子经过近2年的化疗,病情趋于稳定后再测屋内的甲醛,仍然超标1倍多!可见当初他们结婚时屋内甲醛超标更高,导致孕妈妈、胎儿(婴儿)受害。孩子的父亲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人们是如何犯下错误使自己的孩子患上恐怖的疾病。
如果您居住的地区有比较多的雾霾天气,最好购置适合自己房间大小的空气净化器以保证屋内的空气洁净。
附1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室内空气质量指南》中的5大污染物
2010年1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总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室内空气质量指南》报告。这是该组织首次公布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室内空气有毒物质的量化标准。2015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虽然空气污染是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但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
- 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致癌/毒性指数:★★★★★
2010年,室外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成为全球第七大死因,中国第四大死因。全球超过300万人死于该污染引发的各种疾病,其中中国有123万多人因此死亡,2400多万人减寿。每年有近200万过早死亡病例与PM2.5等颗粒物污染有关。在欧盟国家中,人类活动产生的PM2.5使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由此可见,PM2.5对人的影响要大于其他任何污染物。
- PM10(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颗粒物),致癌/毒性指数:★★★★
PM10中除了包含PM2.5这样的细颗粒物,还包括一些直径介于2.5μm和10μm之间的颗粒,这些颗粒有的沉积在上呼吸道,有的进入呼吸道的深部,但无法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故危害程度不及PM2.5,但仍属于空气污染的主要危害。
- 臭氧,致癌/毒性指数:★★★
每年全球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若干项欧洲研究报告称,对臭氧的暴露每增加10μg/m3,日死亡率上升0.3%,心脏病增加0.4%。目前,臭氧是欧洲最令人关切的空气污染物之一。
- 二氧化氮,致癌/毒性指数:★★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儿童发生支气管炎症状的增多与长期接触二氧化氮有关。目前,在欧洲和北美一些城市中,肺功能减弱现象的增加也与测量(或观察到)的二氧化氮的浓度有关。
- 二氧化硫,致癌/毒性指数:★★
研究表明,在空气中二氧化硫水平较高的日子里,因心脏病去医院就诊的人数增多,死亡率增长。当二氧化硫与水结合会形成硫酸。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是造成树木死亡的原因。
附2
如何避免小儿受空气污染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环境污染高得多,通常为2~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而人们9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的,尤其是婴儿和小孩比成年人呼吸更多空气(按呼吸量/体重比计算),故他们会接触和吸入更多的室内污染物。儿童是室内空气污染受害最严重的特殊群体。美国加州环保局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书面文件显示,短期和长期颗粒物暴露会导致有害的健康影响。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加州环保局空气资源委员会儿童研究数据分析显示,从长远角度来看,它还对儿童健康有影响。该研究显示,在颗粒物严重污染的社区,儿童的肺部发育比较慢,并且运送空气的效率没有洁净空气社区儿童的肺部高。
婴幼儿出生后必须由成年人来照顾,由于体内各个组织系统发育不成熟,他们还不能左右自己的活动范围或者行为,被动地由看护人限制在室内活动,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室内。由于婴幼儿个子矮小,比成年人的身高低很多,而一些污染物质往往沉积在地面,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伤害,吸进有害的气体就会更多。由于婴幼儿每千克体重吸入的空气量比成年人多——他们的呼吸更快、运动量更多并且身体更小,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都会使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颗粒物风险。
孩子不但可以通过呼吸道吸进污染的空气,还会通过皮肤接触、吸吮、啃咬等方式接触室内的各种污染源,如建筑材料和家电释放出来的有毒物质、取暖设备和做饭时所产生的烟尘污染。婴幼儿还多了一条接触的途径,即通过对玩具和物品的吸吮和啃咬吃进污染物,以及接触家长皮肤上的化妆品而获得。但是,婴幼儿用于解毒的肝脏和排毒的肾脏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对于进入体内的各种室内污染物质不能很好地解毒和排出体外,因此他们是受室内污染空气伤害更严重的人群。
尤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旦进入严寒的冬季,人们绝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空调、暖气和燃烧固体燃料的密闭房间内避寒。家长往往为了避免孩子受冷挨冻,更是不让幼小的孩子去户外活动,这样室内过高的温度、众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以及家长吸烟都会造成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同时,室内因为装修而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像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高温引起的空气湿度下降,家电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以及做饭时无论是燃气灶还是固体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烟尘废气等,都会充斥整个房间,加之密闭的室内空气不流通,所有的污染物会长期滞留在房间内,婴幼儿毫无疑问会百分百地吸进或者接触这些污染物质。这严重地危害了婴幼儿的健康,造成孩子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频发,如咳嗽、打喷嚏迁延不愈等,过敏性疾患(无论是呼吸道还是皮肤)也时有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发布关于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报告中指出,在过去20年里,小儿哮喘的患病率增长了一倍以上,是目前儿童住院和旷课的主要原因。据在10个欧洲城市进行的新研究估计,14%的慢性儿童哮喘由繁忙路段附近的交通污染暴露引起。
据2015年1月7日《生命时报》报道,日本福冈大学学者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暴露于二手烟中会让孩子更容易患上蛀牙。日本牙科专家亦称,儿童吸二手烟长蛀牙。研究人员发现,二手烟对儿童口腔菌群和乳牙发育的矿化过程会产生不良影响,并通过影响唾液腺的发育和功能,降低唾液的生成和有效性。此外,二手烟往往增加了环境中镉元素的含量,减少体内维生素C含量,削弱了孩子免疫系统的功能。二手烟还会引起鼻塞,增加了孩子用嘴呼吸的时间。
建议如下。
1.在没有雾霾的天气,每天上下午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证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确保屋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是室内空气消毒的最好方式之一。
2.在没有雾霾的天气,让孩子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空气浴和日光浴等训练,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需要,因为这是增强孩子抵抗力、获得维生素D的最好途径。
3.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屋内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帮助净化空气,同时还可以增加屋内的湿度,如使用加湿器或者摆放水盆、湿毛巾、衣物等。
4.不要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杜绝接触带有更多病原体的环境。
5.年轻的妈妈在接触孩子时,尽量减少化妆品、染发剂的使用,减少婴幼儿接触污染的机会。如果家中有客人来看宝宝,他的身上可能携带一些细菌污染空气,这些细菌对于成年人可能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新生儿来说,可能会带来严重影响。尽量减少孩子的会客时间,并且定下一个原则,即“许看不许摸”。而且,每次客人走后必须马上开窗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家里人外出回来,必须换上在家穿的衣服,以防将外面不清洁的东西带回家。
6.在冬季阳光明媚的日子尽量带婴幼儿做户外活动,不但可享受冷空气浴和日光浴,进行寒冷训练,也可以通过户外活动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活化孩子的大脑,提高他的认知水平。
7.孩子所用物品和玩具要及时清洗及消毒。勤给孩子洗手,杜绝污染物从口入。
8.如果家中有吸烟的家长,请勿在家吸烟,回到家中要将外衣换掉,洗干净手,尽量减少二手烟和三手烟对孩子的伤害。
新生儿的分类
Q我的孩子是37周出生的,体重2400g,医生和护士说我的孩子是足月低体重儿。而我邻床的孩子是33周出生,出生体重也是2400g,却称适于胎龄儿。这是为什么?
A新生儿分类是根据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出生后周龄这4项来分类。
根据出生胎龄分类
足月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且<42周,早产儿出生时胎龄≥28周且<37周,极早早产儿出生时胎龄≥22周且<28周,过期产儿出生时胎龄≥42周。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低出生体重儿是体重<2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是体重<1500g,超低出生体重儿是体重<1000g,巨大儿是体重≥4000g。
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适于胎龄儿是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小于胎龄儿是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但出生体重<2500g;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是指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晚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第2~4周的新生儿。
高危新生儿是指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如母体孕期存在着高危因素,出生过程中存在着高危因素,胎儿或新生儿存在着高危因素。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与生长发育曲线
Q我们这个地区的保健是通过测量宝宝身长、体重、头围,标示在生长发育曲线图上,来比较孩子每个阶段发育的情况。怎么测量这几个指标?如何通过这张图来了解宝宝发育的情况呢?
A正常的小儿生长发育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持续进行的,其身长、体重、头围是衡量是否正常发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客观指标。而要了解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掌握孩子的自身生长发育规律,这就要利用生长发育曲线了。下面,我就详细给大家介绍。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
|体重|
测量孩子体重应该选择在合适的室温下,一般在进食后1小时,排完大小便,脱去全身衣帽(仅留背心和短裤)后进行。注意每次测量应在同一时间段、同一条件下进行。小婴儿卧在秤盘中;1~3岁的孩子可以赤足站在画好脚印的踏板上,双手自然垂直,不能摇动和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准确性。生后6个月内,每半个月测量一次,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7~24个月,每2~3个月测量一次;2~3岁,每3个月测量一次。
目前,常用体重计算公式为:1~6个月时体重=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时体重=6 月龄×0.25kg。1岁以后的平均体重:城市为年龄×2 8kg;农村为年龄×2 7kg。(注:家中体重秤可能有100g误差,医院婴儿体重秤大约是10g误差。)
|身长|
3岁以下小儿测量卧位身长时,应脱去鞋袜,仅穿单裤(或不穿),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然后,一个成年人固定头部使其接触头板。孩子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珠上缘和眼眶下缘的连接线构成与底板垂直的想象平面。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左手握住孩子两膝,使双下肢互相接触并紧贴底板,右手移足板,使其接触两侧足跟,双侧有刻度的量床应注意两侧读数要一致。3岁以上的孩子测量时脱去衣帽和鞋,仅穿背心和短裤,取立正姿势,两眼正视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臀部和两肩胛角间几个点同时靠在立柱上。待校正符合要求后,读取立柱上所示数字。
新生儿身长:男孩平均50.2cm,其中95%在46.8~53.6cm;女孩平均为49.6cm,其中95%在46.4~52.8cm。生后3个月内每月平均增长3~3.5cm,3个月共约10cm;4~6个月每个月平均增长2cm;7~12个月每个月平均增长1~1.5cm。第一年小儿共增长约25cm,1岁时身长大约是75cm。第二年约长10cm。1岁以后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出身长的大概数值:身长=[(年龄×5) 80]cm。
|头围|
3岁以内的小儿应常规测量头围。小儿取立位、坐位或卧位,测量者立于被测量者的前面或右方。用右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小儿头部右侧,软尺齐小儿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测量时应将软尺紧贴皮肤,左右对称。头发长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向下分开。
新生儿平均头围,男孩33.9cm,女孩33.5cm。新生儿头围比胸围大1~2cm,前半年约可增8~10cm,后半年约增2~4cm,1岁时头围大约是46cm,第二年时头围约增长至48cm,5岁时头围约为50cm。
以上测量的数据个体差异比较大,但需要注意,疾病、营养、生活环境、遗传、运动和精神状态等都会影响以上检查的数据。
生长发育曲线的使用
生长发育曲线是通过检测众多正常婴幼儿发育过程后描绘出来的,整个曲线由若干条连续曲线组成。根据百分位生长发育曲线图,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为3%,意思是将有3%的婴幼儿低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发育迟缓;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为97%,意思是将有3%的婴幼儿高于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长过速。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引起关注。中间的一条曲线为50%,代表平均值。可以通过生长百分位曲线图来了解宝宝生长情况。欧美等国家都广泛采用百分位生长曲线图对孩子体格发育进行综合评价。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儿科和儿保科医生也在采用将宝宝某个项目(如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数据指标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绘制成的曲线图。每次测量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后,对照年龄列,按照测量的数字画上一点;连续测量几次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就是生长曲线图。百分位是指,以100个孩子来计算,由低到高排列,若孩子的体重、身长及头围等的测量值,均落在同一年龄的3百分位至97百分位之间(包括落在3百分位或97百分位),且当年龄增加时,沿着同一曲线向上移动,则为正常。只要曲线落在正常范围,且一直都沿着曲线往上走就是标准的。而第50百分位是平均值。如果宝宝的百分位曲线在正常走势时突然下降,说明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由此可见,生长曲线可以直观、快速地了解宝宝生长的情况,通过连续追踪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的趋势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的情况,以便及早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评价采用的是Z评分。自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启动新的儿童生长标准Z评分以来,它已被140多个国家采用。新标准的建立以母乳喂养作为生物学规范,以母乳喂养婴儿为生长和发育的标准。原来的参考图表大部分以喂养婴儿配方奶粉的婴儿生长为基础。不同于原来的国际参考以一国儿童(美国儿童)为基础,世卫组织婴儿生长标准针对的是全世界儿童。世界卫生组织生长标准是家长、看护者、卫生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倡导者监测儿童健康生长的必要衡量和评估工具,确保及时筛查、治疗和建议,并遵守适当的营养做法。
Z评分采用的是一个统计学指标,即将身长(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Z评分应用于0~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评价。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编著的《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解释:Z评分是将某个儿童测量的数据与推荐的理想儿童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若该儿童的生长数据高于这个群体一般水平,则Z评分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Z评分的绝对值越小(最小为0),说明该儿童的生长状况越接近一般水平,Z评分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儿童的生长状况越好或者越差。有关0~5岁儿童各项生长数据Z评分的详细内容请参见本书“附录”相关内容。
例如,孩子出生6个月内每2周测量一次身长(身高)、体重,在生长发育曲线图上标识,然后连成一条线,如果其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平稳上升,就视为正常。如果突然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值或者低于正常范围值,就要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补救。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量应该选择相同的时间,吃奶(吃饭)后1小时,排空大小便,脱掉衣服,仅留内衣和内裤进行测量。这样测量的数据才准确并具有可比性。
让宝宝受益终身的第一次拥抱
Q宝宝一出生,马上就被护士抱走了,但是我听别人说应该尽早接触宝宝,给他拥抱和爱抚,是这样吗?
A前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撰写过评论文章《妈妈的第一次拥抱,孩子的终身礼物》,同时指出,中国每年有15万新生儿死亡,这让人扼腕,因为其中2/3都可以预防,干预措施方便而便宜,比如第一次拥抱。文章指出,孩子出生后,首先应尽快擦干,接着马上抱还给母亲,实现出生后第一次拥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出生后第一次拥抱,其实就是我们谈到的早接触,即肌肤接触。宝宝刚从温暖的子宫里出来时极为脆弱,产房里有各种风险,如寒冷(低体温)、有害细菌等,很容易引起刚出生的孩子不适应,产生不安全感。
近来科学家认为,母子之间最早的皮肤接触,有助于建立早期的依恋关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母子间最初皮肤接触时间的早晚比早期接触的绝对时间长短更重要,这是因为产妇体内雌激素作用可能产生最强烈的感情,促使她去关心自己的孩子,有利于形成早期依恋。如果不利用,激素的作用就会消失。所以,现在要求孩子在出生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吸吮初乳。我们原来的护理程序与自然母性背道而驰,宝宝一出生往往就被抱离母亲的怀抱,以便医护人员开展新生儿体检等重要工作。这些工作虽然重要,但顺序不对。
目前建议新生儿擦干净身体后即刻与妈妈肌肤进行亲密接触,即医生一直提倡的“早接触”。孩子出生后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开始哭、睁眼以及发生觅食反射,会自觉地寻找妈妈的乳房,并接触妈妈乳房尝试进行吸吮,然后入睡。这是任何哺乳动物都需要完成的一个过程。通过“第一次拥抱”,孩子会更容易安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自我调节能力会更强。据统计,凡是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的新生儿,其哭闹的次数要比经过早接触的孩子高10倍,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第一次拥抱不但促进母亲激素分泌,促进宫缩和胎盘的娩出,而且接触妈妈的肌肤有利于新生儿建立免疫屏障。
调整后的程序应该为:
1.第一时间为宝宝擦干身体。
2.即刻将裸体的新生儿俯卧于母亲温暖的胸膛上,妈妈拥抱新生儿约持续1~3分钟。
3.剪断脐带,并采取相应的脐带护理措施。
4.进行早吸吮,初乳的喂食。
5.进行日常护理,如眼部护理、补充维生素K1、称重等。
6.早产儿日常护理完,也建议继续与妈妈进行肌肤接触。没有条件继续长期肌肤接触的,也建议间断肌肤接触(即袋鼠养育,对早产儿尤其重要)。
第一次拥抱传给宝宝爱、温暖、胎盘血液和保护性细菌,是建立终身特殊感情纽带的第一步,可以改善新生宝宝健康。第一次拥抱还可促进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提高宝宝免疫力,并降低未来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附
袋鼠养育(KMC)
袋鼠养育主要是针对早期新生儿的一种抚触护理方式,推荐其作为出生体重≤2000g或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方式。在医疗机构里,新生儿临床状况稳定后就应该进行袋鼠养育。具体方法是,早产儿俯卧于母亲或父亲胸前,使两者皮肤充分接触(图4)。这种皮肤接触能使早产儿保持体温及生命体征稳定,促进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帮助早产儿与父母建立情感纽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这类似于袋鼠将小袋鼠养育在养育袋里紧贴着袋鼠妈妈的肌肤。当早产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达到2000g出院后,也建议家长将此护理方式坚持到校正胎龄为40周时。袋鼠养育的开展不需要复杂的装备,能够在世界各地使用,包括许多低收入国家的边远地区的产房。目前的研究表明,袋鼠养育能够减少早产儿的死亡率,院内感染率更低,有利于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减轻母亲产后的焦虑,以及加强母亲和新生儿产后的相互交流。甚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养育也有利于新生儿疾病的恢复和母亲情绪的稳定。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强烈推荐了袋鼠养育法,并列入《提高早产儿预后干预方法指南》。
促进发育的新生儿抚触
Q我是一个准妈妈。医院通知我学习新生儿抚触训练,说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好处。请问新生儿抚触有什么好处?如何做?
A抚触是根据孩子的需求产生的,可以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婴儿焦虑,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信性格的建立,让孩子更聪明。
抚触的好处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被温暖的羊水包裹着,经受羊水轻轻的按摩,听到母亲有节律的心跳以及传来的肠蠕动声,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这时的胎儿是平和的。孩子出生时经过产道的挤压,使全身皮肤都受到触觉的刺激,这些触觉的刺激使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得到锻炼。孩子出生后建立自主呼吸,但是由于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孩子不能马上适应,由于惊慌失措、不安全感的产生而大声哭闹。当孩子被母亲搂抱时,重新听到那熟悉的心跳,孩子情绪上获得安慰,又通过第一次吸吮妈妈的乳头,孩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安慰及满足。抚触正是根据孩子的需求而产生的。
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婴儿的焦虑,促进胃肠道的激素分泌,帮助食物吸收,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和情绪的稳定,减少焦虑不安的情感。通过抚触,孩子可以早日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抚触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抚触时室温要保持在28℃以上,如果孩子是全裸,就需要更高的室温。应该选择两次喂奶中间孩子清醒安静时,最好是睡前或洗澡后进行。室内播放轻柔优美的音乐,操作者剪短指甲,双手清洁温暖并用润滑油涂抹,手法轻柔,逐渐加大力度。操作者充满了爱意,边给孩子做抚触,边与孩子进行感情和语言上的交流。
具体操作如下:
|头部|
1.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至耳垂(图5)。
2.用两手拇指从下颌中央向外侧、向上活动(图6)。
3.两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再轻轻地按压(图7)。
|胸部|
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侧向对侧的外上侧滑动(图8)。
|腹部|
1.两手分别从腹部的右下侧经中上腹滑向左上腹(图9)。
2.右手指腹自右上腹滑向右下腹,左手指腹自左上腹滑向左下腹,右手指腹自右下腹经右上腹、左上腹滑向左下腹,左手指腹自左下腹经左上腹、右上腹滑向右下腹(图10)。
|四肢|
1.双手抓住上肢近端,边挤边滑向远端,并搓揉大肌肉群及关节。
2.下肢与上肢相同(图11)。
|手足|
两手拇指腹从掌面跟侧依次推向指侧,并提捏各手指关节,足与手相同(图12)。
|背部|
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图13)。
|注意事项|
1.按摩要适当用力。
2.密切注意孩子在按摩前、中、后期是否有消极和活动的迹象,并根据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按摩的方式和力量。
3.按摩时出现以下反应,如哭闹、肌张力增高、肤色出现变化或呕吐,应停止该部位的按摩;如果上述反应已持续1分钟,应完全停止按摩。
4.按摩在一些孩子身上有延迟反应,所以停止按摩后,仍要观察一段时间。
5.脐带未闭锁的孩子不要进行按摩。
6.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行为反应,发育阶段。
一般刚开始做按摩,时间控制在5分钟,逐渐延长至15分钟,一天2~3次。
竖抱宝宝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Q网上有人说,小婴儿出生6个月内不能竖抱,因为孩子的脊柱不能承受压力,应该让孩子躺着。可是我的孩子就喜欢我们竖着抱他,只要竖着抱起来后他就四处看,一放到床上就哭闹。请问婴儿可以竖抱吗?
A孩子出生以后就可以竖着抱,但是需要保护好孩子的后背和头。
为什么宝宝喜欢竖着抱
孩子喜欢竖着抱,是因为竖抱使孩子的视野广阔,获得的信息多。如果孩子总是躺着,他看到的就是白花花的天花板,任何其他视觉信息都没有。长此以往,他的视觉皮层大多数神经细胞只对白色的天花板起反应,对别的形状就不起反应了。在视觉系统早期发育过程中,丰富的视觉经验在塑造着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竖着抱孩子令其眼界开阔,使他接收更多的视觉信息,获得视觉经验,提高视觉皮层神经细胞的敏感性和孩子的认知水平。另外,竖着抱孩子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头竖立。
竖抱的具体操作方法
|1~2个月|
横抱,半卧位(头高脚低)。可以短时竖抱,让孩子的头靠着大人肩或前胸,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后背和颈部(图14)。
因为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其颈部还不能支撑头竖立,所以竖抱的时候要扶持宝宝头部和背部。也可以将宝宝的背贴着成人的胸部,面朝前,一手托着宝宝臀部,另一只手扶着宝宝胸部(图15)。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延长竖抱的时间,头竖立可以从数秒到一两分钟。
|3~5个月|
半卧位抱或竖抱。
此时宝宝的头能初步直立了,但颈部和背部肌肉支持力量还不够,可以逐渐由半卧位抱到竖抱。竖抱时间的长短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决定。竖抱时,可以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胸和头靠向成人胸部,成人另一只手托着孩子的臀部。宝宝在4~5个月时头竖立已经很好,就可以竖着抱宝宝了。
宝宝头竖立是需要平时训练的,想宝宝头竖立做得很好,需要家长有意识的以正确姿势抱宝宝进行训练。如果孩子4个月时头竖立还不稳的话,就要高度警惕,需要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和指导。
|6个月以上|
可尝试多种抱姿。
家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抱姿,比如醒着时可以面向外竖抱,情绪不好时可以面向里竖抱,困倦时可以躺在妈妈的臂弯里面等。
抱宝宝的注意事项
1.抱宝宝前,爸爸妈妈应洗净双手,摘掉饰物,并待双手温暖后,再抱宝宝。
2.抱宝宝时,动作要轻柔,妈妈应当始终微笑地注视着宝宝的眼睛,面对面进行感情交流。动作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宝宝哭闹时,也不要慌乱。多数宝宝喜欢妈妈用平稳的方式抱着自己,这使他们感到安全。
3.3个月前的宝宝颈部力量很弱,还无法支撑自己的头部,所以妈妈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扶持着他的头。
4.将宝宝放下时,最安全的姿势是让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5.半卧位和竖抱是宝宝最喜欢的姿势,因为宝宝可以通过视觉接收更多的信息,对于提高宝宝认知水平和大脑发育非常有利。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种方式。
熟悉新生儿大便的一般规律
Q我的宝宝现在3个月,纯母乳喂养。孩子从生下来一直拉稀便,一天六七次,严重时一天可以达到10余次。而邻居家的孩子刚出生1个月,也是纯母乳喂养,那孩子经常三四天不解大便,甚至个别时候可以一周不解大便,但解出的大便也是软软的黄色糊状大便。这两个孩子的精神、吃奶都不错,体重发育也达标。请问这两个孩子的情况都正常吗?需要用药吗?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吗?
A新生儿大便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见下文。
大便次数多
有的纯母乳喂养的孩子自出生后大便次数就多,尤其是出生后3~4周内,但是宝宝体重正常增长。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与母乳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过高有关。
前列腺素E2可促进胃肠蠕动及水、电解质代谢,孩子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或是过敏性体质而导致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有过敏体质的婴儿。这些孩子往往虚胖,并且脸部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就出现稀水样大便,带奶瓣或少许透明黏液,伴有酸味,但无臭味,大便每天多达7~8次。孩子除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外,无其他不适,精神好、食欲佳,体重照常增长,随着月龄的增长,按时增加泥糊状食品,大便就能逐渐转到正常。
大多数专家认为这种腹泻不影响孩子的发育,也不必用药,自然就会好的。但是,也有的专家认为可以给妈妈服用“消炎痛”(吲哚美辛),可以很快降低前列腺素E2在母乳中的含量,进而使孩子的生理性腹泻治愈。这种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不要私自用药。
攒肚
新生儿出生后排完胎便,母乳喂养的婴儿随后大便转为淡黄色的黏稠便,每天可能有3~4次。3~6周后,一些母乳喂养儿可能1周才大便一次,这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攒肚”现象。只要排出的粪便是软的,孩子精神好,体重平稳增长,吃奶好,均属于正常情况。这是因为母乳好消化,利用率高,产生的食物残渣少,不足以刺激结肠蠕动,导致大便次数减少。如果家长比较着急,建议每天可以围绕孩子的肚脐顺时针按摩腹部,也可以用消毒好的棉签蘸着消毒好的植物油(即将植物油放在小碗中,隔水上锅蒸20分钟)轻轻刺激肛门,孩子也会很快大便的。但是,不建议长期用这种方法(包括用开塞露),以免孩子产生排便的依赖性。随着发育,攒肚状况会逐渐缓解。
如果孩子几天不排大便,哭闹、呕吐、腹部高度膨胀、腹部皮肤发亮、腹壁可见肠形,则高度怀疑巨结肠,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促进胎粪排空
如果出生后48小时内没有排出大便,或第一天内没有排出小便,需要注意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问题,警惕先天畸形的问题。
通常胎便需要2~3天排空,每天大约排便3~5次,大便呈墨绿色。随后转为过渡性大便。所以,建议孩子出生后需要频繁吸吮母乳,刺激肠蠕动,有助于促进胎便排空。
但也有的新生儿因胎便黏稠,积聚在乙状结肠及直肠中,稠厚的胎便秘结而形成粪塞,难以排出,因此有可能出生后48小时内没有排便,称为胎粪样便秘。这种情况多不是器质性病变,应该去医院请医生通过用等渗盐水15~30mL/次灌肠,多数情况下会排出大量胎便,其症状立刻缓解,不再复发。
大便性状
纯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多是黄色或者金黄色的,均匀呈膏状或带有少许黄色粪便颗粒,偶尔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人工喂养儿的大便,如果是以牛奶或羊奶喂养的小儿,大便是淡黄或者灰黄色的,较干稠,有明显的臭味。如果大便中有奶瓣,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皂块,如果量不多,就没有什么问题。大多数形状正常的绿色便是正常大便。正常人的粪便颜色和其中所含胆汁的化学变化有关。小肠上部胆汁含有胆红素及胆绿素,此处的排泄物呈黄绿色。当这些排泄物到结肠时,胆绿素被此处的菌群还原成胆红素,使大便呈黄色。一般牛奶喂养儿的大便偏碱性,可以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的颜色较淡。但是,也有因为进食奶液过多、消化不良或者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因为肠蠕动加快,胆绿素在肠内来不及转化为粪胆原,致使出现绿色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服用铁剂过多或者维生素C缺乏引起铁吸收不良,从而造成墨绿色或黑色的大便。
如果孩子的大便是糊状便,没有奶瓣,也没有黏液,而且一天只有一次,基本可以排除因消化不良或急性腹泻所导致的绿色便,但也要注意是不是因为喂奶过多造成的。
现在0~6个月的配方奶粉都是强化铁的配方,主要是因为孩子在将近4个月的时候,从母体中带来的铁几乎已经消耗完,必须从外界获得补充,否则孩子就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第一阶段的配方奶强化了铁。孩子吃了较多的配方奶,其摄入的铁也就多了一些,这些铁没有完全被身体吸收利用,与空气接触氧化后形成绿色的大便。过多的奶液经过消化道没来得及转化为粪胆原就被排泄出来了,这也是造成绿色大便的因素之一。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控制奶量,不要过度喂养,保证每天所需奶量(3个月内每天奶量为500~750mL,4~6个月每天奶量为750~1000mL)就可以了。继续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仍然是墨绿色的,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C。
要不要给宝宝洗胎脂和剃胎毛
Q孩子出生后,医生没有把孩子身上的胎脂洗掉,说会自然吸收,是这样吗?我们这个地方在孩子满月后有剃胎毛的习俗,同时还包括剃眉毛、剪睫毛,认为这样孩子以后头发和眉毛就会长得乌黑发亮。不知道这个习俗有科学依据吗?
A不要给刚出生的孩子洗掉胎脂,也不要剃掉胎毛,否则容易对孩子的皮肤产生伤害。
不要马上洗去新生儿身上的胎脂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全身皮肤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胎脂,以背部、肩胛间区、颈部、腋窝、阴股部等处为多。胎脂的多少是有个体差异的,早产儿出生时多半没有或仅有少许胎脂保护,这是因为胎脂在孕晚期才会分泌。胎脂具有保护皮肤避免损伤和防止散热的作用,这层胎脂在羊水中保护胎儿的皮肤不直接接触羊水、不受羊水直接浸渍。出生后,新生儿从宫内羊水温暖的环境到逐渐适应宫外干燥有氧低温环境,胎脂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将胎脂完整地保留在皮肤表面,逐渐干燥,生后数小时至1~2天会逐渐被吸收。而且,因为新生儿的皮肤还没有发育完善,又十分薄,只要将皱褶处胎脂用温开水轻轻擦去即可。目前专家们认为,将胎脂过早去除易发生感染。因此,初次洗浴时最好不要洗去胎脂,可待其逐渐吸收而消失。对于胎脂少的早产儿出生后应放入保暖箱内帮助早产儿维持体温。
剃胎毛的危害
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生长是完全根据人体生理需要,非常科学和巧妙地安排好的。小婴儿的皮肤娇嫩,比成人薄,大约是1mm厚,成年人皮肤大部分是2mm厚。而且,婴儿表皮的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均很薄,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丰富,防御功能差,对外界刺激抵抗力差,所以很容易因剃毛受到伤害,导致感染。一旦感染不容易控制,容易造成迅速扩散。
胎毛的作用与毛发生长特点
新生儿的头发有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出生时几乎没有头发,有的孩子出生时头发非常浓密。这时孩子的头发多少和颜色并不决定以后头发的特点,因为大多数毛囊是在1岁以后才开始迅速活跃起来,逐渐长出浓密的头发。一般孩子在2~3岁后头发会自然变得浓密。但是,头发的浓密程度、头发的多少以及颜色如何,与遗传、营养、健康状况和头发的养护等诸多因素有关。
同样,刚出生的孩子睫毛和眉毛发育得也不好,但是眉毛和睫毛是保护眼睛的两道防线,可以阻挡外来的异物进入眼睛。睫毛还可阻挡灰尘、飞虫进入眼睛。当强烈的光线照射时,睫毛可以像帘子一样挡住强光,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如果剃去眉毛和睫毛就等于去掉了保护眼睛的防线。另外,剃掉睫毛容易损伤眼睑边缘而发生细菌感染。小婴儿到3~5岁时,眉毛和睫毛的长度会长到几乎与成人相等,所以家长根本不用担心眉毛和睫毛长不好。
新生儿拍嗝和打嗝
Q我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常常在吃完奶后吐奶,医生告诉我应该给孩子拍嗝,以预防孩子溢奶。如何给孩子拍嗝呢?邻居的孩子每次吃奶后都爱打嗝,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这样爱打嗝?孩子痛苦吗?如何减少打嗝?
A新生儿之所以喝完奶会溢奶和打嗝,都是生理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见下。
拍嗝的方法
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生理发育不成熟,所以喂完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后都有可能因为吸吮吞进一部分气体,让孩子感到不舒服而烦躁不安。如果孩子仰卧在床上很容易溢奶或者大口吐奶,导致误吸。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学会如何给孩子拍嗝。
孩子吃完奶后,大人把孩子竖着抱在胸前,让孩子的头靠在大人肩上,一手扶着孩子,另一只手呈空手心状态在他的背部轻轻拍打。通过拍打使孩子打嗝并排出吞进的空气。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介绍,成人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姿势拍嗝:
1.扶住孩子,使其坐在大人的膝盖上,一手支撑着他的胸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图16)。
2.让孩子趴在大人的腿上,扶着他的头,让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轻拍他的背,或者轻轻画圈抚摩(图17)。
我国家长和医务工作者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有可能拍不出嗝来,家长也不要着急,可以继续竖立着抱孩子20~30分钟,然后再让孩子躺在床上。如果孩子还是溢奶,《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建议,吃完奶拍嗝后可以让小儿躺在抬高30°的床上。如果仍然吐奶可以左侧卧位,大约1~2小时后可以转换体位。
如果采用奶瓶喂奶,奶嘴眼需要适合。因为奶嘴眼大,奶液的流速就会快;如果奶嘴眼小,孩子吸吮费力可能会吸进更多的空气。如何看奶嘴眼是否合适?家长可以将奶瓶放好奶液后,将奶瓶翻转,奶嘴滴出几滴而不是连续不断地流出形成水流,更不是很难滴出一滴,那么这个奶嘴眼就合适了。
打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现象。出生一两个月的宝宝,由于调节横膈膜的自主神经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当膈肌或相邻的肌肉受到刺激,脊髓的打嗝中枢就会受到影响,造成孩子打嗝。其实,孩子打嗝一点儿也不痛苦,一会儿就会自行缓解。吸入冷空气、吃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而打嗝。一般当宝宝3个月后,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平时要避免当宝宝哭得很凶时给他喂奶,防止吸入太多空气,引发打嗝。
造成孩子打嗝有以下几种原因:
- 进食不当造成消化不良;
- 吃得过急或过缓;
- 进食过凉或者孩子吃奶时间长,可能因为吸吮而吞进很多的冷空气,刺激膈肌造成孩子打嗝。
处理办法:
- 如果吃的配方奶过凉,可以给孩子喝点儿热水;
- 如果吃得过急或过缓,那么应该纠正这个习惯;
- 如果孩子打嗝有些酸臭气,可能是孩子消化不良,要检查原因给予治疗。
如何清洗宝宝的衣物
Q我女儿屁股上总是有红红的小疙瘩,女儿经常用手挠,越挠疙瘩越多。老人认为是我给孩子洗尿布和衣物时用的洗涤剂多造成的。我一般先用肥皂洗一遍,再用洗衣液,最后使用柔顺剂处理,请问是我采取的洗涤方法不对吗?
A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洗衣液碱性强,含有一些对宝宝皮肤有害的漂白物质或荧光物质等,尤其是一些家长使用的洗涤剂稀释比例不当,衣物浸泡的时间过长,家长漂洗马虎,残留在衣物或尿布上的洗涤剂就可能刺激宝宝的皮肤。
婴幼儿的皮肤很柔嫩
婴幼儿皮肤表皮的角质层较薄,皮肤油脂分泌少,皮肤的厚度又较成人薄得多,其防御功能差,对外界刺激抵抗力差,易于受伤和感染。婴幼儿阶段新陈代谢旺盛,自主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汗腺的功能差,孩子出汗多。另外,因为孩子小,膀胱还不能储存大量的尿液,所以尿的次数多。当汗液或尿液浸湿孩子的衣物或尿布时,这些洗涤剂的残留物就会刺激宝宝的皮肤,引起皮肤的伤害。例如,隆冬季节,孩子出汗少,但是孩子尿量相对于夏天多,案例中的家长每次都将孩子的衣物和尿布使用柔顺剂处理。柔顺剂虽然可以减轻衣物和尿布对皮肤的物理刺激,但是会引起一些体质异常的婴幼儿产生过敏性皮炎。同时,柔顺剂容易在衣物和尿布的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吸收孩子的汗液和尿液,所以孩子出现尿布疹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洗婴幼儿服装的注意事项
洗孩子的衣服时要专盆专用,不能与大人的衣服混合洗,而且需要使用婴儿专用洗衣液,多漂洗几遍,可以使用烘干机烘干,这样也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如果家庭没有烘干机,就要放在阳光下晾晒,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每天保证换洗1~2身衣服。如果孩子衣服被尿液或奶液弄脏也要及时换,不能让孩子身上有异味。
纸尿裤与传统尿布的优缺点
Q我的女儿最近生了一个女孩,我帮她照看孩子。因为天气炎热,我愿意给孩子用传统柔软的纯棉布做尿布。可是我的女儿不乐意,她喜欢纸尿裤。为此,我们意见不一致。请问纸尿裤真的这样好吗?
A纸尿裤是近十几年来为了减轻家长带孩子的劳累而发明的,也算是一个科学进步的产物。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纸尿裤也不例外。
纸尿裤的产生大大减轻了家长带孩子的换洗劳累,外出也减轻了养育者由于孩子大小便带来的尴尬,确实是一个方便家长的好产品。但任何一个新的产品都有它不利的一面:
1.厂家由于成本的缘故,可能采用的原料纸漂白处理得不好,造成孩子臀部过敏,或渗透不好,引发尿布疹。
2.有的家长不能及时换掉已经污染的纸尿裤,引起孩子尿道感染,尤其是女孩的尿道口短,引起感染的机会更多。在天气炎热或孩子腹泻时,感染发生的概率更高。
3.由于用纸尿裤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家长容易忽视孩子规律性排便的训练,使孩子在他应该学会控制大小便的年龄,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因此不能养成孩子按时大小便的习惯。
4.由于纸尿裤每次使用的时间长,因此对于孩子臀部的变化,包括病理性变化,家长观察得不及时,使一些问题得以掩盖,引发不该发生的疾病。
5.价格昂贵,用量大,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科学使用纸尿裤
- 首先要选用正规的、知名厂家的产品,以保证纸尿裤的质量。
- 在家中有人的条件下,白天可以用柔软棉布的传统尿布。注意勤换、勤洗传统尿布,最好用沸水冲烫,尽量在太阳下晾晒。夜间或外出再用纸尿裤。
- 如果家长坚持整天用纸尿裤的话,一定要勤换纸尿裤,每次大小便后要清洗臀部,保持婴幼儿臀部干爽清洁。
如何准备旧式布尿布
准备一些柔软、纯棉材质的布,一部分裁成60cm×60cm的正方形,使用时对折成三角形;一部分裁成30cm×60cm的长方形,使用时对折成15cm×60cm的细长形尿布。使用时,最好将三角形的尿布放在底下,细长形尿布竖着放在三角形的尿布上面,用细长形尿布覆盖住孩子的裆部,再用三角形的尿布包裹住孩子的屁股。
旧式的布尿布吸水性好、透气、经济实用,便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大小便,易于更换,可以反复清洗,孩子也不容易形成尿布疹,而且有助于及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建议:白天最好用旧式布尿布,夜间可以使用纸尿裤,以解除夜间频繁起床换尿布之劳累。现在市面上出售有类似三角裤式样的尿布垫,买来后可以在三角裤里面放上布尿布,很是方便。
给宝宝洗澡的正确步骤
Q我是一个准妈妈,正为将来给宝宝洗澡犯愁,该如何给宝宝洗澡呢?需要注意什么?
A正常的新生儿或小婴儿由于皮脂腺的分泌、汗液排出、皮屑脱落以及大量粘在皮肤上的细菌等原因,适合冬天有条件的每天洗一次澡,没有条件的2~3天洗一次澡;夏天因为炎热,孩子出汗多,每天可以洗两次澡。宝宝皮肤表皮薄,防护功能比成人差,细菌很容易侵入,成为全身感染的门户。为避免交叉感染,宝宝必须使用专用的浴盆,室温控制在20℃以上。
1.先准备好洗澡所需的物品:婴儿专用的干净浴盆、柔软的大浴巾、洗脸用的小软毛巾、婴儿专用浴液、消毒棉签、极细棉签、指刷、干净的尿布(或一次性纸尿裤)与衣服、婴儿专用小梳子、婴儿专用润肤油、75%浓度的酒精或者碘伏(因为碘伏是浅棕色,可能不利于家长观察孩子的脐带,如果没有经验还是使用75%浓度的酒精为好)。
2.盆内盛1/3~1/2的水,最适宜的水温是38~39℃(视室温而定),可先以温度计或肘部测试温度,以不烫皮肤为宜。
3.脱掉宝宝的衣服后,用左手托着小婴儿的枕部,并用手指将婴儿的双耳耳郭向前按,贴在脸上。孩子的身体仰卧在家长的左臂上,臀腰部夹在操作者的腋下(图18)。用右手拿着软毛巾先洗孩子的脸部和头颈部,以后依次为手臂、上身、双腿,然后用右手托住宝宝左腋下,让他面向家长的右前臂靠好,再清洗背部,最后清洗小屁股。注意皮肤皱褶处要清洗干净。婴儿洗澡时一周只需用1~2次婴儿浴液,防止孩子皮肤的油脂被清洗掉,导致皮肤干燥。最后使用温水(38~39℃)冲洗全身。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流动温水进行清洗。如果孩子的脐带没有脱落,注意不要打湿脐部。
4.用大浴巾包裹婴儿,轻轻擦干全身,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如果脐带未脱落,用消毒好的棉签蘸着75%浓度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注意,要在脐痂下进行消毒。用棉签蘸干外耳道水分,然后用婴儿专用润肤油涂抹全身以滋润皮肤保湿。
5.用消毒好的指刷或者纱布蘸着清水轻轻擦拭口腔黏膜、牙龈,并轻轻擦拭舌面,因为舌苔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奶液残留、渗出的白细胞和寄生在口腔内的细菌等。否则舌苔积聚增厚,其酸性环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
6.用极细棉签蘸着清水清洗婴儿鼻孔,一个鼻孔一根,轻轻旋转一圈即可,以保证鼻腔的清洁和呼吸道的通畅。
7.穿上尿布或者纸尿裤、衣服,用婴儿小梳子轻轻梳头后,全套洗澡程序完毕。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或小婴儿四肢和躯干十分娇嫩,头不能竖立或竖立不好,稍有护理不当就会在洗澡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年轻的妈妈以及看护人不会像儿科的护士那样熟练操作,尤其是给孩子使用上浴液后,全身滑溜溜的,更加重了年轻妈妈及看护人的紧张情绪,不妨选择一个安全、卫生、易于清洗、便于护理者操作的浴盆。
选择的婴儿浴盆必须带柔软防滑的浴网,用固定带将浴网悬挂在浴盆两边。浴网上最好备有专用枕头,这样洗澡时孩子头高脚低,能与妈妈面对面,增进母子之间亲情的交流。妈妈可以按照医院孕妇班教的洗澡前后顺序以及注意事项,轻松地给孩子洗澡。浴网还起到将孩子与洗过的水隔开的作用,这一点对于新生儿就更重要了。选择浴盆也要考虑经济实用,最好选择那些等孩子大一些需要去掉浴网使用时,还可以让孩子半卧或坐着洗澡的浴盆。如果旁边再配上一些洗澡的玩具,让孩子边洗澡边玩,那么洗澡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了。
预防臀红,清洗小屁股很重要
Q我的孩子刚出生不久,是个女孩。每次大便后需要清洗小屁股,可是我不知道如何清洗,一直不敢动手给孩子洗。请问,该如何给男孩和女孩洗小屁股呀?
A孩子大小便后我都建议给孩子清洗小屁股,因为尿中的氨和大便中的污秽物很容易污染孩子的外生殖器及娇嫩的皮肤,从而发生臀红和尿布皮疹。给婴儿清洗小屁股最好选用流动清洁水,水温要调节到大约30℃。
给女婴清洗小屁股的方法
女孩先洗干净生殖器的外部,然后扒开大阴唇用流水冲洗即可,不用扒开小阴唇清洗,洗完后可以用干净的小毛巾擦干。有的小婴儿尤其是初生婴儿可能有一些分泌物或者血性分泌物,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紧张,用干净棉签轻轻擦去即可。如果有大便污染,应该先清洗前部,再清洗肛门部分,而且注意尿道口附近的清洗,可以用干净棉签蘸着清水轻轻将尿道口附近的脏东西清理干净,然后用流动水进行冲洗,但是不要冲洗阴道内,以免破坏尿道和阴道的自我保护功能,扰乱其微生态环境。
给男婴清洗小屁股的方法
男婴除了清洗小屁股的局部皮肤外,还要认真清洗阴囊和阴茎以及皮肤的皱褶部分。没有必要撸开包皮清洗阴茎头,因为小婴儿大多数都是生理性包茎,而且一些孩子包皮和龟头粘连,生硬撸开有可能造成局部撕裂伤。如果有的婴儿包皮可以撸起的话,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蘸着清水沿着龟头环形清洗干净。
孩子用于清洗小屁股的毛巾一定要专人专用,洗屁股盆也要专人专用,浴液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浴液,但不建议天天使用,可以3~4天使用一次。尽量不要使用以滑石粉和玉米粉为主要成分的爽身粉。
从出生开始,就要给宝宝进行口腔护理
Q我看到有些医院的宣传片介绍,孩子出生后洗澡的时候就要进行口腔的清洁护理。新生儿还没有出牙,为什么要做口腔清洁护理?
A孩子出生后就要开始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尤其是舌面更需要进行清洁护理,因为新生儿和小婴儿的舌面有一层薄薄的舌苔。舌体黏膜上不同形态的舌乳头突起,其中丝状乳头细而长,呈白色丝绒状,遍布舌体表面。口腔浅层上皮细胞不断角化脱落并和食物残渣、唾液、细菌、渗出白细胞共同附着在舌黏膜的表面形成舌苔,其中各种繁殖旺盛的细菌更是构成舌苔的主要成分。科学家在人的口腔中发现700多种寄生的细菌,其细菌的总数大约是几十个亿。孩子出牙后牙齿上的牙垢会寄生很多细菌,一颗牙齿上可能会有5亿个细菌。
健康人舌苔很淡薄。正常成年人舌的自洁包括咀嚼、谈话及唾液分泌等因素的作用。咀嚼食物伴有吞咽活动,对舌有摩擦作用,促使舌苔脱落清除。但是,新生儿与小婴儿唾液腺不发达,分泌量极少,口腔较干燥,而且以流食(母乳或配方奶)为主,直接吞咽,还不会咀嚼的动作,舌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所以自洁能力很弱。反流的奶液或者滞留在口腔中的奶液沉着或吸附在舌表面,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最好培养皿。这些细菌包含致病菌,不但可以寄生在口腔内,也可以随着吞咽动作直接进入胃肠。孩子发热、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或抵抗力下降,都可以引发感染性疾病。因此,孩子出生后就需要做口腔清洁护理,每天早晚2次(清晨醒后以及晚上临睡前),可以使用指刷或者消毒好的纱布缠在大人洗干净的食指上,蘸着清水轻轻擦拭口腔的舌面、牙龈以及两颊黏膜(图19)。孩子习惯了这样的护理,待他出牙后家长再给刷牙,孩子就不会抗拒了。
这样为宝宝进行脐带护理才科学
Q我的宝宝已经出生14天了,可是脐带还没有完全脱落,而且脐窝里有一些黄色的分泌物,但是没有气味。有人告诉我可以在脐部擦涂紫药水,我想还是问了大夫再处理。请问,为什么有的孩子脐带脱落得早呢?我孩子的脐带应该如何处理?
A脐带是胎儿和母体联系的一条通路,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促使胎儿发育。当孩子出生后,这条脐带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因此需要剪断脐带进行结扎。
由于医生采取结扎的方法不同,脐带脱落的时间略有差异,一般是3~7天干燥自然脱落,个别的可以延长至2周左右。脐带上端会自动逐渐干燥结痂,但是由于脐窝往往还有浆液性分泌物,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孩子脐带的清洁和干燥。
- 给孩子兜尿布时,尿布的上缘要放在肚脐下,以防孩子的尿液浸湿脐带,引起感染。
- 孩子洗澡时不要打湿脐带。
- 常用的脐部消毒药物是75%浓度的酒精或碘伏。酒精刺激性强一些,有时会引起孩子疼痛,碘伏比较柔和,但是会有颜色残留,因而掩盖脐部早期的炎症表现,没有经验的家长还是使用75%的酒精为好。建议家长脐部消毒前洗干净双手,每天两次用75%的酒精(或者碘伏)消毒脐部。注意一定要把脐痂下消毒干净,因为脐窝部浆液性的分泌物是细菌的最好培养皿,很容易感染化脓,造成脐部的蜂窝组织炎,乃至败血症。
- 脐带应该自然脱落,即使连着一点儿,也不要用外力促使它脱落,因为这样容易形成创伤口,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或出血。如果脐部清洁过程中少量出血,建议使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2次,如果未见再出血就没有什么问题,无须紧张。如果出血不止就要去医院处理了。
- 若脐带长时间(超过半个月)不脱落,可以去医院二次结扎脐带,让其脱落。如果脐带脱落后,创面不愈合且下面有红色的肉芽,可能形成脐茸,需要请医生帮助处理。
- 如果脐部有分泌物而且是粪水,就应该考虑是否有脐肠瘘,需要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如果分泌物是清亮的液体,则应考虑是否为脐尿管未闭合,同样需要去医院请医生确诊。脐部出现有异味的黄色分泌物,同时肚脐周围皮肤(脐轮)红肿,可能是脐炎,必须请医生处理,以避免感染扩散发展为蜂窝组织炎。也有的孩子脐带脱落后根部形成脐茸。脐茸有可能是肉芽组织或者有一个或几个出血点,因此可能会造成长期分泌物流出,甚至还可能会出现黄色有异味的分泌物,这种情况也必须请医生及时做处理。对于肉芽组织或者出血点,医生多采用硝酸银灼烧。
不要外用龙胆紫(紫药水)。虽然它是杀菌力很强的外用药水,但是往往由于涂上紫药水后脐带上端很快形成脐痂,从而掩盖了脐痂下的脓性分泌物。据国外医学家研究发现,龙胆紫有极强的致癌性,不能用于破损伤口消毒和外用药物使用。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Q我的孩子出生以后发现有一些异常的现象:乳房出现硬核,阴道处有一些像月经一样的分泌物。对此,家里人十分着急,怕孩子发育异常。请问这些表现都是正常的吗?
A有的孩子出生后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但是这属于新生儿的正常情况。
假月经
有些女婴出生后一周左右阴道会有血性分泌物,这是因为胎儿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受母体雌激素影响。与女性排卵期相仿,出生后由于母体雌激素突然中断,造成类似月经出血。这种假月经不用处理,数天后即可消失。
红色尿
生后3~5天,一些新生儿尿液会呈现红色,有时还会染红尿布,引起家长恐慌。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得尿酸盐排泄增多,再加上刚出生的孩子吃得比较少,尿也少,就会出现红色的尿。家长不用着急,无须处理,过几天红色尿就会消失。
蒙古斑(青记)
大多数孩子出生后在腰部、背部、臀部以及大腿部会有一片光滑、平坦,像一片瘀青的胎记。这种胎记多为淡蓝色或者蓝黑色,可以是几厘米大小或者大片融合。这是因为胎儿神经系统开始发育时,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在向表皮移行时未能穿透表皮和真皮的交界,潴留在真皮中延迟消失所致。蒙古斑一般在孩子2~3岁消退,个别孩子在7~8岁自然消失,不需要治疗。
马牙
一些新生儿出生后在牙龈上或者上颌的中缝部分,可见一些黄白色的小颗粒,俗称“马牙”。其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或为黏液包囊的黄白色小颗粒。马牙形成的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公认是形成牙齿和唾液腺的上皮细胞在乳牙形成的末期有少部分未被吸收所致。由于它是牙齿在发育的过程中牙釉质没有被吸收而形成的角化钙,很像小牙,所以得名。马牙可以存在较长时间(数周或者数月),逐渐脱落,自然消退,不需要医治。家长千万不要挑破,以免引起感染,严重者还会引起生命危险。
螳螂嘴
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在两颊部各有一个突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主要是利于吸吮乳汁之用,千万不可以挑破,否则会引起感染,严重者还会引起生命危险。
粟粒疹
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鼻翼以及颜面处可见针尖大小、黄白色的粟粒疹,这是由皮脂腺堆积而成。粟粒疹不需要处理,随着新生儿脱皮后会自然消失。
橙红斑(鹳咬痕)
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在前额、眼睑、鼻尖、鼻梁、脑后以及颈部会出现一片不规则的红斑,即微血管痣。这主要是在宫内受母亲激素影响产生的。它们通常会在数月后自行消失,无须处理。
新生儿红斑
孩子出生后1~2天内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斑丘疹,散布在头面部、躯干和四肢,且孩子没有任何不适,即为新生儿红斑。目前新生儿红斑产生原因不清,在1周左右开始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胎生牙(额外齿)
新生儿出生时,在乳牙的下门牙处带有1个或者1个以上的异位切牙,属于多生的牙。这个牙齿易于松动脱落,无釉质,会刮伤孩子的舌头、舌下系带和妈妈的乳头。由于松动的牙齿在婴儿吸吮时容易吞食或者误入气管中,因此医生往往建议将其拔除。当发现新生儿有这种情况时,请医生做进一步诊断以决定是否拔除。
足部姿势异常
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双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如足上翻、足底内翻、足趾重叠、足趾弯曲等,主要是受胎儿宫内胎位不正,出生前受母亲骨盆以及子宫的强力压迫,或者小子宫、羊水过少等因素影响。胎儿习惯了宫内的位置,出生后仍然保持着宫内的姿势,一旦改变这种姿势,新生儿就会感到不舒服或者哭闹,而恢复了原来的位置就会安然入睡。随着生长发育,再配合家长每天多次按摩,足部姿势异常就会恢复正常了。
外耳异常
有的孩子出生后耳轮和耳郭折叠,外展紧贴着头部,一般在生后数周可以恢复正常。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宫内压迫所致。但是,如果在宫内压迫的时间过长,双耳生长可能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乳房增大
孩子(不管是男婴还是女婴)出生后不久可见暂时性乳核增大,或者出现黑色乳晕甚至分泌微量乳汁。这主要是因为在宫内受母亲内分泌影响所致,一般2~3周内消失。此时千万不要挤乳房,以防感染。
睾丸移动
刚出生的新生儿睾丸可能在阴囊中来回移动,有的时候可以移动到阴茎的根部,也有可能缩到大腿的根部,尤其是遇到冷的刺激后,睾丸容易出现移动的现象。只要大多数时间睾丸都在阴囊中,个别时候睾丸上下移动都可以视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为什么不能给小婴儿戴手套
Q我的宝宝已经出满月了。住院时,医院给孩子发的小衣服带手套。每次护士给孩子洗完澡后,都给孩子戴上手套,说是防止孩子抓破脸。可是回到家后,同事告诉我不应该给孩子戴手套,说不科学。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戴手套呢?
A小婴儿的运动属于不随意运动,动作不准确,而且他还没有认识和使用自己肢体的意识,这都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造成的。而且,小婴儿肌肉的紧张度较高,尤其以四肢的屈肌最为明显,所以小婴儿卧位时四肢常常屈曲,呈握拳状态。当负责上肢屈肌的大脑皮层兴奋时,屈肌收缩,前臂呈上举内收或旋内状态。由于孩子总握拳,所以动作不准确,就像是在揉眼睛。孩子在做这个动作时偶尔会张开手,如果指甲过长,可能就会抓破脸。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勤洗手,保持清洁,注意剪短孩子的指甲,防止污染眼睛和抓破脸。
但是,给孩子戴上手套防止他抓破脸的做法是不科学的。0~6个月是孩子感知觉发育的关键期,孩子需要探索外界事物。嘴、手、脚以及皮肤是他探索的工具,其中嘴和手是最敏感的部位。婴儿在0~3个月有着无意识的、原始的够物行为,并通过手的自由活动,逐渐在大脑中铺设好手—眼—脑结合的神经通路。给孩子戴上手套就等于剥夺了他用手去探索的机会,使触觉和知觉不能很好地发展,不利于孩子认知发展和获得生活经验。另外,随着情感的发育,孩子会出现吃手的现象,以求自我安慰,获得满足。如果手套不清洁,容易造成孩子一些疾病的发生。有的小儿手套加工粗糙,一些线头可能缠绕上孩子的小手指,如果家长一时疏忽,没有发现,可引起手指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而且,越小的孩子对疼痛感觉越不敏感,导致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容易造成手指缺血坏死。因此,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戴手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