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66402
本书有助于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和对国学经典内涵科学因素的认识。
本书作者引用古今史料,探秘中华天文历法中蕴涵的天地玄机、天道易理。中华历法揭示了自然法则,指导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成了中华民族顺天应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更是国人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同时,作者还根据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天文历法中的天道易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毫不缺少科学基因的。
第一章 与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的天文历法
一、天文历法为中华文明独有
二、中华天文历法初步探源
第二章 伏羲首创天文历法
一、到易经中探寻天文历法之根
二、伏羲六十四卦数术推演出天文历法
第三章 马灵龟原为观天星象
一、伏羲画卦的创意究竟从何而来
二、六十四卦推演占算而成天文历法
第四章 伏羲才是天下造字第一人
一、仓颉造字之说贬低了中华文字历史地位
二、伏羲创造出通达天道的最佳文字
第五章 通达天道的数目字和序数字
一、因应天文历法需要伏羲造作计数字
二、伏羲标识日月循环周期的序数字
第六章 孔子三绝的易卦顺序
一、《易经》中的卦序并非伏羲历法本真
二、伏羲卦序以立冬节气乾卦为首
第七章 天文学家和易学名家续传八卦历法
一、易学大家京房氏复原八卦古法纪历
二、李淳风据伏羲古历写成世事变迁周期律法
第八章 青龙和鲲鹏共绘农历天文图
一、《易经》中乾龙的卦象爻辞
二、从历法角度看凤鸟与鲲鹏的文学形象
第九章 测知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异类”科学
一、循日月周期的历数和据天文历法的气数
二、据历数测算气数是科学的分类统计方法
第十章 历法便没有古代信史
一、衡量世界古代历史真实性的试金石
二、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发展现代文明的基因
笔者在本书中要说明,天文历法即中华历法,俗称黄历、夏历、农历、万年历,等等,在严格意义上,只有传承五千多年的中华历法,才称得上是映射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天文历法;其他古已有之又沿用下来的历法,包括以耶稣诞辰为纪元、国际通用的公历,尽管和天体活动现象沾边,但本质上,还是属于宗教文明的宗教历法。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独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世俗文明,中华历法即天文历法,功不可没!
笔者在本书中还要说明,是人文始祖伏羲,在文明初开时,极富远见卓识,观天察地,创制了无关鬼神、专注天象的天文历法,让其生生不息、千古流传、泽被中华、影响世界。
要弄明白催生中华文明的天文历法的来龙去脉和奥秘玄机,就不可能回避对《易经》这本国学第一经典的解读。
《易经》中,由孔子为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而成的易道作的传注中,有一句常被古今解读者忽略的文字,说“易与天地准——百姓日用而不知”。
话虽简单,却有深意:
中华先祖在四季分明的大中原,仰观俯察、殚精竭虑画出八卦,不是为了讲什么宇宙宏观大道理,也不是行巫术画符算命,原来,就是为了测度天气,观象授时,创作人类第一部准确反映地月日星运转轨迹的阴阳合历,教人顺天应时、趋利避害;指导起居作息、渔猎农耕。
只不过,中华历法最初以卦画爻象形式出现,之后才用文字,标出原来由符号代表的月相盈亏、四季八节、二十四节气等;后世传承加注,用实例验证和阐发其中蕴涵的阴阳互易、五行生克、气运周流、干支周期的道理,并在孔子注解的《易经》中记载下来,化身为芸芸众生择日定期、遵循天道,饮食男女、效法自然的历法书,家家必备的老黄历,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
也正是伏羲八卦版历法作为第一版、百十种版本接续的天文历法,才使得神州大地最早进入农业社会,并且将农业社会稳定发展了五千多年,达到以最少土地养活最多人口的极致状态。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中华历法并没有过时。不但亿万民众还在日常应用,而且,因其承载的天道易理,揭示了万物的自然法则,仍然给中国乃至世界以警示和启迪,那就是:人工取代天工,以逆反自然、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社会进步,虽然能够快捷于一时,但不可能真正持久;人类要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天下大同,终归需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本书中有诸多带有探索性的新观点,但这本书并不是学术著作,而是一本贴近实际的科普读物。笔者想让读者知道天文历法中蕴涵的天道易理,这是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的根源。
本书第一章,把中华天文历法与其他各大文明的宗教历法作了一番比较;第二章,证实中华历法初创的时间,远比现在流行的说法为早;第三章,伏羲画卦,初成中华历法;第四章,伏羲为历法需要创作了汉字,使汉字能沟通古今、与时俱进;第五章,汉字中的计数字和序数字,都脱胎于伏羲八卦历法;第六章,将孔子颠倒了的天文历法顺序调整过来;第七章,先贤们怎么解决八卦历法和文字历法的矛盾;第八章,龙凤文化是天文不是神话,可以在中华历法中寻根、探秘;第九章,命理科学属性之辩,历法能知天也能知人;第十章,有历法才有信史,历法蕴涵的天道易理,昭示了中华文明的过去、未来。
说实在话,写再多的篇章,也很难穷尽关于天文历法及其蕴涵的天道易理。所以,想请感兴趣的读者,与笔者一起继续上下求索,真正找到那条通向中华文明自然天成之根的大道通衢。
汤咏、王琦、树新、本训等兄弟友人为本书写作提供素材和启迪,责任编辑杨晓红指导本书形成了简单明快和易读易解的叙事框架,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忱!
谨以此书献给长期给予笔者写作动力的FONGHOIYIN女士。
? 由历数而知气数方法是一种“另类”科学
在西方话语权占优势的年代,一些不明就里的国人,不做分析、不加鉴别,就轻率地把老祖宗留下的这类文化遗产,当作反科学的迷信活动来对待,弃之如敞履。
迷信一说,不值多费笔墨去辩驳。被迷惑、丧失理智的盲从才是迷信。源自易经易道的推运算命术,无非把推演天文历法的那套方法,用在了人间世事上,有理有据,可验可证,而且,可信可不信,全凭个人选择,扣上迷信的大帽子,实在是冤枉它了。
至于说它不科学甚至反科学,倒需要理论一番,分出谁是谁非来。
因为,科学这个词,自打清朝末年从西方引入进来,又经过以“民主”和“科学”为帅旗的新文化运动,就变成了高大上的事业的代名词。
其实,易经易道,包括“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中华历法,及其衍生的历数和气数推算方法,并不缺少现代科学应有的内涵。而且,这是来自西方大科学家的客观评价。
下面,就听一听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是怎么说《易经》的科学性的。
荣格评价《易经》说,“这是一本为‘爱智慧的人’所写的书”,《易经》是与一般科学大不同的另类科学。
所以,荣格欣然为《易经》英译本作序。
荣格作序的《易经》英译本,依据的是清末民初一位德国汉学家、传教士尉礼贤的德语翻译本。尉礼贤花了十年工夫翻译《易经》,在欧洲出版后,公认他的译文水平超过了之前所有的西方文字译本。20世纪50年代,尉礼贤德译本被转译成英文,取名《变化之书》。
七十多岁、不懂中文,也从未到过中国的荣格,作为比弗洛伊德更客观、同样享有盛誉的心理学权威,在题为《〈易经〉与中国精神》的序言中说:
西方科学通常是建立在一向被视为真理的因果法则上,然而,因果规律只是统计学上的真理而已,因此,需要极严格的限制条件,在实验室里,才能得到不变而可靠的因果规律。如果让事物顺其本性发展,则会见到截然不同的现象,也必然有例外发生。当西方人小心翼翼地过滤、计量、选择、分类、隔离,去排除偶然性或巧合时,“中国人《易经》的卦象却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致、最细微、超感觉的部分,因为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汇聚一起,成为观察时的情景”,即最符合自然本性的情景。
按荣格的说法,纯熟运用《易经》这种另类科学,能够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又确保客观公正性,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完全洞察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之下的事物真相。
简言之,就是擅长易道象数者,既可用统计科学方法找到西方标准的真理,又能超越西方科学力所能及的境界,对自然现象有更全面、更真实、更深刻的认识。
换言之,从方法论角度来说,易经易道这一另类科学,既包括能够察知必然性的统计科学,又包括能够察知偶然性的特殊科学。
? 用传统命理学方法测知定数属于统计科学范畴
用易经易道的术语来表达,天之历数、人之气数,都可分为属于必然性的定数、属于偶然性的变数两种。
(1)历数的定数和变数
历数之定数,最简单的,像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可以通过推演伏羲易卦或解析干支纳音,测算出来的。
最省事的办法,是去查万年历或老黄历,几十年后气候的冷暖变化和谋事的吉凶宜忌,人家早早就替你算好并记录下来了。
历数之变数,比较难掌握。
发生变数的原因,在于历数映射的天体运行轨迹,是地轴延长线顶端不动不移的极星太极,作为中心坐标,但日久天长,地轴每日的微动就会变成较大的偏移,现在的北极星和伏羲看到的,就不是同一颗恒星。所以,如果将几千年前《黄帝内经》总结的判断气运走向的古法简单套用,会发现本该是炎运宏开的大热之年,却寒风冷雨过夏天。不必责怪古法错误,连超级计算机算出来的长期气象预报,因无法涵盖所有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准确率也不高。
另外,易道的大道至简,是通过化繁为简、化零为整来实现的,所以,揭示万有自然法则的天体运行之重要参数,如果含有除不尽的余数,一定是有取舍的。历法给出的气运数据,就因为小数点后余数引起的误差叠加,长年累月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突变。
当然,还有史上从未出现,因此也无法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分类比对来测知的异常天象,等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历数之变数。
(2)命运之定数和变数
天之历数决定人之气数。好比一粒种子,再怎么壮实,落在了贫瘠土地上,又逢连年亢旱,它也无法发芽成长。
反映天之历数的人之气数,自然也有必然性方面和偶然性方面的分别。
人生定数,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测算其出生时间对应的历数数据,来查找因果关系,经过与同类型历史经验数据比对,找到最为匹配的某种类别,确定其运程如何。
人生变数,除了受历数之变数即天灾影响外,还受个人无法决定的社会变动即人祸影响。本来就难以完全预知的前途命运,在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之下,更难由自己把握,所以古人发愿“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统计科学可以发现人生的必然性即定数,统计科学难以察知人生的偶然性即变数。
基于易道而推测人生命运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统计科学方法,是能够预知人生定数的。
用中国传统命理学方法测算人生定数,符合运用统计分类方法获取因果规律的西方科学标准。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这方面的范例数不胜数,但还是需要用当代权威媒体报道当代权威人士现身说法,来请大家判断真假如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