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261413
本辑邀请国内外多位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中青年研究人员共同对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就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课题、新史料、新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奎松的《为什么必须重视“冷战”背后意识形态作用的研究?》、清华大学副教授黄宇兴的《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理论意义》、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民军的《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方法困境》、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何慧的《冷战史与新社会史结合的趋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詹欣的《中国军控与裁军史研究:回顾与前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姚百慧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的解密与出版》、浙江大学教授张杨的《美国私档的发掘和利用——还原冷战的社会文化场景》、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赵继珂的《杜鲁门总统图书馆馆藏心理战略委员会档案评介》。这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冷战史研究者的新思考和新发现,其对于中国的冷战国际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和指导意义。
《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8辑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特邀专论、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冷战国际史研讨会笔谈、档案研究信息、口述历史及档案文献等。
出版此集刊的目的在于推动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档案文献栏发表的材料,为保留解密档案的原貌,本集刊未作任何删改。本集刊中文章的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目 录
卷首语 / 李丹慧
特邀专论
“被挟制的”帝国:美韩同盟形成史论 / 梁 志
专题研究
从邵毓麟《使韩回忆录》论战后台湾当局与韩国的合作与冲突 / 尤淑君
解读中朝科技合作
——以朝鲜技术考察团为中心 / 董 洁
青年学者论坛
东北亚变局与20世纪80年代朝韩对话
——以朝韩奥委会洛桑谈判为视角的解读 / 茹亚伟 郭振 刘波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尼泊尔政策再探讨 / 徐学斐
论冷战时期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公共文化建设 / 孙家珅
冷战国际史研讨会笔谈
为什么必须重视“冷战”背后意识形态作用的研究? / 杨奎松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理论意义 / 黄宇兴
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方法困境 / 张民军
冷战史与新社会史结合的趋势 / 何 慧
中国军控与裁军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 詹 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的解密与出版 / 姚百慧
美国私档的发掘和利用——还原冷战的社会文化场景 / 张 杨
杜鲁门总统图书馆馆藏心理战略委员会档案评介 / 赵继珂
档案研究信息
美国的隐蔽行动研究及理论建构 / 舒建中
冷战时期中国对东欧国家称谓的演变
——以《人民日报》为样本的历史考察和计量分析 / 欧阳湘
口述历史
建交前后美中关系亲历记
——美国资深外交官、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访谈录(一) / 刘磊访谈并整理
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
——马法贤老人访谈录(十五) / 李丹慧、周娜访谈并整理
档案文献
俄国解密档案:戈尔巴乔夫关于苏共中央机构改革的设想
/ 南江 译
卷首语
本辑“特邀专论”栏发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边国家研究院梁志教授的文章《“被挟制的”帝国:美韩同盟形成史论》。作者在多年来对东北亚问题,特别是美韩关系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国际关系理论提供的概念和框架,进一步从美国、韩国等多国解密档案文献所呈现的复杂图像中,捕捉美韩同盟形成的本质特征;在朝鲜战争前后美韩关系变化的大背景下,以“抛弃”和“牵连”为观察视角,于还原美韩结盟历史轨迹的同时,重新审视冷战初期美国在亚洲构建同盟体系的旧有课题。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却并未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解体,其生命力延续至后冷战时代的今天。有鉴于此,这篇文章对东北亚问题的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配合上述文章,本辑“专题研究”栏和“青年学者论坛”栏发表三篇关注东北亚问题的文章: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尤淑君的《从邵毓麟〈使韩回忆录〉论战后台湾当局与韩国的合作与冲突》、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董洁的《解读中朝科技合作——以朝鲜技术考察团为中心》,以及清华大学博士后茹亚伟等人撰写的《东北亚变局与20世纪80年代朝韩对话——以朝韩奥委会洛桑谈判为视角的解读》。其中尤淑君的文章,通过剖析国民党政权首任驻韩“大使”邵毓麟的回忆、蒋介石日记等台湾方面的档案文献史料,以及美、韩、日等国的档案文献资料,勾勒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与韩国结为“兄弟之邦”,合作建立“远东反共联盟”“亚洲人民反共联盟”“世界反共联盟”等组织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台韩盟友关系既竞争又相互制衡的不稳定特征。其中有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台、美韩、台韩关系的考察评说,从另一个角度为梁志教授“抛弃”和“牵连”视野下被“挟制”的美国的评估,提供了新的佐证。
“青年学者论坛”的另两篇文章为,徐学斐的《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尼泊尔政策再探讨》和孙家珅的《论冷战时期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公共文化建设》。前者着重以美国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的档案文件为依据,阐释和分析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尼泊尔的政策。后者则在美日两国档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考量冷战帷幕拉开后作为占领国的美国对琉球群岛战略地位的调整,即,将其从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的桥头堡转化为防止共产主义在亚太区域蔓延的基地。随着琉球公共文化建设的展开,琉球民众的亲美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琉球的文化建构以此成为美国“文化冷战”的环节,在东北亚冷战舞台上占据一隅。
2019年4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边国家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院、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历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冷战国际史研究在中国:回望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多位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中青年研究人员与会,共同对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就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课题、新史料、新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辑特设专栏,发表来自此次研讨会的笔谈文章,计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奎松的《为什么必须重视“冷战”背后意识形态作用的研究?》、清华大学副教授黄宇兴的《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理论意义》、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民军的《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方法困境》、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何慧的《冷战史与新社会史结合的趋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詹欣的《中国军控与裁军史研究:回顾与前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姚百慧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的解密与出版》、浙江大学教授张杨的《美国私档的发掘和利用——还原冷战的社会文化场景》、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赵继珂的《杜鲁门总统图书馆馆藏心理战略委员会档案评介》。这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冷战史研究者的新思考和新发现,其对于中国的冷战国际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和指导意义。
本辑“档案研究信息”栏的论文将评述的目光投向冷战中的两极世界:南京大学副教授舒建中的《美国的隐蔽行动研究及理论建构》、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欧阳湘的《冷战时期中国对东欧国家称谓的演变》。两篇文章分别评述和考察了冷战格局形成以来美国学术界对作为美国对外政策重要工具的隐蔽行动的研究状况,以及中国对社会主义阵营东欧国家称谓的演变情况。
“口述历史”栏特发表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磊2019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采访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的记录《建交前后美中关系亲历记》。芮效俭先生1978年上半年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副主任,协助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Leonard F.Woodcock)全程参与了美中建交谈判。本次访谈,老人着重回顾了一段美中关系发展的关键历程。作为一名亲历者,其关于美中关系过往史情的观察和认识,对于我们评估目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前景不无裨益。另外,本栏继续发表《非洲丛林中的新使命——马法贤老人访谈录》(十五,赞军第十七步兵团营实兵战术演习训练实施暨见闻,1974年8—10月)。马法贤老人已于2019年2月辞世,但本刊以后将陆续发表老人去世前我们对他的采访记录直至完成,这不仅是为了给冷战史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更是为了却老人的心愿,兑现我们的承诺。在这里,本人代表本刊编辑部、代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向马法贤老人致敬,祝愿马老一路走好!
“档案文献”栏发表河北经贸大学南江翻译的俄国解密档案: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工作记录:关于苏共机构重组、国家部委功能、干部政策(1988年9月8日)。这份文件反映了苏共中央机构改革设想的提出者为何人、苏共中央机构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进行机构改革、怎样预期改革的艰难,以及苏共中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如何等问题。其对于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丹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