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780853
1. 从不为人知的低调政客到法国*年轻的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39岁即问鼎爱丽舍宫。本书*部分中收录的三次访谈披露了他走上政治道路的原因,他几乎打破了法国政治历史上所有的规则,抓准了时代的脉搏,从无名处崛起。
2. 这位现任法国“掌门人”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他的政治观,他如何引领法国前进。他的领导,不仅能决定法国这五年的命运,还会决定欧元区的命运、欧盟的命运,甚至影响世界。他坚持改变的立场、推动经济自由化的决心、支持欧盟建设的设想,都清晰地记录在书里。
3. 马克龙上任两年来常常成为世界新闻的聚焦点,尤其是2018年的“黄马甲”抗议活动,更是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法国民众的不满到底来自何处?新任总统是否谨守竞选时的许诺?精英统治阶级和低收入和低学历的平民之间的矛盾是否早就露出端倪?时隔两年,再回顾他当年意气风发的言论,这本马克龙正式当选前就出版面世的书里早就预言了如今的法国社会和世界格局。
4. 本书除马克龙的自述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篇幅是学者、记者和政治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评价马克龙和“马克龙主义”的文章,中立客观,展示了马克龙的不同肖像,让读者对这位政坛新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的主题围绕现任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展开。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自2015年来接受《壹号周刊》杂志三次采访的全记录,其中的第三次采访记录是首次发表;其二是马克龙为法国政治家米歇尔•罗卡尔和亨利•埃尔曼撰写的文章;其三是由法兰西院士、记者和政治评论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撰写的马克龙印象。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部分的访谈中坦率地披露了自己走上政治道路的原因,谈到法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想形成、政治观以及对文学、哲学和文化的看法。
第二部分的两篇文章出自马克龙之笔,通过他对这两位知名人士的缅怀文章,可以更深入地发掘这位法国新总统所推崇和引以为豪的理念和人生目标。
还有三篇从不同视角看待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马克龙主义”的文章,法兰西学术院院士、记者和政治学家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马克龙的形象,让读者对这位饱受争议的总统有更全面的了解
前言
一
我遇到了保罗·利科,他在哲学上对我的再教育
二
法兰西全民和解,刻不容缓
三
斗士
四
多面与阳光
五
我不能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书
六
从文章看马克龙
七
三个交叉的视角
一个游移派?不!一个混合体
独燕不成春!何况布谷鸟
流动性社会与固化性社会——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两难选择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持续不断地引人关注,三年前还几乎鲜为人知,如今成了二○一七年总统大选的主角。但是这位精通哲学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毕业生,先后做过投资银行家、数字经济的吹鼓手、奥朗德总统办公厅副秘书长、法国经济部长的政坛另类,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二○一五年以来,我们多次采访过他,谈到法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他的思想形成、他的政治观以及他的文学爱好。本书收入刊登在《壹号周刊》的两篇采访,第三篇采访为首次发表#全文刊登马克龙追忆米歇尔•罗卡尔和自己精神导师亨利•埃尔芒的两篇文章,他们两人都于二○一六年去世。还有三篇从不同视角看待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马克龙主义”的文章——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作家马克•朗布龙文笔诙谐、深有见地的特写,记者兼随笔作家娜塔莎•博洛尼不留情面的评判,政治学家樊尚•马蒂尼对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大力主张的、逆既得地位和利益而动的流动性社会的分析——使得本书更为完整。
法国政坛上循规蹈矩、坎坷失意者比比皆是,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成功突破,单从民众需要更新政坛来解释这种现象,似乎有点以偏概全;如果说是他的年轻和胆量吸引了一部分选民,也不够全面。某种因素在起作用,它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深处回响。那是一种感觉:民主体制病了,运转不灵了。不,情况还要糟糕:民主体制已经一蹶不振,被职业政客没收了。
“没有留过级的”马克龙打破政坛的游戏规则,表明他可以取悦左右两派,所以更加有必要仔细研究这种首先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然后经过实践磨砺的思想。从我国政治体制中缺失君主到抨击各党派意识形态的空虚,摒弃法国的行会主义和墨守成规……大有当选下一届总统之势的他——半年前谁会相信呢?——在此畅谈,直言不讳。
《壹号周刊》不以支持候选人为己任。我们是记者,不支持任何候选人。批评精神,或者说凡事先问为什么,是我们的第二天性,它能保持我们的精神卫生。反过来,设法理解人们所说的“马克龙现象”则是我们的分内事,刨根问底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一九六二年戴高乐将军通过直接普选担任国家元首,不管今年大选最后的结局如何,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都将打破从那时候起一直有条不紊的选举节奏。在过去,“问鼎”爱丽舍宫需要时间,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造就”一个候选人。只有那些早年投身政治、在共和国市镇或地区等地方议会干到两鬓花白(尽管偶尔有些人是故意染的……),然后在国会,或者在金碧辉煌的部委,最好在掌握国家主权职能的部委展露才华的征服者,才能获得共和国的这尊圣杯。雷蒙•巴尔!、爱德华•巴拉迪尔”们在谋取最高职位的时候,没有或者很少得到民众普选的青睐,他们功亏一篑,曾经多少次令人扼腕叹息?总统一贯出自朱庇特的大腿,也就是说来自一个代表国家政体两级化态势的强大政党的支持,这种话说了不知多少遍,以至被奉为不成文的定律。甚至有人扬言没有政党就没有获得拯救的希望。我还记得普朗图!的一幅漫画,画面上希拉克开着飞机,身边是他竞争对手巴拉迪尔,飘在空中。雅克•希拉克满脸自信,笑嘻嘻地冲他说道,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不借助飞机”就能飞翔的候选人。掉下去可不好玩啊。果然如此。
由此可见,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这场选战中异军突起,不仅令人惊诧,而且振聋发聩。他没有参选的经历,没有脚踏实地的经验。唯有年轻可以充当担保。他发起一场与自己姓名的字母缩写相同的运动——“前进”# ——来应对故意高调不隶属某个大党——比如说社会党——所造成的局面。一种介于摇滚明星和电子乐配器的电视福音布道之间的风格,偶尔把人带入空灵飘渺的境界,就像在里昂的八千人集会上出神入化地吟诵热内•夏尔的《修普诺斯的书页》! 那样……鲍勃•迪伦唱道:“时代变了。”自古英雄出少年,人生的价值似乎不必再久久等待。左右分野的局面遭到重创,因为行文至此,在墨水干燥之际,最有希望夺冠的是两位反体制色彩更浓的候选人,即玛丽娜•勒庞和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出于各种原因,此时的现状令人不安,各大党派内部初选的获胜者可能无法进入总统大选的第二轮角逐。左翼的布诺瓦•阿蒙无法聚集党内的阵营,右翼的弗朗索瓦•菲永则未能恪守廉洁的准则,他将此奉为信条,大言不惭地说道:“谁能想象戴高乐将军被起诉?”到头来自食其果。
面临这种局面,了解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对法国的愿景,就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了。“前进”运动的总统候选人似乎代表着一代自发产生、经历独特的新的政治领导人,关键还要知道他的思想是否与众不同(类似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信奉的那种“非同凡想”)以及这种另类思维能否为二○一七年的法国树立远大的抱负。
《壹号周刊》社长、本书协调人
埃里克•福托里诺
局就把他逮捕,开除学籍,并且逐出莫斯科。后来他又曾在彼得堡进矿山学院,但也没有毕业。这期间警察当局严密地监视这个“不良分子”的一举一动,常常把他逮捕。终于在一八七九年夏天,无故地把他流放到维亚特省的边区。他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五年。一八八一年三月一日,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刺死。三世登位,命令一部分流放犯宣誓,表示效忠新皇。柯罗连科也在其内,但他拒绝宣誓。因此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一八八一年十二月,他被押送到雅库茨克省的阿姆加村。他在这地方住了三年,夏天做农作,冬天替人缝制皮靴,借以糊口。同时他在各方面采集材料,从事小说创作。一八八五年流放期满,准许离开阿姆加。他就迁居到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在这里居住了十一年。这期间的生活较为安定。这是他的文学事业和社会活动的最盛期。九十年代中期,他来到彼得堡,想住在这全国文学生活的中心地。但住得不久,因为他喜爱内地生活,终于离开彼得堡,卜居于幽静的绿色的波尔塔瓦,就在这里终老,享年六十九岁。
柯罗连科少年时代就有锐敏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入专科学校后即从事文学工作,流放期中还是不断地创作。他常常在流放的旅途上和牢狱中作简要的札记,后来根据这些札记写成作品。他的第一批用西伯利亚题材写成的短篇小说和随笔,都是这样地产生的。他初次发表作品是在一八七八年。他最初出版的书就受到契诃夫的热烈赞赏。车尔尼雪夫斯基长年流放归来,看见文坛上出现了柯罗连科,曾经说: “这是一个大天才,这是屠格涅夫一类的天才。”他的文学活动的最盛期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后半期。他的最初的成功作品是短篇小说《马加尔的梦》。这作品使这青年作家获得了进步作家地位。在他的四十年的文学活动中,卓绝的作品不下数十种。其中文艺随笔有《严寒》、《奇女子》、《在阴暗的日子里》、《奇物》、《嬉闹的河》。短篇小说除《马加尔的梦》之外,有《萨哈连岛上的人》、《阿特达凡》、《瞬间》、以及富有诗意的波列谢传说《林啸》。中篇小说有《在坏伙伴中》、《盲音乐家》、《哑口无言》。长篇有自传小说《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
柯罗连科的作品都取材于俄罗斯现实生活。他常常在夏天背着行囊,徘徊于俄罗斯各地的乡村中,到处采访材料。他曾经航行于伏尔加河、多瑙河等处。他到过克里米亚、高加索、南乌拉尔。每次返家,一定带回许多札记及速写图。他又曾经到外国旅行:罗马尼亚、瑞典、英国、法国。一八九三年夏天他到芝加哥去参观国际博览会。他以为海洋的彼岸是一个自由幸福的民主国家,然而到了美国完全失望。他在那边看到了资产阶级现实生活中的黑暗的一面,曾经在日记和书牍中愤慨地叙述美国报章杂志的卖淫式作风、失业者的众多、对黑人的虐待,以及惨杀印第安人等情况。美国的特务曾经被沙皇政府收买,不断地监视这位俄罗斯作家的一举一动。地方报纸歪曲地报道他的言论和意图。后来他侥幸地安然回到祖国。柯罗连科认为祖国最宝的优点,是劳动人民的爱自由和刚勇。他少年时代曾经受到俄罗斯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作品的影响,所以他的爱国主义和这些人有直接的关联。他认为他的爱国主义的责任便是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同阻碍俄罗斯向前发展的一切恶势力作斗争。他曾经说:“我只要手头有笔,就不知道怜悯。”他的政论文章获得全国的热烈的响应,人们称他为“俄罗斯的良心”。伟大的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极口称赞他的创作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曾经把一八八六至一八九六年称为“柯罗连科时代”。柯罗连科不是革命作家,他没有看到斗争的革命道路,他对于阶级斗争的规律没有明确的概念,他的目的只是要“唤醒社会和人民中间的公民意识”。但他对于专制政体的英勇的反抗,他的竭力避免民粹派的虚伪理论,以及他的社会意识的真实性,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生活中起了特别巨大的作用。所以列宁在一九〇七年说:柯罗连科是“进步作家”。苏联的评论家都确认他是“民主作家”,说他的作品中最强烈地表现民主倾向的,是他对资本家和地主的统治权的抨击,和他的坚持为人类自由而斗争。他初次认真地注意到“下层社会”的人,注意到住在俄罗斯最荒僻的、无人管的角落里的西伯利亚农人。柯罗连科能够通过他们的由受苦和被剥削所造成的表面的愚昧而看出这些人民的长处和美点。柯罗连科一向热心地主张文学应该有社会意义,坚决反对艺术中的资产阶级的客观论。他称文学为“生活的镜子”,他说: “除了反映生活以外,文学又须破坏旧的,而从它的废墟中创造出新的。文学一方面拒绝,一方面要求。艺术和文学帮助人类从过去向未来进行,好比一个人的两只脚载他离开寒冷而黑暗的地方,走向光明而温暖的地方去。”上面已经说过柯罗连科的文学思想和作风。现在再就他的最后作的、最巨大的长篇自传小说《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略述如下:
一九〇六年一月,《现代纪事》杂志上最初登出了《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开头的几章。三年之后,这部作品的第一卷的单行本出版。《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共分四卷。柯罗连科于一九〇五年开始写作此书,前后经过十七年,中间常常间断,第四卷没有写完,他就逝世了。所以这部书终于是未完成的。全书中所叙述的,是他的童年时代、中学生时代专科学生时代、维亚特边区流放时代、雅库茨克省流放时代的生活,即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叶至八十年代中叶的情况。书中的主角是作者自己。这是一部自传小说。为甚么称为“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呢?因为在这书中,他向读者显明地表示他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民主主义青年的典型人物,而在他的形象中所表现出的特性,不仅是他自己一人所独有,而是当时其他许多俄罗斯进步人士所共有的。因此作者把这书称为“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
《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无论在篇幅上或艺术技巧上说来,都是柯罗连科的首要作品。而全书四卷之中,第一卷最为完美,最富有艺术价值。从第二卷开始,叙述的笔调就显著地变更;尤其是第三、四卷,渐渐减少艺术性的描述风格,而偏重于单纯的回忆记录。他在一九二〇年所写的一封信里说: “记事家和艺术家在我心中作斗争。结果我宁愿做记事家……”但是这第一卷并无浓烈的“记事家”作风,而是一个鲜明的艺术品。这是俄罗斯知识分子整个时代的历史。其中最优秀的部分,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现实社会的生动的描写。例如在加尔诺路格的乡村中,退职上尉(柯罗连科的姨夫,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农奴主)如何在隆冬用冷水浇农奴卡罗尔,乌良尼茨基老爷如何虐待农奴孩子玛美利克等,都是很动人的描写。关于波兰起义和农奴解放,在这第一卷里占有很多的篇幅。其中活跃地写出波兰爱国者的壮烈,形式的解放,强迫农奴进城去参加庆典的可笑与可恶。还有中学校里专制、体罚、禁闭等种种非人道的措施,以及中学校教师中可笑、可恶、可尊、可敬的种种类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对中学生的巨大影响,都描写得非常活跃。然而这些都是事实,并无夸张或虚构。柯罗连科曾经说:“我在这部书里力求描写完善的历史其实,往往为此而牺牲艺术真实的美的或鲜明的特征。”又说: “这里完全没有我在现实中不曾遇见过的、不曾经历过的、不曾感觉到的、不曾看到的东西。”总之,这是包含极多的历史材料的一册史诗或一幅历史图。
柯罗连科的作品现今在苏联已经广泛流行。他的书大都刊印过数千百版,被翻译为苏联各种语言。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崇高的思想、完美的艺术形式,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中主要的一部分。
评论
还没有评论。